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范本

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范本

2024-07-18 閱讀 7960

1.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2.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穿相應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面部時,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4.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5.在進行侵襲性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并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傷。

6.使用后的銳器應當直接放人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

7.使用紫外線消毒時,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

8.干熱滅菌時勿與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后要待溫度降到40cC以下再開箱,以防炸裂。

9.壓力蒸汽滅菌設備的具體操作步驟、常規保養和檢查措施應按廠方說明書的要求嚴格執行。

10.接觸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時應戴橡膠手套、防止濺人眼內、吸人體內或皮膚黏膜上,一旦濺上應及時用清水清洗。

11.調配化療藥物時防護要求:配備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護服、護目鏡,聚氧乙烯手套、乳膠手套、防護墊、污物專用袋及封閉式污物桶。

12.處理銳器時的防護要求:銳器使用后的針頭直接放人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銳器隨意走動;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帽:如果必須套回一定要單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將針等銳器隨手傳遞;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者劃傷;丟棄的損傷性廢物無論是否使用均按損傷性廢物處理。

13.護理隔離病人時的防護要求:著隔離衣,并執行區域性防護流程,與病人近距離操作時戴護目鏡,吸痰、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操作時,要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每接觸一個病人后馬上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篇2:職業健康安全防護用品制度

1.目的與范圍

為保證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特制訂本規定;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的勞動保護和勞保用品的管理。

2.職責

2.1總經辦負責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與管理;

2.2總經辦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管理部負責監督檢查勞防用品管理制度貫徹和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

2.3各有關部門須嚴格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的要求佩戴實施。

3工作程序

3.1基本原則

3.1.1為防止各種職業中毒、外傷等涉及職業健康安全而配發給員工使用的各種用品統稱為勞動保護用品。各種勞防用品是保護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項輔助措施,應與生產福利待遇區分開來。

3.1.2各種勞防用品是根據各工種的崗位特點和條件而相應確定。凡屬于保護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公司嚴格按相關政府規定要求發放。

3.1.3各種勞保用品發放標準依照公司規定,結合崗位與生產作業條件的實際情況而制定。隨著操作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調整。

3.1.4凡上崗操作的員工必須配備防護用品,并按規定穿戴。

3.2管理辦法

3.2.1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的制定

3.2.2各辦公室、事業部、制品部根據崗位安全操作需要,由各主管填寫“崗位操作勞保用品申報單”,經總經辦審核后,按標準發放。(發放標準見附表)

3.2.3勞保用品發放標準原則上每年審核,調整一次,以使發放標準符合實際性。

3.2.4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一經批準后,公司全體員工原則上不得額外領取勞保用品。如有領用的,按勞保用品的實際價格,由領用人承擔。特殊情況,必須有總經辦批準的“崗位操作勞保用品申報單”才能領用。

3.3勞保用品的采購

3.3.1倉庫管理員于每月30日前,根據倉庫庫存情況和勞保用品發放標準編制勞保用品采購單,經總經辦批準后交采購部采購。(所有物品統一在麥德龍采購)

3.3.2采購部根據采購單于每月5日之前,將所需的勞保用品采購入庫。

3.4勞保用品的發放

3.4.1各部門負責人每月必須嚴格按各崗位人員填寫登記表上報總經辦。

3.4.2倉庫管理員于每月8日,通知各部門主管開領料單領用勞保用品。

3.4.3倉庫管理員必須嚴格按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進行發放。

3.4.4倉庫管理員每次發放完勞保用品后,必須在勞保用品登記簿上做好發放臺帳,以備核查。

3.5勞保用品使用管理規定

3.5.1發放給員工個人的防護用品,員工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必須按要求正確使用。

3.5.2經常接觸粉塵、化學品的員工工作時必須戴好防毒、防塵口罩。

3.5.3特殊工種在工作時必須嚴格按要求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

3.5.4對于要穿防護鞋的工種,各事業部、制品部主管填寫申報單交總經辦,經審核批準后由總經辦統一購買并備案發放。防護鞋每6個月更換一次。

篇3: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以下簡稱“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管理,保障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保證員工的安全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設備管理、使用、維護要求及考評細則》的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主要包括:

1.機械設備設施上各種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閉罩;

2.機械或電氣的各種屏障及聯鎖裝置;

3.各種自動或半自動給料、出料裝置;

4.各種手限制裝置、手脫開裝置;

5.自動或手動緊急停車裝置;

6.各類限制導致危險行程及過載保護裝置;

7.各種防止誤動作或誤操作裝置;

8.警告或警報裝置;

9.各作業場所的安全監控、通風、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除塵、防毒、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和安全隔離裝置;

10.工業梯臺的護欄、護籠;

11.各種防滑、防倒及防垮塌裝置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其他合資合作企業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環境安全保障部負責公司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安全監管工作,并將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管理納入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和考核范疇。

第五條各使用部門負責使用范圍內的各種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日常管理、維護。

第六條設備保全處(生產類設備設施)負責全面維護公司的各類安全防護設備,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負責組織對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裝置的評審、驗收工作,并負責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條

第六條控制內容

1.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是改善勞動條件、降低勞動強度、避免或減少職業危害和預防安全事故的技術措施或裝備,各單位要建立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認真做好日常的管理、使用和維護。

2.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要求。

3.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類設備設施)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類設備設施)負責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全面管理,并建立完整的資料和檔案。對有特殊要求的防護設施,必須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或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維修、校驗記錄。

4.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負責各類安全附件、壓力表計等特種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定期送驗,并保管有關定期檢驗報告,保證其在有效期內使用。

4.5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備品、備件等,采購部必須及時供應、并保證質量。

4.6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大修,必須列入公司年度維修預算項目,由經營計劃部組織實施。

4.7各使用部門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必須加強日常管理,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行。

4.8各部門和職工必須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出現問題時,必須及時報告或處理。

4.9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不準隨意棄置不用、拆除、挪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后必須立即恢復;確認為有必要拆除安全裝置及設施時,需經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設備)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審定同意后方可拆除。

4.10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需要報廢的,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說明情況,報經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設備)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鑒定后,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