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鉆事故防范措施
1、地測科應建立透明的地質平臺,對于工作面出現異常的情況,特別是片幫、冒頂、瓦斯異常時,對工作面的超前探測必須做到全面,并且對于探測盲區,要加強探測,不得根據經驗進行判斷。
2、在沒有準確參照物的工作面正頭位置施工抽采鉆孔,確定鉆孔方位角必須采用下述方法:在迎頭合適位置的的頂板懸吊兩條白線,掘進工作面腰線激光必須同時照射到這兩條白線上,此時都有激光照射的兩條白線之間就形成一個標準的參照物,再以此為參照物橫向拉出一條垂直于激光的白線固定在煤幫,最后用坡度規確定鉆機的方位角。
3、超前探設計應根據巷道周邊掘進情況及地質構造發育程度,確定超前探鉆孔數量。對于新采區新工作面應嚴格執行4個鉆孔的規定,對一側鄰近有巷道的情況可執行3個鉆孔的規定,對兩邊鄰近有巷道的情況應執行2個鉆孔的規定,嚴禁不打超前探進行掘進。
4、施工超前探時,嚴格控制超前探距離,達到要求探測深度后,不得盲目追求鉆進距離。
5、在打設超前探時,必須按照規程、措施要求,將鉆機安設在實地上,根據規程規定的高度及角度進行探測。
6、隊組在條件變化區域施工鉆孔時,要勻速慢進,使打鉆產生的煤泥能全部返出,能順利退鉆。
7、隊組要加強鉆機、鉆桿的日常維護和保管,打鉆前要對鉆桿進行檢查,發現鉆桿有變形、磨損的禁止使用。
8、隊組應加強工作面地質情況變化觀測工作,發現打鉆異常應立即向調度臺匯報,待地測部門判斷異常性質后再進行掘進。
9、施工超前探鉆孔與拔鉆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勻速,不得盲目追求施工速度、急拉硬拽,防止鉆桿因受力不均,發生斷裂。
篇2:通防打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主要危險源
1.作業地點有害氣體超限。
2.操作人員未系好衣扣、扎緊袖口,戴手套作業。
3.鉆機帶病運轉,甩開安全保護裝置。
4.作業地點支護不完好。
5.鉆機固定不牢靠。
二、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注氮、灌漿打鉆等操作。
第2條通防打鉆工應完成以下工作:
負責注氮、灌漿、注膠、注瑞米材料打鉆操作。
三、上崗條件
第3條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必須掌握鉆機的操作要領、工作原理、維護保養,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四、安全規定
第5條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作業過程中必須執行“手指口述”。
第6條掌握施工技術要求、管理標準、安全措施。
第7條鉆機必須設有檢漏、短路、過負荷及遠距離啟動和停止電鉆的綜合保護設施,并正常使用。
第8條入井前必須由防爆檢查員檢查鉆機的防爆性能,不得隨意拆卸鉆機。
第9條進入工作地點必須進行“敲幫問頂”,有危巖、懸煤(矸)時,要及時清理。
第10條操作人員必須穿戴整齊,不得戴手套作業,防護用品齊全。
第11條當鉆機漏電或者有其它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并閉鎖,進行處理。
第12條采用濕式打眼,開機時先開水后開機;停機時,先停機再停水。
五、操作準備
第13條安裝鉆機前,必須先檢查作業地點氣體濃度,當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然后進行“敲幫問頂”,最后檢查鉆機各部位是否完好,若有隱患,必須先進行處理。
第14條鉆孔前必須準備好所使用的鉆具。其中鉆桿要直,水針孔要正,鉆頭應鋒利,供水管及電源必須接送至工作地點附近。
第15條鉆架必須用摩擦支柱安設牢固,經試運轉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開鉆作業。
第16條支設摩擦支柱時,要求2人操作。其中1人先將支柱放在柱窩內抽出活柱并扶好,另1人掛好液壓升柱器,關閉液壓升柱器放油閥,將支柱升緊,使柱爪卡住柱帽或棚梁,升緊并達到規定初撐力,打緊支柱水平楔后卸下液壓升柱器。
六、正常操作
第17條鉆眼過程中,出現粉塵飛揚時要停止鉆進,檢查水管是否有水,鉆頭、鉆桿中心是否暢通,處理好后再鉆眼。
第18條鉆眼中,發現有鉆頭合金片脫落,鉆桿彎曲時,必須及時更換。
第19條鉆眼過程中,要時刻觀察鉆機是否發熱或出現異常聲音。若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機處理,嚴防損壞鉆機或將鉆桿扭斷。
第20條鉆機運轉過程中,人員要避開傳動部位。
1.加(退)鉆桿時,必須將按鈕開關打至“停”位,待鉆機完全停穩,鉆桿不轉動時,方可進行。
2.扶鉆桿時應使用管鉗,兩人必須密切配合,以防鉆桿帶動管鉗傷人。鉆機推動鉆桿退回行程時,嚴禁轉動鉆桿。
3.卸鉆桿時,嚴禁回轉鉆機,必須使用兩把管鉗同時用力卸開。移動鉆機或鉆機停止使用時,必須將開關手把打至“零”位。
4.加(退)鉆桿時,人員不準正對鉆桿鉆進方向。
第21條鉆孔打至位后,將鉆機離合手把打至空檔位置,繼續轉動反漿,直到鉆孔內的煤粉反凈為止。停機卸完鉆桿之后,必須封孔。
第22條封孔器封孔時注意事項:
1.封孔器應完好。
2.裝封孔器時,操作人員不得正對封孔器。安裝時,1人用管鉗固定封孔器外套,另1人用管鉗擰緊絲扣。連接氣門與支管時,必須把支管總氣門關閉。
3.使用液壓或機械加壓封孔器時,給壓要均勻,應先小后大,速度不要太快,待封孔器外壁與鉆孔壁接觸后再加壓。
七、收尾工作
第23條使用完鉆機后,應取掉鉆桿,切斷電源,并把電纜、鉆機移至無淋水和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將電纜盤放好。
第24條施工結束后做好臺帳。
第25條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篇3:主斜井恢復打鉆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一、工程概況
現主斜井井筒施工至1346m位置處,采取工作面施工穿層鉆孔抽采瓦斯消突措施,目前已施工了17個抽采鉆孔,余77個抽采鉆孔有待施工。結合實際施工情況,使用“風動力”排渣及成孔率比“水動力”排渣成孔效率高以及根據2010年12月3日早調度會礦方要求:主斜井施工瓦斯抽放孔由“水動力”排渣施工改為“巖水、煤風”的作業方式施工,為了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特編制主斜井揭4#、5#煤消突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二、施工方案
主斜井此次采取穿層鉆孔抽采瓦斯消突設計是4#煤層和5#煤層一并消突,鉆孔設計穿透5#煤層并進入地板0.5m,但結合目前施工使用“水動力”排渣施鉆情況,穿透4#煤層并進入地板0.5m,實際操作非常困難,廢孔率太高,不能實現鉆孔打到設計孔位,為以后揭煤埋下重大隱患;為提高鉆進速度,保證鉆孔安全及加大成孔率,對主斜井瓦斯抽放孔使用“水動力”排渣更改為“巖水、煤風”的作業方式施工,此次打孔以穿透5#煤層并進入地板0.5m為標準,抽采4#、5#煤層瓦斯。
三、施工工藝
打鉆施工抽采鉆孔采取“巖水、煤風”的施工工藝,即巖石采用水壓作為排渣動力,預計見煤前1m改為風壓作為排渣動力的施工工藝,經前段新田煤礦施工地質孔、測壓孔及抽采孔摸索的經驗資料分析,此工藝施工速度快、成孔率高、排渣效果好。
四、補充安全防護措施
1、增設孔口防塵及防有毒有害氣體措施:
施鉆前采用127mm鉆頭開孔1m,用棉布和道釘埋設700mm深孔口管,外露孔口管400mm長,孔口管上焊接兩個導管,上方導管與抽放主管路連接,安裝好孔口管后改用Φ75mm鉆頭通過水壓動力正常鉆進到預計見煤1m位置,停鉆,開啟孔口管上方導管的閘閥通過主管路負壓吸塵,同時下方導管用4吋軟管連接引入集水坑或盛有水的鐵通內進行降塵和捕塵,最終達到鉆場內消除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的目的。(保證每個鉆場內必須有一個孔口管,當一個鉆孔施工完畢后,取下孔口管,安設到下一個有待施工的鉆孔上,同時封此孔進行連抽。)
2、井下鉆機風動力的壓力必須大于0.75MPa,當供風壓、風量達不到要求時,由通防部通知機電部增開壓風機以保證風壓、風量的供應。
3、要求工作面鉆場必須配備兩把銅錘,使用一把,備用一把,拆卸鉆桿困難時必須使用銅錘進行敲打,嚴禁使用鐵錘、鉆桿及其它金屬敲打鉆桿,杜絕火花的產生。
4、每個鉆場內必須吊掛CH4、CO、H2S便攜儀,并且要吊掛在距施工鉆孔口1m范圍內,CH4、CO、H2S便攜儀由上向下一次分層吊掛,最好吊掛在下風側。
5、操作臺位置擺放要正確,嚴禁擺放正對施工鉆孔口位置,最好擺放在上風側,使鉆手呼吸到新鮮風流。
6、施鉆前井下必須配備滅火器、石灰粉、黃泥、砂子、鐵鍬防治煤層自然材料,材料采用掛牌管理,石灰粉要放入鐵通內,當孔內有異常時能做到石灰漿液立即灌入孔內。
7、施鉆過程中遇到卡鉆、堵鉆、鉆進困難時必須停鉆,然后撤鉆,分析原因,觀察鉆桿是否扭曲,鉆頭是否損壞,如是鉆桿、鉆頭問題立即更換,如是瓦斯壓力大,頂鉆打不進去就永久封口連抽,通防部再另設計補打鉆孔。
8、煤層中施鉆過程中如遇到煤層自然時,立即關閉壓風,停止孔內供風,不允許向孔內注水,立即組織所有人員撤離至副風聯巷以上的新鮮風流中,待有毒有害氣體消散后再進入鉆場內用黃泥封堵該鉆孔。
9、未盡事宜按照《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煤礦安全規程》、《主斜井井筒揭4#、5#煤層防突設計》及《通防部聯系單(TFB10-1118-01)》規定執行。
五、勞動組織保障措施
1、嚴格執行“一機三人”制度,即一臺鉆機配備三人,一人操作鉆機,一人接鉆桿和觀察孔內情況,一人清理鉆屑。
2、采用“定機定人”制度,即機長、清理等人員固定在一個鉆場內,每班操作同一臺鉆機,維護同一臺鉆機就不再變動。
3、執行機長責任制,機長是鉆孔安全、質量第一責任人,機長必須是經培訓合格取得證書的專業人員,操作鉆機時要精神集中,負起責任,時刻注意孔內情況。
4、培養新人,以師帶徒時,導師必須負起責任,當出現孔內事故及鉆孔質量時,導師為第一責任人,徒弟是第二責任人。
5、所有入井人員必須井下現場交接班,做到按時、點對點交班,口對口,手對手的交班,把上班施工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安全隱患交代清楚,方可升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