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漏頂處理安全措施

漏頂處理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6183

一、概況

得馬礦井192工作面在2010年9月12日,工作面局部有斷層、斷層附近頂板穩定性差、工作面壓力大,給我井的安全回采增加了難度。為確保192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各相關人員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連隊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工作面支護布置圖規定作業。工作面支護一梁二柱,長、短梁兩梁四柱為一組。長梁頭與短梁頭錯距800mm,每組長梁與短梁的間距不大于200mm。

2、采煤機切割前,施工連隊必須保證長梁頭距煤壁不大于300mm。

3、工作面支護,禁止出現獨柱現象。

4、采煤機割煤后,臨時支護采用長1000mm,直徑200mm的半圓木,順煤壁架設,禁止空頂作業。

5、將長鋼梁移至煤壁,支上支柱后,方可進行鏟煤工作。

6、工作面斷層附近頂板破碎段、淋水段,必須采用短割短支方法進行,并加強背頂工作,漏頂較高的地方必須接頂嚴實。

7、工作面底板松軟段,必須進行穿鞋支護。

8、鏟煤過程中必須將控頂側和煤壁側浮煤回收干凈,矸石鏟入采空區,在機尾段鏟煤的工作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觀察機尾壓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喊話停機處理,嚴禁冒險跨越溜子。

9、支柱時,必須根據支護布置圖的要求進行操作,排要成排、行要成行。支柱要適合煤層的高度,初撐力必須達到規定。

10、支柱移梁必須三人配合,一人扶長鋼梁,一人在旁邊觀察頂底板變化,一人扶支柱及注液槍,并緩慢注液,在支柱及扶梁過程中,注意手扶的位置,防止傷及手指。

11、回柱必須由下往上逐段依次進行,禁止分段作業。

12、回柱前必須補齊失效支柱,回收段壓力太大時,在待回支架0.1米處架設一替換托棚,再進行回柱。

13、回柱時,操作人員站在待回支架上方,禁止站在回柱點下方側作業。撿柱必須用長柄工具進行,禁止人員直接進入老塘撿柱。

14、施工連隊必須加強對192回采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工作面不得出現歪扭、失效支柱和單梁、單柱。

15、整個割煤和鏟煤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隨時觀察機頭、機尾壓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機處理,嚴禁冒險蠻干。

16、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施工連隊必須對工作面的電纜進行懸掛、保護。

17、在整個回采過程中,施工連隊每班必須指派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觀察工作面支柱、煤壁及老塘變化情況,發現大面積來壓等情況,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工作面到安全地點,向井口調度室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8、本措施連同《得馬礦井192回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一同執行。

篇2:漏頂處理安全措施范本

一、概況

得馬礦井192工作面在2010年9月12日,工作面局部有斷層、斷層附近頂板穩定性差、工作面壓力大,給我井的安全回采增加了難度。為確保192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各相關人員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連隊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工作面支護布置圖規定作業。工作面支護一梁二柱,長、短梁兩梁四柱為一組。長梁頭與短梁頭錯距800mm,每組長梁與短梁的間距不大于200mm。

2、采煤機切割前,施工連隊必須保證長梁頭距煤壁不大于300mm。

3、工作面支護,禁止出現獨柱現象。

4、采煤機割煤后,臨時支護采用長1000mm,直徑200mm的半圓木,順煤壁架設,禁止空頂作業。

5、將長鋼梁移至煤壁,支上支柱后,方可進行鏟煤工作。

6、工作面斷層附近頂板破碎段、淋水段,必須采用短割短支方法進行,并加強背頂工作,漏頂較高的地方必須接頂嚴實。

7、工作面底板松軟段,必須進行穿鞋支護。

8、鏟煤過程中必須將控頂側和煤壁側浮煤回收干凈,矸石鏟入采空區,在機尾段鏟煤的工作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觀察機尾壓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喊話停機處理,嚴禁冒險跨越溜子。

9、支柱時,必須根據支護布置圖的要求進行操作,排要成排、行要成行。支柱要適合煤層的高度,初撐力必須達到規定。

10、支柱移梁必須三人配合,一人扶長鋼梁,一人在旁邊觀察頂底板變化,一人扶支柱及注液槍,并緩慢注液,在支柱及扶梁過程中,注意手扶的位置,防止傷及手指。

11、回柱必須由下往上逐段依次進行,禁止分段作業。

12、回柱前必須補齊失效支柱,回收段壓力太大時,在待回支架0.1米處架設一替換托棚,再進行回柱。

13、回柱時,操作人員站在待回支架上方,禁止站在回柱點下方側作業。撿柱必須用長柄工具進行,禁止人員直接進入老塘撿柱。

14、施工連隊必須加強對192回采工作面的頂板管理,工作面不得出現歪扭、失效支柱和單梁、單柱。

15、整個割煤和鏟煤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隨時觀察機頭、機尾壓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機處理,嚴禁冒險蠻干。

16、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施工連隊必須對工作面的電纜進行懸掛、保護。

17、在整個回采過程中,施工連隊每班必須指派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觀察工作面支柱、煤壁及老塘變化情況,發現大面積來壓等情況,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工作面到安全地點,向井口調度室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8、本措施連同《得馬礦井192回采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一同執行。

篇3:處理臨時消防材料庫漏頂安全技術措施內容

一、概況

我礦永久避難硐室救生鉆孔與臨時消防材料庫已經鉆通,因鉆眼出水量大導致鉆孔隨直接頂垮落,范圍長2.5米、寬2.3米、高1.7米。經技術科、調度室、安全科現場辦公決定,對漏頂處進行維護,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主要技術要求

1、漏頂處采用錨網梁索支護,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錨桿采用Ф20mm×2200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φ120mm×8mm金屬沖壓碟型墊片;2000mm×1000mm冷拔絲金屬方格網配φ12mm×2200mm錨梁聯合支護。每根錨桿采用1節CK2340(速凝)和1節Z2388(中凝)型樹脂錨固劑。

2、漏頂區前后不小于5m需采用錨索加強支護。錨索間排距為0.8m×0.8m。錨索采用規格為φ15.24mm、長6200mm、最低破斷載荷260kN的鋼絞線配合鎖具、托盤支護;采用的槽鋼不低于16#;長度為400㎜,孔眼直徑16.5㎜,槽鋼外加φ120mm×8mm的雙金屬沖壓碟形墊片。錨索的間距為800mm,排距為800mm,每排3根,每根錨索采用2節CK2340(速凝)和2節Z2388(中凝)型樹脂錨固劑。

3、錨桿施工技術要求

(1)錨桿的桿體及配件的材質、品種、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要求。

(2)錨桿要打在錨梁設計眼距控制孔內。錨桿間、排距誤差<±50mm、孔深度誤差0~50mm、角度誤差<±5°。

(3)錨桿螺母扭矩要符合下列規定:φ=20mm,150Nm≤扭矩≤200Nm

(4)錨桿錨固力

Ф20mm錨桿:左旋無縱筋等強螺紋鋼錨桿,錨固力大于80kN。

(5)錨桿外露長度:露出螺母10mm~40mm。

4、錨索支護要求:

(1)錨索的預緊力必須達到30Mpa以上。

(2)錨索外露長度:露出螺母150mm~250mm。

(3)錨索必須打在巷道的指定位置上。

(4)槽鋼要與頂板接頂嚴實。

三、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隊長負責組織全體施工人員由隊組技術員對本措施進行培訓貫徹。

2、處理冒頂必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敲幫問頂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敲幫問頂工作應由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敲幫問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敲幫問頂人員站在有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人應站在問頂人員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2)敲幫問頂應從有完好支護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敲幫問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

(3)敲幫問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使用不低于2m長把工具,敲幫問頂時要防止煤矸順桿滑下傷人。

3、處理冒頂時,要由外向里進行,并及時進行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人員不得進入空頂區里,處理冒頂時要保證后路暢通。

4、處理冒頂時,必須由班長或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并且由外向里進行處理。

5、處理冒頂時,所有人員相互協調好,齊心協力,防止碰傷、砸傷。

6、當冒頂區出現掉渣、片幫、壓力增大等情況時,證明冒頂區及其附近頂板壓力在增大,人員必須立即撤離,同時向安全員、隊長匯報險情,等險情過后,頂板壓力穩定,經安全員、隊長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處理工作。

7、瓦斯員按規定對冒頂區進行瓦斯檢測,當瓦斯濃度大于1%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瓦斯濃度小于0.8%時,方可繼續施工。

8、處理結束后及時將渣物運至指定地點。

9、軌道運輸時,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和相關運輸管理規定。

10、礦車與鋼絲繩連接必須牢固可靠,每次提升時隊組要設專人進行檢查,絞車、信號、鋼絲繩、軌道、擋車設施及連接裝置。

11、施工期間,班隊長必須跟班作業,現場處理各種安全隱患,并由跟班安全員監督本措施落實情況。

本措施未涉及到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相關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