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會計部規章制度
物業公司會計部規章制度
1.遵守國家有關財務政策、法令、法規。
2.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3.服從領導,聽從指揮,不得頂撞上級。
4.按時上班,不遲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要提前一天請假,如遇到特殊情況要在當日10:00前電話請假。
5.著裝整齊,不披頭散發,著淡裝,上崗時要配帶胸卡,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
6.加強團結,具有協作精神,共同搞好本部門工作。
7.工作時間不得串崗,不得聊天,在辦公場所不得大聲喧嘩,離開崗位要跟部門負責人打招呼。
8.樹立"為客戶服務第一"的思想,強化服務意識。
9.接待客戶語言要文明,態度和藹,提高辦事效率,縮短客戶等待時間。
10.耐心回答客戶的咨詢,接電話時要使用禮貌用語。
11.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工作技能。
12.工作安排合理,有計劃性,按時完成本職任務。
13.當好領導的參謀,對往來款項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保守公司財務秘密。
14.保護好部門公共財務,搞好公共衛生,保證有良好的工作環境,每日上班前十分鐘打掃環境衛生。
15.遵守防火制度,下班前檢查門窗,關燈關電源。
16.上班時間無故不得打私人電話。
篇2:會計檔案管理規章制度(范本)
第一章總則
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保證會計檔案的安全、完整、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財政部《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會計檔案管理部門
1、公司檔案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負責會計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會計檔案的具體管理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由財務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在專門地點保管。保管地點應具備完善的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盜等條件。
2、財務部門及公司內部有關的分公司、子公司、必須建立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查閱和銷毀等管理制度,保證會計檔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閱、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第三章會計檔案歸檔的范圍
1、會計憑證:包括外來的和自制的各種原始憑證、原始憑證匯總表、記賬憑證、記賬憑證匯總表,涉及對外對私改造資料,銀行存款(借款)對賬單及余額調節表等。年度終了都必須按照規定歸檔。
2、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各種輔助登記簿等。
3、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制度》規定和主管部門臨時通知編報的主要財務指標快報,月、季、年度會計報表,報表附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上級主管部門對報告的批復及社會審計的審計報告。
4、其他會計核算資料:凡與會計核算緊密相關的,由會計部門負責辦理的有參考價值的數據資料。
5、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
第四章會計檔案的整理
會計年終了后,應將裝訂成冊的會計檔案進行整理立卷。各種會計檔案應按會計檔案材料的關聯性,分門別類地組成幾個類型的案卷,將各卷按順序編號。
1、會計憑證。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將裝訂成冊的憑證,統一登記案卷目錄,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裝訂:根據憑證的多少,分散裝訂,做到整齊、牢固、美觀。
(3)裝訂封面的所有內容要填寫齊全,包括:單位名稱、年度、月份、起止日期、號碼、裝訂人簽章等。
2、會計賬簿
各種會計賬簿辦理完年度結賬后,除跨年使用的賬簿外,其他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會計賬簿在辦理完年度結賬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欄填寫“結轉下年”字樣,不填其他內容。
(2)會計賬簿在裝訂前,應按賬簿啟用表的使用頁數,核對各個賬戶賬面是否齊全,是否按順序排列。
(3)活頁賬簿支空白頁后,將本賬面數項填寫齊全,撤去賬尺,用堅固耐磨的紙張做封面、封底,裝訂成冊。不同規格的活頁賬不得裝訂在一起。
(4)會計賬簿的裝訂順序:會計賬簿裝訂封面—賬簿啟用表—賬戶目錄—按本賬簿頁數順序裝訂賬頁—會計賬簿裝訂封底。
(5)裝訂后的會計賬簿應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頁現象。
(6)賬簿裝訂的封口處,應加蓋裝訂人的印章。
(7)裝訂后,會計賬簿的脊背應平整,并注明所屬年度及賬簿名稱和編號。
(8)會計賬簿的編號為一年一編,編號順序為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借)款日記賬、分戶明細賬、輔助賬。
3、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編制完成并按時報送后,留存報表均應按月裝訂成冊,年度終了統一歸檔保管。
第五章會計檔案的歸檔保管
1、當年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財務部門保管一年,期滿后存入檔案并由專人保管。
2、會計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全部會計檔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調閱、銷毀等一系列工作。
3、機構變動或檔案管理人員調動時,應辦理交接手續,由原管理人員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將全部案卷逐一點交,按管人員逐一接收。
第六章會計檔案的借閱使用
1、財務部建立會計檔案清冊和借閱登記清冊。
2、凡需借會計檔案人員,須經財務負責人或單位領導批準后,方可辦理調閱手續。
3、借閱會計檔案人員,不得在案卷中標畫,不得拆散原卷冊,更不得抽換。
4、借閱會計檔案人員,不得將會計檔案攜帶出外,特殊情況,須經單位領導批準需要復制會計檔案的,須經財務負責人或單位領導批準后方可復制。
第七章各種會計檔案保管期限
1、會計憑證保管15年。
2、會計賬簿保存15年,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保25年。
3、會計報表保存10年,其中年度決算表永久保存。
4、發貨票保管5年。
第八章會計檔案的銷毀
1、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由檔案部門提出銷毀清單,匯同財務部門共同鑒定后,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報經主管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銷毀。對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結清債權、債務時為止。
2、按規定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檔案部門和財會部門、審計部門共同派人監銷,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以前要認真清點、核對,銷毀后,在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并將監銷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告有關領導。
第九章附則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實施,未涉及情況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篇3:會計電算化規章制度(范本)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為提高企業財會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嚴格執行財政部頒發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同時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有嚴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1、崗位責任制
在系統運行前,必須確定會計電算化崗位及職責,根據會計業務量要求和會計數據處理方式不同,可設以下崗位:
A、會計主管:
(1)負責組織開展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包括制訂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配合計算機人員研制相關的系統開發、會計軟件系統的日常應用、崗位監督、會計檔案管理等。做為會計主管應具備會計和計算機知識。
(2)負責制訂會計崗位責任制,并協調管理各崗位員工的工作。
(3)制訂會計電算化的各項管理制度。
(4)負責整個系統正常運行、應用軟件資源的調配、系統故障及時處理。
B、系統操作員:
(1)負責會計核算所需數據,如:記帳憑證、往來帳、銀行帳、報表、材料單、工資單等。
(2)打印輸出各種帳簿、報表等。
(3)做好數據備份工作。
C、憑證審核員:
(1)對手工計算編制的計帳憑證審核。
(2)負責計帳、結帳工作。
(3)負責報表的編制工作。
(4)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
D、會計檔案:
(1)負責有關系統軟盤、數據軟盤的存檔,各種帳、證、表的保管。
2、操作管理制度:
(1)操作員應經過系統培訓后才能上崗。
(2)應經會計主管批準才能上崗,且只能在主管批準的權限內工作。
(3)嚴格按系統說明完成每一步工作。
(4)若出現故障情況,應報告領導一同分析原因;若出現系統引起的故障,應及時通知銷售商派人進行維護。
(5)應至少一個月備份一次數據,以防數據丟失。
(6)外來軟盤不得在有會計軟件的機器上運行,以防感染病毒。
3、機房管理制度:
(1)未經許可的無關人員不得隨意使用財會專用機。嚴禁在機器上玩游戲。
(2)不得帶電拔插頭,以免損壞機器、設備。
(3)嚴禁使用外來軟盤,必要時要先殺毒后再使用。
(4)嚴格按順序開啟機器,長時間離開應關閉機器,下班必須關閉電源。
(5)應保持計算機清潔。
(6)計算機出現故障,應由專人維修,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拆開。
4、有嚴格的硬件、軟件維護制度:
若硬件出現故障,應及時通知銷售商派人維護,切勿自己拆開。
軟件維護包括:
(1)對會計軟件的日常維護,包括:科目的升級、常見錯誤排除、數據恢復、調整打印機參數等。
(2)維護人員不得擅自改變原有軟件的程序。
(3)財會人員因正常操作失誤而引起的錯誤,應由財會人員改正,不得由維護人員通過維護修改,如打開憑證庫、帳簿庫等文件進行修改。
(4)加強對硬件、軟件的維護,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5、有會計檔案管理制度:
會計電算化的檔案管理,大部分內容同手工一樣,應特別加強以下方面的管理:
(1)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文檔資料的保存。
(2)定期備份核算數據軟件的保管。
(3)帳簿中的日記帳、銀行帳每天打印,帳頁打印輸出裝訂成冊;總帳每月打印,年終裝訂成冊。
(4)全年會計年度結束,備份兩份完整軟盤分別保存。
(5)所有會計檔案必須造冊登記,以備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