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焊接安全操作規程
前言
隨著生產的發展,焊接技術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與此同時,伴隨著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安全、不衛生的因素嚴重地威脅著焊工及其它生產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其主要危害如下:
1、焊接切割工作過程中需要與易燃易爆氣體、壓力容器和電機電器接觸;
2、焊接過程會產生有毒氣體、有害粉塵、弧光輻射、噪聲和射線等。
上述危害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災、燙傷、中毒、電光性眼炎和皮膚病等職業病癥。此外還可能危及設備、廠房和周圍人員安全,給國家和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許多重大、特大事故是由于焊接切割作業人員違章操作造成。
本文論述了日常較廣泛應用的氣焊、焊條電弧焊的特點、危害及安全操作。
氣焊
1、特點及危害
氣焊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使用靈活、實用性強等特點。因此,在各工業部門的制造和維修中應用比較廣泛。但此過程需利用可燃氣體(如:C2H2、液化石油氣和H2等)、助燃氣體(O2)及高壓氣瓶(如:氧氣瓶、乙炔瓶等)。如果焊接設備和安全裝置有故障,或者操作人員作業時違反安全操作規程,都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災等事故。
2、使用安全要求
1)、工業用乙炔中常含有磷化氫(PH3)、硫化氫(H2S)等雜質,這些雜質不但容易引起爆炸,而且焊接時,其中的硫和磷可能轉移到焊縫金屬中,使焊縫的機械性能發生改變,冷脆、熱裂傾向增加,焊縫質量難以保證。因此按容積計算,要求乙炔中PH3的含量不得超過0.2%;H2S的含量應小于0.1%。
2)、氣瓶在保管和使用過程中,避免日光曝曬,遠離明火和熱輻射。
3)、焊接過程中,放氣速度不應太快,避免氣體流經閥門時產生靜電火花。
4)、乙炔瓶應垂直立放,嚴禁臥放。
5)、氣瓶應根據國家《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要求進行定期技術檢驗,嚴禁超期使用。
6)、操作人員應接受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7)、焊炬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包括射吸情況、橡皮管與接頭連接情況、是否漏氣、氣體各通路是否潔凈等,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點火操作。使用過程中,防止發生回火,一旦發生回火應迅速關閉乙炔調節閥,同時關閉氧氣調節閥。
焊條電弧焊
1、特點及危害
焊條電弧焊是工業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焊接方法,其重要原因是電弧能有效而簡便地把電能轉換成焊接過程所需要的熱和機械能。同時焊條電弧焊用手工操縱焊條進行焊接,可以進行全位置焊接;焊接設備輕便、搬運靈活,適用于各種金屬材料、各種厚度、各種結構形狀的焊接。但由于其特殊性會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
1)、電弧弧柱中心溫度高達6000~8000℃,焊條、焊件和藥
皮在高溫作用下,發生蒸發、凝結和氣體,產生大量煙塵;
2)、電弧周圍空氣在弧光強烈輻射作用下,會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
3)、飛濺、電焊機線路故障或燃料容器管道補焊防爆措施不當,會引起爆炸和火災事故。
4)、焊接設備空載電壓高于人體所能承受的安全電壓,易發生觸電事故。
2、使用安全要求
1)、電焊機必須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禁止多臺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2)、電焊機防止碰撞、受潮或劇烈振動;
3)、電焊機外露的帶電部分應有完好的防護裝置,不帶電的外殼應接地,嚴禁超負荷使用;
4)、焊接電纜外皮完整、絕緣良好、應使用整根導線;
5)、電焊鉗必須有良好的絕緣性、隔熱能力,嚴禁將過熱的焊鉗浸在水中冷卻后立即使用;
6)、焊接作業時,場所應有通風除塵設施,可燃、易爆物質距作業點火源應不小于10m;
7)、焊接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加強自身的防護,保證自身安全。
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焊接過程存在潛在的危險,為此對從事該作業人員應嚴格要求,必須對其進行相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訓練,提高此類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并經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術操作證后方準獨立作業;同時通過培訓使他們了解焊接生產特點、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藝、工具的安全使用;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實施防護措施,保證安全生產,避免發生事故。
篇2:焊接綜掘機鏟板安全技術措施
經礦委會決定,于2011年1月16日中班對(位于11盤區皮帶巷)綜掘機鏟板進行焊接,為確保焊接時出現安全隱患,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望有關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1、施焊火種只能使用火柴,不準使用打火機或其它火種,火柴必須由專職安檢員攜帶和保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檢查人員匯報火柴使用情況。
2、機修車間嚴格把關入井后對焊機進行試驗確保能正常使用。
3、由安監站、通風科、機電科分別派專職人員現場監督。
4、通風隊派專職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檢查瓦斯變化情況。
5、焊接前由隊組跟班隊長王仁耀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內必須清洗干凈、無浮塵,否則不得進行施工。
6、焊接掘進機時應配備有2臺滅火器,并應有供水管路、沙子、土、鐵鍬等消防工具,由安監站派專人負責把守以防事故發生。
7、焊接中如遇停風情況時,應立即沖洗焊接部位,降低鏟板溫度,停止焊接,執行我礦無計劃停電停風制度。
8、只有在檢查掘進機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方可作業。
9、電氧焊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10、以上未提事項按《規程》規定執行。
篇3:采礦場所焊接切割操作安全要求
采礦場所焊接、切割操作安全要求
1、焊接與切割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并接受專業安全理論和實際訓練,經考試合格持有證書并體格健康的人。
2、從事電焊的工作人員,應了解所操作焊機的結構和性能,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并掌握觸電急救的方法。
3、焊接和切割盛裝過易燃易爆物料(油、漆料、有機溶劑、脂等)強氧化物或有毒物料的各種容器(桶、罐、箱等)、管段、設備必須遵守《化工企業焊接與切割中的安全》相應的規定,采取安全措施,并獲得本企業和消防管理部門的動火證明后,才能進行焊接切割工作。
4、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局部照明,并應符合TJ洲《企業照明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保證工作面照度達到50-100L*。
5、焊接工作地點的防暑降溫及冬季采暖應符合TJ36((工業設計衛生標準》的有關規定。
6、在狹窄和通風不良的地溝、坑道、檢查井、管段、容器、半封閉地段等處進行氣焊、氣割工作應在地面上進行調試焊割炬混合氣,并點好火,禁止在工作地點調試和點火,焊、割炬都應隨人進出。
7、在封閉容器、罐、桶、艙室中焊接、切割,應先打開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內部空氣流通,以防焊工中毒、燙傷,必要時應有專人監護,工作完畢和暫停時,焊、割炬和膠管等都應隨人進出,禁止放在工作點。
8、禁止在帶壓力或帶電壓以及同時帶有壓力、電壓的容器、罐、柜、管道、設備上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不可能泄壓、切斷氣源工作時,應向上級主管安全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動火。
9、應防止由于焊接、切割中的熱能傳到結構或設備中,使工程中的易燃保溫材料,或滯留的易燃易爆氣體發生著火、爆炸。
10、登高焊接、切割,應根據作業高度和環境條件,定出危險區的范圍,禁止在作業下方及危險區內存放可燃、易爆物品和停留人員。
11、焊工在高處作業,應備有梯子、帶有欄桿的工作平臺、標準安全帶、安全繩、工具袋及完好的工具和防護用品。
12、焊接、切割現場禁止把焊接電纜、氣體膠管、鋼繩混絞在一起。
13、焊工在多層結構或高空構架上進行交叉作業時,應戴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的安全帽。
14、焊接、切割用的氣體膠管和電纜應妥善固定。禁止纏在焊工身上使用。
15、在已停車的機器內進行焊接與切割,必須徹底切斷機器(包括主機、輔機、運轉機構)的電源和氣源,鎖住啟動開關,并應設置"修理施工禁止轉動"的安全標志或由專人負責看守。
16、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屬材料,可能發生爆炸,應有防火花噴射造成燙傷的措施。
17、對懸掛在起重機吊鉤上的工件和設備,禁止電焊或切割。如必須這樣做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企業安全技術部門批準,才能進行。
18、焊接、切割使用的氣瓶或換下來用完的氣瓶,應避免被現場雜物遮蓋掩埋。
19、露天作業遇到六級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焊接、切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