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原因對策
起重機是現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機械設備,對企業施工項目的進度,安全,質量均有直接影響,起重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但是,由于起重機機械設備結構龐大,載荷多變,運行空間廣,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生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而被列為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因此,搞好起重機械設備的安全,對于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等方面均有著重要意義。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事故,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預防和減少其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企業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對引發塔式起重機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降低事故的措施,與同行共探討。
一、引發事故的原因
1、先天不足,后天惹禍
20世紀80年代末期,全國只有130多家塔式起重機制造廠家,到21世紀初,已經發展到數百家,據了解僅山東省就有100多家塔機制造企業。由于制造企業過多,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企業為擴大市場占有率,竭力降低產品成本,不按國家標準和設計規范設計,降低產品性能,偷工減料,甚至“修舊利廢”,造成產品先天不足,使用中各種故障和事故頻發。
2、安裝隊伍魚目混珠,安拆事故比重大。
近年來隨著塔機需求劇增,市場上涌現出許多大大小小的租賃公司,即有大型企業的塔機租賃公司,也有塔機生產企業參與出租,甚至有一些個體戶購買大型企業淘汰的設備進行出租。這些出租單位的安裝隊伍在人員配置、技術管理和所配備的安裝工具及設備上相差很大,安裝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有的甚至未經正規培訓的農民工進行安拆作業。未制定有針對性的安拆方案,未對安裝人員進行安拆安全技術交底,就進行安拆作業,從而導致事故頻頻發生。
3、安裝后忽視安裝質量驗收,是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
目前市場上的租賃公司是“五花八門”,除一些原來的大型國有企業的租賃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外,市場上的一些小型租賃公司,僅靠幾個人進行租賃;設備管理主要靠產權所有人自身的“家庭式”管理,這些人員多數文化素質偏低,有的甚至對塔機起重力矩、最大起重量、塔機應配的安全裝置知之甚少,因此,對塔機安裝后的調試沒有引起重視,不經調試驗收、不申請安裝質量檢測就投入使用,導致事故時有發生。
4、片面追求租賃效益,不重視設備的檢查、維修,是事故發生的必然原因:
由于近階段涌現出許多塔機租賃公司,各公司都想在這塊“蛋糕”上分一些來吃,就不斷壓低月租金,為了降低成本,只能以降低維修成本,甚至購買一些國營企業淘汰下來的塔機參與租賃來保證租賃效益,因此在設備維修資金投入上十分苛刻,只要設備能運轉就勉強使用,孰不知這是引發事故的必然原因,一些私營企業甚至個體出租戶塔機安裝好后就將塔機交給操作人員“全權”管理,這些操作人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有的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更談不上如何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經常帶“病”工作,甚至將安全裝置拆除不用,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5、違反起重機操作規定
不同的起重機往往都有自己的特殊操作規定,這不允許違反,否則就會出問題。如有一些大型桁架式吊臂起重機,當一定長度的組合吊臂(主臂+副臂)在地面組合完畢扳起時,按規定應使用一定起重能力的輔助起重機抬吊臂,當吊臂扳起到一定角度后才能撤去輔助起重機。因為長吊臂在地面組合好后,吊臂與地面的夾角往往是零或負角度,若不按規定而硬靠起重機自扳,這時傾翻力矩很大,容易造成起重機傾覆;另外,此時變幅繩及拉臂繩受力相當大,也有可能造成斷繩或其它結構損壞。幾年前,某地曾發生一起硬扳吊臂起升,以致造成拉臂繩破斷、大型起重機吊臂倒塌的嚴重事故,教訓深刻。
?二、防止事故發生的對策
以上對塔機從出廠到安裝與使用造成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問題主要出在租賃和使用單位,但我認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我們各級管理部門對這些企業監管不力、管理不嚴,要想從根本上減少塔機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各管理部門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認真落實國家法規政策,盡職盡責,共同努力。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國務院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五條、第三十四條對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建立安全機構、落實安全管理人員均作了明確規定。起重機械作為國務院規定的七種特殊設備之一,每個使用單位必須首先抓好以上工作的落實。
2、源頭治理、防范未然
由于全國塔機生產廠家像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就不免出現一些劣質產品或非法廠家的產品進入我省使用,是造成事故的一大隱患,作為建設單位主管部門應設立一個“準入機制”,每年應向全省建筑企業發布“合格供貨商”名錄,要求租賃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按“合格供貨商”名錄選用塔機,將非法廠家及事故率較高的產品杜絕在“門外”。此外,政府部門應規定塔機使用壽命年限,以避免租賃單位將超期服役需報廢的設備投入市場租賃。
3、?實施“登記”、“備案”制度,嚴格塔機安裝質量檢測
塔機租賃(產權)單位應嚴格按照國家及省建設廳有關起重機械的“登記”和“備案”制度進行使用前的登記與備案,嚴格禁止無“登記證”或未經“備案”的塔機投入使用。此外,應加強檢測檢驗機構的監督管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檢測機構制定相應管理制度,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行為提出相應的要求,以規范檢測市場,提高檢測質量。
4、加強租賃單位和安裝資質的審核管理
目前租賃市場魚目混珠,租賃單位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甚至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就借用或套用有資質單位的資質證復印件,私自雇用無證人員上崗安拆的現象十分普遍,有的雖有安裝資質,但實際上根本無安拆資質的條件。因此,作為工商管理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嚴格把好批準工商營業執照和安拆資質關,并且做好頒發后的監督管理,發現其單位已不再具備條件的,應及時予以吊銷。其次,要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督促檢查,發現無安拆資質或借用(套用)安拆資質行為應嚴肅查處,決不手軟,規范租賃市場和安拆單位的法律行為。
5、加強上崗證件的考核與頒發
起重機操作工技術熟練與否是保證起重機能否安全使用的關鍵,因此,應有計劃地對起重機操作工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堅持操作人員經過專門考核、由上級有關部門發給操作證后才能上崗的規定,這是保證起重機械安全使用的基本要求,操作證還必須每年進行年審。目前特種設備崗位證件的考核發證為多頭管理,標準、要求都不統一,甚至出現“交錢給證”的行為。所以目前相當一部分塔機操作工文化素質較低,有的甚至連名字都不會寫。根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條例》的要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擔負起建筑工地特種設備考核發證工作,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統一發證。其它主管部門發的證件在建筑工地使用時,應要求換發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證件或者經使用單位主管部門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后方可上崗。
6、配備必要的安全裝置
起重機上的各種安全裝置,如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和變幅角度限位器等,都是為了保證起重機械安全使用必不可少的裝置。但出廠時間較早的起重機械,都未配備力矩限制器或重量限制器,為了保證安全使用,應當重新配置。
7、加強起重機械的維護保養
起重機械的維護保養對機械的技術狀態起著重要作用,每臺起重機械除每班檢查保養外,每月都應規定一定的時間進行保養。對重要的易損件如鋼絲繩應常檢查保養,達到報廢標準堅決更換。特別注意加強對拉臂繩的檢查保養,拉臂繩雖不屬易損件,但對起重機的安全極為重要,起重機安裝使用后往往很難檢查。常見的問題是銹蝕,特別是在沿海地區。拉臂繩使用一段時間后原有的鋼絲繩膏逐漸干燥剝落,而目前市面很難買到有效的鋼絲繩膏,普通的潤滑脂沒有什么效果,最好的防銹辦法是選用一定的配方將拉臂繩自行煮油。
總之,安全第一,這是永恒的主題;狠抓安全管理,是防止和杜絕起重機發生事故的有效辦法,而且安全管理應有針對性、落到實處。只要每天從零開始、長抓不懈、不斷進取、與時俱進,我們一
定可以開創安全管理的新局面。
篇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全監理工作介紹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的安全監理工作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是目前建筑施工現場應用最為普遍和廣泛的特種機械設備,而塔式起重機因其制造、租賃、安裝、使用各個環節涉及的單位眾多,管理要素牽涉資料審核、關鍵部位、環節的重點控制、日常使用過程的動態監控等各個環節,管理控制難度大,且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為此,如何使對塔式起重機的安全監理工作能夠做到制度化、規范化,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總結。
一、加強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程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并運用到安全監理工作中
要做好塔式起重機的安全監理工作,監理人員首先應該掌握現階段建筑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范。主要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166號)、《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質[2008]91號)、《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建質[2008]75號)、《建筑施工機械租賃行業管理辦法》(建辦市[2006]82號)、《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建質[2008]76號)、《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械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塔式起重機》(GB/T5031)等。只有全面掌握了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規程,才能更好的履行監理程序,才能在監理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據。
二、認真履行監理的“審核”職責
“審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審核塔式起重機進場安裝前的相應資料:
(1)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
(2)產品合格證;
(3)制造監督檢驗證明;
(4)備案證明資料--此備案證明資料由塔式起重機所有權單位到本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
(5)準用證--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質量安全監督站出具的本起重設備的準用證;
(6)施工單位與出租單位簽訂的租賃合同--此租賃合同須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
(7)出租單位營業執照;
(8)出租單位的行業確認證書。
2.審核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環節的相應資料:
(1)施工單位與安裝、拆卸單位簽訂的安裝、拆卸合同--合同須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
(2)安裝、拆卸單位的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
(3)項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和機械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
(4)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起重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頒發,其他部門頒發的證書為無效證件;
(5)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質量安全監督站認可的安裝告知書;
(6)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此專項方案應由安裝、拆卸單位編制,經安裝、拆卸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7)審核建筑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8)安裝單位出具自檢報告書--自檢報告書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附錄A;
(9)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書;
(10)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記錄--驗收由施工單位組織,出租、安裝、監理等單位進行,驗收記錄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附錄B;
(11)使用備案證--登記標志應置于或者附著于該設備的顯著位置。
3.審核使用環節的相應資料:
(1)施工單位制定的塔式起重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專職設備管理人員、專職安全員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
(3)起重機械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特種作業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頒發,其他部門頒發的證書為無效證件;
(4)月檢及周期性檢查報告--檢查報告格式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附錄C。周期性檢查是指當塔式起重機使用周期超過一年時,由施工單位組織的對塔式起重機進行的一次全面檢查。
三、做好對以下重點環節的監控
1.首先應對塔式起重機進行甄別,判定其是否為合格產品,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塔式起重機嚴禁使用:
(1)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產品----根據《十一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公告》,QT60/80塔機、井架簡易塔式起重機及自行安裝的固定式塔式起重機為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產品。
(2)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經評估不合格的產品-----根據《十一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公告》630KN.m以下(不含630KN)的塔式起重機,使用年限為10年;630---1250KN.m(不含1250KN)使用年限為15年;根據經驗數據,塔式起重機使用年限超過8年即進入事故多發期,要求在進場前進行一次全面評估,確認其是否為合格產品。
(3)不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產品;
(4)沒有完整安全技術檔案的產品。安全技術檔案包括:購銷合同、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使用說明書、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證明等原始資料;定期檢驗報告、定期自行檢查記錄、定期維護保養記錄、維修和技術改造記錄、運行故障和生產安全事故記錄、累計運轉記錄等運行資料;歷史安裝資料等。
2.對安裝、拆卸環節的控制要點:
1)安裝前對塔式起重機的基礎及其地基承載力的檢查,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檢查,檢查情況應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載。
①塔式起重機的基礎及其地基承載力是否符合使用說明書和設計圖紙的要求;
②基礎的位置、標高、尺寸;
③基礎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混凝土強度報告等相關資料;
④安裝輔助設備的基礎、地基承載力、預埋件等;
⑤基礎的排水設施。
(2)檢查安裝、拆卸單位對安裝、拆卸人員的技術交底是否落實,檢查情況應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錄。
篇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全監理工作2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的安全監理工作
(3)安裝、拆卸作業過程的控制要點:
①進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帶等防護用品;
②安裝、拆卸作業期間,應設警戒區,無關人員嚴禁進入作業區域內;
③雨雪、濃霧天氣嚴禁作業。安裝時塔式起重機最大高度處的風速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且風速不得超過12m/S;
④不宜在夜間進行安裝作業;
⑤安裝作業應連續進行,當不能連續進行時,必須將已安裝的部位固定牢靠并達到安全狀態,經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停止作業;
⑥電氣設備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安裝所用的電源線路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的要求。
(4)附著裝置安裝環節的控制要點:
①附著裝置的構件和預埋件------應由原制造廠家制造,禁止擅自安裝非原制造廠制造的標準節和附著裝置;
②附著裝置的安裝單位-----必須是原安裝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的安裝單位實施,不得由不具安裝資質的出租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進行安裝作業。目前在實施過程中由出租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進行頂升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應將此作為重點予以控制。
③附著裝置的設計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械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3.3的規定。
(5)頂升環節的控制要點:
①建筑塔式起重機的頂升,必須由施工單位委托原安裝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安裝單位實施,不得由不具安裝資質的出租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進行安裝作業,目前在實施過程中由出租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進行頂升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應將此作為重點予以控制。
②頂升作業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械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3.4的規定。
3.使用環節的控制要點:
(1)塔式起重機起重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操作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嚴禁無證人員上崗作業-----這是目前建筑起重機械使用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造成建筑起重機械事故多發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使用過程中,監理人員要將此作為控制重點,日常隨時檢查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將此項工作做到日常化,制度化,并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錄。
(2)對起重司機、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作業人員在作業前進行的安全技術交底。監理人員要檢查安全交底是否適時進行,交底內容是否全面,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是否履行了簽字手續,并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錄。
(3)實行多班作業的設備,交接班制度的落實-----應檢查交接班記錄,并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錄。
(4)月檢及周期性檢查制度的落實。月檢及周期性檢查的實施,普遍存在檢查不落實或走過場。重點控制實施月檢的單位、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檢查內容是否全面,檢查報告各方簽字蓋章手續是否齊全。月檢記錄及周期檢查記錄應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附錄C格式。
四、其他強制性性條文規定
1.當多臺塔式起重機在同一施工現場交叉作時,應編制專項方案,并應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任意兩臺塔式起重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低位塔式起重機的起重臂端部與另一臺塔式起重機的塔身之間的距離最小不得小于2m;
(2)高位塔式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或吊鉤升至最高點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與低位塔式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
2.塔式起重機在安裝前和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安裝和使用:
(1)結構件上有可見裂紋和嚴重銹蝕的;
(2)主要受力構件存在塑性變形的;
(3)連接件存在嚴重磨損和塑性變形的;
(4)鋼絲繩達到報廢標準的;
(5)安全裝置不齊全或失效的。
3.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并應按程序進行調試合格。
4.連接件及其防松防脫件嚴禁用其他代用品代用。連接件及其防松防脫件應使用力矩扳手或專用工具緊固件連接螺栓。
5.塔式起重機的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變幅限位器、行走限位器、高度限位器等安全保護裝置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器代替操縱機構。
五、目前監理在塔式起重機安全控制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1.在執行審核程序過程中的存在問題|
(1)建筑起重設備與提供的證件不符,如甲生產廠制造,乙廠的特種設備制造生產許可證;甲單位的安裝資質,乙單位編制的方案等。
(2)報審的資料不全。往往缺的最多的是安全技術檔案。特別要強調的就是出租單位的資質及行業確認書。
(3)報審資料的失效,如資質證書、人員上崗證等。
(4)只重視審核主體資料,忽視了附著裝置、連接件等資料的審查。
2.安裝、拆卸環節存在的問題
(1)安全技術交底不落實;
(2)安裝單位的安裝、拆卸工作的實施與具體制定的專項施工方案脫節;
(3)不是有組織的進行安裝或拆卸,管理人員和安全員不到場;
(4)只重視主體安裝、拆卸作業的控制,而忽視附著裝置、頂升作業的控制;
(5)拆裝人員不帶安全帽或高空作業時不系安全帶等現象時有發生;
(6)安裝、拆卸作業區域內無維護措施、無警示牌、無人在地面監護等;
(7)安裝完后無自檢記錄,也無特種設備檢測中新出具的檢測合格報告擅自使用。
這些違規作業增加了作業時的安全風險,也增大了安全監理的風險,是堅決應該杜絕的。
3.使用過程存在的問題:
(1)司機、指揮、司索工無證上崗;
(2)多班作業的不執行交接班制度,無交接班記錄;
(3)周期檢查制度不落實或者檢查走過場。
以上問題,監理人員應注意落實。
加大對安全事故隱患整改的監管力度及對拒不整改問題或單位的制裁力度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實現項目安全生產,是我們開展一切安全監理工作的目的,也是根治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作為監理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