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切眼掘進工作面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切眼掘進工作面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236

一、設計原則及施工區域說明

炭窯渠煤礦位于東勝煤田東南部區,井田構造為無褶皺、無斷層、無巖侵的簡單單斜構造,根據本礦井下實際涌水量統計及水紋地質圖顯示,炭窯渠煤礦井田內地下水貧乏,實際礦井正常涌水量為5m2/h,最大涌水量不足8m2/h,水文地質構造簡單。目前井田內及周邊煤礦還未發現有疑突水源,但仍不可忽視古窯老井等積水隱患及有害氣體存在的可能。為確保本礦主要運輸大巷延伸掘進工作面不受老窯采空區積水及有害氣體威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規定,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放水的原則,特編制探放水設計。

二、巷道位置、用途

6106切眼掘進工作面位于井田6-2煤回風大巷西翼,此最終與6106進風順槽、6106回風順槽形成新的綜采生產系統。6106切眼掘進工作面全長145米,用于綜采工作面的設備布置、行人和安全出口等作用。

三、水文地質

1、水文地質類型

礦區內直接充水含水層和間接充水含水層的含水空間以孔隙為主、裂隙次之,屬孔隙、裂隙充水礦床。最下一層可采煤層6-2煤層位于本井田最低侵蝕基準面以上,直接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弱(q<0.1L/s.m),其補給源以貧乏的大氣降水為主,貯水條件較差,富水性較弱,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型。

2、礦坑涌水量的計算預分析

經實測原炭窯渠煤礦的正常涌水量為10m3/d,本次設計暫按10m3/d的涌水量作為炭窯渠煤礦的正常涌水量,并預測該礦井最大涌水量為15m3/d,井下涌水可及時由巷道水溝排出對井下開采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3、礦井周邊煤礦及廢棄小窯、老塘積水情況

一、從實地詳細勘查及所提供礦井周邊煤礦及廢棄小窯、老塘積水情況資料及周邊煤礦采掘工程平面圖得知。本礦西南部的準格爾旗陽堡渠煤礦、北部的陽塔煤礦等,相距較遠。周邊的三個煤礦自建礦以來沒有發生過越界開采、瓦斯及煤塵爆炸、大面積冒頂、井下突水等安全事故,各礦井在設計中都留足了一定的井田邊界保安煤柱。且這三個煤礦和本礦一樣。均為貧水煤礦。所以,周邊煤礦暫不能對本礦造成水害災難。但因本礦局部埋深較淺,仍不能忽視古窯老空積水災害的可能性,因此礦井掘進工作中的防治水工作仍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防治水制度。確保礦井的安全生產。

二、工作面突水預兆

煤壁掛汗、溫度下降、空氣變冷、霧氣產生、煤層發潮、暗沉沉有害氣體增高,呼吸困難、頭痛、頂底板壓力大,底板鼓起有滲水、淋水,出現壓力水流并有“嘶嘶”水叫聲,巷道掛紅、有異味等出水預兆財情況,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匯報撤出人員等待處理。

三、鉆探超前距的確定

鉆探老空水超前距深度確定:

a=0.5AL×3p×kp

a=0.5×4×5×3×0.1×3=9米

a-鉆孔超前距

A-安全系數,取4

L-巷道的高度或寬度,取5米

P-水壓,0.1Mpa

KP-巖(煤)層的抗張強度,取3Mpa

根據計算采空水鉆孔超前距為9米。根據《礦井水文地質規程》及《防治水工作條例》規定,確定超前距20米,則更有利于安全。

四、目的、任務及探放水設備的選擇

1、探明炭窯渠煤礦古井、老窯采空區范圍,疏放采積水,疏干為止。

2、排放及檢測采區內富存的有毒有害氣體。為確保6106切眼掘進工作面安全生產提供依據和有利的開采條件。

3、探放水設備的選擇采用礦購置的KHYD75型探水鉆,采用Ф40mm鉆桿。

五、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一)、施工方法

(1)、鉆孔位置布置在6106切眼掘進迎頭撐子面上,要求布置在煤層中,嚴格按設計確定的方位、傾角進行鉆探。

(2)、要嚴格掌握鉆進的長度,記錄清楚,打不到設計位置時,根據情況由技術員另行定線、定眼重新開鉆。

(3)、鉆探完畢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撤鉆,同時交鉆探結果表,報礦總工程師。

(二)、技術要求

1、鉆孔傾角與煤層傾角一致,鉆孔方向與巷道方向相同,每組放水鉆孔個數、方位、傾角、長度確定如下規定。

2、6106切眼掘進工作面每次打鉆孔3個,延煤層底板上1m的位置水平布置。中間為1#鉆孔,距離2#、3#鉆孔1.5米位置延巷道延伸方向布置,右幫為2#鉆孔,和右巷幫成15度夾角鉆探,距離巷幫75cm;左幫為3#鉆孔,和左巷幫成15度夾角鉆探,距離巷幫75cm。

3、超前探測鉆孔深度不小于50m,掘進長度不大于30m,即鉆

孔超前掘進掌子頭不小于20m。(如遇特殊地質條件以及巖層硬的情況下可以短掘短探,但必須保證超前距離不小于20米,正眼超前鉆探距離不得低于35米;幫眼深度不得小于47m,幫眼間距不能大于25米)。

4、在探水鉆機附近準備有最少6個長400mm的錐形木楔及一把八磅大錘,做為發生異常涌出時的封堵鉆孔之用。并準備一個15度三角板,做為1#孔角度控制之用。

5、鉆機安裝及孔口安全裝置

嚴格按中腰線定位,鉆機底盤四角用Ф18mm直徑,1.5M錨桿固定。或采用單體支柱壓住鉆機,確保整個機體固定牢固。

六、鉆探安全措施

1、認真檢查安鉆場地的巷道支護和通風情況,支護完整,頂幫安全,氣體不超限,通風條件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方可安裝鉆機。

2、鉆機安裝必須牢固平穩,底盤四角用Ф18mm,1.5米長的錨桿生根,或采用單體支柱壓住鉆機,確保整個機體固定牢固。

3、連接或折除電源時,應由機電專業人員和鉆機機電修理工共同進行,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電纜吊掛整齊,不得隨地擺放。控制鉆機要用專用開關。

4、嚴格按設計標定鉆孔方位,傾角,每班開鉆前先檢查立柱,孔口安全裝置,周圍支護等安全情況,如有問題,應先處理后開鉆。

5、鉆進時要注意判別煤、巖層、巖性及厚度變化,并認真記錄鉆孔深度,更換鉆桿時,要記錄鉆桿長度及所用鉆桿的數量,以核實孔深,終孔前再根據鉆桿的長度及數量復核一次孔深,以防孔深差錯造成水害事故。

6、注意檢查觀測周圍有無出水征兆:如發現安鉆地點距積水地點很近,應采取加固措施并停止掘進工作。

7、鉆進時應在操作前方吊掛多功能氣體檢測儀,發現有害氣體涌出時,應在加強通風的同時,用黃泥、木塞封堵孔口,若無法處理,應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將人員撤到新鮮風流地點,并向礦調度匯報。

8、鉆進中發現鉆孔內顯著變軟或沿鉆桿流水增大,都是鉆孔接近或進入積水區的象征,此時應立即停鉆檢查,并將鉆桿固定,記錄該鉆孔深度。檢查設備完好情況,牢固情況及支護完好情況,泄水泵完好可靠,泄水管路完好情況,以及人員沒撤離路線的安全暢通情況,報警信號完好情況,并通過排水泵房做好排水準備。上述檢查完畢,并符合技術安全要求時,方可重新打開三通泄水閘,送電開鉆,邊鉆進邊推進鉆具,使鉆頭空進一米時,可把附近積存淤泥、碎石、雜物沖出孔外,而后再提出鉆桿放水。

9、遇有高壓水頂鉆桿時,立即停止作業,并及時采取封堵鉆孔措施。

10、站在鉆機兩側操作,鉆機工作時前方嚴禁有人,左右及后部3m范圍內嚴禁進行與打鉆無關的工作。為了避免在打鉆過程中卡鉆現象的發生,在鉆孔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先送水后開鉆,先停鉆后關水”的操作程序。

11.在鉆孔鉆進過程中鉆機操作司機應始終處于操作位置,嚴禁在鉆孔施工過程中鉆機司機離開操作位置。

12.鉆工要熟悉鉆機性能,做到會使用、保養和檢修。

13.在每次打超前探測孔之前,應對鉆機進行檢修和維護,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14.施工超前探測孔時必須進行瓦斯、一氧化炭等有害氣體檢查。

15.超前探測工作每班不少于三人,一名鉆機操作司機,兩人協助安裝和拆卸鉆桿。

16.嚴格按探水鉆機的操作規程操作設備。

17、在人員離開鉆場下班時必須將鉆桿卸下,嚴禁鉆桿滯留在鉆孔內。接鉆桿必須待鉆機停穩,且把開關停至零位方可進行。

18.打鉆過程中要認真觀察涌水量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發現涌水異常、水量較大時及時采取有效封堵及排水措施,并及時上報調度室。

19.在鉆機鉆進過程中,司機應密切關注鉆機鉆進速度,如遇鉆進速度陡然增大,判斷可能進入采空區,應立即監測鉆孔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及鉆孔水的涌出情況,如涌出異常,應立即堵住鉆孔,上報生產調度室并及時撤出人員,加強通風或排水工作。

20、井下探放水使用專用的探放水鉆機,嚴禁使用煤電鉆進行探放水。

21、鉆孔內水壓過大時,嚴禁作業,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巖)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22、探放水鉆孔施工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和頂鉆等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現場負責人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并派人監測水情。如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3、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老空積水區高于探放水點位置時,只準打鉆孔探放水;探放水時,必須撤出探放水點部位及探放水點標高以下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所有人員。探放水孔必須打到老空水體,并要監視放水全過程,核對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

24、鉆孔放水前,必須估計積水量,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水壓,做好記錄。若水量突然變化,必須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25、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報告礦調度室,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

26、鉆孔接近老空區,預計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涌出時,必須有瓦斯檢查工或礦山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及時處理。

27、鉆進中發現有氣體噴出時,不管是什么氣體,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戴好自救器,封堵鉆孔。將人員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地點。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及時采取安全有效的處理措施。

28、井下采掘作業過程中,遇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進行探水警戒和探放水:

○1、接近水淹的或情況不明的井巷、老空、老窯或小煤窯;

○2、接近含水斷層、導水斷層、含水裂隙密集帶、溶洞或陷落柱;

○3、接近各類防水煤柱或打開隔離煤柱放水;

○4、接近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或采掘工作面有突水征兆;

○5、掘進工作面接近曾經發生過突水的地段。

○6、其他預計可能發生突水的地點。

七、探水巷道的安全措施

1、探水巷道、行人、回風必須暢通無阻,巷內不得有低洼積水段若有積水段,必須根據積水量,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建立臨時泵房水倉,確保放水不淹探水巷后路。

2、巷道支護必須牢固可靠,有較強的抗水流沖擊能力。

3、巷內雜物等障礙物要清理干凈。物料排放整齊,確保最少800mm行人安全撤離通道暢通無阻。

4、巷內必須保證正常通風,氣體符合規定,必堅持每班不少于二次的氣體檢查,鉆機操作臺前,始終懸掛甲烷報警儀,隨時觀測鉆孔內氣體涌出情況。

5、巷內電纜水管懸掛整齊,聯絡信號暢通,所有設備應上架擺放在安全地點。

八、放水及放水后掘進的安全措施

1、探到積水后,應認真分析、水壓、水量及水質、確定放水量及放水孔個數,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調整排水能力,使其排水、供電、水倉、水溝相匹配。

2、派專人觀測放水情況,認真記錄放水量,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加強放水地點的通風,每小班有害氣體檢查不少于二次,必須在鉆孔1.5m內設置多種氣體檢測儀。

4、一個孔放水結束后,應按安全距離要求,在其左右補打檢驗孔,確認無殘留積水時,方可拆鉆,進行掘進施工。

5、恢復掘進前,應在起點設置標志,明確標出從該點前掘進的安全距離。

九、應急搶救水害事故預案

按礦2013年度事故應急預案執行。

十、水害避災路線

鉆機施工地點→6106切眼掘進工作面→6106(回風順槽、運輸順槽)→回風大巷→回風立井→回風立井的梯子間→地面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掘進隊探放水工

(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業務學習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自主保安和業務保安能力。

(二)必須經過專業知識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三)操作鉆機,要嚴格按照鉆機的技術要求和說明書進行使用。

(四)操作步驟要嚴格按探放水工種操作規程操作。

(五)在鉆孔過程中,若發生鉆桿變形或卡釬,應立即停鉆檢查,能否退鉆或是否遇到硬巖卡鉆,還是由于磨鈍或崩片等情況,都要按具體情況做相應處理。

(六)嚴格執行探放水制度。

篇3:掘進探放水安全措施模版

鶴崗市興資煤礦開采的是原大礦開采剩余的邊角、斷層煤柱,屬于舊區復采,為防止誤透舊區,潰水事故的發生,針對掘進工作面特制定超前探放水安全措施。

一、技術規定:

1、超前探放水距離:不小于60m,鉆孔直徑不小于75mm。

2、探放水孔超前距離不小于40m,掘進距離不大于20m。

3、鉆孔密度:掘進工作面探放水鉆孔不少于6個,呈大夾角、扇型布置,夾角為10º~15º之間。

二、探放水組織機構

組長:孫鳳山

副組長:孫金山張培忠

成員:鄭祥生寧福江程守義陳敏縣

吳作普趙振彭鋼曲廣龍

三、探放水安全措施:

1、探放水施工時,必須由礦長現場盯崗,鉆機隊長親自指揮。

2、首先由測量工提前給好鉆孔方向、位置、角度,嚴格按設計施工。

3、探眼探完后,每前進10m,再用爬道鉆補探,補探方法:在探放水鉆孔縫隙處補探鉆孔,補探孔深不小于20m,補探鉆孔數量為每個探放水鉆孔的縫隙不少于3個。

4、探放水施工時,停止其它一切與探放水無關的工作,撤出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升井。

5、所有探放水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程序進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而造成機械事故。

6、探放水前,要加強鉆機附近20m巷道支護,幫頂剎牢剎實,打齊打全筋巴力,在工作面迎頭打好牢固的立柱和擋板。

7、檢查并維護好排水系統,疏通水溝,以便水能順利排出。

8、探放水工作場所必須設一部電話,與可能受到水害威脅的相鄰地點設聯系信號。遇有水情時,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升井。

9、探放水工作面必須設一名專職瓦檢員經常檢查瓦斯情況,發現有害氣體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升井,匯報領導,加強通風等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10、在水壓、水量較大地點探放水時,應在距鉆機點往后5~10m處掘一安全躲硐,并規定好撤人的避災路線。

11、鉆探過程中,發現煤質顯著變軟、片幫、來壓、水量突然增大、頂鉆等現象時,應立即停鉆,如孔內壓力大時,馬上將鉆桿固定,嚴禁移動和拔出鉆桿,同時指派專人監視水情和匯報領導,鉆機后面嚴禁站人,防止高壓水將鉆桿頂出傷人。

12、鉆孔必須安設放水套管,使鉆桿通過套管進行打鉆,探到水源后,利用套管放水。

13、凡井下所使用的電器設備防爆率必須達到100﹪,風電、瓦斯電必須連鎖。

14、探放水工作地點必須供風,風筒末端距工作地點不大于5.0m,風量不小于60m³/min.

15、探放水工作面必須設一名專職瓦檢員,堅持現場觀測瓦斯情況,發現瓦斯超過《規程》規定,必須停止一切作業,通知井下所有人員全部升井,匯報通風主管領導,聽候處理。

16、凡入井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

四、放水安全措施

1、礦井的排水系統為兩段接力排水,主井正下為一段,主用排水泵型號為d46-50×5,功率為55kw,揚程為250m,流量為46m3/h。備用排水泵與主用排水泵相同。二段排水泵在+230m標高,排水泵能力和型號與主井正下一段排水泵能力、型號完全相同。

2、掘進工作面放水前,估計水量、水位標高,預計礦井的排水能力:啟動一臺排水泵為46m3/h,24h排水能力在1104m3/d。

3、若兩臺排水泵同時啟動礦井的排水能力:92m3/h,24小時的排水能力為2208m3/d。完全可以滿足探放水的要求。

4、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時,可利用探水孔放水。水量大時需加打放水孔。

5、正式放水前,應進行水量、水壓和煤層透水性試驗,如發現管壁漏水和放水效果不好等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6、放水過程中,隨時注意水量變化、出水清濁和含有雜質情況,有毒有害氣體涌出和特殊聲響等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放水,人員全部升井,匯報領導,聽候處理。

7、首先規定探放水人員撤退路線,使在現場工作的人員熟知避災路線。

五、探放水及現場人員避災路線:

按當時作業場所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