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巖耙斗機拆卸運輸安全措施

裝巖耙斗機拆卸運輸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1059

根據我礦生產計劃,+807m中部車場石門現已完成掘進,+807mA5東翼回風巷準備開口施工,經礦領導班子開會研究決定,需回撤裝巖耙斗機升井,為保證裝巖耙斗機在回撤過程中的工作人員及設施設備的安全,特制定裝巖耙斗機拆卸、運輸升井安全措施如下:

一、?裝巖耙斗機拆卸

(一)?拆卸順序

?1、先固定好裝巖耙斗機,打專用錨桿采用刮板機鏈條進行固定。

?2、拆除裝巖耙斗機的鋼絲繩及耙斗,拆除后的鋼絲繩要擺放整齊,以便升井運輸。

?3、拆除裝巖耙斗機的頂部溜槽,拆下來的溜槽要擺放在807中部車場石門斜坡以下,防止滑落傷人,等待運輸升井。

?(二)安全注意事項

?1、拆卸耙斗機前,必須將開關手把打到零位,閉鎖開關并懸掛停電牌。

?2、當班班長必須按要求攜帶便攜式報警儀,拆卸設備前檢查施工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超過規定停止作業。

?3、解體前必須對施工地點頂板、巷幫浮矸及雜物進行清理,對起吊錨桿進行檢查,清除巷道內雜物,保證拆卸地點寬敞。

?4、由料槽開始逐一拆卸,拆卸前必須使用手拉葫蘆進行固定、人員嚴禁站在起吊件上坡側。

?5、拆卸后小部件及螺栓由專職人員負責保存并安排本班人員及時回收到地面。

?(三)設備起吊安全注意事項

?1、起吊時,必須使用專用起吊錨桿,嚴禁使用巷道內原有支護錨桿;起吊前,必須將刮板鏈兩端穿入起吊錨桿內聯鎖固定,確保安全后,方可掛設手動葫蘆。

?2、摘、掛手動葫蘆需使用高凳時,必須將高凳支設穩固并有專人進行扶凳;摘、掛手動葫蘆時,下方嚴禁有人,扶凳人員必須站在側方,防止手動葫蘆掉落傷人。

?3、起吊前,班長必須安排專人嚴格檢查起吊工具的完好情況,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起吊工具;起吊時,嚴禁用電動工具進行起吊。

?4、起吊前必須進行試吊,試吊高度為100mm,經試吊無異常后方可進行正常起吊。

?5、在試吊和正常起吊過程中,必須由班長或班長指定專人觀察頂板及起吊用具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發出信號,停止起吊并進行處理,待處理好后方可再次起吊。

?6、起吊物件各連接部位必須牢固可靠,人員不得站在機件下方,使用手動葫蘆的人員必需站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主保安及其他施工人員的相互保安,聽從帶班人員的指揮,與工作無關的人員不得在現場逗留。

?7、起吊時,采用3T和5T手動葫蘆配合使用,并嚴格檢查起吊工具的完好情況,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起吊工具。所有大件起吊后,必須將手動葫蘆小鏈鎖死。

?8、重物起吊后,人員任何部位嚴禁處于重物下方,如確需人員進入機件下方作業時,必須保證機件上方有可靠的吊具(即:不得松開手動葫蘆及起吊繩索且手動葫蘆小鏈必須鎖死),以確保人員安全。

?9、在大件起吊后,操作手動葫蘆人員必須將手動葫蘆小鏈鎖死,待物件平穩放置在車輛后,方可松開手動葫蘆小鏈。

二、裝巖耙斗機運輸升井

?(一)運輸路線

?+807m中車場石門→軌道下山→+845m絞車信號硐室→風門→+845m水平車場→副斜井→地面

?(二)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1、在運輸前,對運輸線路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沿途軌道、軌道底翹、軌道弓翹、絞車、安全設施等符合運輸要求,并要求運輸設備最大零部件和巷道幫及其它設備之間不小于500mm的安全距離。

?2、裝巖耙斗機的大件要裝平板車,大件重心必須居中,并要用鏈條配連接環及螺栓或用Φ20mm的鋼絲繩固定在平板車上,固定必須牢固、不得松動,以防上、下坡時滑動,每件大件必須固定四道以上。

?3、裝巖耙斗機部件在裝平板車上時,平板車上用方木墊實墊平。

?4、在運輸過程中,沿途的各部絞車必須完好,安裝必須符合運輸要求,信號齊全靈活,聲光兼備,坡頭擋車器和擋車欄必須齊全緊固有效。

?5、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換鉤頭時,必須等車停穩后并在前后擋車器復位的情況下,才可倒換鉤頭。

?6、運輸至+845水平風門時,應先打開一道風門,待礦車進入后,再打開另外一道風門,嚴禁同時打開兩道風門,避免串風。

?7、在斜巷運輸過程中,嚴格執行好“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制度,并在絞車提升范圍兩頭設專人攔人,防止其他人員進入。

?8、提升前,應派專人檢查絞車保護是否齊全可靠,鋼絲繩是否完好,方可提升。

?9、在開絞車前,設置專人打信號,信號工必須認真檢查信號、鉤頭、鋼絲繩的固定以及絞車的安裝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打信號提升。

?10、運到地面后,拆卸部件時,應嚴格執行好輕放輕卸,步調必須協調。

篇2:耙斗機司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本機司機必須經培訓合格方可持證上崗。

二、操作前檢查:

1、耙斗機道卡子是否齊全、可靠。

2、支腿固定是否牢靠。

3、是否使用兩套護欄。

4、鋼絲繩不準有結節、扭繞、斷股等現象。

5、電器設備不準失爆、操縱按鈕靈活、可靠。

6、閘把子是否齊全、正規。

三、操作時注意事項:

1、操作時應集中精力,聽清信號。

2、開車前必須將所有人員、工具撤出工作面,平行作業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制定可靠安全措施。

3、操作時,不得同時拉緊兩個閘把,防止耙斗飛起傷人和拉斷鋼絲繩。必須使用標準閘把子開車。

4、嚴禁明火開車。

5、開車時,司機操作必須注意自身安全和周圍的環境,設備應運行平穩。

6、裝巖完畢,將兩個手把放在松閘位置,并取下置于臺車上,停車時必須切斷電源。

7、放炮后,應對防滑裝置,慒子、電纜、大繩等檢查方可開車。

四、保養和維護:

1、經常檢查各連接部件是否松動或脫落。

2、定期檢查減速箱齒輪嚙合情況。

3、經常擦試設備,清掃浮塵,雜物。

4、各連接部,轉動部應定期注油。

篇3:耙斗機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接班→開機前檢查(崗位場所、鋼絲繩、卡軌器、護繩欄、操作手把、繩輪、

支撐立柱、地錨)→試運轉→出渣→停機

二、危險源

1、鋼絲繩斷絲超限、無照明設備開機及固定設施固定不牢;

2、操作手把、剎車裝置、按鈕、旋轉部位等設施失效;

3、耙斗運行范圍及兩側有人滯留;

4、耙斗機出渣與打眼平行作業時,導向輪與工作面距離不符合規定要求;

5、耙斗機兩個把手同時壓下;

6、耙斗機運行結束后,耙斗機開關不打到零位,操作手把不卸掉;

7、上山移動耙斗機時絞車固定不牢固;

8、耙斗機調向或移動時發生傾倒;

9、耙斗機固定不符合規程要求;

10、耙裝作業與工作面支護平行作業時安全距離不符合規定。

三、預控措施

1、耙斗機司機在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耙斗機鋼絲繩是否斷絲超限、各固定設施是否齊全牢固、照明設備是否完好,發現斷絲超限或各設施不完好,應及時更換或檢修,確保符合使用規定后方可開機試運轉;

2、耙斗機司機在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各操作手把、剎車裝置、按鈕、旋轉部位等設施是否靈敏可靠有無失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設備完好后開機試運轉;

3、耙斗機司機在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耙斗運行范圍內及兩側是否有人員作業或逗留,發現有人時,應及時將人員撤離運行區域,并按規定設置警戒后方可開機試運轉;

4、施工過程中如確需耙斗機出渣與打眼平行作業時,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導向輪與工作面距離符合規定要求,否則不允許平行作業;

5、耙斗機司機在操作耙斗機時,嚴禁將耙斗機兩個把手同時壓下;

6、耙斗機司機在操作耙斗機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將開關打到零位,并將操作手把卸掉;

7、上山移動耙斗機前必須通知機電科、安管科,由施工單位與機電科、安管科現場檢查絞車的固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后方可作業;

8、在耙斗機調向或移動前必須認真檢查作業范圍內有無影響該項工作的人或物,待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調向過移動耙斗機,且必須有可靠的防倒裝置或設施;

9、使用耙斗機前作業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固定耙斗機的卡軌器、地錨、支撐立柱等是否緊固、可靠,在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開機,否則應及時進行檢修或重新固定;

10、施工過程中如確需耙斗機出渣與工作面支護平行作業時,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確保符合規定要求,否則不允許平行作業。

四、作業標準

1、耙斗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2、耙裝作業前,必須將便攜瓦報儀懸掛在耙斗機作業段上方;

3、耙斗機工作前,首先檢查照明設備是否完好,再檢查卡軌器固定是否牢固及其它零部件的完好情況,耙斗機鋼絲繩不能出現斷絲超限、磨損超限、銹蝕嚴重及咬繩現象,鋼絲繩與耙斗連接可使用麥穗插接或對接插接法(插接長度不少于300mm,毛刺不超過50mm)或在接頭處至少打3個卡子,每個卡子間距為鋼絲繩直徑的6~7倍;

4、耙裝機與工作面的距離為7~20米;

5、操作時,耙斗主副繩牽引速度要均勻,嚴禁將尾輪掛在棚梁上;

6、嚴禁在耙斗運行兩側及前方進行其它工作或行人;

7、移動耙斗機前,應清理干凈耙斗機周圍的巖石,鋪設好軌道,檢查提升耙斗機聯接裝置,再將耙斗機簸箕口抬起;

8、牽引耙斗機時,速度要緩慢均勻,移到位置后先將耙斗機穩住,上好地錨、卡軌器、保險繩和支撐立柱;

9、絞車固定必須牢固可靠;

10、耙裝作業與工作面迎頭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并設置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