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器等候室與主斜井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三、貫通前、后需要處理的問題:
本貫通工程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決定貫通后的通風系統調整方案。
四、通風系統:
(一)貫通前:
1、進風路線:
地面→回風斜井(風筒)→煤倉通道→乘人器等候室通道→乘人器等候室掘進工作面
2、回風路線:
乘人器等候室掘進工作面→乘人器等候室通道→煤倉通道→回風斜井→地面
(二)貫通后:
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決定貫通后的通風系統方案。
附:巷道平面布置圖
巷道貫通警戒布置圖
巷道貫通前通風系統圖
五、安全技術措施
a)基本措施
(1)、貫通工程開工前,施工方技術部門應根據礦方提供的圖線資料在貫通現場用紅漆標明貫通地點位置,防止誤透、誤警戒事故發生。
(2)、測量部門應向施工單位提供準確的施工測量圖。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掌握每班施工進度。
(3)、通風部門收到貫通通知單后,應認真核對貫通地點通風系統、風量和瓦斯涌出量,并預計貫通后貫通地點和有可能受到影響地點的風流方向,風量和瓦斯量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4)、待貫通巷道必須保證正常通風。通風部門必須每班檢查貫通地點20米內瓦斯濃度。
(5)、掘進工作面每次裝藥爆破前,班長必須通知主井班長、安全員到貫通點檢查貫通點支護情況,沒有異常情況撤出人員再進行裝藥、爆破。
(6)、每次爆破前,必須在貫通爆破警戒位置設置好專人警戒。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每次爆破后,掘進工作面班長、爆破員、瓦檢員必須共同巡視爆破地點,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立即處理。只有在施工巷道和待貫通巷道檢查完畢,確認無異常情況,人員退出警戒區域后,才允許進行下一次爆破。
(7)、通風部門必須事先做好調整風流的準備工作。貫通時由通風部門派主管通風的管理人員在現場統一指揮。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立即調整通風系統,防止瓦斯積聚,待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進行其他工作。
(8)、貫通工程要嚴格按中心、腰線和有關技術要求作業。
(9)、本措施由總工程師組織技術部、安全監察部等有關部門貫徹、審查,由總工程師批準。施工前貫徹到每一個作業人員。
(10)、貫通全過程由現場跟班領導統一組織指揮。
b)、特殊措施:
(1)、當施工巷道與主斜井貫通相距20米時,由技術部下達20米貫通通知單,通知施工單位和有關部門。
(2)、施工單位接到20米貫通通知單后,組織人員對貫通處前后5米內支護進行認真檢查維護。
(3)、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敲邦問頂”制度,浮石、傘檐處理干凈后,方可作業。
(4)、工作面人員必須嚴格按測量標定的中心、腰線施工,當貫通還剩10米時,每循環打眼前,必須用3.0m的長釬桿沿巷道前進的方向打兩個探眼,探眼內嚴禁裝藥,并用黃土炮泥填滿。
(5)、工作面每次爆破前,班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以外擔任警戒工作。警戒距離:巖巷直巷大于120米,巖巷直角拐彎巷道大于100米。警戒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警戒。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一切安排正常后,班長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班長方可下達爆破命令。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須先發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6)、當貫通還剩10米時,工作面每次爆破前,班長首先親自用電話通知主斜井安全員和班組長讓其帶領工人從工作面撤離至貫通點以上警戒線以外,并擔任警戒工作,再布置其他警戒,警戒全部布置好后,方可開始按程序爆破,待爆破全部結束,由班長親自用電話通知主斜井安全員和班組長撤除警戒。另外,主斜井工作面掘進放炮時,也要電話通知乘人器等候室施工巷道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確保無誤后爆破。待爆破后在通知乘人器等候室施工巷道人員回工作面繼續施工。
(7)、警戒人員必須認真負責,警戒期間,嚴禁任何人員進入警戒范圍,警戒人員嚴禁脫崗、睡覺。
(8)、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爆破工、瓦檢員和班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護、拒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爆破全部結束后,必須由班長親自撤除警戒。
(9)、探眼打透后,必須由班長、瓦檢員、放炮員共同巡視貫通地點,檢查貫通地點瓦斯、支護等情況,并對貫通地點巷道加強支護。
(10)、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支護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執行。
(11)、探眼打透后,如發現探眼透處與設計貫通位置相差較大時,工作面停止作業,并匯報礦技術部門。
篇2:等候室水溝鋪底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寺河礦三水溝井底等候室、等候室通路、調度室及醫務室位于三水溝井底車場與南北碼頭門之間,全長128.355m;現該巷道的掘進、支護工作已施工完畢,為保證等候室、等候室通路、調度室及醫務室及時運行,需對等候室、等候室通路、調度室及醫務室水溝、砼鋪底進行施工。由于等候室、調度室及醫務室無水溝,所以只需砼鋪底,其鋪底厚度為100mm,等候室通路內有三段反水溝,反水溝分為兩種規格(附圖),三段反水溝需澆筑水溝以及鋪底。現對其進行鋪底、水溝澆注;鋪底、水溝采用C30混凝土進行澆筑;鋪底厚度為100mm,水溝蓋板采用鑄鐵蓋板,大水溝蓋板尺寸為長*寬=350mm*960mm;小水溝蓋板尺寸為長*寬=750mm*350mm;為保證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快捷、準確特編制本措施。二、施工準備1、施工前,測量組對等候室、等候室通路、調度室及醫務室中、腰線進行復核。2、供應部門根據工程科針對施工隊針對水溝、砼鋪底所需的工器具、材料購置回工地。購置回工地的材料、工器具必須提供合格證,并現場抽檢、取樣。對不合格、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工器具嚴禁使用。3、將施工所用的風、水管、工器具、材料等運至施工現場(嚴格執行運輸管理制度),4、將施工所用的風、水管從西區輔助運輸大巷內已安設的風、水管便頭上接好(采取就近接入的原則)。5、水溝、砼鋪底材料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5之規定,采用C30砼對進行澆筑。三、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1、施工方法施工隊將施工地點根據中、腰線按施工圖紙要求,將巷道底板浮矸進行清理至設計深度。浮矸清理后,將清理的浮矸通過人工裝至1T礦車運輸至地面(運矸路線:工作地點→人車場→西區輔助運輸大巷(罐籠)→西區膠帶運輸大巷→西副斜井→地面)。按設計尺寸將水溝、砼鋪底模板安設好后,將已攪拌好的水溝、砼鋪底材料進行澆筑。2、技術要求1)、清理浮矸時將雜物清理干凈,澆筑前必須掏到實底,并保證水溝、鋪底厚度(詳見水溝、鋪底斷面圖)。2)、施工隊按設計尺寸將水溝、鋪底立好模板后,通知項目部工程部門按中腰線進行檢查所立模板合格后,方可按規定進行澆筑。3)、水溝、鋪底材料的質量要求水泥:采用PC42.5復合型硅酸鹽水泥,必須符合國標《復合硅酸鹽水泥》(GB12598—1999)之規定,所用水泥必須符合水泥出廠有效期三個月內,且存儲在干燥地方之規定,對于不同品種、標號、批次的水泥嚴禁混雜使用,嚴禁使用過期受潮的水泥。細骨料:包括中粗砂,粒徑控制在0.5~3mm左右,其含泥量不超過3%。粗骨料:即碎石、粒徑為20~40mm。a、石粉使用前,篩選完里面的雜物。b、水質要求潔凈,不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混凝土強度的有害雜質。c、水溝、鋪底材料必須均勻攪拌,要求干三遍,濕三遍。d、水溝、鋪底砼強度均為C30。e、C30配合比,水泥:砂:石=1:2.01:3.91f、水溝、鋪底澆筑后要求找平,并無蜂窩麻面,接茬平整,其規格必須滿足質量要求。g、為保證能達到其強度,采用計量器具(地磅稱稱其重量)進行配比。澆筑過程中,必須采用風動震動棒進行搗實。四、勞動力及材料配備1、施工人員組織采用“三、八”制作業方式,三個生產班組進行施工。2、勞動力配備表勞動力配備表序號工種小班人數(人)合計人數(人)備?注1班長132拌灰工394澆筑工265運輸工266雜工26合計10303、開工前將由工程科指定計劃購買生產所用材料、工器具。五、通風方式全風壓通風方式。六、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時必須要有專職瓦檢工檢測施工地段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在低于1%,方能進行作業。若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2、水溝、砼鋪底后未過養護期,嚴禁人員在砼鋪底上行走及人為破壞,要求在養護區域掛設警戒牌,警戒牌標上“水溝、砼鋪底養護階段,嚴禁進入”字樣。3、水溝、砼鋪底要保證平整,確保凹凸面不超過10mm。4、用鏟傳送物料時,要眼隨鏟動,防止鏟亂舞傷人。5、施工地點范圍內若有積水,必須采用風泵排出后,方可進行施工,以保證砼的強度。6、在使用磚刀和抹子時,要小心揮動,以防傷人。7、施工地段完畢后,要及時將施工地段10m范圍內的雜物清理干凈,物料堆碼整齊,多余的材料全部運送出井。8、使用模板時必須按設計尺寸進行安設。9、當班水溝、鋪底完畢后,必須使用水平管對已澆筑后的巷道永久底板進行找平。10、做水溝、鋪底澆筑前必須采用水管將施工地點內巷道底板澆濕,保證其銜接。11、進班時,班組長和安全員必須對施工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12、遇瓦斯、水、火避災路線:施工地點→人車場→西區輔助運輸大巷→西區膠帶運輸大巷→西副斜井→地面13、施工人員必須佩帶防塵口罩。14、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相關規定。
篇3:乘人器等候室與主斜井貫通安全技術措施
三、貫通前、后需要處理的問題:
本貫通工程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決定貫通后的通風系統調整方案。
四、通風系統:
(一)貫通前:
1、進風路線:
地面→回風斜井(風筒)→煤倉通道→乘人器等候室通道→乘人器等候室掘進工作面
2、回風路線:
乘人器等候室掘進工作面→乘人器等候室通道→煤倉通道→回風斜井→地面
(二)貫通后:
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再決定貫通后的通風系統方案。
附:巷道平面布置圖
巷道貫通警戒布置圖
巷道貫通前通風系統圖
五、安全技術措施
a)基本措施
(1)、貫通工程開工前,施工方技術部門應根據礦方提供的圖線資料在貫通現場用紅漆標明貫通地點位置,防止誤透、誤警戒事故發生。
(2)、測量部門應向施工單位提供準確的施工測量圖。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必須掌握每班施工進度。
(3)、通風部門收到貫通通知單后,應認真核對貫通地點通風系統、風量和瓦斯涌出量,并預計貫通后貫通地點和有可能受到影響地點的風流方向,風量和瓦斯量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
(4)、待貫通巷道必須保證正常通風。通風部門必須每班檢查貫通地點20米內瓦斯濃度。
(5)、掘進工作面每次裝藥爆破前,班長必須通知主井班長、安全員到貫通點檢查貫通點支護情況,沒有異常情況撤出人員再進行裝藥、爆破。
(6)、每次爆破前,必須在貫通爆破警戒位置設置好專人警戒。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每次爆破后,掘進工作面班長、爆破員、瓦檢員必須共同巡視爆破地點,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立即處理。只有在施工巷道和待貫通巷道檢查完畢,確認無異常情況,人員退出警戒區域后,才允許進行下一次爆破。
(7)、通風部門必須事先做好調整風流的準備工作。貫通時由通風部門派主管通風的管理人員在現場統一指揮。貫通后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立即調整通風系統,防止瓦斯積聚,待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進行其他工作。
(8)、貫通工程要嚴格按中心、腰線和有關技術要求作業。
(9)、本措施由總工程師組織技術部、安全監察部等有關部門貫徹、審查,由總工程師批準。施工前貫徹到每一個作業人員。
(10)、貫通全過程由現場跟班領導統一組織指揮。
b)、特殊措施:
(1)、當施工巷道與主斜井貫通相距20米時,由技術部下達20米貫通通知單,通知施工單位和有關部門。
(2)、施工單位接到20米貫通通知單后,組織人員對貫通處前后5米內支護進行認真檢查維護。
(3)、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敲邦問頂”制度,浮石、傘檐處理干凈后,方可作業。
(4)、工作面人員必須嚴格按測量標定的中心、腰線施工,當貫通還剩10米時,每循環打眼前,必須用3.0m的長釬桿沿巷道前進的方向打兩個探眼,探眼內嚴禁裝藥,并用黃土炮泥填滿。
(5)、工作面每次爆破前,班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以外擔任警戒工作。警戒距離:巖巷直巷大于120米,巖巷直角拐彎巷道大于100米。警戒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警戒。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一切安排正常后,班長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班長方可下達爆破命令。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須先發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6)、當貫通還剩10米時,工作面每次爆破前,班長首先親自用電話通知主斜井安全員和班組長讓其帶領工人從工作面撤離至貫通點以上警戒線以外,并擔任警戒工作,再布置其他警戒,警戒全部布置好后,方可開始按程序爆破,待爆破全部結束,由班長親自用電話通知主斜井安全員和班組長撤除警戒。另外,主斜井工作面掘進放炮時,也要電話通知乘人器等候室施工巷道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確保無誤后爆破。待爆破后在通知乘人器等候室施工巷道人員回工作面繼續施工。
(7)、警戒人員必須認真負責,警戒期間,嚴禁任何人員進入警戒范圍,警戒人員嚴禁脫崗、睡覺。
(8)、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爆破工、瓦檢員和班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護、拒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爆破全部結束后,必須由班長親自撤除警戒。
(9)、探眼打透后,必須由班長、瓦檢員、放炮員共同巡視貫通地點,檢查貫通地點瓦斯、支護等情況,并對貫通地點巷道加強支護。
(10)、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支護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執行。
(11)、探眼打透后,如發現探眼透處與設計貫通位置相差較大時,工作面停止作業,并匯報礦技術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