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進工作面瓦斯事故防范措施
1、掘進工作面必須進行通風,風筒完好到位,嚴禁無風作業,嚴防瓦斯造成積聚。
2、加強瓦斯管理,認真執行瓦斯檢查報審制度,防止瓦檢員空班漏檢。
3、實行“以風定產”,完善通風系統,確保各個工作地點有充足的風量,禁止無風、微風作業。
4、礦井內嚴禁隨意留設盲巷,人為造成盲巷的要予以責任追究,今后需要繼續使用的,必須形成全風壓或局部通風,不再使用的盲巷必須在24h內進行永久封閉。
5、掘進巷道局部通風機嚴禁隨意開停,臨時停工停風的盲巷必須進行密閉管理。
6、嚴禁隨意構筑臨時密閉,針對特殊情況下如:礦井采掘面有害氣體異常涌出、開采煤層有自然發火征兆等確需構筑臨時密閉的,必須編制密閉設計及安全措施提前報集團公司審批。
7、密閉前應設置柵欄、警標、說明牌和瓦檢牌,閉墻上應根據需要留設放水孔、觀測孔、措施孔,高瓦斯礦井或瓦斯礦井高瓦斯區的密閉若以后還可能需要啟封的,還必須要留設瓦斯抽采管接口。
8、通向盲巷、采空區的電纜、軌道、金屬管路以及支護金屬網等導電體必須在密閉前后1米范圍徹底切斷,密閉前(擴散通風范圍內)不得設置電氣設備、開關、電纜等電氣設施。
9、密閉墻外每班至少檢查1次瓦斯。
10、掘進工作面必須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配備風量、采取相應的瓦斯抽采、瓦斯治理措施,將瓦斯涌出量降低到小于1m3/min時才可采用炮掘開口、掘進。
11、掘進工作面必須實現風電、瓦斯電閉鎖,并經常檢查電氣設備,防止電氣設備失爆。
12、改變局部通風系統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報有關人員審批。完善瓦斯監測監控設備,加強檢修維護,保證正常使用。
13、隊組要嚴格執行作業規程及通風科下發的高瓦斯區掘進工作面瓦斯管理規定,控制好機組割煤速度,每循環不得低于50分鐘。同時加強工作面、回風口瓦斯濃度的監測,當工作面瓦斯達到0.6%,回風口瓦斯達到0.65%時工作面必須停機,待工作面瓦斯濃度降到0.4%以下、回風口瓦斯濃度降到0.6%以下時方可開機。
14、當工作面迎頭煤體出現煤質酥軟,頂煤留不住等情況時,生產部門要提前采取超前控頂措施(如打超前錨桿、縮小排距等),同時隊組要嚴格控制割煤速度,保證每刀煤在50分鐘以上,(如發生片煤、冒頂現象,立即由瓦斯員匯報通風專業值班人員)。
15、拆除逼幫板割煤前必須進行敲幫問頂,發現煤墻有松動或離層時必須先采取措施將松動煤體掃落后方可割煤。割煤時必須從頂部進刀,自上而下的順序進刀,控制落煤量以減少瓦斯涌出。
16、所有風筒的接設(包括臨時短節風筒)必須按規范接設:風筒接口必須順接,不得逆接,緊靠兩風筒鋼圈處用16#鉛絲對綁四道,接口時正反壓邊,壓邊后不得留有風筒單邊。風筒安設完畢對口后,必須保證風筒吊掛平直,風筒出風口不得出現擺動現象。延伸風筒時,隊干必須現場驗收、安全員、瓦檢員必須現場監管,合格后方可開始割煤。風筒延伸完畢后,必須及時對口,嚴禁出現吊掛風筒完畢未對口的現象。
17、各隊組接設風筒時必須從風機處向工作面逐節進行吊掛,接設,并拉緊拉直,嚴禁分段接設風筒。
18、各炮掘隊組在每次放炮作業前,必須對整趟風筒進行巡查(重點巡查拐彎處、接口處風筒等),等確認風筒無異常后方可進行放炮作業,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處理,待處理完畢后再進行放炮作業。
19、炮掘作業應采用一次全斷面爆破,水泡泥、炮土封堵嚴實,裝藥量符合規程要求。
20、爆破后,爆破工、瓦檢工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和瞎炮等情況。
21、各采掘工作面,在割煤過程中,當出現響煤炮情況時,掘進機司機必須立即停機,(并由瓦斯員匯報通風專業值班人員,電話:5945357)確認工作面瓦斯無異常后,方可恢復割煤。
篇2:礦井瓦斯事故防范措施
礦井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燃燒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瓦斯一旦發生,將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針對我礦為高瓦斯礦井的情況,特制定以下瓦斯事幫防范措施:
一、采掘部署合理
1、優化生產布局。礦井、采區和工作面設計要依據瓦斯地質資料詳細分析和預測礦井瓦斯災害情況,充分考慮瓦斯治理的需要,優化巷道布置,簡化生產系統,明確開采順序,合理確定工作面參數,實現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產。
2、合理組織生產。按照《煤炭生產許可證》載明的能力編制生產計劃和組織生產,各采區的同一煤層只能有1個采煤工作面進行生產,嚴禁超能力、超定員組織生產,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工作面進度要與支護、通風等工序相協調,保證各輔助環節及時跟進到位。
3、堅持正規開采。礦井要加強生產準備,保持水平、采區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與銜接。采煤工作面必須保持至少2個安全出口,形成全風壓通風系統,不得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按規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規采煤方法、工藝。
二、通風系統可靠
1、礦井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改變全礦井通風系統時,編制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并履行報批手續。巷道貫通前,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制定安全措施。采掘部署合理。
2、礦井生產水平和采區實行分區通風。通風系統中沒有不符合《規程》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采空區通風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現象。
3、礦井、采區通風能力滿足生產要求。每年安排采掘作業計劃時核定礦井生產和通風能力,按月、季、年度對礦井及采區進行通風能力核定,按實際供風量核定礦井產量,無超通風能力生產現象。
4、設置專用回風巷的采區按《規程》規定設置專用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貫穿整個采區,沒有一段為進風巷、一段為回風巷的現象。
5、礦井內各地點風速符合《規程》規定。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于87%。回風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嚴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進風巷道實際斷面不小于設計斷面的2/3。
6、局部通風機安裝、“三專兩閉鎖”和“雙風機、雙電源”。最低風速等符合《規程》規定,并實現運行風機和備用風機自動切換,雙風機能力必須匹配。
7、按規定設置和管理風門、風筒、密閉等通風設施及構筑物。設備保持完好,并及時淘汰落后的設備。
三、瓦斯抽采達標
1、堅持先抽后采、不抽不采,抽采不達標不進行采掘活動。將瓦斯抽采計劃納入礦井年度生產計劃,實現統一下達、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礦井、采區和采煤工作面生產能力與計劃開采煤層的瓦斯抽采能力、達標煤量等相匹配。
2、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統或井下臨時抽放瓦斯系統。
3、鉆場、鉆孔、管路、瓦斯巷等瓦斯抽放工程設計和計劃進行施工。
4、瓦斯抽采效果達到《煤礦瓦斯抽采基本指標》的要求。
四、安全監控有效
1、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裝煤礦安全監控系統。
2、監控設備傳感器的種類、數量、安裝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等符合規定。
3、監測設備的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復電點和信號傳輸符合規定。
4、下井人員接《規程》規定佩戴便攜式瓦斯監測儀器。
5、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載體催化元件的甲烷檢測設備,每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1次。每10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
6、礦井安全監控系統設備性能完好,工作正常。中心站必須實時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
7、具有相應的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技術管理能力或與區域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技術服務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五、管理到位
1、建立健全以礦井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瓦斯治理責任體系,以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術管理體系。
2、健全瓦斯治理工作機構。設立通風、抽放、安全監控等機構,配足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
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如通風、瓦斯、監測監控系統、安全培訓、安全投入、安全儀器儀表、設備管理、隱患排查整改、安全會議和瓦斯治理目標考核責任制等管理制度。
4、每年編制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粉塵、防滅火安全措施計劃,并貫徹執行。
5、礦井各種圖報表準備、準確,數據齊全,上報及時。
6、強化安全培訓工作,提高瓦斯治理水平;特種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
篇3: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防范措施
1、嚴格執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認真落實“兩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
2、防突工作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原則,區域防突措施不達標或只進行局部防突就是犯罪,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面。
3、規范瓦斯參數測定步驟與方法,嚴格區域和局部防突參數的管控,保證多種參數指標綜合評定。
4、采掘工作面生產作業前,必須對采掘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和瓦斯抽采效果進行評估,不符合標準嚴禁生產作業。
5、局部防突專項設計及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安全技術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6、在突出煤層或遇地質構造沿煤層施工鉆孔時,必須保證60m以上的安全隔離帶。打鉆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如頂鉆、夾鉆、噴孔等)要立即停止施工,不得將鉆桿拔出,維持鉆桿原狀,立即向礦調度室進行匯報。
7、發現有突出預兆時,瓦斯檢查工有權停止作業,協助班組長立即組織人員按避災路線撤出。
8、有突出危險的采區必須設置采區避難所。礦井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隔離式自救器。
9、管理人員和井下工作人員必須接受防突知識的培訓,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