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成工商郫發〔2005〕62號成都市郫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各科、室、所、執法分局:為了有效預防和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流通環節突發食品安全問題(以下簡稱食品安全問題),根據《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結合郫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以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為目的,履職到位,維護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預防為主、屬地監管、分級負責、快速反應、加強協作、處置恰當”的原則,切實做好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二、組織機構縣局成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處置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決定突發事件中的重大事項。黨組書記、局長韓保平同志任組長,副局長熊云偉、邱太富同志任副組長。縣局各科、室、所、執法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消保科,消保科和市場科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正、副主任。三、部門職責分工全縣依托12315快速反應機制,在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高效、有序地各司其責。(一)縣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信息的接收、傳遞,并及時將突發事件的發展態勢及處理情況上報領導小組;對涉嫌不合格食品,及時確定定性報告對應急預案的啟動提出建議。(二)公平交易執法機構:主要負責調查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原因、經過,并在規定時間內上報調查報告,收集相關證據,封存并妥善保管可疑食品,做好案件查處或案件移交工作,對問題食品及時撤柜,對問題食品來源和流向追根溯源,并通報有管轄權工商所排查。(三)市場科,主要負責調查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的相關企業情況及做好其排查工作,為上報情況和新聞發布提供相關數據。(四)辦公室,主要負責發布和收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中各類情況的視聽和文字資料,為報告情況、發布新聞等提供基礎資料。同時,做好宣傳工作,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積極促進突發事件及時、合理解決。(五)行財科、人教科、后勤中心等科室依據各自職能做好應急保障工作。(六)工商所,應在第一時間內積極采取措施,維護穩定,促進應急處置各項職能工作的有效完成。四、運行機制對本預案中涉及的突發事件,縣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主要步驟:(一)突發事件的信息監測與預警1、信息監測全縣各工商所對本轄區發生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或對發現的轄區內食品安全隱患,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要根據情況,依照本預案規定的報送時限和方式,及時上報縣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2、信息預警縣局和各工商所對下列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一定范圍預警:(1)轄區內食品安全隱患呈現,在先采取措施處理后,視商品流通范圍等情況及時在一定范圍發布市場預警或消費提示,警示和告誡食品經營者,提醒消費者加強自我防范。(2)對市局發布的食品質量信息、市場預警或消費提示,各工商所及時在所轄范圍同時向社會發布。(3)各類新聞媒介報道的有關食品安全隱患事件,在市場引起波動,視商品流通范圍等情況及時在一定范圍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加強自我防范。(4)市場內出現的有毒有害食品、責令退出市場的食品,發布消費提示,警示和告誡食品經營者,提醒消費者加強自我防范。(二)信息分級與核實匯報1、縣局啟動應急預案:(1)全縣范圍同一時段內,群體消費者因食用在城鄉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副食店等購買的同種食品引起不良反應,醫療衛生部門已確認食物中毒或認為疑似由食品質量問題引起的中毒事件。(2)區域性、單位因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食物中毒超過5例,陸續發生3例以內并無死亡病例),或外地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所轄區域流通環節食品安全。(3)縣委、政府領導批示及市局批辦的涉及轄區范圍內因流通環節食品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人身健康傷害的事件。(4)其他認為需啟動預案處理的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事件。2、信息核實匯總(1)由事件第一發現、受理工商干部,在第一時間向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報告情況。(2)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應立即將有關情況報告地方黨委、政府及市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并確定是否啟動本級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三)決定啟動預案發生縣級案情,啟動縣級應急預案時,縣工商局專報縣委、縣政府和市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后,縣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發布啟動指令,全縣啟動本預案,按應急預案對事件進行處置。(四)應急處理報告縣局啟動本預案,應急處理情況向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日報告制。應急狀態解除后,6日內形成完整報告上報市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五、處置程序(一)郫縣范圍內發生1.食品安全隱患事件第一發現、受理工商干部,基層工商所依托12315快速反應機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置,及時上報信息,使事態發展得到有效控制、處理。2.對有毒有害致人傷害或者死亡、區域性銷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偽劣食品,縣局各職能部門按職責,快速反應,及時介入,并相互協作,促進事件的解決。3.以保障應急事件處置為重點,積極做好重點市場的管理工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定下發專項整治措施。4.對處置過程中發現的現有法律、法規界定不清但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其他食品安全問題,要及時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向上級主管單位、縣委、縣政府報告。對處置過程中發現的其他不屬于工商行政管理職責范圍的食品安全問題,應及時向其他相關單位說明情況,提出建議。(二)異地發生和各類新聞媒介報道的有關食品安全隱患事件,在市場引起波動。1.由縣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請領導小組決定,及時對食品進行質量監測,統一對外發布食品質量信息。2.縣局、基層所加強市場巡查,重點監控,對涉嫌食品采取措施,妥善處置,確保市場流通安全有序。六、應急保障(一)各級人員堅守崗位,未經上級批準不得擅自離崗。(二)各級值班人員、12315申訴舉報中心和信息中心24小時值班,及時受理申訴舉報咨詢和信息的上傳下達。(三)人員、裝備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各級、各職人員手機、微機和傳真機全時開通,保持不間斷的通信聯絡。交通工具、網絡維護、后勤供給無間歇支撐和保障。(四)嚴格組織紀律。預案啟動后,各級各單位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快速反應。執法人員要嚴格依法行政,盡職盡責,杜絕失職現象的發生。對違反紀律、玩忽職守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對食品安全事件態勢處理信息,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整理匯總,報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批準后,由辦公室統一向社會公布。七、后期處置(一)應急結束食品安全事件態勢平穩可控,事件來龍去脈基本查清,危害后果或隱患消除,職責內任務完成,由發出啟動指令的領導小組組長發出停止指令,解除狀態后轉入正常工作。(二)善后處置組織職能部門、單位進行工作總結,進一步加強市場日常監管,密切關注動向,防止反彈和回潮,切實消除隱患。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日
篇2:高考期間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年一度的高中考即將來臨,為保障考試期間的食品衛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發生,延慶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召開了專題工作會,成立了高中考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動員全所力量成立了學校食堂監督組、校園周邊檢查組和突發事件應急組,強化了監督管理責任。并結合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況進行了防控工作布置。
學校食堂監督組分別對高考考點一中、五中和六中,中考考點三中和永寧中學五個考點以及二中的學校食堂9戶,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執法檢查。檢查以各學校食品原料采購索證情況、食品加工制作過程、衛生設施運行情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食品留樣、餐具消毒及保潔等為重點。對存在的衛生問題,監督員現場提出了書面改進意見,要求學校和食堂負責人進一步加強衛生安全責任制,強化各項衛生制度的具體落實。在檢查學校食堂的同時,為保證高中考學生外出就餐的安全,校園周邊檢查組對考點周邊的13戶餐飲業進行了嚴格監督,對于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由監督員定人定崗,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在監督檢查中,還向考生、家長、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餐飲單位發放了《高考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安全》的宣傳單,加大了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
高中考期間,衛生監督員將堅守崗位,加強對各考點食品安全的督導檢查,指導學校加強衛生管理,確保師生身體健康。重點對考點周邊的餐飲單位進行巡回監督,營造良好的餐飲環境,以規范的日常管理、嚴格的制度落實保障學子們的用餐安全。
篇3:某幼兒園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宣傳與普及安全教育知識,進一步提升幼兒園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園發生食物中毒的情況處理
三、應急程序
(一)應急指揮人員名單
1、負責人:國雪娟
2、現場指揮人員:范德剛、史寧寧
(二)現場措施
a、對患兒的處理
1、立即將患兒送醫院治療,教師要向醫生真實反映幼兒患病的癥狀,并陪同在幼兒身旁等待家長來院。
2、做好家長工作,如果食園外食物所致,立即與家長聯系,盡量爭取取樣。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b、建立三級報告制度
1、如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師應及時向單位領導報告。
2、保健老師及時向衛生防疫站和婦幼保健所報告。
c、配合行政部門對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提供留樣
3、如實提供有關材料,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現場指揮
處置事故現場指揮應由在場最高級別的負責人擔任,并根據事故性質、危害程度成立臨時的救援小組。等總負責任人到達現場后,詳細匯報事故情況,由總責任人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