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丸室操作規程
1、遵守拋丸機鑄造設備通用操作規程。
2、工作前還必須遵守:
a、檢查拋丸頭的葉片、導向套、分丸輪等易損件的磨損情況,如磨損嚴重,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b、檢查鐵丸輸送系統,如提升機、螺旋輸送篩(或多角篩)、貯砂斗、輸丸管等是否有堵塞或卡住的現象,如有這些現象,應及時處理;
c、檢查懸鏈及輔助鏈是否有松動和脫軌象,如有這些現象,應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d、檢查拋丸室內有無落下的鑄件,如有落下鑄件,應及時清除;
e、檢查防護簾和防護板的完好性,不允許缺少或出現過大的磨損,否則應于更換;
f、檢查懸鏈掛鉤的磨損是否嚴重,轉動是否靈活,如磨損嚴懲或轉動不靈活,應及時更換或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g、分別啟動各個機構,檢查拋頭、鐵丸輸送系統、輔助鏈和懸鏈的運動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
3、工人各還必須遵守:
a、操作人員帶好防護用具,以免鐵丸傷人;
b、啟動設備應按下列順序進行:
風機--斗式提升機--螺旋篩(或多角篩)--拋頭腦1,2,3,4,5,6,--輔助鏈--鐵丸閘門--懸鏈。停機順序相反,即懸鏈--鐵丸閘門--輔助鏈--拋頭--螺旋篩(或多角篩)--提升機--風機。
C、必須在懸鏈上掛潢30個掛鉤的鑄件后,才能一面清理,一面連續掛鑄件;
d、先點動試車,然后空運轉3--5分鐘,并檢查拋丸頭,螺旋輸送器提升機、卷揚機、鏈板帶工作的平穩性,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
3、工作中還必須遵守:
a、工作時、操作人員帶好防護用具,以免鐵丸傷人;
b、按下列順序開車:啟動通風機--打開滾動大門--開動加料斗--點動鏈板帶--加料斗復位--關閉滾動大門--開動鏈板帶--啟動拋丸頭--開動螺旋輸送器--啟動提升機--打開鐵丸閘門。
停車順序與此相反;
c、經常注意拋頭運動的平穩性,如拋頭震動大,應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d、每次加入鑄伯的重量不超過500公斤,不少于300公斤,視鑄件的大小和形狀而定;
e、根據鐵丸消耗情況,經常補充新鐵丸,并注意不要壓死提升機;
f、當拋丸機頭工作時,不可使鏈板反向運動;
g、當拋丸機頭工作時,嚴禁開啟滾筒門;
h、當拋丸機頭工作時,不得停止螺旋輸送器和提升機的運動。
篇2:安全崗位責任制:雙鉤式拋丸清理機
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2.應熟知設備的性能、構造,使用方法和保養知識。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并及時匯報,嚴禁帶病作業。
3.工件吊運遵守電動葫蘆使用的相關規定。
4.精心維護,及時清理和更換易損件,提高設備完好使用周期。
5.節約使用原材物料,提高清理效率。
6.按時清理氧化皮等廢物,搞好設備及設備周圍衛生。
篇3:拋丸機安全操作規定
1、本機為定機定人負責制,非本機操作者未經車間領導同意時,不得動用。
2、上班生產前,操作者應認真點檢設備各系統,電動葫蘆、鋼絲繩、吊鉤、掛具應正常,拋式機構、吸塵機構、電器裝置等均應正常、可靠、安全。
3、裝載的拋丸產品總量應在額定范圍,不準超載運轉。
4、拋用的鐵丸規格數量及拋丸的時間,應按產品生產工藝執行,以保證拋丸后的產品表面質量。
5、在向吊具中裝卸產品時,吊具底下嚴禁有人。
6、拋丸機啟動前,必須將門關閉嚴密,各部位均無異常時方可啟動,特別要嚴防鐵丸外射打人,傷害眼睛。
7、在拋丸生產過程中,操作者應隨時聽、視操作設備有無異聲、異常,一旦發生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8、拋丸操作視帶有粉塵作業和鐵丸外濺,操作者必須穿戴好發給的勞動防護用品(特別是口罩和眼鏡)以做好衛生防護工作。
9、當天(班)拋丸生產結束,做好設備與生產現場的清掃、清潔工作。
編制:審核:批準:實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