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巷落底泵坑及挖水溝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由于***巷落底后,原三泵兩管排水系統配套的排水溝及泵坑已無法滿足使用,需進行改造,要求我隊在***巷落底后挖設泵坑及水溝,為保證施工期間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順序及要求
1、先對原泵坑里的700m3/h潛水泵進行拆除,待泵拆除后進行清淤,拆除的潛水泵用倒鏈裝入礦車,裝車后必須用8#鐵絲或鋼絲繩綁緊困牢,不得出現松動現象,升井交機電設備庫,然后再從地面下一臺200m3/h潛水泵至***巷安裝使用。
2、挖設泵坑及水溝時如巷道底板巖性過硬可以采用放小炮,配合手鎬、風鎬施工。
3、東側的泵坑下挖至落底后腰線以下2800mm,泵坑規格:長4000mm×寬3800mm×深1200mm;
4、開挖水溝至東側泵坑,水溝凈規格:寬600mm×深600mm,打砼及摸底厚度100mm,強度為C20,水溝蓋板高100mm,鋪設后與巷道底板平齊,水溝打設在巷道緊靠北幫,修建風門反水池時,風門墻體底部與水溝底部平齊,水溝底部與反水池夾角呈135°,風門墻體底部與反水池底部高度及風門墻體與斜坡間距要求與水溝規格保持一致。
5、泵坑口砌筑行人臺階便于清淤,行人臺階規格:長200mm×高300mm×寬3800mm,臺階面需抹灰找平。
6、泵坑施工結束后,安裝三泵兩管排水系統(兩臺200m3/h,潛水泵配一趟Φ159mm排水管,一臺100m3/h水泵配一趟Φ100mm的排水管)。
7、將西側泵坑填平作為配電硐室使用,填平后配電硐室底板抹灰找平。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嚴格按照腰線進行施工。
2、裝藥爆破前,由通風區瓦檢員對施工范圍內巷道的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作業,嚴禁人員進入施工地點,待隱患處理好,無問題后方可繼續施工。
3、落底前每班施工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將“敲幫問頂”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中,保證頂幫安全可靠。
4、開始施工前,必須清理好施工地點的外段,保證施工地點安全通道暢通。
5、施工前必須將施工所需用的,風鉆、風鎬、手鎬等工具備齊,風管水管安裝到施工地點,并保證能正常使用。
6、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擁擠,以防工具傷人。
7、爆破注意事項及要求
(1)落底泵坑采用放震動炮和風鎬落底,放炮時炮眼深度為1200mm,泵坑炮眼共計72個,裝藥量每孔為2節,共計消耗炸藥量28.8kg,并堅持使用炮泥封孔,封孔深度不得小于0.5m,放炮后躲炮時間不少于15分鐘。
(2)采用正向爆破,炮眼間排距為500mm×400mm。
(3)打眼時必須由專職打眼工進行打眼及眼深的清理,班組長負責對施工期間的指導、監督等。
(4)放炮警戒位置:11031軌道底板巷向里150米處、東三車場風門以里與東翼膠帶大巷交叉口處、1#回風巷上平臺處。
(5)警戒人員要嚴格執行“去二回一”制度(即放炮時由班組長負責安排2人到所有能進入放炮地點設警戒,二人到達站崗位置后,回來一人告訴班組長“警戒已布好,人已撤凈,可以放炮”,之后班組長方可通知放炮員放炮。警戒人員要嚴格負責,拉警戒線、掛警戒牌,攔截行人,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放炮區域)。放炮時,施工人員全部撤到警戒線以外頂板完好安全地點。附:把口警戒圖
(6)放炮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裝藥前、放炮前和放炮后檢查瓦斯情況)和“三人聯鎖”放炮制(放炮前,班組長派人警戒,檢查頂板情況,確認無問題后,下達放炮命令,瓦檢員檢查瓦斯、不超標時,放炮員發出放炮口哨進行放炮。放炮員、瓦檢員認真檢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裝藥放炮。
(7)在放炮前,對泵坑附近20m內皮帶機頭、管路及電纜信號線等,用舊皮帶或荊芭裹嚴。
(8)爆破后,待施工地點的炮煙被吹散后,放炮員、瓦檢員、班組長檢查頂板、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現場必須立即處理,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安排施工。
8、施工期間,有跟班隊干班組長負責現場安全和措施落實工作,并及時向礦調度和隊值班人員匯報現場情況及施工進度,如有不安全現象應及時處理。
9、當班施工結束后,必須將現場矸石、雜物等清理干凈,工具擺放整齊,保持巷道文明衛生及后路安全暢通。
10、避災路線
(1)發生火災、瓦斯、頂板、煤塵爆炸及煤與瓦斯突出時撤退路線:
(2)發生水災時撤退路線:
(3)緊急避險線路:
發生災害時,以最佳逃生路線為準,及時升井,躲避災害。
遇到特殊情況無法撤至井底時,人員全部撤離到東翼永久避難硐室,向調度室匯報后,啟動緊急避險程序。
篇2:某某巷落底泵坑及挖水溝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由于***巷落底后,原三泵兩管排水系統配套的排水溝及泵坑已無法滿足使用,需進行改造,要求我隊在***巷落底后挖設泵坑及水溝,為保證施工期間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順序及要求
1、先對原泵坑里的700m3/h潛水泵進行拆除,待泵拆除后進行清淤,拆除的潛水泵用倒鏈裝入礦車,裝車后必須用8#鐵絲或鋼絲繩綁緊困牢,不得出現松動現象,升井交機電設備庫,然后再從地面下一臺200m3/h潛水泵至***巷安裝使用。
2、挖設泵坑及水溝時如巷道底板巖性過硬可以采用放小炮,配合手鎬、風鎬施工。
3、東側的泵坑下挖至落底后腰線以下2800mm,泵坑規格:長4000mm×寬3800mm×深1200mm;
4、開挖水溝至東側泵坑,水溝凈規格:寬600mm×深600mm,打砼及摸底厚度100mm,強度為C20,水溝蓋板高100mm,鋪設后與巷道底板平齊,水溝打設在巷道緊靠北幫,修建風門反水池時,風門墻體底部與水溝底部平齊,水溝底部與反水池夾角呈135°,風門墻體底部與反水池底部高度及風門墻體與斜坡間距要求與水溝規格保持一致。
5、泵坑口砌筑行人臺階便于清淤,行人臺階規格:長200mm×高300mm×寬3800mm,臺階面需抹灰找平。
6、泵坑施工結束后,安裝三泵兩管排水系統(兩臺200m3/h,潛水泵配一趟Φ159mm排水管,一臺100m3/h水泵配一趟Φ100mm的排水管)。
7、將西側泵坑填平作為配電硐室使用,填平后配電硐室底板抹灰找平。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嚴格按照腰線進行施工。
2、裝藥爆破前,由通風區瓦檢員對施工范圍內巷道的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作業,嚴禁人員進入施工地點,待隱患處理好,無問題后方可繼續施工。
3、落底前每班施工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將“敲幫問頂”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中,保證頂幫安全可靠。
4、開始施工前,必須清理好施工地點的外段,保證施工地點安全通道暢通。
5、施工前必須將施工所需用的,風鉆、風鎬、手鎬等工具備齊,風管水管安裝到施工地點,并保證能正常使用。
6、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擁擠,以防工具傷人。
7、爆破注意事項及要求
(1)落底泵坑采用放震動炮和風鎬落底,放炮時炮眼深度為1200mm,泵坑炮眼共計72個,裝藥量每孔為2節,共計消耗炸藥量28.8kg,并堅持使用炮泥封孔,封孔深度不得小于0.5m,放炮后躲炮時間不少于15分鐘。
(2)采用正向爆破,炮眼間排距為500mm×400mm。
(3)打眼時必須由專職打眼工進行打眼及眼深的清理,班組長負責對施工期間的指導、監督等。
(4)放炮警戒位置:11031軌道底板巷向里150米處、東三車場風門以里與東翼膠帶大巷交叉口處、1#回風巷上平臺處。
(5)警戒人員要嚴格執行“去二回一”制度(即放炮時由班組長負責安排2人到所有能進入放炮地點設警戒,二人到達站崗位置后,回來一人告訴班組長“警戒已布好,人已撤凈,可以放炮”,之后班組長方可通知放炮員放炮。警戒人員要嚴格負責,拉警戒線、掛警戒牌,攔截行人,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放炮區域)。放炮時,施工人員全部撤到警戒線以外頂板完好安全地點。附:把口警戒圖
(6)放炮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裝藥前、放炮前和放炮后檢查瓦斯情況)和“三人聯鎖”放炮制(放炮前,班組長派人警戒,檢查頂板情況,確認無問題后,下達放炮命令,瓦檢員檢查瓦斯、不超標時,放炮員發出放炮口哨進行放炮。放炮員、瓦檢員認真檢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裝藥放炮。
(7)在放炮前,對泵坑附近20m內皮帶機頭、管路及電纜信號線等,用舊皮帶或荊芭裹嚴。
(8)爆破后,待施工地點的炮煙被吹散后,放炮員、瓦檢員、班組長檢查頂板、拒爆、殘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現場必須立即處理,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安排施工。
8、施工期間,有跟班隊干班組長負責現場安全和措施落實工作,并及時向礦調度和隊值班人員匯報現場情況及施工進度,如有不安全現象應及時處理。
9、當班施工結束后,必須將現場矸石、雜物等清理干凈,工具擺放整齊,保持巷道文明衛生及后路安全暢通。
10、避災路線
(1)發生火災、瓦斯、頂板、煤塵爆炸及煤與瓦斯突出時撤退路線:
(2)發生水災時撤退路線:
(3)緊急避險線路:
發生災害時,以最佳逃生路線為準,及時升井,躲避災害。
遇到特殊情況無法撤至井底時,人員全部撤離到東翼永久避難硐室,向調度室匯報后,啟動緊急避險程序。
篇3:風井底挖水溝安全技術措施
因風井底有一股小水流順著巷道底板無序流動,為保持巷道整潔,達到質量標準化要求,決定在風井底挖、砌水溝將水排至大巷水溝,為保證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施工地點位于風井底,具體位置由生產科標定,地測科掛腰線進行施工。
二、水溝施工標準
1.水溝毛斷面:寬0.5m,深0.5m。
2.水溝凈斷面:寬0.3m,深0.3m。
3.采用水泥砂漿、磚砌筑,厚度0.1m。
4.施工位置以現場標定為準,坡度由地測科現場指定。
三、施工方法及要求
清理施工地段的雜物→施工前的準備→開鑿水溝→鑿出的煤矸雜物由風井底回風聯巷→主井→地面→水溝澆筑工作的進行→現場文明生產達標
1.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水溝標準進行施工,施工后斷面符合水溝標準,高、深誤差±0.01m。
2.地測科對施工地點畫腰線,施工以巷道腰線為基準向下1m為水溝蓋板位置,嚴格按照地測科指定腰線進行施工,誤差±0.01m,距幫0.1m。
3.水溝壁面要光滑,無裂隙,施工凝固后加裝蓋板,蓋板與地面平齊、合縫。
4.施工結束后對現場進行清理,文明施工。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挖水溝前要準備好施工材料,將材料在巷道內擺放整齊有序,嚴禁雜亂無章亂放,影響正常通風及行人。
2.加強區隊干部跟班制度,必須現場指揮施工。施工前安全員及瓦檢員對施工地點進行安全檢查,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
3.挖水溝時要嚴格按設計>要求寬度和高度進行施工,并嚴格按巷道的腰線施工。
4.水溝開鑿過程中要進行掛線施工。
5.施工中要正確使用各種工具,規范操作,使用鎬、鐵鍬,要時刻注意前后左右的人和障礙物,以免發生事故。
6.在出渣前,施工人員必須認真檢查使用工具的完好情況,工具不完好嚴禁使用。
7.出渣時必須設專人監護頂板及巖幫,發現有異常必須將施工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問題處理后,方可繼續出渣。
8.絞車司機要持證上崗,開車前檢查絞車,確保聲光信號、操作系統、一坡三擋裝置、防跑車裝置齊全靈敏可靠,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
9.在工作時,衣著要整齊,個人防護用品齊全。
10.開鑿出來的雜物運走后,施工現場文明生產要做到礦質量標準化要求。
11.由安全員現場監督落實本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按照措施進行施工。
1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