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事故防范措施
1、選擇性檢漏保護裝置必須配套使用(即總開關和所有分支開關必須都裝設),帶延時的總漏電裝置不準單獨使用。
2、照明信號保護裝置每天試驗一次。對具有選擇性功能的檢漏保護裝置,各支路應每天做一次跳閘試驗,總漏電裝置每周做一次跳閘試驗。新安裝的檢漏保護裝置在首次投運前做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跳閘試驗,運行中的檢漏保護裝置,每月至少做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跳閘試驗。
3、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操作程序。
4、電氣設備檢修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禁非電氣操作人員擅自操作維修電氣設備,嚴禁任何人帶電檢修或移動電氣設備。
5、所有電氣設備嚴禁帶負荷拉隔離。
6、電氣設備2米范圍內嚴禁放置易燃物品。
7、防止人身接觸或接近帶電導體,加強對帶電設備的隔離、屏護工作,并懸掛標示牌,警示作業人員與帶電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8、凡是在運輸設備上作業的人員,都要事先與現場作業司機取得聯系,并要閉鎖開關。
9、在維護電氣設備時,仔細檢查各連接部位緊固情況,發現有松動或虛接現象時要及時緊固。
篇2: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1條本規程適用于在煤礦地面從事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作的修理工。
二、上崗條件
第2條防爆電器修理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第3條熟知《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及煤礦電氣防爆標準的有關規定。
第4條熟悉所維修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能獨立工作,學徒工不得單獨從事防爆設備的修理工作。
三、安全規定
第5條上班前不得喝酒,上班時不得做與本職工期無關的事情,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
第6條防爆電氣設備修理過程中,通電試驗時,必須不少于兩人協同工作,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禁帶電作業。
第7條檢修用配件和零部件應采用符合標準規定的合格品,不得使用沒有合法生產手續,未經試驗、檢驗的自制產品作為配件。
第8條防爆電氣設備經修理后達不到防爆要求的,嚴禁下井使用。
第9條修理前準備好必要的材料、配件、工具、測試儀器及其他用具。
第10條在起、拉、吊、運防爆電氣設備前,應對使用的器具進行檢查。
第11條防爆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對防爆設備的完好程度,防爆殼體擴防爆面進行全面檢查,詳細記錄檢查情況。
第12條對防爆設備臟污、銹蝕部分和油漆脫落部分進行清理。
五、正常操作
第13條嚴格實行不定期檢修制度,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應定期升井到地面進行大修。
第14條拆裝防爆電氣設備時,應用專用工具,惡霸禁野蠻拆裝和違章操作。
第15條防爆電氣設備拆開后,防爆面要妥善放置保管。對不符合防爆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對沾污或部有可處理損傷的防爆面,經處理后的粗糙度和防爆間隙應符合防爆標準的規定,防爆面應進行鈍化處理并涂防銹油。
第16條對損傷的觸頭、接點、線圈、消弧罩等零部件修理后應達到檢修質量標準要求,保證安全使用,對無法修復的各種零各件必須更換。
第17條選熔片、保護裝置的整定應與電氣設備性能一致,嚴禁用保險絲代替熔片。
第18條修理電氣設備時,不準任意改動原設備上的端了位序和標記;所換的組件必須是校驗合格的,固定要牢固,接線要合理。
第19條經修理后的防爆電氣設備的機械傳動部分應動作靈活,刀閘、主回路動靜觸頭和輔助接點接觸符合規定要求,內部接線牢固、無松動,電氣保護動作靈敏可靠。
第20條防爆電氣設備修完裝蓋前,必須詳細檢查防爆腔。應無遺留的線頭,零件等雜物,保持防爆設備主防爆腔和各個接線盒防爆腔內清潔雜物。
第21條對防爆電氣設備涂刷防銹漆和防護漆時,不得沾污防爆面。
第22條按規定項目對設備防爆性能進行檢查試驗,并記錄主要參數,達到規定要求的,要找出原因,重新修理并試驗,直至合格為止,電氣試驗合格后,出具產品檢修證書,簽字蓋章入庫存放。
第23條實行防爆電氣設備檢修責任制,誰檢修、誰負責,嚴格按防爆設備檢修標準認真檢查。
第24條對修理后仍不能保證安全使用或嚴重損壞無法修理的電氣設備,應予以報廢,做好報廢標記后送指定地點。
六、收尾工作
第25條每臺防爆電氣設備完成檢修工作后應整理檢修記錄及試驗報告。
第26條防爆電氣設備應編號管理,建立修理檔案。修理檔案應注明檢修設備編號、型號、檢修日期、檢修內容、更換的主要零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的整定值、選用保險片(絲)的額定通過電流值等項內容、試驗情況和檢修人的簽字等式邏輯項內容。
第27條清點工具,儀表、材料,清掃工作環境衛生,電氣設備停好電后方可離開工作場所。
篇3:電氣設備操作工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未經專門培訓、未持合格證人員不得操作電器設備。
第2條操作高壓電器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站在絕緣臺上。
第3條操作千伏級電器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第4條127V手持式電器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部分應有很好的絕緣。
第5條工作面使用的電器設備,其絕緣性能和防爆性能必須符合規定。
第6條供電系統所有繼電保護裝置均應保持整定標準,靈敏可靠,不準甩掉。當任何一種保護失靈時,都應立即停電處理,處理不好,不準送電。
第7條所有電器設備的安裝地點均應有相應的防潮、防水、防塵等有效保護措施。
二、停送電
第8條停送高壓電必須堅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第9條停送電前應保證所需操作的開關是否與停電指令相符。只有在停止斷路器之后才能操作停下隔離開關;相反送電時,只有在隔離開關合閘后,才能操作斷路器合閘,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
第10條停電后應用與電源電壓等級相應的檢電筆檢驗,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導體對地完成放電(在瓦斯可能積聚之處,必須進行檢查,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才準放電)。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停電后必須將開關手柄打到“接地”位置。
第11條停電后必須進行掛牌、加鎖或專人看守,非執行該項工作人員不得摘牌送電。
第12條送電前必須檢查撤除導體放電裝置,無誤后方可送電。
三、移動電站拉移
第13條拉移操作前要注意事項:
1.切斷電源,嚴禁帶電遷移。
2.檢查變電站牽引絞車錨固定位置,必須安裝牢固,性能安全可靠,信號齊全靈敏。回頭輪生根穩固,連接裝置安全可靠。
3.在巷道坡度超過5°時,要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并采用雙牽引,在巷道坡度超過100m時,在電站下山方向用φ350M的優質圓木打生根柱,串車之間用保險繩。
4.檢查變電站串車之間聯系裝置,要安全可靠,移動范圍內鐵路、枕木倒板、夾板及巷道支護等,必須安裝牢固。
5.檢查電纜、管路,保持吊掛整齊,隨車前移不承受自重以外的張力,無擠傷危險。
第14條拉移操作
1.拉移時要有專人指揮,牽引裝置派專人操作,中間分派專人監視,號令統一,動作協調,無論哪一部分發現問題,應迅速停止拉移操作,檢查處理無誤后才能繼續位移。
2.拉移絞車預緊,解除生根鏈,打開不倒翁、擋車器。
3.拉移過程,中間監視人員必須站在串車前行或車輛可能掉道波及不到的安全地點觀察。
4.拉移工作應徐徐進行,同時前后照應,對由于巷道拐彎、起伏地段,設備可能碰撞位置,預先采取可靠的防碰撞措施。
第15條拉移完畢后注意事項
1.拉移到位,停止牽引,變電站應在道上敷設3道生根錨鏈,至少設兩組擋車器,間隔不少于20m,錨鏈和擋車器不得設置在接頭上,在坡度大于5°的下滑方向上附加合格的圓木切柱,牽引裝置應松弛,并應停電閉鎖。
2.在新的位置上進行設備、電纜、管路的調整、吊掛和接地裝置的安裝敷設。
3.全面檢查車輛連接、兩端錨固、設備安裝、管線吊掛、接地裝置等,待一切正常后,方可送電投入運行。
4.拆接移動電纜時,插銷、接線盒均應妥善保護,電纜盤成“8”型,保持足夠的彎曲半徑。接線后第一次試運行,應注意工作面設備旋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