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沖壓作業職業安全防護措施規范

沖壓作業職業安全防護措施規范

2024-07-14 閱讀 1891

沖壓作業職業安全防護措施1、工作時應穿工衣,女工須戴安全帽,開機時必須戴上耳塞,上下模、起吊材料、處理斷廢料時必須戴防護手套。2、工作前必須檢查設備的安全保險,聯鎖裝置是否完好,工作環境有無障

沖壓作業職業安全防護措施

1、工作時應穿工衣,女工須戴安全帽,開機時必須戴上耳塞,上下模、起吊材料、處理斷廢料時必須戴防護手套。

2、工作前必須檢查設備的安全保險,聯鎖裝置是否完好,工作環境有無障礙。

3、拉模、上模、起吊模具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上、下模程序規定,謹防模具翻倒。起吊模具時,要按照所規定的方法放置鋼絲繩,遵守起重機操作規程。

4、模具運送過程中,必須先將模具檔板插穩,頂緊模具,并將模車降至安全線以下方可推行。

5、模具運送過程中要做到三點:

1)在安全通道中行駛,看清楚過路途中有無障礙物。

2)需要轉彎時,要慢且平穩,注意周圍的行人。

3)在通道門前2米處停車,開門行車,通過后需關門。

6、推模上啤機或模架時,一定要將模車停穩至模架相等高度,并踩死剎車掣,然后必須兩人同時操作推模上架,放好防滑出擋板。

7、機上模具調校過程中,身體要伸入模內觀察前,必須關掉主馬達電源。

8、禁止兩人同時操作一臺機。

9、操作過程中,必須精神集中,按工藝要求進行操作。

10、調試過程中,必須雙手按按鈕,不許單鈕操作;正常生產后要把隔音罩門關上。

11、沖床出現異常時,如連下、溜車、電器失靈等現象時,必須馬上停機,上報給部門有關人員處理。

12、下班前必須嚴格檢查啤機運行情況,做好交接班記錄,后面無接班次時,必須關閉電源,使設備處于停歇狀態。(注:如遇停電通知下班時,也必須關閉電源。)

篇2:沖壓安全生產管理規程

沖壓安全生產管理規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沖壓安全生產的管理,確保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本規程所適用的設備:機械壓力機、冷擠壓壓力機、剪板機、板料折彎壓力機。

第三條整機的安全要求:

(一)床身、滑塊、防護罩、安全設施等外露部分,不得有銳利的邊緣;

(二)外露的飛輪、皮帶輪、傳動皮帶、齒輪等旋轉部分,要用防護罩遮住;

(三)設備應良好接地,以防觸電;

(四)設備上應有合適的局部照明,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設計移動式或固定式;

(五)設備,特別是中大型設備上一般要設置安全支柱,以防在模具調整時滑塊下滑或誤開設備。安全支柱要與設備的主傳動控制聯鎖,其強度應能支承滑塊和上模的重量;

(六)高大設備的最高處應設有紅色指示燈顯示,并涂以黃黑相間的條紋,以防天車誤碰;

(七)帶有氣動摩擦離合器或寸動剛性離合器的設備,應標定實際的急停時間。實際的急停時間是指曲輪轉到90°左右處,接通急停按鈕后至滑塊完全停止的時間。

第四條安全裝置的要求:

1.在滑塊運行期間(或滑塊下行程期間),人體的某一部分應不會進入危險區。如固定柵欄式,活動柵欄式等安全裝置;

2.當操作者的雙手脫離起動離合器的操縱按鈕或操縱手柄后,伸進危險區之前,滑塊應能停止下行程或已超過下死點。如雙手按鈕式、雙手柄式等安全裝置;

3.在滑塊下行程期間,當人體的某一部分進入危險區之前,滑塊應能停止或已超過下死點。如光線式、感應式、刻板式等安全裝置;

4.在滑塊下行程期間,能夠把進入危險區的人體某一部分推出來,或能夠把進入危險區的操作者手臂拉出來,如推手式、拉手式等安全裝置。

第五條模具的安全要求:

1.各外露邊緣應為圓角;

2.要使模具搬移和安裝方便;

3.導柱末端不許外露;

4.要有適應的擋銷、頂件器和卸料板等;

5.盡可能避免操作者的手、手指進入上下模具空間。

第六條沖壓工人,要經安全技術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取得安全作業證后,才允許獨立操作沖壓設備。

第七條安全技術管理人員,設備、模具設計人員,模具調整、安裝工人要進行安全技術和安全知識教育,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第八條沖壓車間勞動條件要求:

(一)照明的照度不應低于下列數值:地面的垂直照度為20L*;沖壓機械工作臺面高度的水平照度為60L*。

(二)工作環境的噪聲應符合標準。

第九條發生下列情況時,要停機檢查修理:

(一)聽到設備有不正常的敲擊聲;

(二)在單次行程操作時,發現有連沖現象;

(三)坯料卡死在沖模上,或發現廢品;

(四)照明熄滅;

(五)安全防護裝置不正常。

第十條在下列情況下,要停機并把腳踏板移到空擋處或鎖住:

(一)暫時離開;

(二)發現不正常;

(三)由于停電而電動機停止運轉;

(四)清理模具。

第十一條只有確認離合器在工作的分離位置時,才可接通設備的主電動機,但是仍不允許任何人和操作者靠近沖模,以防設備發生偶然沖擊,造成事故。

第十二條生產單位要建立各種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一)沖壓機械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二)交接班制度;

(三)崗位責任制度;

(四)設備、模具、安全裝置的維護保養制度;

(五)設備和人身事故的登記、報告制度。

篇3:工貿沖壓安全通則

1.加強沖壓機械的定期檢修,嚴禁帶病運轉。開始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和安全可靠;應把工作臺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凈,以防工作時震落到腳踏開關上,造成沖床突然啟動而發生事故。

2.沖小工件時,不得用手,應該用專用工具,最好安裝自動送料裝置。

3.操作者對腳踏開關的控制必須小心謹慎,裝卸工件時,腳應離開腳踏開關。嚴禁其他人員在腳踏開關的周圍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不準用手拿,并應先將腳從腳踏板上移開。

5.注意模具的安裝、調整與拆卸中的安全。

①安裝前應仔細檢查模具是否完整,必要的防護裝置及其他附件是否齊全。

②檢查壓力機和模具的閉合高度,保證所用模具的閉合高度介于壓力機的最大與最小閉合高度之間。

③使用壓力機的卸料裝置時,應將其暫時調到最高位置,以免調整壓力機閉合高度時被折彎。

④安裝、調整模具時,對小型壓力機(公稱壓力150噸以下)要求用手扳動飛輪,帶動滑塊作上下運動進行操作;而對大型壓力機用動力操縱,采用按微動按鈕寸動,不許使用腳踏開關操縱。

⑤模具的安裝一般先裝上模,后裝下模。

⑥模具安裝完后,應進行空轉或試沖,檢驗上、下模位置的正確性以及卸料、打料及頂料裝置是否靈活、可靠,并裝上全部安全防護裝置,直至全部符合要求方可投人生產。

⑦拆卸模具時,應切斷電源,用手或撬桿轉動壓力機飛輪(大型壓力機則按微動按鈕開啟電動機),使滑塊降至下死點,上、下模處于閉合狀態。而后,先拆上模,拆完后將滑塊升至上死點,使其與上模完全脫開,最后拆去下模,并將拆下的模具運到指定地點,再仔細擦去表面油污,涂上防銹油,穩妥存放,以備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