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過膨脹粘土段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中風井井筒凈徑為5.0m,井筒全深522m,表土及基巖風化段采用凍結法施工,凍結深度242m;凍結段井壁采用雙層鋼筋砼井壁,內、外壁厚度分別為400、450mm,砼強度等級為C40,內外層豎筋均為φ20的螺紋鋼,內外層環筋均為φ22的螺紋鋼,間排距為300×300mm。現即將施工膨脹粉質粘土段,為保證順利通過此段土層,保證井壁質量及安全,特編制此措施。
二、地質情況
根據《GK1地層揭露》及《中風井勘察報告》可知114.7m~124.8m為粉質粘土,灰綠色,硬塑-堅硬,中等壓縮性,具有弱膨脹潛勢;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121.9~-122.3m為細砂夾薄層;局部夾粘土薄層。127.6m~191.5m為粉質粘土,灰綠色,硬塑-堅硬,局部可塑;中等壓縮性,局部具有弱膨脹潛勢;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局部夾粘土及細砂薄層;但在南風井施工上述部位時發現此段巖層具有較強的膨脹性。
三、施工方法
1、強化凍結,提高凍結強度,控制黏土層井幫溫度必須達到-8℃以下。
2、掘進。①施工膨脹粘土段時分四個專業班,即“三掘一砌”。并根據揭露的膨脹粘土的實際情況增加掘進人員,盡量減少凍結井壁暴露時間,將一循環控制在18-20小時。首先由挖小井班掘進開挖2.5m,然后由開幫班進行刷開幫同時開挖釋壓槽,釋壓槽規格為寬×深×高=0.3m×0.2m×2.5m,共4-8個;再由全掘班全段面掘進1.3m,并挖出釋壓槽,釋壓槽規格為寬×深×高=0.3m×0.2m×1.3m,共4-8個。上下段釋壓槽挖設方向要交錯布置,找平工作面。②在膨脹粘土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揭露的粘土的性質增減釋壓槽的數量。釋壓槽里面蘆葦充填密實,以減輕井幫初期對井壁的作用和后期回凍的凍脹壓力。
3、加厚鋪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當掘進斷高級荒徑達到設計標準時,緊貼巖面鋪設雙層厚度50m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鋪設采用對接方式,接縫嚴密,并用圓釘將其固定牢固。
4、提高混凝土的加強支護。提高混凝土質量,混凝土必須保證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15℃,使混凝土的強度在24小時達到設計值的50%,72小時內達到設計值的70%以上。
四、質量保證措施
1、采用段斷掘砌施工方案,整體下行鋼模板砌壁,掘進有效高度為3.8m,每段高作業循環時間不得超出20h。井幫圍巖暴露時間不得超過18h。
2、對施工所有原材料,如:水泥、沙、石子、鋼筋、直螺紋絲套,按規定及時送檢,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3、嚴格按照試配提供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配制,控制好水灰比和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4、混凝土外壁滲入BR-3增強防水劑,以保證混凝土井壁的內在質量,合理調整外加劑滲入量,提高混凝土早起強度。
5、采用風動振動棒振搗入?;炷??;炷翝仓r,分層對稱入模,分區,定人,定位,專人負責振搗,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和混凝土表明質量。
6、加強現場管理,立模前設專人檢驗荒徑,確保井壁厚度,嚴格控制立模段高,操平工作面,嚴格按照井筒中心線校正模板。
7、采取多方位開挖釋放槽釋放壓力等。
未盡事宜,請嚴格遵照《風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風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
篇2:石灰石粘土破碎機: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為保證石灰石破碎機、粘土破碎機長期安全有效運行,各類人員安全無事故,特制定本規程。
2適用范圍
石灰石破碎系統、粘土破碎系統巡檢工。
3定義
(略)
4職責
(略)
5工作程序
5.1開車前的準備
5.1.1清除現場雜物,確保道路安全暢通,照明符合要求。
5.1.2檢查欄桿、扶手、設備防護罩等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有效。
5.1.3檢查所有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折斷或脫落,緊固件是否松動,各門、孔蓋是否密閉。
5.1.4檢查所有的軸承、傳動部件及減速器的潤滑油、脂、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5.1.5聯系確認系統內所有設備均完好,并有充足的物料供給。
5.1.6確認系統內無人在檢修設備,無人在轉子慣性力作用線范圍內。
5.2開車
5.2.1檢查及聯系完畢后,確認系統符合運行條件,按規定程序開車。
5.2.2運行過程中,要經常注意觀察原料供給,防止石灰石料斗內空倉,損壞板喂機,停機前石灰石料斗要保留一定厚度的碎石,以保護板喂機。
5.2.3在石灰石倉口應勤檢查供料情況,嚴防鐵塊及大塊石進入破碎機。
5.2.4破碎機運轉時,嚴禁打開任何孔、門,嚴禁人員進入轉子慣性力作用線范圍內,嚴禁用手觸摸運轉部件。
5.2.5觀察電機運轉中的電流、電壓變化,是否有大幅度的波動現象。
5.2.6傾聽運動部件是否運行良好,是否有異常振動和噪音,觀察設備整體運行情況是否,有無異常沖擊、振動現象。
5.2.7傳動皮帶有無啃邊、打滑、跳動現象。
5.2.8檢查破碎機主軸承、電機軸承有無異常振動和急劇升溫。
5.2.9異常情況停車,開車前先行盤車,然后再啟動開車。
篇3:過深厚粘土層補充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況
山東省生建煤礦主井設計生產能力0.45mt/a,采用主井開拓方式,凍結法施工,凍結深度488m,現主井筒外壁已掘砌施工至-430.3m,距下段深厚粘土層7.6m,為保證安全順利地通過該段深厚粘土層,特編制本補充措施。
二、技術特征
1、粘土層位置及特性
據主井檢查孔柱狀圖資料,粘土層位置在-437.9~-457.78m,層厚19.88m。
該層粘土特性:上部棕黃、灰綠、灰白色,中部以灰綠色為主,夾紫紅色,下部以灰白色為主,夾綠色,呈半固狀,有滑感,含少量姜結石及石英小礫石。
2、技術特征
該段設計掘進斷面49.61m2,壁厚800mm,鋪設泡沫板厚度75mm,砼標號C55,外井壁結構為雙層鋼筋砼結構,內排豎筋、環筋Φ25mm,@300×300mm,外排豎筋、環筋Φ25mm,@300×300mm,聯系筋φ8mm,間距600mm。
注:技術參數如有變動以設計院設計更改為準。
3、凍結情況
據特殊工程公司濟西制冷凍結工程日報表,目前井幫溫度(測點深度-430m),N:-12.2?C,S:-10.8?C,E:-7.8?C,W:-11.5?C。測溫孔溫度-25.7?C/-410m?,F工作面已全斷面凍實。
三、施工方案
1、方案比較
方案12.2m段高整體金屬模板
優點:主井隊大模板施工經驗較成熟,脫模、立模時間較短,接茬少,合茬質量好,井壁成形質量規整,整體性好,能保證連續作業。
缺點:2.2m段高掘砌時間較長。
方案21.2m段高井圈繩捆金屬模板
優點:1.2m段高掘砌時間較短、支護及時。
缺點:①不能連續施工,刃角處井幫暴露時間較長;②接茬多,井壁整體性差,成井質量差;③工序多,安全因素差,支模、拆模時間長;④鋼筋搭接增多,鋼筋消耗量增大;⑤整體模板需拆除升井,以后還需下井安裝影響時間較長。
通過方案比較:雖然方案2掘砌時間較短,由于不能連續施工,造成段高總施工時間與方案1基本一樣,且小段高井壁接茬多,整體性差,安全因素差,鋼筋消耗增大,過深厚粘土層優選方案1進行施工,只有在井幫位移量大且方案1掘砌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方考慮采用方案2施工。
2、停止掘進、套壁
當出現異常情況時,如大面積片幫、凍結壁嚴重變形,已施工的外壁突發性變形破壞,危及施工安全等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掘進,封閉迎頭,進行套壁工作。
四、過深厚粘土層綜合治理措施
1、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加快施工速度,減少井幫暴露時間
由于粘土具有突變性和流變性,且隨暴露時間的增加其變形位移速度加快,因此需加強施工組織管理,配足小班施工人員,增加風鎬數量,采取激勵機制,開展勞動競賽,實行小班加獎,加強崗位責任制,組織多工序平行交叉作業,采用定工作量不定時間的滾班作業制等各項措施,加快施工速度,減少井幫暴露時間。
2、加強砼攪拌制質量,提高砼早期強度
加強砼拌制質量,攪拌站設專職工程師負責。在粘土段施工前,應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核,以保證準確計量。
提高砼早期強度,在砼拌制時嚴格按設計要求摻加高效減水劑、硅粉等添加劑。在氣溫較低時應使用熱水拌制砼,保證砼入模溫度不低于20?C。
3、粘土段施工過程中,若井幫位移量較大時,可考慮加大泡沫板鋪設厚度,即由75mm增加至100mm(需經設計院同意),以緩解粘土膨脹對井壁的壓力。
4、當井幫位移量較大且片幫現象嚴重時,可采用金屬井圈配木背板花背臨時支護措施,接實井幫。
5、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嚴把質量關,確保施工質量。
6、提升、運輸、壓風管路及攪拌系統等輔助設施,機運隊應提前維護、檢修,保證施工時能正常運轉,確保施工的連續性。
五、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1、深厚粘土段施工前項目部成立過粘土段領導小組,以便組織、指導施工,落實各項措施。
粘土段施工領導小組組長:
成員:
在粘土段掘進期間每天設專人對井壁-366m~-404m(即138段高~155段高)段進行觀察,并對觀察結果做記錄(重點觀察-387m段即148段高)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匯報領導小組。
2、粘土段施工時每段高設4個點,測量井幫位移,測量數據應及時匯報領導小組,以指導下段高施工,并能及時制訂應變措施。
3、粘土段施工時應備齊水泥、黃沙、石子等支護材料,并有一定儲量。
4、特殊情況下采用小段高施工,所用金屬井圈、模板、合茬板、插銷、臨時支護用金屬井圈及套壁用滑模等準備齊全,以作應急之用。
六、其它
1、粘土段施工提升,運輸、掘進、砌壁等系統及本措施未盡事項按《主井外壁掘砌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及《主井及井底車場、相關硐室掘砌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執行。
2、本措施未盡事項按《煤礦安全規程》(20**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