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隧道工程塌方事故應急搶險措施

某隧道工程塌方事故應急搶險措施

2024-07-15 閱讀 1566

1.發生塌方,除迅速營救施工人員處,要迅速加固未塌地段,以防止塌方范圍擴大,并可為清理塌方而做好準備。同時,摸清塌方的情況,調查塌方范圍和塌方后圍現狀。分析塌落原因及性質、間歇規律、塌方的現場情況。

2.處理塌方應按“小堵清,大塌穿”及“治塌先治水”的原則進行。

3.小塌方在坍塌間歇中,抓緊時間處理。需先支護后清,即后清理塌方,邊清邊換立柱,各工序要緊跟。如塌主較高,可采用多層排架支護,頂層與塌穴壁要頂緊,條件適合時,也可用噴混凝土和為臨時支護處理塌方。

4.大塌方在無法支護塌穴,大小無法查清時不允許清渣,以防隨清隨塌,使塌方范圍迅速擴大。因此必須塌體中穿過去,采用“先護后挖”的施工順序。先加固塌方端部支撐及襯砌后一般用插板法施工,插板視塌方體石渣軟硬可選用木板、鋼纖或鋼軌等材料,在插板的掩護下清渣并及時架立牢固的支撐,擴大時,亦須橫向打入插板,歲擴大隨支撐。

5.穿越塌體的部位應從拱頂和上部斷面穿過塌體,然后向下施工。

6.通頂塌方是大塌方的極端情況,陷口四周挖排水溝,防止地表水匯集塌陷坑,并用粘土類填實四周裂縫,穴口商方宜搭雨蓬,以防雨水灌入塌方體。

7.在處理塌方時要加強防、排水,并采取適當措施引離引離塌方段的地下水。

8.大塌方處理費工費時,為加快施工進度,可采取迂回導坑繞過塌體的措施,這樣可使處理塌方與正洞施工同時進行,但應注意在選擇迂回導坑方案時要慎重,避免在迂回導坑中再次發生塌方,或者塌方擴大到迂回導坑中。

9.塌方段圍巖極不穩定,圍巖壓力加大,因此,襯砌結構需相應加強,對圍巖同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襯砌外做漿砌片石護拱、在塌方體內壓水泥漿等,并且作好排水工程,以免后患。

篇2:某冶金礦山冒頂塌方事故預防措施

玉石洼鐵礦在歷年的工傷事故統計中發現,僅冒頂塌方造成的傷害事故就占該企業工傷事故總數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見,塌方是冶金礦山采場經常發生的事故。

預防對策

1.多層礦體分層回采時,必須待上層頂部巖石崩落并穩定后,才準回采下部礦層。

2.上下相鄰兩個中段同時回采時,上中段回采工作面比下中段工作面超前的斜長距離應在20m以上。

3.回采工作發現頂幫松軟不穩固的,必須采取支護措施,因爆破或地壓顯現原因受到破壞的支護,應及時修復,確認安全后方準作業。

4.回采前必須先處理頂板和兩幫浮石,確認安全后方準回采。作業中發現冒頂預兆,要停止作業進行處理,特別是有大冒頂危險征兆時,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撤離現場。

5.采場邊緣部位如有采空區要先采采空區邊緣進路,遇有頂板破碎且地壓顯現嚴重的采場,除進行必要的支護外,要加快開采進度,盡量縮短采場的暴露時間。

篇3:某隧道工程塌方事故應急搶險措施

1.發生塌方,除迅速營救施工人員處,要迅速加固未塌地段,以防止塌方范圍擴大,并可為清理塌方而做好準備。同時,摸清塌方的情況,調查塌方范圍和塌方后圍現狀。分析塌落原因及性質、間歇規律、塌方的現場情況。

2.處理塌方應按“小堵清,大塌穿”及“治塌先治水”的原則進行。

3.小塌方在坍塌間歇中,抓緊時間處理。需先支護后清,即后清理塌方,邊清邊換立柱,各工序要緊跟。如塌主較高,可采用多層排架支護,頂層與塌穴壁要頂緊,條件適合時,也可用噴混凝土和為臨時支護處理塌方。

4.大塌方在無法支護塌穴,大小無法查清時不允許清渣,以防隨清隨塌,使塌方范圍迅速擴大。因此必須塌體中穿過去,采用“先護后挖”的施工順序。先加固塌方端部支撐及襯砌后一般用插板法施工,插板視塌方體石渣軟硬可選用木板、鋼纖或鋼軌等材料,在插板的掩護下清渣并及時架立牢固的支撐,擴大時,亦須橫向打入插板,歲擴大隨支撐。

5.穿越塌體的部位應從拱頂和上部斷面穿過塌體,然后向下施工。

6.通頂塌方是大塌方的極端情況,陷口四周挖排水溝,防止地表水匯集塌陷坑,并用粘土類填實四周裂縫,穴口商方宜搭雨蓬,以防雨水灌入塌方體。

7.在處理塌方時要加強防、排水,并采取適當措施引離引離塌方段的地下水。

8.大塌方處理費工費時,為加快施工進度,可采取迂回導坑繞過塌體的措施,這樣可使處理塌方與正洞施工同時進行,但應注意在選擇迂回導坑方案時要慎重,避免在迂回導坑中再次發生塌方,或者塌方擴大到迂回導坑中。

9.塌方段圍巖極不穩定,圍巖壓力加大,因此,襯砌結構需相應加強,對圍巖同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襯砌外做漿砌片石護拱、在塌方體內壓水泥漿等,并且作好排水工程,以免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