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膠管下放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150水平防塵水供應不足,經礦領導研究決定,用直徑為2.5寸的白膠管把-70水平老炸藥庫那股水源接到-150水平作防塵水用。塑料管從-70水平主斜井下放,為保證安全可靠下放,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勞動組織:
總負責人:郭利華;
技術負責人:周孚明;
具體操作負責人:廖義兵、湯劍鋒、鄧平華、李石軍
二、下放方法和步驟:
從地面下放到-70水平時:
1、把白塑料管運到地面材料場;
2、推三個礦車到井口,用作固定白膠管和放下白膠管用,為下放順利運行,要在礦車里加上半車矸石;
3、組織人員把白塑料管從材料場通過地面車場放通到井口,材料場這邊組織三人放白管;白管每10米由一個人用手提著往井口走;
4、在膠管前后端都鉆兩個孔,前端用鐵絲固定在礦車上,然后把膠管用鐵絲綁在鋼絲繩上;打點慢慢下放,每到15米后停,用鐵絲把膠管綁在鋼絲繩上;膠管后端用鐵絲穿過小孔,用繩卡把鐵絲卡在鋼絲繩上。
5、在地面車場轉彎處留人,下放時,每人要拉著膠管往前送,以保證膠管順利下放;
6、井口要有專人控制點鈴,聽負責人的指揮;
7、絞車司機在下放時進行慢速下放(速度小于0.5m/s),要隨時聽信號停;
從-70水平通過31暗付井下放到-150水平時:
1、將膠管從-70井底由員工拖到31人車乘坐巷道;
2、前端到31后,由三人拖著膠管從31工字鋼上面穿過,其它人員平巷拖管;
3、拖到位后,由鉗工用鐵絲固定好。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2、在地面車場拖膠管時,人員要站膠管的左邊。
3、下放信號由專人負責,不得隨意亂發指令。提升絞車的操作必須由專人負責。
4、慢速下放(速度0.5m/s),下放過程中,由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遇到緊急情況要立即打點停車。
5、下放時,過道處要有人站崗,井底嚴禁留人。
5、膠管從-70底拖到31人車乘坐處時,要先和電機車司機打好招呼:不得將機車開過來。
6、在31暗付井下放膠管時,嚴禁開人車。
7、員工在上31暗付井工字鋼穿膠管時,一定要通過樓梯上去,并要有專人扶持樓梯。
8、在整個下放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
8、所有參與此次下放工作的的人員都要學習本措施。
9、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審批意見執行。
篇2:井下放炮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1.井下爆破工作心須由放炮員擔任,放炮員心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要求進行爆破作業。
2.每一放炮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崗。
3.當班需用的炮藥、電管由當班放炮員持證限量領取,放炮員要嚴格執行爆破物品清退領用制度。
4.放炮員領取炸藥、電管后,直接將炸藥、電管安全運送到工作地點,并放置在安全地點,裝箱上鎖,不得亂丟亂放。
5.井下放炮必須嚴格按照放炮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6.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當爆破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的,嚴禁裝藥放炮。
7.如工作面來壓,棚架損壞,存在傘檐,巷道不暢,出現透水征兆或者工作面風量不是的,嚴禁裝藥放炮。
8.爆破前,班組中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爆破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警戒。
9.對于放炮距離,拐彎長度不得小于50米,直線距離不得小于100米。
10.放炮線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放炮拉接線中,不得與任何電纜或導體接觸。
篇3:煤礦井下放炮安全管理規定范本
1、施工地點現場懸掛與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一致的的爆破圖表。工作面實際施工的炮眼個數和裝藥量均不得超過爆破圖表規定的數量。如工作面巖性發生變化,需要增加炮眼數量和裝藥量的,必須及時變更爆破圖表。
2、施工底部兩排炮眼前,迎頭2米(中深孔爆破的3米)范圍的積矸必須清理至實茬實底以下100mm;裝藥前迎頭2m范圍內無浮矸、無積水。
3、工作面有下列情況時,嚴禁裝藥
(1)、掘進工作面開窩時,未按《規程》規定安齊“一通三防”等安全設施的。
(2)、局扇發生循環風或風筒到迎頭距離超過規定的。
(3)、采掘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的,或者支架有損壞、或者傘檐超過規定。
(4)、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
(5)、在放炮地點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阻塞巷道斷面三分之一以上的。
(6)、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透老空等情況。
(7)、工作面風量不足的。
所有炮眼必須完好,并進行掃眼,變形的炮眼嚴禁裝藥。工作面各類不用的鉆孔及孔洞必須用炮泥充填,充填深度不小于最大炮眼深度的1.5倍。
4、裝藥前水泡泥、炮泥和彩帶要準備充足,裝藥工必須具備放炮助手資格證。
5、裝藥時工作面20范圍設置裝藥警戒,與裝炮無關的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裝炮警戒線以內的,嚴禁從事其它與裝藥無關的工作。
6、裝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泥”規定。應將座底泥先放在炮眼口擺放好,裝好座底泥后再裝藥。取炮頭時必須同時帶一個水泡泥,水炮泥外炮眼剩余部分必須用封泥要填滿搗實,封泥長度必須不小于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規定。
7、裝藥過程中,裝藥工必須一手拉住雷管腳線末端一手拿炮棍,輕輕將炮頭送入眼內,防止搗壞雷管腳線外皮或搗斷腳線。炮頭必須和眼內炸藥密接。
8、底部兩排炮眼及周邊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下山掘進底部三排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特殊情況下所有炮眼必須同時裝設彩帶(彩帶必須綁在底部藥卷上,并使彩帶露出眼口長度不得少于200mm)。
9、《工作面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必須明確工作面炮眼連線方式。所有雷管腳線必須懸空,不得與工作面煤(巖)壁接觸,有淋水地點,必須對腳線接頭用防水膠布進行包裹。工作面裝藥結束后,由放炮員和經過培訓的班隊長共同進行連線。連線結束后由放炮員負責進行連線情況檢查,并測試爆破網絡全電阻,確認正常后,方可進行放炮。否則,必須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詳細記錄異常炮眼編號和位置,并在腳線上設置彩帶進行標志。
10、放炮警戒距離必須大于措施的規定,施工單位必須在警戒地點設置警戒標志。每次放炮前,工作面班長必須對放炮警戒距離進行確認。
11、放炮前,施工單位班長必須按措施規定親自安排警戒人進行警戒,所有放炮警戒地點必須按規定執行“人牌網”三警戒。對于獨頭巷道單個放炮警戒位置的,必須由班長負責親自安設警戒;對于巷道貫通放炮警戒或巷道有多處放炮警戒的,班長必須安排警戒人和信息反饋人員共同設置放炮警戒,警戒人設置好警戒后,信息反饋人必須確認警戒范圍內沒有人員后,立即返回放炮員放炮位置,將警戒情況當面反饋給班長。班長、警戒人員和信息反饋人員必須共同在放炮員的放炮記錄手冊上簽字確認。
12、放炮前,班組長負責安排人員對放炮前后20m范圍內灑水滅塵和警戒范圍內瓦斯傳感器進行保護工作。放炮員和班長必須最后離開迎頭,并打開放炮噴霧。
13、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制度。放炮前,放炮員必須向調度所匯報放炮警戒設置和爆破網絡是否正常等情況;測氣員匯報工作面裝藥前、放炮前瓦斯情況和通風情況。確認正常后,調度所負責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切斷放炮地點的連鎖電源,監控機房值班人員完成后匯報調度所,并做好記錄。調度所通知施工班長下達放炮命令。
14、放炮結束并等待規定時間后,由班長、放炮員和測氣員共同進入迎頭進行驗炮。每次放炮必須堅持二次驗炮制度。
(1)、第一次驗炮:放炮后及時驗積矸以上部分巷道內是否落炮或殘藥,積矸上是否有殘藥、殘管,如有殘藥等情況必須及時收集入箱。確認無落炮等安全隱患后,方可結束驗炮工作。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上部已驗,可以作業”牌,并向調度所匯報,調度所通知信息中心監控機房值班人員發命令恢復工作面連鎖電源。放炮員通知施工隊班長安排專人至各警戒點撤除警戒,并進行確認。施工單位方可進行作業。否則,必須先采取臨時支護措施后,按措施規定要求處理落炮。待落炮處理結束后,再次驗炮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處理落炮的過程中,放炮警戒不能撤除。
(2)、第二次驗炮:工作面支護完畢,施工單位必須將迎頭炮眼長度范圍內積矸出完見實茬實底,再進行全斷面驗炮。確保沒有落炮等安全隱患。放炮員在迎頭10米范圍內掛“下部已驗,可以作業”牌。驗炮結束確認安全后,由放炮員匯報調度所,施工單位方可打下部炮眼。
15、放炮后,如發現落炮,放炮員必須應立即匯報調度所及通風隊,通風隊立即安排放炮班副班長以上干部趕到現場,現場指導處理落炮。落炮未處理完前,不得從事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