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斜井跑車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斜井跑車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8-03 閱讀 8335

斜井跑車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類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類型

本礦斜井為混合提升井,由于防護不全、人員誤操作、提升鋼絲繩斷開、提升連接裝置故障及其安全措施不落實、違章作業、機電設備的保護不起作用等因素,都有可能釀成跑車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重大事故。

2、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發生斜井跑車事故的可能性L取1;作業人員暴露在事故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E取6;事故產生的后果嚴重程度C取100,即:D=

L×E×C=

1×6×100=600。

風險評價結論:

①定量:D=600>320

②定性:極其危險,風險級別為5級

③危險源分級:一級(一級重大危險源),即在事故狀態下可能造成29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0萬元以上或其它性質的特別嚴重事故。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井下發生斜井跑車事故后,救援人員應按照“緊急救災、妥善避難、救人優先”的原則搶險救災。

2.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本著“先活者后亡者、先重傷后輕傷、先易后難”的原則組織救險。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救援組織指揮領導機構

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礦長

副總指揮:生產礦長、安全礦長、總工程師

機電礦長、礦長助理

成員:礦調度室主任、安監科科長、機電科科長、通風隊長、保衛科科長、辦公室主任。

2、最初反應指揮小組

最初反應小組由礦值班人員組成,當日值班礦領導任最初反應小組組長(臨時行使總指揮職責)。

3、常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

辦公室主任:礦調度室主任、安監科科長。

成員:礦調度室有關人員;安監科有關人員;保衛科全體成員。

礦調度室電話:5062503

生產系統電話:8009

4、礦井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搶險隊

搶險隊隊長:安監科科長

成員:礦救護隊全體成員、保衛科成員

應急搶險預備隊員根據需求,臨時征召。

搶險醫護人員:礦醫療室人員

2.職責分工

⑴應急救援指揮部

①負責本礦應急搶險及救災預案的制定、修訂;

②負責應急搶險隊伍的組建及救災預案和組織實施和演練;

③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搶險及救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④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應急搶險救災和解除應急狀態命令;

⑤組織指揮應急搶險及救援行動;

⑥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中陽縣發出救援請求;

⑦負責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⑧負責并協助上級單位進行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搶險及救災工作的經驗教訓。

⑵礦長

是應急救援的總指揮,全面負責組織實施應急搶險及救援工作。

⑶副總指揮(副礦長)

根據崗位職責,協調總指揮按照各自分管的業務范圍進行應急搶險及救災的具體指揮工作。

⑷事發單位的隊長、班長、安全員

負責事故報警,并組織本班人員進行自救和安全撤離,并向礦調度報告墜罐情況,同時及時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⑸礦調度主任

負責應急救援行動的報警、接警、召集、通報,各救援基地的通訊聯絡、協調工作及出入井人數和時間的統計、匯總、報告工作。

⑹安監科科長

協調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各項安全工作,核實救援人員的入井人數,實行入井管制。

⑺保衛科科長

負責事故現場警戒、治安保衛、疏散、交通管制工作。

⑻機運工區區長

負責應急搶險救災時的停送電工作、人數統計工作。

負責井上、下應急搶險救災物資、人員的運送。

負責應急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供應。

四、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⑴加強日常的培訓教育,加強維修人員和操作工的崗位責任心,提高各級領導及全體維修員工處理重大事故的技術能力。

⑵保證足夠的設備投入,并加強日常維護和定期檢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⑶搞好提升系統設備以及鋼絲繩的定期檢查和大修工作,并保證檢修的質量,平時的維護人員要如實填寫檢修記錄。

⑷完善斜井絞車運行時的各種保護,對保護要進行定期的檢查。

⑸嚴格執行絞車房規章制度,按照操作要求對設備進行操作,操作人員要認真準確如實的填寫操作記錄,杜絕閑雜人員對設備進行破壞。

⑹各級干部要加強上崗、查崗、及時發現各種不安全隱患,并積極組織對設備的檢查和處理,要對檢修人員和操作人員定期進行技術培訓。

⑺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使絞車處于更加安全的運行狀態。

⑻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每天試驗一次保護裝置。

2.預警行動

應急救援預警行動級別,根據事發單位各種危險源的特征、性質、范圍、后果及嚴重程度,企業負責人在危險源失控后,立即按照各類突發性事故、事件狀態劃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預警):這種應急行動級別是可控制的、局部的異常事件,很容易被控制的事件,定為預警級。凡屬礦井井上、下各生產單位、輔助單位、機電管理單位、物資供應單位、后勤服務單位發生輕傷事故或二級非傷亡事故;地面作業場所、倉庫、油庫局部著火、燃爆、一般交通事故、物體打擊、人員觸電、山體局部滑坡、建筑施工墜落以及機械傷害等事故造成個別人員受傷的事故。這些事故由各危險源管理單位啟動危險源失控后相應的應急救援專業預案,并及時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二級(現場應急):這個級別包括事故已經發生或升級,是需要立即采取響應行動以及保護現場人員安全的事故、事件、這種級別定為現場應急。凡屬礦井井上、下各生產單位、輔助單位、機電管理單位、物資供應單位、后勤服務單位發生1―2人死亡,或者5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達100萬元以下,事發單位要立即匯報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危急情況,立即指派分管副總指揮趕赴事發現場,組織指揮命令事發單位啟動相應危險源失控后相應的救援專業預案進行搶險救災,并在30分鐘內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救援指揮部。

三級(全體應急):這是本企業實行最高級別應急狀態。凡本礦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水災、火災、頂板、運輸等重大礦井災害事故,造成2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以上。地面發生重大地震災害、重大洪水災害、礦區大面積非正常停電事故、重大火災事故、重大鍋爐爆炸事故、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群眾性嚴重食物中毒或多人突發性流行傳染疾病等突發性人員傷亡事故,急需立即進行搶險救災。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立即啟動礦應急救援體系和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控制事故發展蔓延。總指揮宣布全礦應急救援進入緊急狀態,立即召集應急救援指揮部全體副總指揮、成員到礦應急救援指揮部集結待命,各種保障機構和專業搶險隊伍實施總指揮令,分別進行搶險救災,對事故受威脅的人員進行安全疏散或緊急避險,對受困的人員采取一切特殊措施進行救援,同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當政府,請求支援。

報警、接警、召集、通報

⑴、事發現場人員或目擊者或有關值班人員通過礦井監測系統發現災害事故,立即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報警,簡要說明其發生時間、地點、性質、影響范圍及程度、人員傷亡等有關情況。

⑵、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人員接到事故現場報警后,迅速做出以下反應:

①問清事故的時間、地點、性質、影響范圍及人員傷亡、設施破壞情況,以及匯報人的姓名、單位、所在位置,并準確詳細記錄。

②立即向礦當日值班長匯報災害事故的簡要情況。

③礦當日值班長接到報告后,對值班人員所匯報情況進行快速分析與判斷,準確下達初始命令:

Ⅰ立即命令值班員指揮事發現場組長緊急控制危險源,危險源難以控制或對控制人員構成威脅時,實施緊急撤離。

Ⅱ按照災害性質,命令受事故威脅區域的所有人員,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避災路線立即撤離。

Ⅲ區、隊事故單位工作人員協助考勤組、充燈房立即清點受災區域內的井上、下出入井人員數量、時間、列表報礦指揮部。

Ⅳ礦值班長命令值班員將事發情況向總指揮報告。

⑶、召集

礦總指揮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到達應急救援指揮部,果斷判斷應急級別,一旦應急確定為現場或全體應急時,立即發出一號令:

召集副總指揮、全體成員到礦應急救援指揮部集中。

各救援隊隊長及相關單位負責人根據指揮部命令安排本隊成員各就各位,做好應急救援行動準備。

五、信息報告程序

1.通報

①礦指揮部值班人員按總指揮命令,將當前事發情況立即通知相關單位,并做好通知記錄。

②根據部指揮命令,通知周邊相鄰單位、當地政府、本企業發生突發性事故、事件。

2.上報、請示支援

⑴上報

現場應急及全體應急事故(事件)發生后,礦總指揮(或副指揮)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30分鐘內向上級主管部門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報告。

⑵請求支援

總指揮確認災害性質及災害非常嚴重,本企業難以對災害蔓延進行有效控制,估計僅靠自身的力量和有效應急救援資源難以快速控制和全面消除事態發展時,命令值班員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縣應急救援指揮部提出請求支援。

六、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調度室接到火災事故回報后,立即通知值班領導,值班領導根據具體情況,通知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總指揮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應急預案。

⑴發生特別重大傷亡事故時,事故后30人以上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死亡,為Ⅰ級響應。

⑵發生特大傷亡事故,事故后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為Ⅱ級響應。

⑶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時,即事故后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9人死亡,為Ⅲ級響應。

⑷發生一般傷亡事故時,即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人以下死亡,為Ⅳ級響應。

2.響應程序:

總指揮與專家咨詢組初步對事故控制制定初始反應計劃后,下達二號命令:立即出動保障隊、應急救災隊、警戒治安隊、交通運輸隊、醫療救治隊、物資供應隊、信息報道隊、后勤保障隊等搶險救援隊伍,按各自職責和分工,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3.處置措施:

總指揮與專家咨詢組初步對事故控制制定初始反應計劃后,下達二號命令:立即出動保障隊、應急救災隊、警戒治安隊、交通運輸隊、醫療救治隊、物資供應隊、信息報道隊、后勤保障隊等搶險救援隊伍,按各自職責和分工,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⑴當發生斜井跑車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向礦調度匯報具體情況。

⑵現場人員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事故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做好事故發生的經過,查明原因,做出總結,對不合理的技術方案及措施進行整改,防止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⑶礦調度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通知礦當日值班長及相關單位領導,趕至現場。

⑷礦值班長及相關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首先要勘察事故現場,然后按照職責迅速開展應急搶險工作。

七、應急保障

1、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辦公室設有公司網內電話,另配有隨身手機,24小時不準關機;

2、應急搶險救援指揮部(礦調度室):位于調度樓三層,設有一部公司網內電話、監控室位于調度樓四層設有井上下重要場所監視顯示屏,每班2名調度員實行24小時不間斷輪換工作制。

篇2:斜井開挖安全措施斜井擴挖堵井處理預案

1、概述、引水系統壓力管道上斜井由兩條平行、傾角56°、軸線方向為NE70°的斜井組成,斜井長度均為559.011m,鋼管安裝后為4.7m圓型斷面,其擴挖后為半徑2.95m;下斜井由兩條平行、傾角60°、軸線方向為NE70°的斜井組成,斜井長度均為283.798m,鋼管安裝后為4.2/3.5m圓型斷面,其擴挖后為半徑2.7/2.35m;1#中支洞上、下岔洞已完成,上斜井巖塞段已經形成,以巖塞段為界,上斜井劃分為上段和下段,其中:上段斜長135.1m(1396.337~1285.364m高程);巖塞段斜長15.46m(1279.364~1267.573m高程);下段斜長362.175m(1261.573~961.316m高程)。2、斜井開挖安全措施?斜井現均進入擴挖階段,安全工作極為重要,在擴挖施工中需做以下工作:2.1通訊斜井擴挖中,上斜井上段及下斜井利用對講機通訊。上斜井下段利用電磁式電話通訊,電磁式電話分別安裝在擴挖臺車專用電話箱內和布置在1261.573m高程控制房內。2.2、施工監視系統斜井段擴挖時,整個施工過程均有電視監控系統(在斜井中途和擴挖臺車上均裝有攝像頭),監控人員在空間彎管、1261.573m高程及中平段下游彎管處的控制房內監控施工情況。2.2.1、監測平臺在空間彎管段、1#中支洞下岔1261.573m高程、中平段下游彎管和斜井相交處用型鋼搭設帶有欄桿監測平臺,供施工人員上下臺車、爬梯以及觀測斜井施工用。2.2.2、應急信號系統監測平臺下方和擴挖臺車上均裝有可控制的雙向電鈴,作為應急信號。2.3、交通2.3.1、斜井鋼斜爬梯制安2.3.1.1、鋼斜爬梯材料均為Q235,構件規格要求:a)?爬梯斜桿采用不小于φ25mm鋼筋;b)?爬梯寬度0.5m;c)?橫桿采用不小于φ20mm鋼筋,間距0.25m等距分布;d)?爬梯與巖壁面凈距離不小于0.15m;e)?接點焊接,焊縫高度不小于4mm。2.3.1.2、鋼斜爬梯結構見圖(一)2.3.2、斜井物料提升系統斜井施工作業平臺系統、物料提升系統一般為非定型、非標準施工設備,必須根據工程的施工特點進行專門設計和專門審查。2.3.2.1、提升系統牽引機械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1)卷揚機制動器為常閉式,供電時制動器松開,卷揚機能平穩啟動起動、平穩停車。卷揚機電機應配置變頻裝置,卷揚機制動應同時具備手動制動和電動制動。2)卷揚機纏繞應有排繩裝置。3)采用慢速可逆式卷揚機,升降速度不應大于0.15m/s。4)斜井物料提升小車升降速度不應大于1.0m/s。5)豎井提升采用吊罐,豎井開挖深度在40m內且無導向設施時,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7m/s。當開挖深度在于40m時,必須安裝吊罐提升導向設施,井深在100m內提升速度不得大于1.5m/s。2.3.2.2、提升鋼絲繩應符合如下要求:1)物料專用提升系統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小于9;工作平臺提升系統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且作業平臺在行走時嚴禁載人。2)鋼絲繩必須進行復合應力和沖擊荷載作用的應力驗算。3)若采用兩臺卷揚機,兩根鋼絲繩同時牽引,必須配備同步裝置。4)鋼絲繩必須完整完好無損,10倍直徑長度范圍內斷絲總數不得大于總根數的5%,且不得在中間設接頭。5)鋼絲繩繩頭宜采用金屬或樹脂充填繩套,套管鉸接繩環,套筒箍頭緊固繩環固定。6)鋼絲繩卷繞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數不得小于3圈,繩頭在卷筒上固定規范可靠。7)采用繩卡固定鋼絲繩,繩卡的規格、數量必須通過計算確定,繩卡間距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頭距安全繩卡的距離不得小于140mm,繩卡安放在鋼絲繩受力一側,不得正反交錯布置繩卡。2.3.2.3、牽引系統的滑輪及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滑輪的名義直徑應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40。2)滑輪繩槽圓弧半徑應比鋼絲繩鋼絲繩名義半徑大5%~7.5%,槽深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3)鋼絲繩進出滑輪的充許偏角不利大于4。4)滑輪的固定必須可靠,固定滑輪的支架、錨桿及平臺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鋼度和穩定性。5)物料提升系統和擴挖作業平臺提升系統的導向輪、圍抱角大于90°的天輪,其最小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值不得小于60;圍抱角小于90°的天輪,其最小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值不得小于40。2.3.2.4、斜井物料高速卷揚機軌道鋪設要求:1)行走軌道應平直、牢固、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額定重量偏載制動及安全裝置制動時產生的沖擊力作用下,不產生變形、松動、脫落。2)軌道接頭的間隙不得在大于5mm,高低與左右錯差不得大于2mm。3)兩條軌道頂面的高低差不得大于5mm。4)軌距上偏差為+5mm,下偏差為-2mm。2.3.2.5、井口井架、鋼結構平臺及基礎要進行專門設計,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2.3.2.6、斜井上端有足夠的過卷距離。過卷距離根據巷道傾角、設計荷載、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量計算確定,并有1.5倍的備用系數。斜井擴挖臺車、運料小車設定車裝置。2.3.2.7、提升及行走系數必須設置如下安全保護裝置,并保持靈敏發揮作用:1)上、下限位裝置。2)上極限限位裝置。3)斷繩保護裝置。4)限速保護裝置。5)過載自鎖保護裝置。6)欠電壓保護裝置。7)防脫離軌道和防傾覆裝置。8)電機平穩起動、平穩停車變頻裝置。9)兩臺卷揚機共同牽引時,應具有運行同步裝置。2.3.3、使用維護要求2.3.3.1、在投入正常使用前對系統的各項性能必須按照現行國家的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空載、負載試驗和驗收。2.3.3.2、當作業平臺和載物料提升小車到達指定位置后,應用定車裝置鎖定。2.3.4.3、物料提升小車嚴禁超載,嚴禁將火工品與物料混裝。運送散件物料時必須裝袋或捆扎并固定。2.3.3.4、系統各部件包括電機、卷揚機滾筒、制動裝置、鋼絲繩、滑輪、軌道、安全保護裝置和信號設施,每天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查一次,每月還必須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都應留有記錄。嚴禁帶病運行作業。2.3.3.5、斜井物料提升小車必須有跟車人,跟車人必須在設有制動器把手的位置。2.3.3.6、物料提升或吊罐在每班首次載重前,并必須先放一次空車(30m距離)以檢查小車動作情況。2.3.3.7、緊急制動后,必須對提升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再次啟動。2.3.3.8、系統運行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應急救援措施和預案。2.3.3.9、提升系統必須具備卷揚機使用說明書、設計安裝圖、制動裝置結構圖和制動系統圖、電氣系統圖、提升裝置檢查記錄、鋼絲繩的檢查和更換記錄、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試驗和驗收記錄、事故及事故隱患整改處理記錄、安全操作規程、應急救援救措施和預案等資料,并妥善保管。2.4、斜井擴挖爆破方案2.4.1、鉆孔作業:利用擴挖臺車,手風鉆鉆孔,孔徑φ42mm,輔助孔、周邊孔孔深2.5m,循環進尺2.2m。2.4.2、裝藥起爆:利用擴挖臺車,人工裝藥,非電毫秒網路起爆,斜井擴挖長度少于100m內采用電阻絲點燃火雷管引爆爆破網路,100m以上擬采用自行設計風動有壓起爆系統引爆非電雷管,非電雷管再引爆爆破網路。起爆網路連接完成后,擴挖臺車必須遠離掌子面30m以上,方能進行爆破作業,以保證臺車安全。2.4.3、斜井擴挖爆破參數設計斜井擴挖使用2#巖石(乳化)硝銨炸藥或2#巖石銨梯炸藥(使用銨梯炸藥時須進行換算),手風鉆鉆孔。爆破參數序號名稱單位參數備?注1孔徑mm422孔深cm220~2503孔距cm45~80光爆孔孔距45/輔助孔孔距60~804排距cm60~80光爆厚度不大于605藥卷直徑mm25/32光爆藥卷256單耗藥量Kg/m31.0~1.27線裝藥密度g/m180~2602.4.4、網路及點火設計上斜井擴挖起爆網路采用非電毫秒導爆管和導爆索組成的混合爆破網路,引爆采用電阻絲點燃導火索,導火索點燃火雷管,火雷管引爆爆破網路。也可采用我局自行設計的風動有壓起爆器引爆非電毫秒雷管,引爆起爆網路。2.4.5、斜井擴挖爆破圖見(圖二)3、斜井擴挖堵井處理預案3.1、斜井由于導井由爬罐施工完成。導井有2.4*2.4m,堵井的幾率雖小但發生堵井的現象仍然存在。為保證堵井處理能夠安全快速的完成,保證處理人員的安全,現制定擴挖堵井處理預案。3.2、爆破控制?防止堵井,首先要在源頭上控制,在開挖階段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規定進行兩次擴挖,減少一次爆破渣量;并且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的爆破參數執行,控制爆破鉆孔的間排距,盡量減小爆渣粒徑。3.3、安全控制一旦發生堵井,要求在必須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處理。首先,班組長和現場安全員要對所有參與施工人員進行專題安全教育,進行處理方案的技術交底。并對參與人員進行分工,明確每個人所要承擔的工作內容。工作前,施工人員相互檢查安全防護用品是否配齊、佩戴牢靠。施工人員有序進入工作面后,首先將安全繩綁扎牢靠并經過檢查合格再進入工作區域,按照原定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在處理堵井作業時必須有專職人員進行現場全程監控和指揮。3.4、處理堵井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后,根據不同的堵井情況確定處理方法。首先用鋼釬或炮桿試探性確定井口處石渣是否封堵牢靠,如果是輕微封堵且封堵渣料較小,采用鋼釬進行人工清撬。清撬時注意相互間的協作與監控,并保持作業人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處理人員不宜過多,一般不得多于5人。當擴挖深度在5米以內發生堵井時,可用反鏟將井積渣挖除,將堵井疏通,如不能疏通,用鉆機鉆孔震動疏通,如仍不能疏通,用鉆機鉆孔爆破疏通。擴挖深度在5米以后發生堵井時,可采用:1)正井爆破疏通法:如果井口被封堵的比較密實且是被大粒徑的石渣封堵,則必須采用爆破的方式進行處理,必要時鉆孔將封堵塊石解小處理。在每次鉆孔和安放炸藥的作業之前都要對封堵的安全性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后才進行作業。在第一次爆破處理后如果仍未達到效果,在第二次處理前必須嚴格檢查,確保安全后施工人員才能登渣作業。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旁站監控,重點監控堆渣體的變化情況。爆破作業前對聯接的爆破網絡進行仔細檢查。爆破藥量不宜過大,達到松動效果又不產生飛石,必須相應做好飛石防護工作。用吊籠將人員送到堵井處,首先清理導井口小塊碎渣后,將炸藥包安放在導井口石渣表面,在炸藥包上覆蓋黃土層,保證密封不漏氣。將導火索延長至井口地面,在地面點燃導火索,爆破疏通堵井。在人工清理導井口小塊碎渣時,只允許清理表面浮石,不得撬動被卡住的塊石。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繩,安全繩不得過長,以能滿足正常清理工作為準,應有專人在井臺固定安全繩負責收、放安全繩。應將清理出的石塊運送到井口平臺,不得碼放在井口上方。2)高壓水沖刷法:首先盡可能清理堵井的碎石,用龍門吊或卷揚機將石渣吊出,然后用高壓水沖洗堵井處,將碎石沖下,減小石塊間摩擦力,促使巖石自然滑落。

篇3:斜井開挖安全措施堵井處理預案

1、概述、引水系統壓力管道上斜井由兩條平行、傾角56°、軸線方向為NE70°的斜井組成,斜井長度均為559.011m,鋼管安裝后為4.7m圓型斷面,其擴挖后為半徑2.95m;下斜井由兩條平行、傾角60°、軸線方向為NE70°的斜井組成,斜井長度均為283.798m,鋼管安裝后為4.2/3.5m圓型斷面,其擴挖后為半徑2.7/2.35m;1#中支洞上、下岔洞已完成,上斜井巖塞段已經形成,以巖塞段為界,上斜井劃分為上段和下段,其中:上段斜長135.1m(1396.337~1285.364m高程);巖塞段斜長15.46m(1279.364~1267.573m高程);下段斜長362.175m(1261.573~961.316m高程)。2、斜井開挖安全措施?斜井現均進入擴挖階段,安全工作極為重要,在擴挖施工中需做以下工作:2.1通訊斜井擴挖中,上斜井上段及下斜井利用對講機通訊。上斜井下段利用電磁式電話通訊,電磁式電話分別安裝在擴挖臺車專用電話箱內和布置在1261.573m高程控制房內。2.2、施工監視系統斜井段擴挖時,整個施工過程均有電視監控系統(在斜井中途和擴挖臺車上均裝有攝像頭),監控人員在空間彎管、1261.573m高程及中平段下游彎管處的控制房內監控施工情況。2.2.1、監測平臺在空間彎管段、1#中支洞下岔1261.573m高程、中平段下游彎管和斜井相交處用型鋼搭設帶有欄桿監測平臺,供施工人員上下臺車、爬梯以及觀測斜井施工用。2.2.2、應急信號系統監測平臺下方和擴挖臺車上均裝有可控制的雙向電鈴,作為應急信號。2.3、交通2.3.1、斜井鋼斜爬梯制安2.3.1.1、鋼斜爬梯材料均為Q235,構件規格要求:a)?爬梯斜桿采用不小于φ25mm鋼筋;b)?爬梯寬度0.5m;c)?橫桿采用不小于φ20mm鋼筋,間距0.25m等距分布;d)?爬梯與巖壁面凈距離不小于0.15m;e)?接點焊接,焊縫高度不小于4mm。2.3.1.2、鋼斜爬梯結構見圖(一)2.3.2、斜井物料提升系統斜井施工作業平臺系統、物料提升系統一般為非定型、非標準施工設備,必須根據工程的施工特點進行專門設計和專門審查。2.3.2.1、提升系統牽引機械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1)卷揚機制動器為常閉式,供電時制動器松開,卷揚機能平穩啟動起動、平穩停車。卷揚機電機應配置變頻裝置,卷揚機制動應同時具備手動制動和電動制動。2)卷揚機纏繞應有排繩裝置。3)采用慢速可逆式卷揚機,升降速度不應大于0.15m/s。4)斜井物料提升小車升降速度不應大于1.0m/s。5)豎井提升采用吊罐,豎井開挖深度在40m內且無導向設施時,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7m/s。當開挖深度在于40m時,必須安裝吊罐提升導向設施,井深在100m內提升速度不得大于1.5m/s。2.3.2.2、提升鋼絲繩應符合如下要求:1)物料專用提升系統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小于9;工作平臺提升系統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且作業平臺在行走時嚴禁載人。2)鋼絲繩必須進行復合應力和沖擊荷載作用的應力驗算。3)若采用兩臺卷揚機,兩根鋼絲繩同時牽引,必須配備同步裝置。4)鋼絲繩必須完整完好無損,10倍直徑長度范圍內斷絲總數不得大于總根數的5%,且不得在中間設接頭。5)鋼絲繩繩頭宜采用金屬或樹脂充填繩套,套管鉸接繩環,套筒箍頭緊固繩環固定。6)鋼絲繩卷繞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數不得小于3圈,繩頭在卷筒上固定規范可靠。7)采用繩卡固定鋼絲繩,繩卡的規格、數量必須通過計算確定,繩卡間距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頭距安全繩卡的距離不得小于140mm,繩卡安放在鋼絲繩受力一側,不得正反交錯布置繩卡。2.3.2.3、牽引系統的滑輪及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滑輪的名義直徑應與鋼絲繩名義直徑之比不得小于40。2)滑輪繩槽圓弧半徑應比鋼絲繩鋼絲繩名義半徑大5%~7.5%,槽深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3)鋼絲繩進出滑輪的充許偏角不利大于4。4)滑輪的固定必須可靠,固定滑輪的支架、錨桿及平臺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鋼度和穩定性。5)物料提升系統和擴挖作業平臺提升系統的導向輪、圍抱角大于90°的天輪,其最小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值不得小于60;圍抱角小于90°的天輪,其最小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值不得小于40。2.3.2.4、斜井物料高速卷揚機軌道鋪設要求:1)行走軌道應平直、牢固、具備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額定重量偏載制動及安全裝置制動時產生的沖擊力作用下,不產生變形、松動、脫落。2)軌道接頭的間隙不得在大于5mm,高低與左右錯差不得大于2mm。3)兩條軌道頂面的高低差不得大于5mm。4)軌距上偏差為+5mm,下偏差為-2mm。2.3.2.5、井口井架、鋼結構平臺及基礎要進行專門設計,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2.3.2.6、斜井上端有足夠的過卷距離。過卷距離根據巷道傾角、設計荷載、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量計算確定,并有1.5倍的備用系數。斜井擴挖臺車、運料小車設定車裝置。2.3.2.7、提升及行走系數必須設置如下安全保護裝置,并保持靈敏發揮作用:1)上、下限位裝置。2)上極限限位裝置。3)斷繩保護裝置。4)限速保護裝置。5)過載自鎖保護裝置。6)欠電壓保護裝置。7)防脫離軌道和防傾覆裝置。8)電機平穩起動、平穩停車變頻裝置。9)兩臺卷揚機共同牽引時,應具有運行同步裝置。2.3.3、使用維護要求2.3.3.1、在投入正常使用前對系統的各項性能必須按照現行國家的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空載、負載試驗和驗收。2.3.3.2、當作業平臺和載物料提升小車到達指定位置后,應用定車裝置鎖定。2.3.4.3、物料提升小車嚴禁超載,嚴禁將火工品與物料混裝。運送散件物料時必須裝袋或捆扎并固定。2.3.3.4、系統各部件包括電機、卷揚機滾筒、制動裝置、鋼絲繩、滑輪、軌道、安全保護裝置和信號設施,每天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查一次,每月還必須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都應留有記錄。嚴禁帶病運行作業。2.3.3.5、斜井物料提升小車必須有跟車人,跟車人必須在設有制動器把手的位置。2.3.3.6、物料提升或吊罐在每班首次載重前,并必須先放一次空車(30m距離)以檢查小車動作情況。2.3.3.7、緊急制動后,必須對提升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再次啟動。2.3.3.8、系統運行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應急救援措施和預案。2.3.3.9、提升系統必須具備卷揚機使用說明書、設計安裝圖、制動裝置結構圖和制動系統圖、電氣系統圖、提升裝置檢查記錄、鋼絲繩的檢查和更換記錄、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試驗和驗收記錄、事故及事故隱患整改處理記錄、安全操作規程、應急救援救措施和預案等資料,并妥善保管。2.4、斜井擴挖爆破方案2.4.1、鉆孔作業:利用擴挖臺車,手風鉆鉆孔,孔徑φ42mm,輔助孔、周邊孔孔深2.5m,循環進尺2.2m。2.4.2、裝藥起爆:利用擴挖臺車,人工裝藥,非電毫秒網路起爆,斜井擴挖長度少于100m內采用電阻絲點燃火雷管引爆爆破網路,100m以上擬采用自行設計風動有壓起爆系統引爆非電雷管,非電雷管再引爆爆破網路。起爆網路連接完成后,擴挖臺車必須遠離掌子面30m以上,方能進行爆破作業,以保證臺車安全。2.4.3、斜井擴挖爆破參數設計斜井擴挖使用2#巖石(乳化)硝銨炸藥或2#巖石銨梯炸藥(使用銨梯炸藥時須進行換算),手風鉆鉆孔。爆破參數序號名稱單位參數備?注1孔徑mm422孔深cm220~2503孔距cm45~80光爆孔孔距45/輔助孔孔距60~804排距cm60~80光爆厚度不大于605藥卷直徑mm25/32光爆藥卷256單耗藥量Kg/m31.0~1.27線裝藥密度g/m180~2602.4.4、網路及點火設計上斜井擴挖起爆網路采用非電毫秒導爆管和導爆索組成的混合爆破網路,引爆采用電阻絲點燃導火索,導火索點燃火雷管,火雷管引爆爆破網路。也可采用我局自行設計的風動有壓起爆器引爆非電毫秒雷管,引爆起爆網路。2.4.5、斜井擴挖爆破圖見(圖二)3、斜井擴挖堵井處理預案3.1、斜井由于導井由爬罐施工完成。導井有2.4*2.4m,堵井的幾率雖小但發生堵井的現象仍然存在。為保證堵井處理能夠安全快速的完成,保證處理人員的安全,現制定擴挖堵井處理預案。3.2、爆破控制?防止堵井,首先要在源頭上控制,在開挖階段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規定進行兩次擴挖,減少一次爆破渣量;并且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的爆破參數執行,控制爆破鉆孔的間排距,盡量減小爆渣粒徑。3.3、安全控制一旦發生堵井,要求在必須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處理。首先,班組長和現場安全員要對所有參與施工人員進行專題安全教育,進行處理方案的技術交底。并對參與人員進行分工,明確每個人所要承擔的工作內容。工作前,施工人員相互檢查安全防護用品是否配齊、佩戴牢靠。施工人員有序進入工作面后,首先將安全繩綁扎牢靠并經過檢查合格再進入工作區域,按照原定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在處理堵井作業時必須有專職人員進行現場全程監控和指揮。3.4、處理堵井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后,根據不同的堵井情況確定處理方法。首先用鋼釬或炮桿試探性確定井口處石渣是否封堵牢靠,如果是輕微封堵且封堵渣料較小,采用鋼釬進行人工清撬。清撬時注意相互間的協作與監控,并保持作業人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處理人員不宜過多,一般不得多于5人。當擴挖深度在5米以內發生堵井時,可用反鏟將井積渣挖除,將堵井疏通,如不能疏通,用鉆機鉆孔震動疏通,如仍不能疏通,用鉆機鉆孔爆破疏通。擴挖深度在5米以后發生堵井時,可采用:1)正井爆破疏通法:如果井口被封堵的比較密實且是被大粒徑的石渣封堵,則必須采用爆破的方式進行處理,必要時鉆孔將封堵塊石解小處理。在每次鉆孔和安放炸藥的作業之前都要對封堵的安全性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后才進行作業。在第一次爆破處理后如果仍未達到效果,在第二次處理前必須嚴格檢查,確保安全后施工人員才能登渣作業。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旁站監控,重點監控堆渣體的變化情況。爆破作業前對聯接的爆破網絡進行仔細檢查。爆破藥量不宜過大,達到松動效果又不產生飛石,必須相應做好飛石防護工作。用吊籠將人員送到堵井處,首先清理導井口小塊碎渣后,將炸藥包安放在導井口石渣表面,在炸藥包上覆蓋黃土層,保證密封不漏氣。將導火索延長至井口地面,在地面點燃導火索,爆破疏通堵井。在人工清理導井口小塊碎渣時,只允許清理表面浮石,不得撬動被卡住的塊石。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繩,安全繩不得過長,以能滿足正常清理工作為準,應有專人在井臺固定安全繩負責收、放安全繩。應將清理出的石塊運送到井口平臺,不得碼放在井口上方。2)高壓水沖刷法:首先盡可能清理堵井的碎石,用龍門吊或卷揚機將石渣吊出,然后用高壓水沖洗堵井處,將碎石沖下,減小石塊間摩擦力,促使巖石自然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