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意外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范例
一、醫療意外的報告參照院《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件報告制度》執行。
二、由院預防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統一指揮突發事件。
三、院內突發事件的報告
1、主要指火災、盜竊、爆炸、圍攻毆打以及各類生產事故發生。
2、各科室發生和發現突發事件,有關人員有責任立即向所在科室主任(組長)報告;發生嚴重火災時應同時撥打119報警。
3、科主任要及時向總值班或突發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并附書面報告材料,同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損害后果的擴大。
4、總值班在作出處理的同時通知院領導,由院領導視實際情況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
5、對在突發事件中趁機打、砸、搶、盜等違法行為及嚴重違反規定的治安案件及時報請公安部門法辦。
四、院外突發事件的報告
1、因各種突發事件或災害發生成批傷員來院時,應在搶救的同時立即報告總值班或突發事件領導小組。
2、凡涉及法律問題的病人(如車禍、兇殺、自殺等)人在積極搶救的同時,要及時報告公安部門。
3、發生集體食物中毒或大面積傳染性疾病應由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報區衛生監督所和區疾病控制中心并上報區衛生局。
篇2:醫院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獲準上市的、合格的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由于其產品的固有風險,偶然性的故障或損壞使致不能按照預期的意愿達到所期望的功能,在標簽和說明書中存在的錯誤或缺陷、醫療器械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及臨床評價的局限性,使得在醫療器械使用中會發生或可能發生任何與醫療器械預期使用效果無關的有害事件。為了保證醫療器械使用的安全、有效,促使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臨床使用的更加合理,特制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一)報告的范圍:
醫院報告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是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盡限于死亡和嚴重傷害,其中,嚴重傷害是指①危及生命;②導致機體功能的永久性傷害或者機體結構的永久性損傷;③必須采取醫療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傷害或損傷。
(二)報告原則:
1.基本原則: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它人員死亡、嚴重傷害的事件已經發生,并且可能與所使用的醫療器械有關,則按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
2.瀕臨事件原則:有些事件當時并未造成人員傷害,但臨床醫務人員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認為再次發生同類事件時會造成患者或醫務人員死亡或嚴重傷害,則也需報告。
3.不清楚即報告原則:在不清楚是否屬于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時,按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
(三)報告程序和時限:
1.死亡事件:12小時內報告當地藥監部門、24小時內報告浙江省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中心。
2.嚴重傷害:10個工作日內報告當地藥監部門,20個工作日補充報告。
3.常規定期報告:按省、市藥監局及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中心的具體要求。
(四)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的填寫:
醫院臨床科室發生以上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后,應負責填寫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并按上述規定時限報告醫療設備科再匯總到醫院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小組,按要求報告到藥監部門。
篇3:區醫院醫療急診緊急突發事件處理制度
醫院醫療急診緊急突發事件處理制度
一、搶救流程
24小時開通急救綠色通道
(一)急危重癥:復蘇室搶救病情穩定后轉EICU、ICU、??撇》?、搶救室、觀察病房等。
(二)創傷外科:嚴重多發傷急診手術,手術后轉EICU,ICU、創傷外科病房或觀察室清創處理后留觀、創傷外科病房等。
(三)一般急癥:處理后??撇》?、觀察病房、輸液室等。
二、發生緊急突發事件應急反應
急診值班醫師、護士應立即向醫院總值班、醫務科以及
急診科科主任匯報,必要時直接向分管院長匯報,搶救工作按醫院規定以及急診工作制度執行,急診科科主任負責二線值班會診搶救。急診科的醫療搶救工作服從醫務科以及醫院搶救小組的領導。
三、院外緊急外派搶救醫務人員
(一)各科室須服從醫務科或總值班(夜間)以及院級領導緊急外派搶救指令。
(二)急診搶救人員常規組成:急診內、外科值班醫師、
急診科值班護士各一名。額外人員指派由醫務科或總值班臨時決定。具體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定,醫務人員外派可由醫院統籌安排。醫務人員須服從醫院的統一安排。
(三)急診搶救人員派出時間內值班替代由醫務科調配。急診科應準備好緊急外派所需要的急救藥品、搶救器械。
四、其他部門配合
各有關部門要備足各類救災物資。根據災情,救災物資的使用,由救災領導小組統一調撥和安排。醫院要掌握各病區、病床、常用藥品、可動用醫療隊人員的數量,協調好應急通信設備、緊急供電設備及應急交通工具的緊急調用。
五、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及事后總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