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煤溜事故防范措施
1、隊組要根據現場條件制定措施,安裝煤溜時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敷設溜槽時,必須保證溜槽橫平豎直,確保整機各部件齊全完好,特別是對溜槽彎曲度超過3度時要及時調整,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2、隊組對立交處煤溜要進行隨平找正,安裝電機時,要把連接筒和電機結合面的雜物清理干凈,固定螺栓緊固到位,保證電機和連接筒的同心度,對變坡點處安裝煤溜時盡可能用好的溜槽并對其支平支穩,經常觀察該處溜槽的磨損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工作面延伸煤溜機尾時,作業人員要對續接的溜槽仔細挑選檢查,嚴禁使用不合格溜槽,同時要將篩選出的壞溜槽、乏鏈要做好“不合格”標記并及時安排上井,杜絕人為制造隱患,造成煤溜事故的發生。隊組每次延伸煤溜后要及時將固定機尾的地錨頭妥善處理(鋸掉或彎倒)。
4、當班接設煤溜時,跟班隊干、驗收員要嚴格把關,仔細檢查,對煤溜接設前后的整個過程要督促、監管到位,防止因產品不合格、工序不到位埋下事故隱患,進一步造成事故的發生。
5、煤溜出現刮板嚴重變形、馬蹄環磨損、刮板缺螺絲及刮板鏈傾斜嚴重等情況時,必須停機,及時進行處理。
6、在回撤煤溜時必須將地錨鋸掉,安設煤溜時必須清理沿線地錨,防止安設煤溜時造成隱患。
7、煤溜司機開溜前,要對整機巡查一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檢查完畢后先點動開機,刮板鏈空轉一圈無異常情況方可投入正常運行。煤溜司機在運轉過程中要密切注意設備運轉情況,發現有卡阻等情況立即停機檢查,將隱患處理完畢后方可重新啟動。
8、煤溜司機在操作煤溜時,嚴禁重負荷啟動、頻繁點動,每次出完煤后停機前必須將煤溜開空。并且將轉載點及過渡槽下積煤清理干凈,以減少帶回煤而增加自身負荷。
篇2:農村觸電傷亡事故防范對策措施
農電體制的根本性改革,為農村電網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農村電網的大規模改造,對電網結構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布局,農村低壓網絡的設施設備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電網健康水平、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和網絡絕緣強度等等均得到了大大提高。然而,盡管農網“兩改一同價”已基本結束,但是農村觸電傷亡事故仍然時有發生,屢見不鮮。筆者認為:安全用電意識淡薄、電氣技術知識貧乏、依法用電觀念欠缺及用電設備安裝維修缺陷等原因是導致農改后農村觸電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筆者擬從剖析農村觸電事故的特征出發,探討農村觸電事故頻發的原因,旨在提醒和告誡廣大用電戶特別是農村用電戶提高依法用電、安全用電、科學用電意識,有效防止意外觸電傷亡事故的發生。
一、農村觸電事故的特征從多年的運行經驗得知,觸電事故的規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觸電事故多于城市觸電事故?
?我國雖然已進行了大規模的農村電網改造,用電安全水平顯著提高,可觸電死亡事故率仍遠高于世界上經濟發達國家。而且觸電事故主要發生在農村,農村觸電事故是城市的6倍之多。其主要原因是:農村用電條件差,安全用電意識淡薄,電氣設備簡陋且安裝不盡合理,設備缺陷多,電力線路陳舊、老化、運行質量差,技術水平低,管理不嚴格,用電設備分散,移動設備多,用電環境惡劣,農民缺乏電氣知識和安全用電常識等。?
2、低壓觸電事故多于高壓觸電事故?
?高壓電網人們大多不容易接觸;而低壓電網覆蓋面大,點多面廣,分布于鄉村的各個角落,用電設備多,因此人們觸及的機會也多;加之設備簡陋,線路架設不夠規范,管理不嚴或缺乏管理,低壓配電設備的設施與規程要求相差甚遠;更何況人們對低壓設備和線路容易產生麻痹思想,缺乏用電安全知識的人員接觸低壓電力的機會就更多,因而造成低壓觸電事故的機率就高。?
?3、夏秋季節觸電事故多于春冬季節觸電事故
每年的6--9月是觸電事故的高發季節,主要原因是:夏、秋兩季雷電暴雨頻繁,多雨潮濕,電氣設備絕緣性能下降;天氣炎熱,人們多不愛穿戴工作服和使用絕緣護具,且夏、秋季空氣濕度大,人體多汗,皮膚電阻下降。此外,正值農忙季節,農村用電量增加,人們接觸和操作電氣設備的機會明顯增多,同時夏季人們常常赤腳露臂,失去了人身衣物的絕緣屏護作用,觸電危險程度增加……。各種條件的不利,加上主觀上的麻痹大意,便成了觸電事故高度集中的季節。
4、單相觸電事故多于兩相觸電事故
單相設備流動性大,大多數安裝不盡規范,加之設備本身存在缺陷而又沒消除,形成保護不完善,而農村用電接觸單相用電設備(如家用電器、照明等)的機率又比較高,因而單相觸電事故多于兩相(指相對相)觸電事故,并且事故點多發生在分支線、接戶線、地爬線、接頭、燈頭、插頭插座、開關電器、控制電器、熔斷器等處,這些是人們容易接觸的部位,又容易發生短路、接地和漏電。?
5、架空線、進戶線、臨時用電線路觸電事故多于地埋線、室內線和長久性線路觸電事故
據統計資料分析,在農村架空線、接戶線、臨時用電線路上發生的觸電事故竟高達70%以上,而且在構成觸電事故的諸多因素中,僅有一個因素引起的觸電事故不足10%,有90%以上的觸電事故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因素引起的。譬如,因雷擊、大風、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抗力造成架空線接地、斷線等故障,有人則赤手撥拉、撿拾斷落的帶電導線;臨時用電中在設備安裝時就不規范,用電戶在特別潮濕環境中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又不加裝末端漏電保護器,而發生設備漏電觸電事故等等。
二、農村觸電事故的原由
農村觸電事故一般是出于安全用電意識淡薄、電氣技術知識貧乏、依法用電觀念欠缺及用電設備安裝維修缺陷等原因造成。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缺乏用電安全知識
用低壓驗電筆試高壓電;用低壓絕緣線勾掛高壓電線;用竹竿或者木桿代替絕緣棒操作高壓電氣設備;赤手撥拉斷落的帶電導線;赤手拖拉觸電者;將三孔或四孔插頭、插座的保護極誤接在相線上,造成電器設備外殼帶電;爬登電桿或變壓器;任意將刀開關放在地上運行;用非絕緣物包裹導線接頭或絕緣破損處;將插頭用導線直接接在電源線上;潮濕場所用電未采用安全電壓;隨意操作帶電設備。
?2、安全用電意識淡薄
電氣工作人員違章作業,操作時不穿絕緣鞋,不載絕緣手套,停電作業不驗電,不掛地線,不掛標示牌;違反安規,進行約時停送電;非電氣工作人員冒充專業電工進行入網作業;少數農民不懂得安全規程僥幸、蠻干進行電氣作業;帶電搭接電源線或修理電氣設備而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未切斷電源,帶電移動或操作有漏電故障的電氣設備;在架空電力線下面違章建房或起吊器材又無安全措施;趁供電停電之機,擅自在停電設備上工作;雷電、大霧時仍在供電線路上工作等。
3、依法用電觀念欠缺
私拉亂接,違章用電,直接用導線掛、勾架空輸配電線路用于泵水、灌溉;擅自接線(竊電)用于接泵房、空調等大負載用電設備等;私自改變計量裝置偷竊電;私設電網電魚、電鼠、防盜等;用破舊導線拖拉地爬線、攔腰線等,多因“做賊心虛”又缺乏用電知識而觸電傷亡。
4、供電線路和用電設備的架設安裝不規范
低壓架空線過低,對地高度或與建筑物的安全距離不符合規程要求;低壓電桿拉線固定部位不合理,工藝不良,又無隔離絕緣子;用破股線、廢鋁線或鐵絲作電線;接頭不合格;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絕緣層破損或老化的電線作進戶線或電器引線;電話線、廣播線、電視線與電力線安裝跨越、交叉或間隔距離不符合要求造成強弱電混亂、交叉或搭連;螺口燈頭與燈泡不符合標準要求,且零線、相線接錯,使燈泡金屬螺口帶電外露;單向開關誤接在零線上,使燈頭長期帶電等。
5、供電線路和用電設備的檢修維護不及時
接戶線、引出線絕緣老化或破損;電桿拉線銹蝕,導線斷股及接頭老化,引發斷線倒桿;電器受潮、絕緣老化;設備外殼的保護接地或接零線斷開;橡膠絕緣線護套、軟電纜護套和絕緣層破裂;護套線、軟電纜線的接頭絕緣包扎物選用不當或松散脫落;開啟式負荷開關(膠蓋閘)、燈頭及插座的絕緣護罩、護蓋失落或破碎等。
?6、不裝漏電保護器或選型不當或選用劣質的漏電保安器
農改前家用保護器安裝率很低,漏電流較大的農網電路選用一般電流型總保安器誤動作太多,且漏電流動作整定值過大,無法保護人身安全。農改后雖家用漏電保護器安裝率提高,可仍有許多假冒偽劣產品充斥農網,或者人為退出運行,或者在選型時不考慮漏電保護器的功能、大小、使用環境等,因而農村觸電傷亡事故因缺乏后備保護仍不斷發生。
?三、農村觸電事故的防范對策及措施
通過對農村觸電事故多發、面廣、難防等規律性及其產生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廣泛宣傳、普及用電安全知識,全面指導提高用電技術知識,加強用電安全管理,強化依法用電、科學用電、安全用電意識和觀念是非常必要的。
1、強化安全用電組織領導
切實加強安全用電工作的組織領導,供電部門、鄉鎮政府、村委會齊抓共管,形成完善的“三級”安全防護網絡,并充分發揮作用,做到職責分明,責任落實。
?2、加強安全用電宣傳普及
加強安全用電宣傳,普及家用電器知識,增強農民的安全用電、自我保護意識。針對農民文化素質較低,安全用電知識缺乏的特點,運用電視、廣播、標語等多種形式將一些家用電器的小知識、《農村安全用電規程》等有關章程,不斷向農民輸送安全用電常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樣農民安全用電常識多了,發生用電事故的機會就減少了。
?3、創造良好依法用電環境
積極創造良好的供用電環境,整頓和消除三類線路,特別要抓住“兩改一同價”機遇,切實做好農村低壓線路的整改,提高安全運行質量。要建立規范的供用電市場秩序,規范電力安裝市場準入制度,強化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辦法,嚴厲打擊違章違規用電、私拉亂接、在電力線路下違章建房、盜竊電能、盜竊或破壞電力設施設備的違法犯罪行為。
?4、抓好安裝檢查驗收落實制定設備安裝規程,建立設備檢查驗收制度,無論是新架線路,或改造線路,或安裝新用電設備,必須嚴格按規程要求組織驗收,做到不達標不送電。
?5、加強電氣技術安全培訓加強對農村電工的業務技術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如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參觀學習、召開安全用電討論會、安全事故分析會等方式,不斷提高農村電工的業務技術水平,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并使他們學會觸電急救法,使農村電工隊伍的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6、抓好線路設備巡視維護建立線路、設備巡視維護制度,架空線和進戶線要有電工負責經常維護,定期進行全面巡視。線路下的樹木有危及運行的,一定要加緊砍伐。變壓器及用電設備要注意維護、保養,使用前后要檢查,發生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變壓器臺高度不夠,要增加高度,設圍欄,懸掛警示牌。
?7、正確選用裝設漏電保護器裝設漏電保護器,把它作為低壓電網及電氣設備的安全技術保護裝置,無疑是彌補直接保護不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間接保護,是防止因電氣設備絕緣損壞或其他原因而漏電,避免或減少觸電傷亡事故的一項最有效的技術措施。因此,要提高農村家用漏電保護器的安裝率和投運率。對農村家用漏電保護器的選擇,應充分考慮為了防止三相四線制總零線發生斷線或者套戶線錯接成380伏線電壓時燒毀家用電器的可能性,宜選用高靈敏度、快速型并具備帶漏電、過壓、過載短路保護功能的保護器??傊?要科學、系統、合理、全面地選用安裝漏電保護器。歸納一條就是:多功能而不繁雜,高靈敏而不誤動。
?8、健全安全事故分析制度健全事故分析制度,總結事故教訓。事故本身是最好的反事故教材,凡發生了用電事故,都要認真分析其原因,采取對應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同時也讓農民從血的教訓中清楚地認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篇3:學生課余活動傷害事故防范處置預案
學生課余活動傷害事故的防范及處置預案
(一)傷害事故的發生
學生在課余活動期間,往往由于不注意,快跑,打鬧嬉戲等,造成跌傷,外傷出
血,骨折,休克等傷害事故。
(二)處置措施
1、接到學生報告,或者教師發現后,迅速把學生送到醫務室。
2、馬上視學生受傷害程度,上報校長,傷輕者醫務室自己處理,重者馬上聯系車
輛或打120叫救護車直送醫院。
3、在學生治療期間,教師等一定要陪學生治療結束。待到家長到來,向學生家長
說明傷害發生情況,傷害程度,以及醫生囑咐的注意事項。
5、由教師向學生投保單位報告情況,保證落實學生醫療保險。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