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培訓供暖設備管理概述
一、供暖系統及設備簡介
1.供暖系統組成
①熱源:制取具有壓力、溫度等參數的蒸汽或熱水的設備。
②熱媒輸送管道:把熱量從熱源輸送到熱用戶的管道系統。
③散熱設備:把熱量傳送給室內空氣的設備。
2.供暖系統設備的構成
供暖系統所涉及的設備設施很多,其中主要包括:
(1)鍋爐房
鍋爐房是供暖系統的熱源部分,它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①鍋爐本體:包括燃燒設備(減速箱、爐排)各受熱面(各種管道、鍋筒、空氣預熱器、省煤器)、爐體圍護結構等。
②熱力系統:包括水處理設備、分水定壓系統、循環系統。
③煙風系統:包括鼓風機、引風機、煙道、風道、除油器等。
④運煤除灰系統:包括煤的破碎、篩分、輸送、提升、除灰、排渣設備等。
(2)室外供熱熱網
室外供熱管網的敷設方式主要有架空敷設和埋地敷設,埋地敷設比較常見,埋地敷設又分為通風地溝、半通風地溝、不通風地溝、直接埋地幾種敷設方式,其中涉及的主要設備設施有供回水管道、各類閥件、伸縮器、支架、法蘭墊、管道地溝及屋頂膨脹水箱等。
(3)室內供暖系統
室內供暖系統主要是指室內的供回水管道、管路上的排氣閥、伸縮器閥件、散熱設備及室內地溝等。
3.供暖系統的分類
供暖系統有很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熱媒的不同可以分為:熱水供暖系統、蒸汽供暖系統、熱風采暖系統;按照熱源的不同又分為熱電廠供暖、區域鍋爐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類。
二、供暖管理職責劃分
供暖設備管理就是對供暖系統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實施操作、運行、維護管理活動的總稱。在實施管理時,應分清物業管理公司同城市供暖公司的職責。
1.采用鍋爐房供暖,無論是區域性鍋爐房,還是集中供暖鍋爐房,其供熱設備、設施及供熱管線均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維護管理,或委托專業供暖公司維護管理。
2.采用熱電廠供熱的,其供熱的城市管網及供熱設備設施均由供熱部門負責維護管理,供熱部門可以將物業公司管轄區內的熱交換站及二次供熱管線、用戶室內散熱設備等委托物業管理公司維護、管理。
三、供暖系統的物業管理模式
目前,供暖管理模式主要有兩種,即自營管理和交給專門的供熱管理公司進行管理。
1.自營管理
自營管理就是由物業管理公司對供暖系統全面負責日常操作運行和維修養護,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要求物業管理公司對供暖系統的設備設施管理要配備專職的專業技術人員,技術人員要熟悉本崗位及供暖系統情況,掌握供暖系統的一些管理指標,主要包括:
①用戶室溫合格率。
②運行事故率。
③用戶報修處理及時率。
④失水率。
⑤水質達標率。
⑥鍋爐負荷率。
⑦負傷事故率。
⑧來人、來電、來信*率。
⑨煙塵、煙氣排放達標率。
⑩管管理公司進行管理
交給專門的供熱公司管理,就是由物業管理公司(以下簡稱甲方)與供熱管理公司(以下簡稱乙方)簽訂管理合同,由乙方負責供熱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即進行熱源和熱網管理,甲方提供必要的費用和監督,即進行熱用戶管理,在這種方式下,甲方在選擇乙方時,一定要選擇具有有關管理部門簽發的資質證書,并且人員素質高,管理組織嚴密,企業信譽好的企業,以保證管理效果。
在這種管理方式中,涉及到資金劃撥問題,解決方式如下:
①在全年收取的采暖費中提取必要的系統折舊費、更新改造及大修等費用后,從剩余部分中再確定支付乙方的數額。
②支付乙方的費用,主要包括能源費(煤、水、電)、勞務費、運行管理費、小修費等。
③在運行中,如果設備出現故障,需要大修和更換零部件時,如屬自然原因損壞由甲方支付費用;如因乙方運行維護不好或誤操作造成的,由乙方負責修復或更換。
④資金可一次提前全部付清,亦可分期支付,并留質量保證金,待運行結束無誤后再付清。
四、供暖設備設施的資料管理
供暖設備管理包括供暖設備設施檔案資料管理、操作運行管理及非運行期的維修養護管理,為了保證管理工作的質量,供暖系統的管理應從竣工驗收開始,以便于物業管理公司了解和掌握供暖系統狀況和設備的使用性能。竣工驗收合格后,物業管理公司作為接管部門應檢查接收一些必不可少的資料,為以后的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1.鍋爐房的資料
①鍋爐資料。包括鍋爐圖樣(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圖)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書;水流程圖及動力計算書;安全閥數量和管道直徑的計算書;鍋爐質量證明書;鍋爐安裝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受壓元件更改通知書等。
②鍋爐房設計及安裝資料包括鍋爐房平面設計、竣工圖;環保部門對鍋爐房的噪聲及煙塵污染的監測報告;其他各種輔助設備均須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產品規格與安裝使用說明書;鍋爐房各項安裝工程的質量評定表和各階段安裝記錄;水壓試驗、烘爐、煮爐、安全閥調試記錄,鍋爐及輔助設備單機調試的冷態試運行記錄,72h熱態試運行記錄,儲煤灰渣場地是否符合要求等。
2.供熱管網的資料
物業管理公司從開發商手中接管供熱管網時,應索要下列資料,并審查其設計和施工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范要求。
①室外和室內供暖平面、系統圖。
②管網設備的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
③隱蔽工程的分段驗收記錄。
④管網的水壓試驗記錄。
⑤重要焊口焊接質量檢查記錄。
⑥管道的沖洗記錄。
另外在新建供熱管網時,開發商對采暖期的保修期為一個采暖期,因此應通過檢查第一個采暖期發生的漏水、暖氣不熱和水平衡失調等問題,及時修理,掌握情況,第一個采暖期各項指標無誤后方可接管。
當接管運行幾年的舊熱網時,要求對方移交已運行幾年中的運行記錄,提取的熱網及設備折舊費和大修資金及熱用戶的采暖費收費檔案。
篇2:電氣設備管理措施
1、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按照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安裝,經驗收確認狀況良好后運行。
2、隧道施工照明線路電壓在施工區域內不大于36V。所有電力設備設專人檢查維護,并設警示標志。
3、在操作洞內電氣設備時,要符合以下規定:
(1)非專職電氣操作人員,不安排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將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膠鞋并站在絕緣板上。
(3)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位,保證有良好的絕緣,使用前先進行絕緣檢查。
(4)低壓電氣設備將加裝觸電檢查。
4、電氣設備有良好的接地保護,每班均由專職電工檢查。
5、電氣設備的檢查、維修和調整工作,由專職的電氣維修工進行。
6、洞內照明的燈光保證亮度充足、均勻及不閃爍,凡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庫房或洞室,均采用防爆型燈具或間接式照明。
7、供電與電器設備安全措施
(1)施工用電的線路設備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施裝設,同時符合當地供電部門規定。使用期限超過六個月,保證達到正式電力工程的技術要求。
(2)配電系統分級配電,用漏電保護,配電箱,開關箱外觀完整、牢固、防雨防塵、外涂安全色并統一編號。其安裝形式均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規定,并標明用途。
(3)動力電源和照明電源分開布設。
(4)所有電器設備及其金屬外殼或構架均按規定設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護。
(5)現場所有用電設備的安裝、保管和維修由專人負責,非專職電器值班人員,不操作電器設備,檢修、搬遷電器設備(包括電纜和設備)時,先切斷電源,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告牌。
(6)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有良好的絕緣。使用前將進行絕緣檢查。
(7)施工現場所有的用電設備,將規定設置電保護裝置,并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
(8)電器設備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如靠背輪、鏈輪、皮帶和齒輪等),均加裝遮欄或防護罩。
(9)直接向現場供電的電線手動合閘時,先與洞內值班員聯系。
(10)工作現場照明使用安全電源。在特別潮濕的場所、金屬容器內或鋼模、支架密集處作業,行燈電壓不大于24V,同時采用雙線圈的行燈變壓器。
篇3:工作面機電設備管理電氣安全技術措施
1、機電設備使用管理
1、本采區新面投入的所有機電設備必須進行驗收及檢查合格后,方準許入井安。
2、電氣設備入井前必須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防爆率達到100%,方可入井。
3、本采區井下變電站必須設在進風流中,巷道要直平、無滴水、新鮮風流暢通,嚴禁存放無關的設備和物件,變電站必須設置足夠數量的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材。
4、設備列車放在回風巷必須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5、電氣設備不得超過額定值運行
6、供電線路必須使用檢漏繼電器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保證自動切斷漏電的饋電線路每天必須對低壓檢漏裝置的運行情況進行一次跳閘試驗,并有相應的試驗記錄。
7、井下變電站(變電列車)值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值班。
8、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電氣設備前,必須先切斷電源,并經瓦斯員檢查瓦斯濃度后,在作業巷道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以下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
9、普通型攜帶式電氣設備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濃度1%以下的地點使用,并由瓦斯員實時檢測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