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模板工程重大危險源辨識應急救援預案

模板工程重大危險源辨識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5207

1、重大危險源識別

1)由于局部失穩引起整體失穩或由于砼澆筑方法不對引起整體失穩,一般情況是鋼管嚴重變形,扣件多數爆裂,模板傾斜等。

2)模板、扣件、鋼管等造成的物體打擊。

3)高處墜落。

4)機械傷害。

5)觸電事故。

2、預防措施

1)模板支撐體系按本專項方案施工,材質符合要求。

2)加強工人的安全教育及項目部的日常檢查力度。

3)加強工人安全用電教育、班前安全活動;用電設備專人專用;電線電纜架空設置。

4)機械設備專人專用;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機械不帶病運轉等。

3、應急預案

3.1支撐體系失穩、模板坍塌傾覆應急處置

砼澆筑過程中應急領導小組人員進入緊急狀態。做好防治突發事故的準備。模板支撐體系一旦失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1)總指揮立刻安排警戒指揮、疏散指揮、施救指揮進入工作狀態,分別負責警戒、疏散、施救指揮工作。指揮協調各方面搶救工作,同時向公司安全部門及領導匯報;

(2)警戒指揮負責事故現場和施工現場警戒指揮工作,成員為保衛班組。除必要的搶救人員外,其余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外界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以免影響搶救工作;

(3)疏散指揮負責事故現場及施工現場的疏散、搶救,指揮后勤管理人員運送應急物資;

(4)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所有施工人員立刻疏散到事故現場外安全的地方并及時撥打"120"救護電話。

3.2物體打擊、高處墜落應急處置

(1)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達傷員處;

(2)高空墜落會產生內、外傷,所以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需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

(3)當發現傷員呼吸障礙,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4)發現出血,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在傷口近心端結扎,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用指壓動脈止血。

3.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由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組成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指揮部設在項目部辦公室。

事故現場指揮:Z13***0

傷員營救組:Z15**8

物資搶救組:Z13**0

消防滅火組:Z1**5

后勤供給組:Z18**9

現場臨時醫療組:

外援:火警:119急救:120報警:110

就近醫院電話:0***(ZZ市醫院)

3.4小組各成員職責

①事故現場總指揮的職能和職責:所有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現場事故評估,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控制緊急情況,現場應急反應行動的指揮,與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的副組長協調,作好應急救援處理現場指揮權轉化后的移交和應急救援處理協助工作,做好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聯系及工作,迅速向有關應急機構、政府及上級部門發出事故通知。

②傷員營救組的職能和職責: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③物資搶救組的職能和職責:搶運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帶。

④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

⑤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外的居民撤出危險地帶。

⑥搶險物資供應組的職能和職責: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配備;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⑦后勤供給組的職能和職責: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及時輸送后勤供給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

⑧現場臨時醫療組的職能和職責:對受傷人員作簡易的搶救和包扎工作;及時轉移重傷人員到醫療機構就醫。

4、應急物資一覽表

序號應急設備名稱數量狀態備注

1手電≥10支好

2應急燈3盞好

3鍬15把好

4鎬15把好

5藥箱≥1個好內附常用急救藥品

6繃帶≥5份好

7擔架≥2副好

8氧氣袋≥2個好

9鋼管20噸好

10扣件300個好

11模板1000㎡好

5、應急預案啟動

砼澆筑過程中應急領導小組人員進入緊急狀態。做好防治突發事故的準備。模板支撐體系一旦失效,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1)總指揮立刻安排警戒指揮,疏散指揮、施救指揮進入工作狀態,分別負責警戒、疏散、施救指揮工作。指揮協調各方面搶救工作,及時向公司安全部門及領導匯報。

2)警戒指揮:負責事故現場和施工現場警戒指揮工作,成員為保衛班組。除必要的搶救人員外,其余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外界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影響搶救工作。

3)疏散指揮:負責事故現場及施工現場的疏散、搶救,指揮工作成員為后勤管理人員。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所有施工人員立刻疏散到事故現場外安全的地方并及時撥打"120"救護電話。對現場通道影響搶救工作的圍觀人員進行疏散等,確保搶救工作有序進行。

4)公司安全部門及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到現場,協助項目經理指揮安排搶救工作,并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6、事故的調查反思

6.1項目經理組織相關部門對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6.2對事故進行總結、反思處理。

7、監測措施

在澆注砼過程派專職木工護模人員對模板支撐體系進行檢測。施工過程發現可能引起局部失穩的及時加固處理。若發現將引起整體失穩又來不及加固處理的情況,護模人員應立即避開危險地方,并立即通知所有現場施工人員緊急疏散,同時立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

篇2:道路運輸危險源辨識制度

一、危險源的辨識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辨識或確認高危性的物質。由政府主管部門和權威機構在物質毒性、燃燒、爆炸特性基礎上,制定出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通過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可以確定哪些是可能發生事故的潛在危險源。

二、危險源的評價

根據危險物質及其臨界量標準進行危險源辨識和確認后,就應對其進行風險分析評價。

一般來說,危險源的風險分析評價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辨識各類危險因素及其原因與機制。

2、一次評價已辨識的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3、評價危險事件的后果。

4、進行風險評價,即評價危險事件發生率和發生后果的聯合作用。

5、風險控制即將上述評價結果與安全目標值進行比較,檢查風險值是否達到可接受水平,否則需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險水平。

三、危險源的安全報告

企業應對場所的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后,應對每一個危險源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

四、危險源的安全報告

要求企業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辨識和評價的危害性的設施,則應在其投入運轉之前提交安全報告。安全報告應詳細說明危險源的情況,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以及前提條件,安全操作和預防失誤的控制措施,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現場應急預案等。

安全報告應根據危險源的變化以及新知識和技術進展情況進行修改和增補,并由政府部門經常檢查和評審

五、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危險源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負責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并且定期檢驗和評估現場應急預案和程序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時進行修訂。場外應急預案的目的是抑制突發事件,減少事故對工人、居民和環境的危害。因此應急預案應提出詳盡、使用、明確和有效地技術與組織措施。政府主管部門應保證將發生事故時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正確做法的有關資料散發給可能受事故影響的公眾,并保證公眾充分了解發生重大事故時的安全措施,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應盡快報警。每隔適當的時間應修訂和重新散發應急預案宣傳材料。收銀制度

篇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制度

1、目的

通過對危險源的正確辨識,系統地診斷車間、工藝過程或機械設備以及各種操作、管理和組織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約束、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生發展,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過到安全生產。

2、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1)詢問、交談。對于本組織的某項工作要主動與有經驗的人交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害。

(2)現場觀察。通過對作業環境的現場觀察,可發現其存在的危險源。

(3)查閱有關記錄。查閱組織以往的安全事故的記錄,從中吸取經驗,發現存在的危險源。

(4)獲取外部信息。從有關似組織、文獻資料等方面獲取有關危險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辨識本組織存在的危險源。

(5)工作任務分析。通過分析組織成員工作任務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識別出有關的危險源。

3、風險評價的內容

(1)設備、設施風險評價。如作業現場照明、樓梯護欄、手欄等防護設施是否完好,與裝配、操作、維護、修理和拆卸有關的設備、裝置、機械是否存在危險因素。

(2)危險物料。如工具、物料等從高處墜落、可傷害眼睛的物質試濟、可通過皮膚接觸和吸收而造成傷害的物質等。

(3)交通運輸。各種交通運輸機具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

(4)火災和爆炸。油庫、庫房(尤其是炸藥庫)各種安全措施是否完好。

(5)行為性。如在平地上滑倒或跌倒,人員從高處墜落、員工的暴力行為等。

(6)工程地質。對各項工程從圖紙設計到工程質量情況進行全面審查,了解其安全性,是否存在危險源。

4、風險評價的程序(風險評價計劃)

(1)全面細致地了解系統的功能、結構、工藝條件等有關信息,包括系統或同類系統發生過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

(2)收集與工藝系統有關的標準。

(3)按系統的功能、結構、系統安全性的因素及公認的安全要求,分析可能造成影響的部件、零件等。

(4)針對危險因素、提出相關安全要求及應達到的安全指標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