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回風道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回風道掘寬5m,凈寬4.1m,掘高4.35m,凈高3.45m,S掘=18.6㎡,S凈=12.3㎡,支護形式采用鋼棚網+鋼筋混凝土復合形式支護,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回風道為直墻半圓拱形,回風道底板標高1123.892,壁厚混凝土支護厚度為450mm,鋼筋采用¢18的螺紋鋼,單層鋼筋布置,見排距250mm,鋼筋保護層厚度200mm,臨時支護形式采用敷設1寸的管棚,20#礦用槽鋼加工的鋼棚支護,如遇特殊地質條件巷道支護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金屬網采用?6mm的園鋼焊接加工,網格100*100mm,規格700*1600mm,鋪底砼強度為C30,鋪底厚度為400mm。二、施工方案1、根據回風斜井暗槽回風道施工圖和暗槽開挖的實際情況,為便于施工和管理,決定自目前回風斜井暗槽開挖的位置繼續向下開挖掘進至超過回風道開口的位置,待暗槽臨時支護結束后再進行回風道的開挖,回風道開挖掘進長度符合設計后然后根據中線、標高立模澆注砼,支模澆灌砼從里向外進行,即先施工回風道與暗槽開挖段一起澆筑成整體。2、回風道傾角方位45°開口長度7.7米,在進行回風道開挖時,以安全為主,必須在回風道開口處架設抬棚,抬棚采用¢108的鋼管加工,共使用三根,每根長度12米,下部每根抬棚使用三根¢108的鋼管作為點柱,做到一棚三柱,在對回風道開挖時,架設第一個鋼棚時,必須將回風道鋼棚與抬棚連接起來,采用二根¢108鋼管連接,長為3米,每當開挖1米的距離時必須進行架棚支護,視巖石的情況及頂板的壓力及時更改支護參數.三、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以安全為主,掘進時采用風鎬挖掘方法,用風鎬沿硐子方向刷成輪廓,距離不超過1米,拱部施工考慮洞口開口距離比較大,巖石易風化比較松軟,入硐開口部位壓力大,故沿回風斜井方向架設抬棚,抬棚¢108的鋼管加工,下部用108鋼管做人字架與抬棚生根,支撐鋼棚與抬棚之間,迎頭采用108鋼管做點柱與抬棚支撐,增加點柱受力面積,點柱下部與20#的工字鋼焊接,規格300mm*200mm,上部在支撐點的位置也采用20#相工字鋼互焊接規格300mm*200mm支撐抬棚,抬棚與回風井此段鋼棚必須棚棚焊接,并在回風道開挖前,將回風道開口右幫回風井的鋼棚用¢18螺紋鋼聯接起來,在墻部使用一道,拱基線位置使用一道,回風道迎頭開挖支護必須短掘、短砌,先沿進硐方向成拱型布置,間距300mm,架設管棚,管棚采用1寸的厚壁鋼管,一端用切割機切成斜三角或用電焊加工成錐形,長度為1000mm,金屬網采用6mm的圓鋼焊接加工,,與管棚相互焊接.鋼棚采用B20#礦用槽鋼加工,拱部聯結和拱與腿部聯結用10mm鋼板加工,腿部與巷到道底板的連接鋼板加大,規格300mm*300mm,與底板接觸面積較大,可以防止下沉,在在回風道架設鋼棚兩側,距棚腿300mm位置割兩孔,打入32#圓鋼1米支撐棚,使棚在圓鋼上受力,棚間距為1000mm,然后在棚后掛網片,以防碎石掉落。兩棚架設完成后,用18#鋼筋拉夠拉鉤聯結.2、排矸:利用ZLB50裝載機鏟矸石,充填工業廣場.四、架棚支護質量標準1凈寬中線到棚腿-30~+1002凈高設計凈尺寸-30~+1003支架前傾后仰0±1°4柱窩深度左500mm右500mm不小于設計306棚間距1000mm±100五、施工技術安全措施1、加強頂板管理,嚴禁空頂作業,架棚支護必須堅持使用前探梁臨時支護。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開工前對工作面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找掉頂(幫)部浮矸、危巖,確認安全后,方準進入工作面工作。3、找頂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①找頂工作應有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②找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后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③用長把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④頂幫遇有大塊斷裂煤矸或煤矸離層時,應首先設置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理慢慢找下,不得硬刨強挖。4、棚腿放置后必須及時進行加固,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5、施工中若發生冒落必須等頂板穩定,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安排有經驗的工人處理,處理冒頂前應先備足材料,清理好退路,處理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看護頂板,保證退路暢通。6、冒頂前預兆:發出聲響、片幫、掉渣、出現裂隙、漏頂、脫層等。7、架棚前在地面必須對鋼棚支架逐架校核尺寸無誤后方可下井。8、架棚前應對中腰線及控制點進行校核,第一架棚應準確找正,準確控制第一架棚位置。9、棚腿柱窩挖到設計深度,落至實底。10、鋼棚架設后不得出現里出、外進、伸腿、邁步等現象。11、架棚支護必須采用拉桿,其數量規格必須符合要求,并做到齊全有效。12、鋼棚架設時,應抓緊握牢,輕裝輕卸,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并有專人指揮。14、棚后充填采用木背板或方木充填,接實頂幫。17、巷道內施工不得影響正常運輸及通風。18、施工時安全為主,質量第一,根據巖石條件及時改變支護形式以確保施工安全。以上未盡事宜,必須按《煤礦建設安全規定》、《煤礦安全規程》、《井巷掘進各工種操作規程》、《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X煤礦回風道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回風道掘寬5m,凈寬4.1m,掘高4.35m,凈高3.45m,s掘=18.6㎡,s凈=12.3㎡,支護形式采用鋼棚網+鋼筋混凝土復合形式支護,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回風道為直墻半圓拱形,回風道底板標高1123.892,壁厚混凝土支護厚度為450mm,鋼筋采用¢18的螺紋鋼,單層鋼筋布置,見排距250mm,鋼筋保護層厚度200mm,臨時支護形式采用敷設1寸的管棚,20#礦用槽鋼加工的鋼棚支護,如遇特殊地質條件巷道支護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金屬網采用?6mm的園鋼焊接加工,網格100*100mm,規格700*1600mm,鋪底砼強度為c30,鋪底厚度為400mm。
二、施工方案
1、根據回風斜井暗槽回風道施工圖和暗槽開挖的實際情況,為便于施工和管理,決定自目前回風斜井暗槽開挖的位置繼續向下開挖掘進至超過回風道開口的位置,待暗槽臨時支護結束后再進行回風道的開挖,回風道開挖掘進長度符合設計后然后根據中線、標高立模澆注砼,支模澆灌砼從里向外進行,即先施工回風道與暗槽開挖段一起澆筑成整體。
2、回風道傾角方位45°開口長度7.7米,在進行回風道開挖時,以安全為主,必須在回風道開口處架設抬棚,抬棚采用¢108的鋼管加工,共使用三根,每根長度12米,下部每根抬棚使用三根¢108的鋼管作為點柱,做到一棚三柱,在對回風道開挖時,架設第一個鋼棚時,必須將回風道鋼棚與抬棚連接起來,采用二根¢108鋼管連接,長為3米,每當開挖1米的距離時必須進行架棚支護,視巖石的情況及頂板的壓力及時更改支護參數.
三、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以安全為主,掘進時采用風鎬挖掘方法,用風鎬沿硐子方向刷成輪廓,距離不超過1米,拱部施工考慮洞口開口距離比較大,巖石易風化比較松軟,入硐開口部位壓力大,故沿回風斜井方向架設抬棚,抬棚¢108的鋼管加工,下部用108鋼管做人字架與抬棚生根,支撐鋼棚與抬棚之間,迎頭采用108鋼管做點柱與抬棚支撐,增加點柱受力面積,點柱下部與20#的工字鋼焊接,規格300mm*200mm,上部在支撐點的位置也采用20#相工字鋼互焊接規格300mm*200mm支撐抬棚,抬棚與回風井此段鋼棚必須棚棚焊接,并在回風道開挖前,將回風道開口右幫回風井的鋼棚用¢18螺紋鋼聯接起來,在墻部使用一道,拱基線位置使用一道,回風道迎頭開挖支護必須短掘、短砌,先沿進硐方向成拱型布置,間距300mm,架設管棚,管棚采用1寸的厚壁鋼管,一端用切割機切成斜三角或用電焊加工成錐形,長度為1000mm,金屬網采用?6mm的圓鋼焊接加工,,與管棚相互焊接.鋼棚采用b20#礦用槽鋼加工,拱部聯結和拱與腿部聯結用10mm鋼板加工,腿部與巷到道底板的連接鋼板加大,規格300mm*300mm,與底板接觸面積較大,可以防止下沉,在在回風道架設鋼棚兩側,距棚腿300mm位置割兩孔,打入32#圓鋼1米支撐棚,使棚在圓鋼上受力,棚間距為1000mm,然后在棚后掛網片,以防碎石掉落。兩棚架設完成后,用18#鋼筋拉夠拉鉤聯結.
2、排矸:利用zlb50裝載機鏟矸石,充填工業廣場.
四、架棚支護質量標準
1凈寬中線到棚腿-30~+1002凈高設計凈尺寸-30~+1003支架前傾后仰0±1°4柱窩深度左500mm
右500mm不小于設計306棚間距1000mm±100五、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1、加強頂板管理,嚴禁空頂作業,架棚支護必須堅持使用前探梁臨時支護。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開工前對工作面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找掉頂(幫)部浮矸、危巖,確認安全后,方準進入工作面工作。
3、找頂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找頂工作應有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②找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后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
③用長把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煤矸順桿而下傷人。
④頂幫遇有大塊斷裂煤矸或煤矸離層時,應首先設置臨時支護,保證安全后再順著裂隙、層理慢慢找下,不得硬刨強挖。
4、棚腿放置后必須及時進行加固,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施工中若發生冒落必須等頂板穩定,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安排有經驗的工人處理,處理冒頂前應先備足材料,清理好退路,處理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看護頂板,保證退路暢通。
6、冒頂前預兆:發出聲響、片幫、掉渣、出現裂隙、漏頂、脫層等。
7、架棚前在地面必須對鋼棚支架逐架校核尺寸無誤后方可下井。
8、架棚前應對中腰線及控制點進行校核,第一架棚應準確找正,準確控制第一架棚位置。
9、棚腿柱窩挖到設計深度,落至實底。
10、鋼棚架設后不得出現里出、外進、伸腿、邁步等現象。
11、架棚支護必須采用拉桿,其數量規格必須符合要求,并做到齊全有效。
12、鋼棚架設時,應抓緊握牢,輕裝輕卸,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并有專人指揮。
14、棚后充填采用木背板或方木充填,接實頂幫。
17、巷道內施工不得影響正常運輸及通風。
18、施工時安全為主,質量第一,根據巖石條件及時改變支護形式以確保施工安全。
以上未盡事宜,必須按《煤礦建設安全規定》、《煤礦安全規程》、《井巷掘進各工種操作規程》、《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