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設備檢修措施

電氣設備檢修措施

2024-07-12 閱讀 7143

由于井下電氣設備長時間未使用且未進行檢修,為確保作業過程安全,特編寫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

由于井下電氣設備長時間未使用且未進行檢修,大部分電氣設備存在有失爆現象,電纜懸掛不整齊,現組織機電人員嚴格按照《防爆51條標準》對井下各場所電氣設備進行檢修。

二、危險因素:

1、開關閉鎖:開關未閉鎖,擅自操作而造成電擊傷人事故。

2、整掛電纜過程中,電纜漏電電擊傷人。

3、整掛、拖移電纜過程中,由于人員相互配合不好或站立不穩,不小心碰傷。

三、作業組織:

機電部安排復工前進行檢修作業,施工時由機電隊長現場指揮作業,負責現場的質量驗收和安全監督,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有7-8名人員進行作業。

現場安全監護人:機電隊長

四、施工方法:

停電→檢查瓦斯濃度→驗電、放電、掛接地線拆線→接線→質量驗收→送電

施工工序:

停電:由機電隊長指定專人停送電,停電并閉鎖上一級開關,把隔離打到0位,,同時在開關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警示牌。

2、驗電、放電、掛接地線:待確定停電閉鎖后,檢查電氣設備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低于1%,方可打開關接線腔,進行驗電、放電、掛接地線后,方可進行檢修作業,拆線作業時要保證原電氣設備的完好,杜絕失爆現象的發生。

3、接線:按正確的接線方法把電氣設備電源線接好。

4、質量驗收:由機電隊長按照《防爆51條標準》驗收,對電纜和電氣設備進行完好檢查,堅決杜絕失爆,確認無問題后,收拾工具,清理現場準備送電。

5、送電:質量驗收合格后,檢查電氣設備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低于1%,按規定程序由停送電聯系人聯系送電,試運行。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班前會上必須學習本措施。

2、作業前,應將所需的工具、材料準備齊全,保證完好。

3、機電隊長負責統一安排指揮,分工明確,設專人監護,所有人員要精力集中,相互配合。

4、機電隊長安排專人核對好停電范圍是否可以正常停電,方可停送電操作,停電閉鎖后方可作業,作業前要使用專用工具進行放電,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原則。

5、停電后,要把開關閉鎖,并設定專人看護,開啟也必須本人操作,其它人不得擅自打開送電。

6、檢修作業前,要對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進行檢查,確定無危險后,方可進行作業。

7、嚴禁帶電作業或帶電移動電氣設備。

8、整掛、拖移電纜過程中,要注意前方的路面情況,要相互照應,由機電隊長統一指揮。

9、措施中未提及的規定,按《煤礦安全規程》及礦相應規定執行。

篇2:電氣設備線路停電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電氣設備、線路停電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1)用電單位必須建立用電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用電安全負責人。

2)用電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電氣設備或線路的停電檢修,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一次設備完全停電,并切斷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二次側開關或熔斷器。

②設備或線路切斷電源并經驗電確無電壓后,方可裝設接地線,進行工作。

③工作地點均應懸掛相應的標示牌。

4)在靠近帶電部分工作時,應設監護人。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15―8的規定。

表15―8工作人員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最小安全距離

設備電壓/KV距離/m

≤60.35

100.6

篇3:電氣設備檢修計劃員職責

編制匯總下列計劃

1.編制主要電氣設備檢修間隔期和停車時間計劃。

2.電氣設備年、季、月度預修計劃。

3.電氣設備年度更新計劃。

4.電氣設備年度大修理材料計劃。

5.電氣設備年度更新材料計劃。

6.電氣設備年度大修理備品配件計劃。

7.編制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年、季、月度施工項目計劃。

8.編制計劃檢修項目計劃。

9.組織編制并審查電氣技改項目年、季、月度施工計劃。

建立健全下列有關統計臺賬

1.電氣設備年、季、月度檢修計劃完成情況統計臺賬。

2.電氣設備年、季、月度計劃外檢修項目統計臺賬。

3.電氣設備更新完成情況統計臺賬。

4.電氣設備監測及預防性試驗統計臺賬。

5.電氣設備年度大修理完成情況統計臺賬。

6.技措項目(分計劃內、計劃外)完成情況統計臺賬。

計劃管理

1.與檢修計劃員協調,平衡好有關計劃,并按時傳送。

2.做好各項計劃的交底工作。

3.參與年度停車大修理的準備及實施情況統計和總結工作。

4.負責公司主要電氣設備的檢修記錄、試車記錄、驗收報告、事故報告等收集整理工作與及時歸檔。

5.檢查落實年、季、月度檢修計劃完成情況,處理協調檢修中出現的問題,參與主持主要電氣設備檢修后的試車、驗收工作。

6.對不具備施工條件的工程項目(缺圖紙資料、材料、設備等),拒絕安排計劃。

7.檢查考核施工單位計劃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