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火災預防措施
1.認真執行“井口檢身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及點火物品入井,建立完善的放火管理體系。
2.井口和主扇房附近20m范圍內不得有煙火或用電爐取暖。
3.井下不得使用易燃物品(坑木除外)。
4.井下電氣設備必須有防爆合格證,不防爆的電氣不得入井,杜絕失爆、保持完好,井下嚴禁使用電燈照明。
5.井下嚴禁帶電作業,檢修設備必須先檢查作業地點及附近的瓦斯等有害氣體,必須懸掛便攜式瓦檢儀。
6.嚴格井下煤塵管理,杜絕煤塵堆積和飛揚。
7.特殊情況下需在井下切割、焊接時,必須經礦有關部門審批,做好嚴密的安全措施。
8.井下硐室必須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并保持有效。
9.對井下摩擦機件加強管理,杜絕摩擦火花產生。
篇2:隧道突發涌水災害預防措施救援預案
隧道突發涌水災害預防措施及救援預案
根據招標文件及設計圖提示,該隧洞存在突發涌水可能性,盡管目前大多數隧道采取了超前地質預報和超前帷幕注漿措施,但仍有涌水涌泥等突然事件發生,因此應付突然涌水涌泥的應急救援措施必須準備。
(1)、救援指揮系統
指揮部設立救援指揮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由主抓安全的副經理任常務副組長,設立常設機構及值班室。由工程、安全、技術、探測、量測、預報專業組、決策指揮組、醫療救護組、通訊組、物資設備運輸保障組和突擊搶險隊組成。
建立災害警報預測、探測系統:由TSP202、探地雷達、中長探孔、紅外探水等組成。保證警報信號迅速及時傳遞:領導下達警報命令,立即由計算機、通信等自動手段實行,立即拉響報警器,防護門關閉,洞內高壓斷電,應急照明供氧通風啟動,人員撤離設施起用。
在掌子面安設攝像監控儀,通過電纜連接到洞口值班室及項目經理部調度室,對注漿止水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如出現險情,便于經理部果斷采取措施,下達命令。
建立應急程序:包括警報決策程序,命令執行程序,生命救援程序,工程搶險程序,善后處理程序,事故上報程序,對有關人員進行交底培訓,適時組織應急演練。
(2)、指揮信息系統
由值班室中央監控電視墻,中央處理計算機,傳輸電纜,聯結掌子面和各探測點探測元件、傳感器。實時監測掌子面的各種參數、水壓信息、圍巖信息等。
通訊指揮系統:由無線通訊、有線通訊和警報激光信號機等組成。
自動執行控制系統:由計算機訊號傳輸線路,執行控制器組成,災害警報。
使每個人都掌握隧道涌水規律,尤其是掌子面施工人員,在掌子面出現涌水前兆時,現場指揮員要果斷下達人員、設備撤離的命令。
洞口值班人員根據攝像監控,發現險情,立即起動應急程序,切斷電源,起動通風供氧,起動警報,下達撤離命令。
制定搶險救援預案,確定方法措施、注意事項,并傳達到施工隊。
(3)、救援方案
生命逃離:洞內危險區人員在感受到聲、光警報后,首先知道發生了什么災害,逃離方向和路徑。
掌子面及危險區人員的避難屏障、平臺、撤離時交通工具等的準備,應及時的調度。
提前制定重大裝備、設施的救援和撤離方案。
高壓供電的應急斷電方案及設施,安全供電的轉換。
工程搶險預案,如防突水、突泥預案,止漿墻施做預案,排水預案,清淤泥、清碴預案。
制定醫療救援預案。
篇3:工程消防安全制度及預防措施(3)
工程消防安全制度及預防措施(三)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遼寧省消防安全制度》等消防法規,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工程實行逐級防火責任制;確定一名消防安全制度工作的組長,推行安全目標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制。各成員對各分管地區負責。
第三條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屬地公安消防部門的指導、監督。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四條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組長為工程村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負責。
第五條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負有下列職責:
1、根據本工程實際召開安全例會,宣傳、貫徹、執行消防工作方針、條例、規定和上級有關消防工作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動、檢查、總結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重點防火季節的專項治理工作。
2、組織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防消知識,提高職工的防火安全意識。
3、組織防火安全檢查,研究制定重大隱患整改方案,并針對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下達“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消除火災危害。
第六條根據本工程實際,建立消防領導小組,定期進行消防培訓及實際演練,積極開展自防自救工作,做到“三懂兩會”即:懂預防措施,懂儲存機械性質和消防設備性能,懂防火滅火知識;兩會:會滅火戰術,會使用和排除消防設備、器材的故障。
第三章消防安全教育
第七條我工程管理人員必須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堅持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推動全員安全防火意識和滅火技能的不斷提高,努力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確保國家財產和人身免受火災危害。
第八條通過開展群防群治活動,組織工人結合崗位工作實際,擺現象、找問題、查隱患、定措施、搞整改,確保消防安全工作目標的落實。
第九條防火宣傳教育內容:
1、深入宣傳貫徹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及上級部門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
2、教育工人掌握防火滅火常識和滅火技能,做到“三懂三會”。
3、教育工人自覺遵守消防法規,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落實崗位防火責任制。
第四章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管理
第十條消防器材的配置與使用:
1、義務消防隊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我工程針對各部位的滅火需要,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做到配量充足,布局合理,使用有效。
2、消防器材要懸掛在固定醒目處,做到防雨、防曬、防銹蝕、防霉爛、防凍。
3、消防器材周圍不準堆放機械和雜物,不準堵塞及占用消防通道,不準在設施和器材上掛放它物,并保持整潔。
第五章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制度
第十一條依照逐級防火責任制,我工程實行三級防火安全檢查制度,發生突發事件和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置,并向上級有關部門或人員報告。
第十二條消防領導小組應堅持開展經常性防火安全檢查,并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安消防監督機關適時開展各類專項檢查。
第十三條防火安全檢查范圍:
1、貫徹落實防火安全規章制度情況。
2、火源、電源、水源使用管理情況。
3、消防器材、消防設施使用、管理到位情況。
4、生產設備及要害部位的防火落實情況。
5、火險隱患整改情況。
6、其它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防火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火險隱患,依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級進行整改,對火險隱患,必須做出詳細記錄,建立檔案,依照“三定”原則,即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限期整改,不準拖延扯皮。對不能及時整改的火險隱患,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確保安全,并報上級備案。
第十五條凡有條件整改而拖延不改的,由消防安全領導小組下達“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對不按“火險隱患整改通知書”意見整改的,按消防安全獎懲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