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PA新員工培訓失物上交及招領
酒店PA新員工培訓:失物上交及招領
培訓項目:失物上交及招領
具體內容:
1、遺留物品的來源:客房、公共區域、餐廳等公司范圍內的所有地方,由客人或公司職員遺留丟失的一切物品,包括非本區域在外的所有物品。
2、失物上交及保管:
⑴發現物品后第一時間電話通知管家部辦公室,向文員詳細描述所發現之遺留物品的名稱、形狀、顏色、品牌、數量等。
⑵普通物品以最短的時間內將物品送到管家部辦公室,貴重物品或大量現金立即通知當值經理和保安到現場清點登記,當事人在清點登記前盡可能不要離開現場。
⑶服務員把遺留物品交上管家部后首先要清點好。
⑷在遺留物品登記本上登記好日期、客人姓名、房號、拾獲者、經手人以及物品描述。
⑸所有遺留物品都必須鎖在失物儲存柜內,存放時要將物品分類存放,貴重物品要交由管家部經理儲存在保險柜內。
⑹食品:包裝食品在食品的最后食用期的前3天,最長保存期為90天,不包裝食品的最長保存期為7天。
普通物品:保存期為90天。
貴重物品:保存期為1年或以上。
3、失物招領:
⑴所有拾獲的遺留物品由大堂副理及樓層主管盡力尋找通知失主認領。
⑵如客人回來認領時,需復述清楚物品的內容,遺失地點,核對清楚認領者身份與失物者身份相符后將物品交還客人,并請客人在登記本上簽名確認。
⑶保存期滿后無人認領的物品將發還給拾獲人;拾獲人有權在物品保留期限到期時向辦公室遺留物品的存放負責人索取拾物。(一般每月處理一次)如果遺留物品保存期滿時拾獲人已經離職,該遺留物品由管家部保管及支配。
篇2:成立失物招領中心工作方案
為開展好首屆招領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服務同學,促進文明風尚發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各項工作,出色的完成院領導交予的任務,并在工作中作出自己的特色,特擬訂如下計劃:
一、明確目標
招領是為有愛心的人提供學習、交流、服務,作為招領服務中心,其目標就是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積極引導更多的同學參與愛心,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促進協會健康蓬勃的發展,并進一步加強對協會的管理,推動協會開展各種有益于同學的演出活動,發揮招領服務中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在招領管理中不斷貫徹落實綜合管理辦法的執行特制定本細則。
二、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協會知名度
制作簡易的宣傳單及海報,組織協會成員到各大隊進行宣傳,聯系圖書館、食堂、ic卡充值室及各大隊寢室樓、教學樓的教工人員,做好各項宣傳工作,形成健全的失物招領網絡。協會本學期將實現服務警院師生,發揚拾金不昧精神而奮斗。
三、團結務實,以人為本
倡導積極務實的工作態度,建立一個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體現人性化管理理念。
四、加強合作
加強與外界的溝通,特別是與院內各協會、各學生會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吸取別人的先進經驗,聯合我協會實際,相互貫通,相互融合,不斷創新,為協會的發展謀求新的方向。
五、工作要求
協會首先應該進行內部的整合,把各自的工作和分工都重新明確,建立一個合作的團結的集體,并確立相應的制度,每兩周開一次例會,我們將積極配合社團從實踐中真正去實現這些規劃,相信我們的協會會更加輝煌!
六、規范管理制度,系統管理
招領服務中心制度應不斷的完善與修改。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修繕,特別是會員管理及資金管理制度,實現會員管理的全面化、人性化;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系統化。為日后招領的發展做好鋪墊。
七、工作機制及制度
(一)會長負責制:即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作為招領中心的總負責人,負責管理招領中心的各項工作。
(二)工作室:成立一個匯總中心室,并在各大隊教學樓、寢室樓處設立分點。匯總中心室負責將各分點一周內未認領物品的保管、宣傳工作。
(三)工作室和網絡雙軌運行制:本招領中心除設立工作室外,還將設立專用招領qq群、電話號碼做接收、宣傳,公布等。
(四)值班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07:30―8:00,下午12:30―13:30。
(五)登記事項:失物上交登記時,志愿者應詳細登記失物及拾者的具體信息;認領者應憑借身份證、學生證等有效證件登記領取。(登記薄:日期、姓名、區隊、聯系電話、備注)
(六)保管制:失物由工作室保管員保管,設立保管箱。鑰匙由保管員掌管。
(七)公示黑板:設立在食堂門口,內容詳略得當,及時公示。
(八)獎勵和處罰制度:對主動送交失物到中心室的同學及積極工作的志愿者給予通報表揚。對中心工作人員作出的有損壞、遺失、私吞失物者,給予相應的賠償及批評警告等處罰。
八、注意事項:
(一)中心內部要有專門的人員保管登記表,內部人員也要互相監督,不許私存失物。對當日值班的工作人員和具體時間,都要進行登記,存檔。
(二)每學期可根據備案開展一次“最具拾金不昧大隊”、“最具拾金不昧區隊”、“最具拾金不昧人”的評選活動,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揚。
九、經費預算:
篇3:某購物中心失物招領操作管理規程
營運管理類標準指引
制定部門:營運部
購物中心失物招領操作管理規程
1.目的
為加強各項目內對拾遺物品及失物招領的管理。
2.范圍
適用于各項目范圍內遺失物品管理。
3.職責
前臺營運人員落實失物記錄、管理及招領工作。
4.作業內容
4.1客戶或員工拾到他人遺失物品,可直接交至現場服務臺或者服務中心前臺處。
4.2服務臺及服務中心前臺人員負責將拾獲物品的地點、時間及特征記錄在《失物招領記錄表》內,以供失者認領。
4.3當值服務人員可根據失物相關信息,嘗試聯系失主,如能聯系上的落實招領工作,完成《失物招領記錄表》。
4.4每日下班前將失物及《失物招領記錄表》統一存放到服務中心辦公室,落實失物管理工作。
4.5服務臺或前臺對當日未有人領取的失物進行編號,裝袋,貼上標簽,標簽上寫清失物編號,編號標準:****/**/***(年/月/序號)。
4.6失主在認領失物時要求說明失物特征、失物地點與時間,并攜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等)領取,領取時請配合填寫相關資料。
4.7前臺應妥善保管好遺失物品,在失主認領前如發生意外,其后果由當事人承擔。對前來認領的失主,要認真核對其證件和遺失物品的特征,避免錯領和冒領。
4.8失物在拾到之日起至7日內存放在前臺,一般失物7日至3個月內存放在資料庫。貴重物品等15日至半年內存放在資料庫。
4.9遺失物品的儲存保管期限
4.9.1對于一般失物且沒有失主聯系方式的保管期限為3個月。
4.9.2貴重物品的保管期限為6個月(例如手表、珠寶等)。
4.9.3對于有失主聯系方式的失物保管期限為6個月。
4.10遺失物品的清理
4.10.1前臺應隨時維護存放遺失物品處的清潔,每周清理一次。
4.10.2對于已到保管期限的,失物價值較大若未有人前來領取的例如手表、珠寶等,交由公司或財務部門處理。
4.10.3對于無較大價值的失物,若還未有人前來領取,公司員工拾到的失物交于拾獲者所屬部門處理。若是拾獲者已離職或者客戶拾到的,由管理層決定如何處置。
5.支持性文件
6.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