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使用DW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安全技術措施
313上工作面皮順有一段巷道高度超過3.5m,現有液壓單體支柱最大規格為3.5m,經工區商議,征得礦分管領導同意,決定使用DW*(G)型懸浮式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該段巷道,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五十三條規定: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一、施工現場安全程度評估:序號作業活動、場所(包括設備器材)存在的危害可能導致的事故可能性等級風險級別會發生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一般重大不可承受1單體支柱不完好傷人√√2支設、回撤單體施工順序不當傷人√√3施工地點未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矸石掉落傷人√√二、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工作原理:1、升柱、初撐過程:將注液槍插入三用閥,掛好鎖緊套,操作注液槍,迫使單體活柱升高。2、承載、溢流過程:支柱支設后便處于承載狀態,隨著支護時間延長,工作面頂板作用在支柱上載荷增加,當支柱所承受載荷超過額定工作阻力時,支柱內腔高壓液體作用在安全閥墊上的力,超過安全閥彈簧預先調定給予六角導向套的壓緊力時,壓縮安全閥彈簧,安全閥墊和六角導向套一起運動,安全閥墊離開閥座,安全閥被打開,內腔液體外溢,活柱下縮。使頂板壓力重新得到平衡。3、回柱過程:支柱回柱時,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右閥筒的卸載孔中,轉動卸載手把,卸載閥被打開放液,完成活柱縮回。三、使用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安全注意事項:(一)一般規定:1、新支柱使用時,應先升、降柱1—2次,以排除缸體內空氣。2、支柱應迎山支設,并按規定采用卡梁裝置進行防倒,防止倒柱傷人。3、支柱卸載閥應朝老塘方向。4、支柱必須完全回柱后才能撤柱。5、當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時,應及時更換相應規格單體支柱,以免壓成“死柱”?;钪谐桃?支設最大高度應小于支柱設計最大高度的0.1m,最小高度應大于支柱設計最小高度的0.2m。6、禁止用鐵錘、鎬等金屬物體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7、單體液壓支柱在井下儲存3個月、使用超過8個月或工作面采完后必須升井檢修,不得直接轉入其它接續面使用。8、不能將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頂用,尤其不能以支撐手把作為推移千斤頂的支點。9、回撤下來的支柱,應豎放在指定的安全空閑區域,不得倒置;失效、報廢或無三用閥的支柱應及時上井。10、支柱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不準隨意摔砸。(二)支設、回撤安全注意事項:1、支設單體前,要認真檢查周圍頂幫情況,堅持敲幫問頂制度,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2、檢查液壓系統管路是否完好,各處接頭是否漏液,注液槍是否工作正常。3、支柱前,必須先用注液槍沖洗閥嘴,保持供液衛生清潔。4、檢查支柱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柱體有沒有彎曲、凹陷、缺爪和漏液現象,嚴禁使用不合格支柱。5、支設單體支柱時,每組不得少于三人,兩人支設支柱,一人監護安全。6、支柱頂蓋的四爪應卡在頂梁花邊槽上,不準單爪承載。7、支柱要與頂梁可靠吻合,不得空肩,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要穿鞋。8、支柱必須達到額定的初撐力要求。9、回撤支柱時,一般每組不得少于三人,要一人觀察頂板及周圍情況,兩人進行回柱工作。10、回撤支柱,首先要觀察頂板情況,必要時支設臨時護身柱,然后清理好退路,按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順序進行回柱工作。11、支設單體支柱需要登高作業時,要使用好馬凳子。馬凳子要放置牢靠,并安排專人扶持;凳子放置在單體支柱歪倒、頂梁掉落波及不到的區域。12、在圍巖變形量大、頂板破碎、礦壓顯現劇烈的情況下,要采用遠距離卸載,以保證人身安全。13、遇到“死柱”時,要先打好臨時支柱,然后用挑頂或臥底等措施回撤,嚴禁炮崩或用絞車硬拉。14、回出的柱梁要用長柄工具勾出,嚴禁空頂作業,嚴禁身體的任何部位探到采空區取料。1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人人簽名,并在現場落實好自保、互保、聯保。16、以上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313上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執行。DW*(G)型單體液壓支柱110缸徑系列規格及主要技術特征表項目型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理論重量kg支柱工作范圍mm額定工作壓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閥口中心距底端距離mmDW40-250/110*L(G).62740—400028.3132.3—176.4乳化液937DW45-250/110*L(G).983000—4500
篇2:工作面使用DW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安全技術措施
313上工作面皮順有一段巷道高度超過3.5m,現有液壓單體支柱最大規格為3.5m,經工區商議,征得礦分管領導同意,決定使用DW*(G)型懸浮式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該段巷道,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五十三條規定: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一、施工現場安全程度評估:序號作業活動、場所(包括設備器材)存在的危害可能導致的事故可能性等級風險級別會發生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一般重大不可承受1單體支柱不完好傷人√√2支設、回撤單體施工順序不當傷人√√3施工地點未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矸石掉落傷人√√二、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工作原理:1、升柱、初撐過程:將注液槍插入三用閥,掛好鎖緊套,操作注液槍,迫使單體活柱升高。2、承載、溢流過程:支柱支設后便處于承載狀態,隨著支護時間延長,工作面頂板作用在支柱上載荷增加,當支柱所承受載荷超過額定工作阻力時,支柱內腔高壓液體作用在安全閥墊上的力,超過安全閥彈簧預先調定給予六角導向套的壓緊力時,壓縮安全閥彈簧,安全閥墊和六角導向套一起運動,安全閥墊離開閥座,安全閥被打開,內腔液體外溢,活柱下縮。使頂板壓力重新得到平衡。3、回柱過程:支柱回柱時,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右閥筒的卸載孔中,轉動卸載手把,卸載閥被打開放液,完成活柱縮回。三、使用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安全注意事項:(一)一般規定:1、新支柱使用時,應先升、降柱1—2次,以排除缸體內空氣。2、支柱應迎山支設,并按規定采用卡梁裝置進行防倒,防止倒柱傷人。3、支柱卸載閥應朝老塘方向。4、支柱必須完全回柱后才能撤柱。5、當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時,應及時更換相應規格單體支柱,以免壓成“死柱”?;钪谐桃?支設最大高度應小于支柱設計最大高度的0.1m,最小高度應大于支柱設計最小高度的0.2m。6、禁止用鐵錘、鎬等金屬物體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7、單體液壓支柱在井下儲存3個月、使用超過8個月或工作面采完后必須升井檢修,不得直接轉入其它接續面使用。8、不能將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頂用,尤其不能以支撐手把作為推移千斤頂的支點。9、回撤下來的支柱,應豎放在指定的安全空閑區域,不得倒置;失效、報廢或無三用閥的支柱應及時上井。10、支柱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不準隨意摔砸。(二)支設、回撤安全注意事項:1、支設單體前,要認真檢查周圍頂幫情況,堅持敲幫問頂制度,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2、檢查液壓系統管路是否完好,各處接頭是否漏液,注液槍是否工作正常。3、支柱前,必須先用注液槍沖洗閥嘴,保持供液衛生清潔。4、檢查支柱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柱體有沒有彎曲、凹陷、缺爪和漏液現象,嚴禁使用不合格支柱。5、支設單體支柱時,每組不得少于三人,兩人支設支柱,一人監護安全。6、支柱頂蓋的四爪應卡在頂梁花邊槽上,不準單爪承載。7、支柱要與頂梁可靠吻合,不得空肩,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要穿鞋。8、支柱必須達到額定的初撐力要求。9、回撤支柱時,一般每組不得少于三人,要一人觀察頂板及周圍情況,兩人進行回柱工作。10、回撤支柱,首先要觀察頂板情況,必要時支設臨時護身柱,然后清理好退路,按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順序進行回柱工作。11、支設單體支柱需要登高作業時,要使用好馬凳子。馬凳子要放置牢靠,并安排專人扶持;凳子放置在單體支柱歪倒、頂梁掉落波及不到的區域。12、在圍巖變形量大、頂板破碎、礦壓顯現劇烈的情況下,要采用遠距離卸載,以保證人身安全。13、遇到“死柱”時,要先打好臨時支柱,然后用挑頂或臥底等措施回撤,嚴禁炮崩或用絞車硬拉。14、回出的柱梁要用長柄工具勾出,嚴禁空頂作業,嚴禁身體的任何部位探到采空區取料。1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人人簽名,并在現場落實好自保、互保、聯保。16、以上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313上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執行。DW*(G)型單體液壓支柱110缸徑系列規格及主要技術特征表項目型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理論重量kg支柱工作范圍mm額定工作壓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閥口中心距底端距離mmDW40-250/110*L(G).62740—400028.3132.3—176.4乳化液937DW45-250/110*L(G).983000—4500
篇3:工作面使用dw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安全技術措施
313上工作面皮順有一段巷道高度超過3.5m,現有液壓單體支柱最大規格為3.5m,經工區商議,征得礦分管領導同意,決定使用dw*(g)型懸浮式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該段巷道,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五十三條規定: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現場安全程度評估:
序號作業活動、場所(包括設備器材)存在的危害可能導致的事故可能性等級風險級別會
發生很
可能可能不太
可能不
可能一般重大不可承受1單體支柱不完好傷人√√2支設、回撤單體施工順序不當傷人√√3施工地點未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矸石掉落傷人√√二、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工作原理:
1、升柱、初撐過程:
將注液槍插入三用閥,掛好鎖緊套,操作注液槍,迫使單體活柱升高。
2、承載、溢流過程:
支柱支設后便處于承載狀態,隨著支護時間延長,工作面頂板作用在支柱上載荷增加,當支柱所承受載荷超過額定工作阻力時,支柱內腔高壓液體作用在安全閥墊上的力,超過安全閥彈簧預先調定給予六角導向套的壓緊力時,壓縮安全閥彈簧,安全閥墊和六角導向套一起運動,安全閥墊離開閥座,安全閥被打開,內腔液體外溢,活柱下縮。使頂板壓力重新得到平衡。
3、回柱過程:
支柱回柱時,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右閥筒的卸載孔中,轉動卸載手把,卸載閥被打開放液,完成活柱縮回。
三、使用dw*(g)型懸浮式單體支柱安全注意事項:
(一)一般規定:
1、新支柱使用時,應先升、降柱1—2次,以排除缸體內空氣。
2、支柱應迎山支設,并按規定采用卡梁裝置進行防倒,防止倒柱傷人。
3、支柱卸載閥應朝老塘方向。
4、支柱必須完全回柱后才能撤柱。
5、當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時,應及時更換相應規格單體支柱,以免壓成“死柱”。活柱行程要求:支設最大高度應小于支柱設計最大高度的0.1m,最小高度應大于支柱設計最小高度的0.2m。
6、禁止用鐵錘、鎬等金屬物體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
7、單體液壓支柱在井下儲存3個月、使用超過8個月或工作面采完后必須升井檢修,不得直接轉入其它接續面使用。
8、不能將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頂用,尤其不能以支撐手把作為推移千斤頂的支點。
9、回撤下來的支柱,應豎放在指定的安全空閑區域,不得倒置;失效、報廢或無三用閥的支柱應及時上井。
10、支柱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不準隨意摔砸。
(二)支設、回撤安全注意事項:
1、支設單體前,要認真檢查周圍頂幫情況,堅持敲幫問頂制度,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2、檢查液壓系統管路是否完好,各處接頭是否漏液,注液槍是否工作正常。
3、支柱前,必須先用注液槍沖洗閥嘴,保持供液衛生清潔。
4、檢查支柱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柱體有沒有彎曲、凹陷、缺爪和漏液現象,嚴禁使用不合格支柱。
5、支設單體支柱時,每組不得少于三人,兩人支設支柱,一人監護安全。
6、支柱頂蓋的四爪應卡在頂梁花邊槽上,不準單爪承載。
7、支柱要與頂梁可靠吻合,不得空肩,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要穿鞋。
8、支柱必須達到額定的初撐力要求。
9、回撤支柱時,一般每組不得少于三人,要一人觀察頂板及周圍情況,兩人進行回柱工作。
10、回撤支柱,首先要觀察頂板情況,必要時支設臨時護身柱,然后清理好退路,按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順序進行回柱工作。
11、支設單體支柱需要登高作業時,要使用好馬凳子。馬凳子要放置牢靠,并安排專人扶持;凳子放置在單體支柱歪倒、頂梁掉落波及不到的區域。
12、在圍巖變形量大、頂板破碎、礦壓顯現劇烈的情況下,要采用遠距離卸載,以保證人身安全。
13、遇到“死柱”時,要先打好臨時支柱,然后用挑頂或臥底等措施回撤,嚴禁炮崩或用絞車硬拉。
14、回出的柱梁要用長柄工具勾出,嚴禁空頂作業,嚴禁身體的任何部位探到采空區取料。
1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人人簽名,并在現場落實好自保、互保、聯保。
16、以上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313上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dw*(g)型單體液壓支柱110缸徑系列規格及主要技術特征表
項目
型號最大
高度
mm最小
高度
mm工作
行程
mm工作
阻力
kn理論
重量
kg支柱工作范圍
mm額定工作壓力
mpa初撐力
kn工作液體閥口中心距底端距離mmdw40-250/110*l(g).62740—400028.3132.3—
176.4乳化液937dw45-250/110*l(g).98300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