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斷面球墨鑄鐵件質量控制措施

大斷面球墨鑄鐵件質量控制措施

2024-07-18 閱讀 3344

球墨鑄鐵自從1947年問世以后,大體經歷了十年的過程,便以一種新型的工業金屬材料投人了工業生產,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生產比例不斷增加。據統計,2005年度世界球鐵件產量已達到1959萬噸,我國球鐵件產量達到583萬噸。美國雜志《M0dernCasting》預測,從2004到2008,全球球墨鑄鐵件產量的年增長率達到3.8%,高于全球金屬鑄件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位居第二。球鐵產量之所以能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制造業的發展,厚大斷面球鐵在冶金、機械、交通運輸及核燃料儲運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需求量迅猛增加。

一般認為,鑄件壁厚l00mm以上的球墨鑄鐵件稱為大斷面球墨鑄鐵件。大斷面球鐵件尺寸大,重量大,壁厚大,鑄造時的熱容量大,凝固緩慢,極易造成球化衰退與孕育衰退,從而導致鑄件的組織和基體發生變化,特別是在鑄件的心部更加嚴重。主要表現為石墨球粗大,石墨球數量減少,石墨漂浮,石墨球產生畸變,形成各種非球狀石墨,主要有偽片狀、蠕蟲狀。爆裂狀和碎塊狀。同時由于凝自時溶質元素的再分配還會出現嚴重的元素偏析及晶間碳化物、反白口等一系列問題,其結果使得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變差,特別是延伸率和塑性明顯降低,從而制約了大斷面球墨鑄鐵的推廣使用。隨著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在技術條件上,對大型球鐵件的內外在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鑄造工作者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針對大斷面球鐵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鑄造工作者提出了多種質量控制措施,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介紹。

1?加快冷卻速度

鑄造大型球墨鑄鐵件的關鍵工藝措施之一是加快鑄件的冷卻。通過各種冷卻手段,縮短凝固時間,有效控制大斷面球鐵鑄件的質量。一些研究結果認為,鐵液的凝固時間應控制在2h之內。對大斷面球鐵鑄件,各種型砂都難于滿足快速冷卻的要求。提高冷卻速度的常規辦法是加冷鐵,強制冷卻、冷鐵和強制冷卻配合應用。

1)加冷鐵冷鐵的熱導率大,蓄熱能力強,是應用最廣的加強冷卻材料。冷鐵工作面第一次使用前要加工,不得有氣孔、砂眼等缺陷,重復使用時必須把工掰彩作面磨光且干燥處理,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冷鐵使用次數。實驗表明,冷鐵只能在一定范圍內起作用,鑄件壁厚尺寸太大時,仍然不能消除碎塊狀石墨。

2)強制冷卻強制冷卻是指使用水冷或水、汽?冷或空氣冷等強制措施,強化鑄件凝固,減少凝固時間,保證需要的結晶組織。但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強制水冷的安全性。

3)冷鐵與強制冷卻配合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冷鐵的冷卻作用,特別是石墨冷鐵的冷卻作用,可在冷鐵的內部或外表面采用強制冷卻措施。最常用的冷卻介質是空氣、霧化水、液氧和水,選用哪種介質進行強制冷卻,需依具體條件而定。例如,齊齊哈爾二機床企業集團鑄造分廠,在進行大斷面高伸長率球墨鑄鐵制造研究過程中,采用在冷鐵中間放置通氣管,造型時將冷鐵按位置安放好并接通管路,澆注時將壓縮空氣通人管道中連續供氣,顯著加快鑄件的冷卻速度并保證石墨形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懸浮劑?澆注時加入懸浮劑均勻分布于鐵水內部,起到“內冷鐵”的作用。通常的懸浮鑄造工藝應考慮介質的顆粒大小、比重、成份等物化性能,鐵液的溫度、流動性以及采用的懸浮劑性能等工藝參數,其加入量一般不超過5%,但對于厚大斷面球鐵,由于保持液態時間相對較長,在選擇合適微型鐵的基礎上,加入量可以增加至10%。有實驗證明,粒度為5.7mm,成分接近大斷面球鐵模擬試樣的化學成分的白口組織的鐵丸作為微型冷鐵加人到金屬液中,可有效地抑制大斷面球鐵的球化衰退,改善組織的均勻性及其雜質元素的分布形態,提高機械性能。

2?嚴格控制化學成分

大斷面球墨鑄鐵件的生產要求嚴格控制化學成分。

1)碳當量碳當量高易產生石墨漂浮,但過低又易產生縮孔縮松等缺陷。從改善鐵液鑄造性能考慮。盡量使鐵液的碳當量接近共晶點。而由于球化元素的影響,球鐵的共晶點右移至4.6%--4.7%。有人認為,控制碳當量在4.1%一4.3%較為適宜。一般控制w(c)在3.4%~3.7%,例如文獻介紹,在Φ600×1500mm大斷面球墨鑄鐵件試制過程中,速擇w(c)為3.5%-3.7%,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Si?硅一方面具有促進石墨化、提高鐵索體含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促進球化衰退、導致低溫脆性、促進碎塊狀石墨形成的作用。多數研究認為厚大斷面球鐵中,硅量應限制在1.8%一2.2%。

3)Mn?錳是促進碳化物形成元素且易產生偏析,尤其是在厚大斷面中,偏析非常嚴重,富集在晶界上,降低厚大斷面的機械性能,須加控制。一般在厚大斷面球鐵中錳量應控制在0.1%~0.4%,鐵素體球墨鑄鐵取下限,珠光體球墨鑄鐵取上限。

4)P?磷易產生偏析,形成磷共晶,引起鑄件的脆性,降低韌性,因而其含量應越低越好,最好在0.02%以下。

5)S硫是公認的有害元素,應盡量低。需要采取一定的鐵液預脫硫措施來降低鐵液的含硫量。但也有研究表明,為保證球化良好,原鐵液w(s)不宜過低。

6)Mg和RE?鎂和稀土都屬球化元素。鎂是主要的球化元素,過量出現白口,在保證球化質量的前提下,應控制殘留余量在0.08%以下,一般取0.044%一0.06%;稀土具有和鎂一樣的球化能力,同時還具有脫氧、去硫、除氣,中和球化干擾元素鉛、欽、啼、銻、秘等的作用,凈化鐵水,促進石墨化。殘余量過高會引起白口化,惡化石墨形狀,一般控制在0.025%以下。

3?添加微量合金元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大斷面球鐵中,與稀土元素按一定比率加人鉍、銻,可有效地改善石墨形態,增加石墨球數,減少或消除大斷面球鐵鑄件心部的變異石墨,改善球鐵性能。

1)Bi?眾多文獻認為:微量鉍和適量的稀土合理搭配,能顯著提高大斷面球鐵球化率,增加石墨球數。一項研究表明,加入0.002%Bi并采用型內孕育處理,可顯著增加石墨球數。另外,文獻介紹,大斷面球鐵中,加入0.005%Bi可有效地細化石墨、提高球化率和石墨球數,改善球化級別,防止和減少異形石墨的形成。加Bi后球鐵基體中鐵素體量增多,因此可用于生產以鐵素體基體為主的高韌性球鐵鑄件。

2)Sb?大斷面球鐵中,銻對球化率和石墨球數的影響與鉍相同。有研究證明,向鐵水中加入質量分數為(20×10-6--50×10-6)的Sb,即使w(si)高達2.5%也不會出現碎塊狀石墨。與鉍不同的是,銻強烈促使基體中形成珠光體。加入微量銻后,基體中珠光體量大幅增多,強度、硬度明顯增加。因此可用在以珠光體基體為主的高強度球鐵鑄件的生產中。

4?合適的球化處理和孕育處理

適用于大斷面球鐵的球化劑與通常使用的球化劑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文獻認為,處理大斷面球墨鑄鐵的球化劑加入量應較普通球墨鑄鐵多,但這將帶來一些副作用。球化劑中需加入有生核及抗衰退的微量元素。重稀土球化能力較輕稀土強,抗衰退能力強,但比使用輕稀土成本要高一些,根據我國原材料資源條件及熔煉條件來看,采用輕、重稀土并用是合理的選擇。但如果對材質要求不是特別高時,單獨合理使用普通稀土球化劑也可以滿足要求。例如,一汽無錫柴油機廠,在高質量注塑機模板類厚大斷面球鐵件生產實驗中,采用輕稀土加銻球化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球化處理時要控制起爆時間、反應速度和反應時間。球化處理采用沖人法,是簡便、靈活且最經濟的方法,國外也廣泛采用。

合理的孕育處理是增加石墨球數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因此當前球鐵生產中十分重視瞬時孕育技術的開發。孕育劑的選擇應與相應的球化劑配合。孕育劑中也應有抗衰退元素。據文獻介紹,鍶、鋇的加入對加強孕育、減緩球化衰退的作用較大,長效孕育劑適用于厚大件。一般認為,多級大劑量孕育有利于提高普通球墨鑄鐵質量,但文獻認為,多級大劑量孕育不僅不能消除碎塊狀石墨,反而助長了碎塊狀石墨的產生。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是減少孕育量,減少孕育次數,孕育時間盡量短(即瞬時孕育)。孕育方法則應以最臨近澆注為原則,采用型內孕育、澆口杯孕育絲孕育以及隨流孕育效果最佳。此外,要采取合理的澆注工藝,鐵液進入鑄型應平穩充滿,澆注溫度不宜太高。

大斷面球鐵的凝固結晶特點對其鑄造工藝提出了獨特的要求,要想獲得到尺寸精確、內部致密、球化良好、石墨及晶粒細化的大斷面鑄件,在已有質量控制措施的基礎上,還需進行不斷探討

篇2:給水球墨鑄鐵管:技術交底

一、施工準備1、材料檢驗:管道及管件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管壁薄厚均勻,內外壁光滑整潔,不得有砂眼、裂紋、飛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內外徑及管件應造型規矩,并有出廠合格證。主要機具:反鏟挖掘機,推土機,汽車吊,壓路機,蛙式打夯機,角向磨光機,發電機,水泵。專用吊裝索具或帶橡膠保護套的鋼絲繩,卡環,10T手拉葫蘆,板銼,電焊工具,氣焊工具。水準儀,皮尺,塔尺,花桿,鋼板尺。工藝流程:2、作業條件:管溝平直,管溝溝底夯實,溝內無障礙物,距溝邊1.5m范圍內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和其它物品。二、施工方法1、根據施工圖檢查管溝坐標、深度、平直程度、溝底密實度是否符合要求。管道交叉時按照有壓水讓無壓水標準施工,并保證給水管道覆土深度不得小于700mm。2、管道承口內部及插口外部飛刺、鑄砂等應預先鏟掉,用鋼絲刷除去污物。3、把閥門、管件穩放在規定位置,作為基準點。把鑄鐵管運至管溝沿線溝邊,承口朝向來水方向。4、用大繩把鑄鐵管順到溝底,清理承插口,然后對插安裝管路,將承插口順直定位。5、安裝管件、閥門等位置準確,閥桿要垂直向上,閥門井、水表井墊層要先施工,下面的土層要求夯實。6、球墨鑄鐵管采用滑入式橡膠圈接口,膠圈應粗細均勻,無氣泡,無重皮。7、根據承口深度,在插口管端劃出插入深度標記。將膠圈塞入承口圈槽內,膠圈內側及插口抹上肥皂水,將管子找平、找正,用倒鏈等工具將鑄鐵管徐徐插入承口內至標志處即可。8、管道在轉彎處,改變彎徑處,三通、閥門等處均應設置止堆礅和防滑卡箍。9、橡膠圈接口的管道,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下表規定:公稱直徑(mm)允許偏轉角度、回填:水壓試驗前,接口前后0.2m范圍內不得回填,以便試壓觀察。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回填高度不小于0.5m,水壓試驗后,應及時回填其余部分,回填土時槽底至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得有有機物以及大于50mm的磚石等硬塊。且應逐層回填,每層回填厚度為15-20cm,并分層夯實至少兩遍以上。11、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1.0Mpa,12小時內壓力降不應超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不滲不漏。12、管頂覆土埋深不得小于7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管頂埋深不得小于750mm。13、給水系統各種井室的管道安裝,井壁距法蘭或承口的距離:管徑小于或等于450mm時,不得小于250mm,管徑大于450mm時,不得小于350mm。三、工藝要點1、暗管安裝應注意著重檢查管槽平整度、管道支撐、套管安裝、防伸縮措施,并應進行水壓試驗和通水能力檢驗。2、坐標、標高和坡度的正確性;連接點或接口的整潔、牢固和密封性;支承件和管卡的安裝位置和牢固性。3、給水系統的通水能力檢驗,按設計要求同時開放的最大數量的配水點是否全部達到額定流量;管道必須經過吹洗才能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4、根據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據管道布置,分層、分段進行通水能力檢驗;5、儀表的靈敏度和閥門的靈活性。四、成品保護措施1、安裝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撐或放腳手板,不得踏壓,其支托架不得作為其它用途的受力點。2、管道覆土前應檢查溝底內不得有碎石、鐵塊等。五、安全文明施工認真貫徹項目制定第三方檢測規定、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施工現場內不得吸煙,對施工現場內臨時用水用電等按規范操作。

篇3:給排水球墨鑄鐵管道安裝: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無錫恒隆廣場綜合發展項目交底人:記錄人:交底日期:分部分項工程名稱:給排水球墨鑄鐵管道安裝技術交底交底內容:給排水球墨鑄鐵管道安裝及施工安全1、所依據的技術文件及標準規范: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2施工準備2.1操作人員操作人員以管工、電焊工為主,起重工、氣焊工等工種配合來完成。2.2施工用料及施工措施用料2.2.1施工用料給水鑄鐵管(球墨鑄鐵管)及管件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管壁厚薄均勻,內外光滑整潔,不得有砂眼、裂紋、飛刺和疙瘩。承插口的內外徑及管件應造型規矩,并有出廠合格證。2.2.2施工措施用料施工措施用料主要為搭設預制平臺及預制件存放墊隔的木方(板)及橡膠片,系統試驗吹掃用的管材和閥門等材料。2.3主要施工機具主要施工機具為汽車起重機、云石機、砂輪鋸、等離子切割機、空氣壓縮機、電動試壓泵、導鏈、千斤頂、液壓環管器、手握砂輪機、水平尺、直角尺、尼龍繩及非碳鋼手錘。3、作業條件:3.1設計圖紙、技術文件齊全,施工程序清楚。3.2明裝托、吊干管安裝必須在安裝層的結構頂板完成后進行,沿管線安裝位置的雜物清理干凈,托吊架件均已安裝牢固,位置正確。3.3立管安裝應在主體結構完成后進行。高層建筑在主體結構達到安裝條件后,適當插入進行。每層均應有明確的標高線,安裝豎井管道,應把豎井內的雜物清除干凈,并有防墜落措施。3.5施工準備工作完成,材料送至現場。4施工工藝4.1管道預制4.1.1工藝流程:安裝準備→清掃管膛→管材、管件、閥門等就位→管道連接→管道試壓→管道沖洗→管道通水試驗。4.2安裝準備:4.2.1根據施工圖,核對各種管溝的坐標、深度、平直程度、管溝溝底管基密實度是否符合要求。管道承口內部及插口外部飛刺、鑄砂等應預先鏟除,瀝青漆用噴燈或氣焊烤掉,再用鋼絲刷除去污物。4.2.2把閥門、管件穩放在規定位置,作為基準點。把鑄鐵管運到管溝沿線溝邊,承口朝來水方向。4.2.3根據球墨鑄鐵管長度,確定管段工作坑位置,鋪管前把工作坑挖好,工作坑尺寸見下表:工作坑尺寸表管徑(mm)工作坑尺寸(mm)寬度(m)長度(m)深度(m)承口前承口后75-250管徑+0.60.60.20.3250以上管徑+0.61.00.30.44.2.4用大繩把清掃后的鑄鐵管順到溝底,清理承插口,然后對插安裝管道,將承插接口順直定位。4.2.5安裝管件、閥門等應位置正確,閥桿要垂直向上。4.2.6鑄鐵管穩好后,在靠近管道兩端處添土覆蓋,兩側夯實,并應隨即用稍粗于接口間隙的干凈麻繩將接口塞嚴,以防泥土及雜物進入。4.3管道連接(膠圈接口)4.3.1外觀檢查膠圈粗細均勻,無氣泡、無重皮。4.3.2根據承口深度,在插口管端劃出符合承插口的對口間隙不小于3mm,最大間隙不大于下表規定的印記。將膠圈塞入承口膠圈槽內,膠圈內側及插口抹上肥皂水,將管子找平找正,用倒鏈將鑄鐵管徐徐插入承口內至印記處即可。承插接口的環行間隙詳見下表:鑄鐵管承插口的對口最大間隙管徑(mm)沿直線鋪設(mm)沿曲線鋪設(mm)7545100-20057-13300-500614-22鑄鐵管承插口的環形大間隙管徑(mm)沿直線鋪設(mm)沿曲線鋪設(mm)75-200200-+3-2+4-24.3.4管道試壓:各部位的干、立、支管安裝完成后,須進行單項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標準為給水1.5Mpa,全部管道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綜合試壓,試壓標準同上。水壓試驗時,先接好試壓泵的臨時管路,找好水源,充水的同時放凈空氣,待水滿后進行加壓,當壓力升至試驗壓力時停止加壓進行檢查,10分鐘壓力降不超過0.02Mpa,降至工作壓力后進行外觀檢查不滲不漏為合格。綜合試壓的試驗方法同上。4.3.5管道沖洗:管道試壓完成后即可進行沖洗(結合廠區排水是否具備條件),沖洗源采用自來水并連續進行,沖洗以系統最大設計流量或1.5M/S的流速進行,各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與進水口目測一致時即為合格。4.5閥門安裝4.5.1安裝閥門前應核對閥門的材質、規格、類型及壓力等級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應進行強度及嚴密性試驗合格。4.5.2法蘭或螺紋閥門,應在關閉狀態下安裝,焊接閥門應在開啟狀態下安裝。4.5.3對有方向性的閥門,切勿倒裝。4.6管道系統試驗、吹洗4.6.1管道系統試驗及吹掃應接系統進行,但應視管道布置的情況也可分條分段進行。試驗、吹掃前應將系統內設備隔離或盲堵,防止雜物進入設備內。4.6.2除漿料與已烷管道采用水壓試驗、空氣吹掃外,其它管道均采用空氣試驗及空氣吹掃。4.6.3氣流輸送系統管道只進行系統的嚴密性試驗及吹掃。4.6.4水壓試驗為工作壓力的1.5倍,氣壓試驗為工作壓力的1.1倍,空氣吹掃應有足夠的流量,流速不小于20m/s。4.6.5試驗吹掃合格后,將管道內水介質排凈,將系統內隔離的設備恢復原狀態,加入的盲板原數撤出,記錄好試驗、吹掃記錄,并交工歸檔。4.7工藝管道保溫工程按設計要求及規定和保溫工程施工工藝進行。5質量標準5.1給水管道安裝5.1.1給水管道在埋地敷設時,應在當地的冰凍線以下,如必須在冰凍線以上時,應做可靠的保溫防潮措施。在無冰凍地區,埋地敷設時,管頂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管道及管道支座(墩),嚴禁鋪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5.1.2給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化糞池、公共廁所等污染源。管道接口法蘭、卡扣、卡箍等應安裝在檢查井或地溝內,不應埋在土壤中。5.1.3給水系統各種井室內的管道安裝,如設計無要求,井壁距法蘭或承口的距離:管徑小于或等與450mm時,不得小于250mm;管徑大于450mm時,不得小于350mm。5.1.4給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須對管道進行沖洗,飲用水管道還要在沖洗后進行消毒,滿足飲用水衛生要求。5.1.5管道的坐標、標高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坐標鑄鐵管埋地100mm拉線和尺量檢查敷設在溝槽內50mm鋼管、塑料管、復合管埋地100mm敷設在溝槽內或架空40mm5.1.6管道連接應符合工藝要求。閥門、水表等安裝位置應正確。塑料給水管道上的水表閥門等設施其重量或啟閉裝置的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當管徑≥50mm時必須設立獨立的支撐裝置。5.1.7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其垂直間距在500mm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于1.5m;管徑大于200的,不得小于3m。5.1.8采用膠圈接口的埋地給水管道,在土壤或地下水對橡膠有腐蝕的地段,在回填土前應用瀝青膠泥、瀝青麻絲或瀝青鋸末等材料封閉橡膠圈接口。橡膠圈接口的管道,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下表規定:公稱直徑(mm)允許偏轉角度5°5°5°5°4°4°4°3°5.2管溝及井室5.2.1管溝的坐標、位置、管底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5.2.2管溝的溝底層應是原土層,或是夯實的回填土,溝底應平整,坡度應順暢,不得有堅硬的物體、塊石等。5.2.3如溝底為巖石、不易清除的塊石或為樂石層時,溝底應下挖100~200mm,填補細砂或粒徑不大于5mm的細土,夯實到溝底標高后,方可進行管道敷設。5.2.4管溝回填土,管頂上部200mm以內應用砂子或無塊石或凍土塊的土,并不得機械回填,管頂上部500mm以內部分不得回填直徑大于100mm的塊石和凍土;500mm以上部分回填土中的塊石和凍土塊不得集中。上部用機械回填時,機械不得在管溝上行駛。6成品保護6.1球墨鑄鐵管道安裝后不得腳踏攀蹬,更不能借搭腳手架和吊掛起重用具。6.2埋地管要避免受外荷載破壞而產生變形,試水完畢后要及時泄水。6.3小口徑螺紋連接閥門及儀表等貴重物件安裝后,可拆卸下來保存,防止損壞或丟失。6.4管道穿越建(構)筑物安裝,需要進行拆墻和打洞時,要事先與土建施工單位聯系,避免影響結構強度,安裝后按原樣恢復。6.5在管道需要修改時,拆下保溫層的保護殼,應保護好,待管道修復后,恢復原樣。7安全文明施工:7.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不得穿硬底鞋、拖鞋和高跟鞋進入作業現場。7.2施工現場嚴禁游動吸煙,不得酒后作業。7.3操作機電設備,嚴禁戴手套,袖口扎緊,機械運轉中不得進行維修保養,滾槽機械使用時必須遵守“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7.5吊裝時不得用鋼絲繩直接捆扎管子及其它不銹鋼物件。7.7試驗用水,其水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50PPm。7.8管道連接組對絕不能強力進行,特別與轉動設備連接時,絕不能對設備產生超規范的應力。7.9管道施工中斷時,要將敞口封堵好,避免雜物進入管內。7.10使用砂輪鋸,應當壓力均勻,人站在砂輪片旋轉方向側面,不得打磨物件。7.11安裝立管,必須將洞口周圍清理干凈,嚴禁向下拋擲物料。作業完畢必須將洞口蓋牢。7.12登高作業時,要搭設作業平臺并作好安全防護措施,使用移動式腳手架,嚴禁載人移動。7.13施工現場垃圾每天清理,堆放在指定的地點。7.14施工用水不得隨意排放,應進行沉淀處理后直接排入排水系統。7.15盡量使用低噪聲或無噪聲的施工作業設置,無法避免噪聲的施工設備,則應對其采取噪聲隔離措施。7.16施工用料應做到長材不短用,加強科學下料和材料回收利用工作,減少施工廢料,節約材料。7.17嚴禁在施工過程中戴耳機聽音樂,接聽或撥打電話,如接聽或撥打電話應立即停止施工到安全區域接聽或撥打。7.18在磚墻、樓板上打洞時,應戴防護鏡。快打穿時應通知隔墻或樓下人員,防止擊穿時傷人。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