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標志設備管理規程

安全標志設備管理規程

2024-07-13 閱讀 1133

一、安全標志

正確使用安全警示標志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

安全標志是指在操作人員容易產生錯誤而造成事故的場所,為了確保安全,提醒操作人員注意所采用的一種特殊標志。目的是引起人們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預防事故的發生。但安全標志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規程和保護措施。根據國家的有關標準,安全標志應由安全色,幾何圖形和圖形符號構成。

國家規定的安全色有紅、藍、黃、綠四種顏色,其含義是:紅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藍色表示指令或必須遵守的規定;黃色表示警告、主義;綠色表示提示、安全狀態、通行。

安全標志根據使用目的,可以分為9種:1.防火標志(有發生火為危險的場所,有易燃易爆危險的物質及位置,防火、滅火設備位置);2.禁止標志(所禁止的危險行動);3.危險標志(有直接危險性的物體和場所并對危險狀態作警告);4.注意標志(由于不安全行為或不注意就有危險的場所);5.救護標志;6.小心標志;7.放射標志;8.方向標志;9.指導標志。

施工單位應建立施工現場正確使用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色的相應規定,對使用部位、內容作具體要求,明確相應管理要求、職責和權限,確定監督檢查的方法,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

企業應對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和有較大危險因素的擦痕能夠所及相關設施、設備確定安全警示表示的統一規定。安全保護措施和警示、警告標識應符合安全色與安全標志規定的要求。

企業負責人應對安全標志進行檢查。該項檢查是對所設安全標志同作業現場條件和狀態是否相適應的一種檢查。

二、設備管理

企業應建立健全設備管理制度,加強設備的采購控制、設備的租賃管理和設備檔案管理,明確相應的管理要求、職責和權限及工作程序,確定監督檢查、實施考核辦法,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

設備(含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管理制度包括采購、設備安裝和拆卸、設備驗收、設備檢測、設備使用、設備保養和維修、設備改造和報廢等各項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管理的內容包括符合各級管理部門的有關要求、管理職責和權限、管理的工作程序、監督檢查措施和實施考核的辦法,并對管理實施記錄提出要求。

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查看企業的設備管理管理制度,如果設備管理管理制度缺項,或管理制度內容不完善,將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扣分,如果缺項很多,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將被評為不合格。

1.設備采購的控制

施工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購置合格的施工機械設備。所購設備有效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實行許可證制度產品的許可證等)必須齊全。

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發現一臺設備無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或證書不齊全,將扣分,如果缺的很多,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將被評為不合格。

2.設備租賃管理

施工企業應對設備出租和承擔對象所能承擔的自治和能力進行確認。

承租設備應對出租商進行評價,選用合格出租商的設備,并合理使用及時維護。

出租單位設備、機具和配件,應保證性能良好、運行安全可靠并及時進行檢修和維修。簽訂租賃協議時,應出具安全性能檢測合格證明。禁止出租和承租檢測不合格的機械設備、機具和配件。

施工企業應與出租企業在租賃前簽訂書面租賃合同,并簽訂安全協議書,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在檢查中,發現不符合設備租賃管理要求的事項,將在安全評價和審核中扣分,如過缺的很多,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將被評為不合格。

3.大型設備裝、拆安全控制

施工企業用于施工現場的大型設備主要是指起重設備。施工起重機械設備安裝、拆卸的控制的主要內容有: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手續、施工企業資質、從業人員資格、施工起重機械設備基礎的隱蔽工程驗收、工作程序和過程控制,按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專業監控人員到位和檢查驗收工作及監控記錄等,監控內容必須有書面記錄。

施工企業應嚴禁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或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不得將施工起重機械的拆裝工作分解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進行。起重機械設備安裝完畢后除了安裝單位自查、自檢以外,還應當委托相應的建筑機械設備檢測機構對已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實施檢測,經檢測合格,取得合格證書后方可使用。

在檢查中,發現由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從事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或由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拆卸工作,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將被評委不合格;將施工起重機械的拆裝工作分解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進行的,將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扣分。

4.機械設備的完好標準與設備完好的要求

為使企業管好、用好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效能,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確保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處于完好技術狀態,預防和杜絕施工現場重大機械傷害事故和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由江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和江蘇省建筑安全與設備管理協會組織有關專家、技術人員對1995年由江蘇省標準局、江蘇省建筑工程局頒布的《建筑機械設備完好標準》(DB32/114-95)進行了重新編寫,并更名為《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完好技術標準》。該技術標準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性及可操作性,對建筑施工企業、建筑機械設備租賃企業進行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管理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對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使用具有較強的規范作用。

企業應做好設備的管理工作,及時傳達并有效落實相關文件要求,從方案到現場實施,均要控制,嚴禁企業內部各個場所使用國家、行業和地方明文淘汰的施工生產設備,以及落后或不安全的施工工藝。企業應有創新意識,提倡優先選用國家、行業和地方上推薦的新型施工設備,以及新的施工工藝和新的安全防護材料、器具,或在安全施工科技領域有所創新。發現企業內部有使用國家、行業和地方明文規定的淘汰的施工生產設備,以及落后或不安全的施工工藝,將在安全生產條件評價和審核中扣分。企業內部推廣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或科技成果,在安全生產條件的評價中將給予加分的鼓勵。

5.特種設備管理

目前施工企業常用的特種設備主要包括壓力容器、起重機械。施工企業應對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專人管理,明確管理要求、職責和權限,確定監督檢查、考核的方法,形成文件并組織實施。企業應對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專人管理,并以文件形式確立。

施工企業應確保各場所使用的特種設備均通過相關法定檢測機構定期檢測,且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6.設備檔案管理

施工企業應當建立設備管理檔案,并備有設備狀況明細表,包括自有設備、出租設備、承租設備的數量、設備型號及規格、日常檢查記錄等管理記錄和目前狀況的簡要情況說明。

三、安全檢查測試工具管理

施工企業應配備相應的合格安全檢測工具,并做好檢測工具的校準和檢定管理工作,根據本企業施工的特點,規定并有效落實各施工場所配備相應完善的安全檢測設備和工具,配備的安全檢測設備和工具應有配套的相關產品合格證書或許可證或認證證書。施工企業應按規定對安全檢測工具進行檢定、校正。

篇2:煤炭局監控中心設備管理制度

一、安全監控系統網絡信息設備,要保持正常運行,不得隨意停電,如發現設備故障,要及時匯報,并做好運行記錄;

二、不得用監控中心監控計算機從事危害公共安全、網絡安全、損害公共利益或侵害他人正當權益的活動;不得傳播和發送與安全生產無關的其它信息;

三、監控中心值班人員不得在監控計算機上安裝與監測監控系統無關的任何程序;不得玩游戲、播放光盤。

四、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必須堅持24小時不間斷運行,在操作中不得斷開,已達到安全保障目的;

五、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要嚴防計算機病毒入侵,定期更新病毒殺毒軟件、定期殺毒;

六、每月UPS在市電正常不停電的情況下,要人為斷開放電1-2次,每次放完為止,防止電池損壞;UPS電源應定期測試主要技術指標,當性能指標達不到要求時,要及時更換;

七、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在工作中要時刻注意計算機是否死機、工作不正常、音響是否有足夠響的聲音,防止報警無聲;

八、(監控中心交流電源應有過壓、欠壓、避雷和漏電保護,雙路電源供電;)監控中心監控設備在電網停電,線路恢復供電后,應當及時檢測電源電壓,防止因電網電壓的變動,損壞設備或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篇3:煤礦停頭停面停設備管理規定

為規范操作及管理行為,杜絕人身傷害事故,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規定。凡發現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立即停止作業或停用設備,并報告安全監察部門,做到隱患不消除,不進行作業。

一、通用部分

(一)安全生產環境條件、技術條件、管理條件不具備,隱患未排除、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責任不明確、不落實的情況下組織生產的。

(二)無設計、無規程、無措施或存在重大缺陷、重大安全隱患的;現場不按設計、規程、措施施工的。

(三)違反程序擅自壓縮工期、改變技術方案和工藝流程的。

(四)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的;生產班組出勤人員達不到規定要求的。

(五)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強令無特種作業資質人員從事特種作業的。

(六)高空作業地點防墜落等防護設施不齊全的。

(七)井口附近20米范圍內,井下等禁止明火作業的場所無專項措施或不按專項措施進行電、氧焊作業的。

(八)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二、采煤、掘進部分

(一)掘進迎頭積煤(矸)超過巷道斷面三分之一的,耙裝機沒有按措施規定及時前移、安全防護設施不全的。

(二)掘進錨網支護連續三根錨桿支護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擅自改變支護參數降低支護強度的。

(三)采煤工作面老塘懸頂超過作業規程規定、出現冒頂而未按要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的;采煤工作面超前支護達不到措施要求的;采掘工作面臨時支護不規范、不正常使用或空頂作業的。

(四)采掘工作面無跟班隊長的或零星工程無安全負責人的;開工前未執行“三位一體”(班組長、安檢員、瓦檢員)安全確認的。

(五)采掘工作面有沖擊地壓危險,沒有編審防治實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或未按其執行的。

(六)頂板離層值超過規定未及時采取加固措施的。

(七)掘進巷道在揭露老空前,未制定或落實老空探查安全措施的。

(八)過構造帶、三岔門、四岔門等和揭煤、透窩沒有根據要求制定、落實專項措施的。

三、機電、運輸部分

(一)電氣設備保護不完好的;電氣設備甩保護的;井下電氣設備出現失爆現象的。

(二)電氣設備搬遷、檢修時不執行電氣管理制度的。

(三)操作高壓電氣設備時不佩戴安全防護用具的。

(四)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帶電體及機械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位防護罩、遮攔等防護設施不全或防護功能失效的。

(五)起吊作業重物下站人的、超載起吊的、起吊索具不完好的以及起吊裝置不牢固、不符合要求的。

(六)采掘機械裝備急停閉鎖裝置失效的,耙裝機或耙裝機回頭輪固定不合格的;耙裝機耙斗與鋼絲繩的聯接不合格的。

(七)各類牽引鋼絲繩斷絲、銹蝕、磨損超標或連接裝置不符合規定的;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防護設施不齊全及存在嚴重缺陷的。

(八)機車的燈、閘、警鈴、信號、連接裝置和撒砂裝置不符合規定的。

(九)斜巷防跑車裝置、防護裝置及安全設施不完好、不齊全、不符合規定的;斜巷運輸沒有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的或沒有取得“安全運行許可證”的;斜巷上下口沒有信號硐室和躲避硐室的。

(十)采掘工作面軌道質量達不到采區軌道質量標準,對行人、行車、停車安全構成威脅的;采掘工作面的車場設在斜坡上的,出現斜坡停車的。

四、一通三防部分

(一)通風系統未形成的,采掘工作面未實行獨立通風的,進風和回風經過采空區和冒頂區的(水采工作面回風經過采空區的除外),生產水平和采區未實行分區通風的。

(二)無風或微風作業的。即:煤巷最低風速低于0.25米/秒的,巖巷最低風速低于0.15米/秒的,或風量低于作業規程要求的,或盲巷未按規定及時封閉的。

(三)采掘工作面空氣溫度超過30攝氏度,機電設備硐室空氣溫度超過34攝氏度的。

(四)局部通風機未按照規定設置風電、瓦斯閉鎖的;局部通風機供電不符合規定的;局部通風機喝循環風的。

(五)井下各地點瓦斯超限作業的;不按規定檢查瓦斯,存在漏檢、假檢的;采掘工作面應安裝而未安裝隔爆設施的。

(六)采掘工作面防塵系統不健全或有防塵設施但不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使用的;不采取濕式打眼的。

(七)采煤機、掘進機噴霧設施滅塵效果達不到要求的、不能正常使用的。

(八)采煤工作面注漿系統不完善或不符合要求的,未按防止自然發火設計組織生產的,有自然發火征兆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繼續生產的。

(九)爆破作業不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的;裝藥人數超過規定的;殘炮處理不按規定執行的;一次裝藥分次爆破的。

(十)放炮器、放炮母線不完好;爆破作業缺少水針及水炮泥的;警戒設施不全、警戒距離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五、防治水部分

(一)出現突水征兆仍組織生產的;采煤工作面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而進行回采的。

(二)采掘工作面存在水患而未制定、落實探放水措施的,水患未消除而進行采掘施工的。

(三)探放水作業無專業隊伍、無專用設備的;探放水作業地點巷道不通暢、支護不合格、有害氣體超限、未設置專用電話的。

(四)探放水工程無專項設計的,有設計無安全施工措施的、探放水時排水系統未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