N醫院食堂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第一醫院食堂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為了提高我院預防和控制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院職工及病人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結合本院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食物中毒防治知識,提高全院職工的防護意識和醫院周圍公共衛生水平,加強對食堂衛生日常管理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對食物中毒的預防、報告、控制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成立醫院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由主管副院長任組長,負責及時處理、上報、協調與落實醫院的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
3、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逐級簽訂工作責任狀。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二、應急措施
(一)應急食物中毒小組成員及職責
1、主管副院長任組長,負責醫院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小組的全面指揮,出現集體性食物中毒爆發,醫院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1小時之內向縣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縣衛生局報告。
2、總務科負責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具體負責醫院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3、總務科營養室加強對食堂衛生按量化分級管理進行經常性檢查,食物中毒相關衛生知識的宣傳。
4、總務科做好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衛生宣傳工作。
進入應急狀態后,全面啟動突發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由院長親自指揮。
(二)應急程序
一旦發生院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全面啟動突發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總務科長、食品衛生管理員要立即把事件通知醫院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總指揮。
2、院長及主管副院長要立即趕到現場,統一指揮,具體聯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時間報告衛生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在食物中毒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衛生局報告。
3、總務科全體人員協助病區醫生立即將中毒人員送往病區,協助醫療部門治療,聯系中毒人員的家屬,安撫他們的情緒,取得家屬的合作。
4、總務科負責調查廚房、工作人員情況,炊具、設備和食品原料加工現場,待確認后等待衛生部門處理,事件發生后對相關場所進行消毒,做好后勤保障。
5、醫務科負責臨時急救處理,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并進行封存,以便衛生部門的檢查。
6、對突發食物中毒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要進行整改,防止事件再發生。
7、凡是瞞報、緩報,一經發現,就要做相應的處理。
(三)聯系方式
分管院長電話:****院辦電話:***急診室電話:***
篇2:酒店餐飲部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酒店餐飲部食物中毒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工作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定期檢查。
3)嚴格控制食物、用品及用餐環境的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4)規范食品的采購、儲存、加工等環節的操作,從源頭抓起,減少因操作不當引起的事故。
5)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間,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中毒事件的發生。
6)首長、貴賓預防食物中毒措施
a)采取專人、專購、專人驗貨、專人管理。
b)專人進行制作烹制。
c)專人服務上桌。
d)食品留樣待查
2、事故響應分級
1)事故分級
Ⅰ級,即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中毒人員超過10人、或癥狀較重、對人員的身心健康影響嚴重的有可能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
Ⅱ級,即一般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員低于5-10人、癥狀較輕、不會造成人員死亡的。
Ⅲ級,即較輕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員小于5人且癥狀較輕,不會造成人員死亡的。
2)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當發生Ⅰ級事故時,酒店及上級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本部門啟動Ⅰ級響應,服從酒店及上級部門的領導指揮。
Ⅱ級響應,當發生Ⅱ級事故時,酒店啟動應急預案,救援工作由酒店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
Ⅲ級響應,當發生Ⅲ級事故時,本部門員工應在部門經理的領導下,開展救援工作。
3、應急處置
1)接到報告或發現有中毒癥狀人員時應立即報告部門主管及24小時值守電話,當中毒癥狀嚴重時應立即撥打120求救,當120無法快速達到時應立即將中毒人員送往最近的醫院。
2)通知隨行人員及中毒人員家屬。
3)陪在中毒人員身邊,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開展救援工作。
4)馬上對可疑餐次展開調查,封存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及物品。
5)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解釋工作,穩定賓客情緒。
6)列出當班人員的名單,確保沒有遺漏,保證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配合相關部門查明中毒原因。
7)提供可疑餐次的食譜,無可疑餐次時應提供72小時或更久的食譜。
8)保障中毒人員的基本生活需要。
9)調查同餐人員的去向,觀察可能食用可疑食品或接觸可疑物品的人員,發現癥狀立即報告。
10)在上級領導部門的指揮下,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
11)如系投毒事件應協助保安及公安部門控制嫌疑人員。
12)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封鎖和保護事發現場,對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樣留驗,對相關場所、人員進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對中毒現場、可疑污染區進行消毒和處理,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取樣,開展偵察工作;
13)針對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涉及到本部門服務及食品安全的問題應立即進行整改,避免同樣事故的發生。
14)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及賠償等工作。
篇3:食物中毒與傳染病應急預案范本
食物中毒與傳染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任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施工現場發生的食物中毒和傳染病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1.3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霉質及毒素食物、病原體;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全體生產人群;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配備器材:急救器材;應急準備和響應物資:急救器材。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食物中毒和傳染病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2.3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4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5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6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2.7應急物資的維護、保養及測試
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當發生了中毒、傳染病事故時,第一發現者應及時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
2.接到消息后,行政主任或安全正副主管立即趕到出事地點,確認其是否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來源或是否傳染病和其來源,并及時報告組長,由組長撥打"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并安排相關人員在大門口接應。
3.安全正副主管負責指揮,并在事故過后出具事故經過報告上報總經理。各組員立即組織人員趕到事故發生地點,要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如:令其將胃里的東西嘔吐出來,當發現其中毒較深昏迷時,立即將其抬到大門口,等救護車的到來,或直接送往就近醫院,傳染病患者直接送往醫院。技術人員負責配合急救人員的后勤工作,組長負責指揮及聯絡工作。
4.應急小組組長到達事故現場后,立即責令各車間生產班組停止生產,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公司總經理。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