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撰寫規范辦法
一、前言
本規范是指導藥品生產企業起草和撰寫《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技術文件,也是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評價《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重要依據。
本規范是一個原則性指導文件,提出了撰寫《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一般要求,但實際情況多種多樣,不可能面面俱到,對具體問題應從實際出發研究確定。
本規范主要參考了ICHE2C(R1)《上市藥品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PeriodicSafetyUpdateReportsforMarketedDrugs,PSUR)》,依據當前對《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認識而制定。隨著藥品生產企業定期總結藥品安全的經驗積累,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規范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二、基本原則與要求
(一)關于同一活性物質的報告
藥品生產企業可以遵循化學藥和生物制品按照相同活性成分、中成藥按照相同處方組成報告《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在一份《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內,可以根據藥物的不同給藥途徑、適應癥(功能主治)或目標用藥人群進行分層。
(二)關于數據匯總時間
《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數據匯總時間以取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的日期為起點計,上報日期應當在數據截止日后60日內??梢蕴峤灰試H誕生日為起點計的《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但如果上述報告的數據截止日早于我國要求的截止日期,應當補充這段時期的數據并進行分析。
(三)關于報告格式
《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包含封面、目錄和正文三部分內容。
封面包括產品名稱、報告類別(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報告次數、報告期,獲取藥品批準證明文件時間,藥品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編及傳真,負責藥品安全的部門、負責人及聯系方式(包括手機、固定電話、電子郵箱等),報告提交時間,以及隱私保護等相關信息(參見附表1)。
目錄應盡可能詳細,一般包含三級目錄。
正文撰寫要求見本規范第三部分“主要內容”。
(四)關于電子提交
藥品生產企業應當通過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報告《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通過該系統在線填報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提交表(參見附表2),《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作為提交表的附件上傳。
(五)關于報告語言
藥品生產企業應當提交中文《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合資、外資企業和進口藥品的境外制藥廠商可以提交公司統一的用英文撰寫的《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但同時應當將該報告中除病例列表(LineListings)和匯總表(SummaryTabulations)外的其他部分和公司核心數據表(CompanyCoreDataSheet,CCDS)翻譯成中文,與英文原文一起報告。
三、主要內容
《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藥品基本信息、國內外上市情況、因藥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措施的情況、藥品安全性信息的變更情況、用藥人數估算資料、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信息、安全性相關的研究信息、其他信息、藥品安全性分析評價結果、結論、附件。
(一)藥品基本信息
本部分介紹藥品的名稱(通用名稱、商品名稱)、劑型、規格、批準文號、活性成分(處方組成)、適應癥(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二)國內外上市情況
本部分簡要介紹藥品在國內外上市的信息,主要包括:
1.獲得上市許可的國家和時間、當前注冊狀態、首次上市銷售時間、商品名等(參見附表3);
2.藥品批準上市時提出的有關要求,特別是與安全性有關的要求;
3.批準的適應癥(功能主治)和特殊人群;
4.注冊申請未獲管理部門批準的原因;
5.藥品生產企業因藥品安全性或療效原因而撤回的注冊申請。
如果藥品在我國的適應癥(功能主治)、治療人群、劑型和劑量與其他國家存在差異,應予以說明。
(三)因藥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措施的情況
本部分介紹報告期內監管部門或藥品生產企業因藥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必要時應附加相關文件。如果在數據截止日后、報告提交前,發生因藥品安全性原因而采取措施的情況,也應在此部分介紹。
安全性措施主要包括:
1.暫停生產、銷售、使用,撤銷藥品批準證明文件;
2.再注冊申請未獲批準;
3.限制銷售;
4.暫停臨床研究;
5.劑量調整;
6.改變用藥人群或適應癥(功能主治);
7.改變劑型或處方;
8.改變或限制給藥途徑。
在上述措施外,采取了其他風險控制措施的,也應在本部分進行描述。
(四)藥品安全性信息的變更情況
本部分介紹藥品說明書中安全性信息的變更情況,包括:
1.本期報告所依據的藥品說明書核準日期(修訂日期),以及上期報告所依據的藥品說明書核準日期(修訂日期);
2.藥品生產企業若在報告期內修改了藥品說明書中的安全性相關內容,包括適應癥(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癥、注意事項、藥品不良反應或藥物相互作用等,應詳細描述相關修改內容,明確列出修改前后的內容;
3.如果我國與其他國家藥品說明書中的安全性信息有差別,藥品生產企業應解釋理由,說明地區差異及其對總體安全性評價的影響,說明藥品生產企業將采取或已采取的措施及其影響;
4.其他國家采取某種安全性措施,而藥品生產企業并未因此修改我國藥品說明書中的相關安全性資料,應說明理由。
(五)用藥人數估算資料
本部分應盡可能準確地提供報告期內的用藥人數信息,提供相應的估算方法。當無法估算用藥人數或估算無意義時,應說明理由。
通常基于限定日劑量來估算用藥人數,可以通過患者用藥人日、處方量或單位劑量數等進行估算;無法使用前述方法時,也可以通過藥品銷量進行估算。對所用的估算方法應給予說明。
當自發報告、安全性相關研究提示藥品有潛在的安全性問題時,應提供更為詳細的報告期用藥人數信息。必要時,應按照國家、藥品劑型、適應癥(功能主治)、患者性別或年齡等的不同,分別進行估算。
如果《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包含來源于安全性相關研究的藥品不良反應數據,應提供相應的用藥人數、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信息。
(六)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信息
本部分介紹藥品生產企業在報告期內獲知的所有個例藥品不良反應和藥品群體不良事件。
1.個例藥品不良反應
報告期內國內外發生的所有個例藥品不良反應首次報告和隨訪報告都應報告,不僅包括自發報告系統收集的,也包括上市后研究和其他有組織的數據收集項目發現的及文獻報道的。對于文獻未明確標識藥品生產企業的,相關企業都應報告。
新藥監測期內和首次進口五年內的藥品,所有藥品不良反應需以病例列表和匯總表兩種形式進行匯總分析;其他藥品,新的或嚴重藥品不良反應需以病例列表和匯總表兩種形式進行匯總分析,已知的一般藥品不良反應,只需以匯總表形式進行匯總分析。
(1)病例列表
以列表形式提交個例藥品不良反應,清晰直觀,便于對報告進行分析評價,也有助于排除重復報告。
一個患者的不良反應一般在表格中只占一行。如果一個病例有多個藥品不良反應,應在不良反應名稱項下列出所有的藥品不良反應,并按照嚴重程度排序。如果同一患者在不同時段發生不同類型的不良反應,比如在一個臨床研究中間隔數周發生不同類型的不良反應,就應在表格的不同行中作為另一個病例進行報告,并對這種情況做出相應說明。
病例列表中的病例按照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系統分類排列。病例列表的表頭通常包括以下內容(參見附表4):
①藥品生產企業的病例編號。
②病例發生地(國家,國內病例需要提供病例發生的省份)。
③病例來源,如自發報告、研究、數據收集項目、文獻等。
④年齡和性別。
⑤懷疑藥品的日劑量、劑型和給藥途徑。
⑥發生不良反應的起始時間。如果不知道確切日期,應估計從開始治療到發生不良反應的時間。對于已知停藥后發生的不良反應,應估算滯后時間。
⑦用藥起止時間。如果沒有確切時間,應估計用藥的持續時間。
⑧對不良反應的描述。
⑨不良反應結果,如痊愈、好轉、未好轉、不詳、有后遺癥、死亡。如果同一患者發生了多個不良反應,按照多個結果中最嚴重的報告。
⑩相關評價意見。需要考慮合并用藥、藥物相互作用、疾病進展、去激發和再激發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假如藥品生產企業不同意報告者的因果關系評價意見,需說明理由。
為更好地呈現數據,可以根據藥品劑型或適應癥(功能主治)不同,使用多個病例列表。
(2)匯總表
對個例藥品不良反應進行匯總,一般采用表格形式分類匯總(參見附表5)。當病例數或信息很少不適于制表時,可以采用敘述性描述。
匯總表不包含患者信息,主要包含不良反應信息,通常按照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系統分類排序匯總??梢园凑詹涣挤磻膰乐匦浴⒄f明書是否收載、病例發生地或來源的不同等分欄或分別制表。
對于新的且嚴重的不良反應,應提供從藥品上市到數據截止日的累積數據。
(3)分析個例藥品不良反應
本部分對重點關注的藥品不良反應,如死亡、新的且嚴重的和其他需要關注的病例進行分析,并簡要評價其性質、臨床意義、發生機制、報告頻率等。如果報告期內的隨訪數據對以往病例描述和分析有重要影響,在本部分也應對這些新數據進行分析。
2.藥品群體不良事件
本部分介紹報告期內藥品群體不良事件的報告、調查和處置情況。
(七)安全性相關的研究信息
本部分介紹與藥品安全相關的研究信息,包括非臨床研究信息、臨床研究信息和流行病學研究信息。本部分根據研究完成或發表與否,按已完成的研究、計劃或正在進行的研究和已發表的研究進行介紹。
1.已完成的研究
由藥品生產企業發起或資助的安全性相關研究,對其中已完成的,藥品生產企業應清楚、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方案、研究結果和結論,并提交研究報告。
2.計劃或正在進行的研究
由藥品生產企業發起或資助的安全性相關研究,對其中計劃實施或正在實施的,藥品生產企業應清楚、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目的、研究開始時間、預期完成時間、受試者數量以及研究方案摘要。
如果在報告期內已經完成了研究的中期分析,并且中期分析包含藥品安全有關的信息,藥品生產企業應提交中期分析結果。
3.已發表的研究
藥品生產企業應總結國內外醫學文獻(包括會議摘要)中與藥品安全有關的信息,包括重要的陽性結果或陰性結果,并附參考文獻。
(八)其他信息
本部分介紹與療效有關的信息、數據截止日后的新信息、風險管理計劃及專題分析報告等。
1.與療效有關的信息
對于治療嚴重或危及生命疾病的藥品,如果收到的報告反映患者使用藥品未能達到預期療效,這意味著該藥可能對接受治療的人群造成嚴重危害,藥品生產企業應對此加以說明和解釋。
2.數據截止日后的新信息
本部分介紹在數據截止日后,在資料評估與準備報告期間所接收的新的重要安全性信息,包括重要的新病例或重要的隨訪數據。
3.風險管理計劃
藥品生產企業如果已經制訂了風險管理計劃,則在此介紹風險管理計劃相關內容。
4.專題分析報告
藥品生產企業如果針對藥品、某一適應癥(功能主治)或某一安全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專題分析,應在此對分析內容進行介紹。
(九)藥品安全性分析評價結果
本部分重點對以下信息進行分析。
1.已知不良反應的特點是否發生改變,如嚴重程度、不良反應結果、目標人群等。
2.已知不良反應的報告頻率是否增加,評價這種變化是否說明不良反應發生率有變化。
3.新的且嚴重的不良反應對總體安全性評估的影響。
4.新的非嚴重不良反應對總體安全性評估的影響。
5.報告還應說明以下各項新的安全信息:藥物相互作用,過量用藥及其處理,藥品濫用或誤用,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特殊人群(如兒童、老人、臟器功能受損者)用藥,長期治療效果等。
(十)結論
本部分介紹本期《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結論,包括:
1.指出與既往的累積數據以及藥品說明書不一致的安全性資料;
2.明確所建議的措施或已采取的措施,并說明這些措施的必要性。
(十一)附件
《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附件包括:
1.藥品批準證明文件;
2.藥品質量標準;
3.藥品說明書;
4.參考文獻;
5.其他需要提交的資料。
四、名詞解釋
1.數據截止日:納入《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中匯總數據的截止日期。
2.報告期:上期與本期《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數據截止日之間的時間段為本期《定期安全性更新報告》的報告期。
篇2:某某綜采工作面水害安全性評價
一、工作面概況
***綜采工作面位于5#煤六采區西下山南翼,東為5#煤實體,西為***綜采采空區,北為西下山皮帶巷,南靠5#煤實體與興無煤礦相鄰,上鄰4#煤采空區。該工作面走向長859米,傾向長205米,工作面沿5#煤層底板走向布置,為西低東高趨勢,順槽為南北走向,工作面為東西傾向,傾角為3-5度。
二、工作面地質概況
***綜采工作面煤層賦存于山西組底部,上距4號煤層4.10~7.03m,平均5.32m,煤厚1.80~3.10m,平均2.47m,該煤層屬于全區穩定可采煤層。煤層含0~2層夾矸,夾矸厚度0.01~0.25m,巖性多為炭質泥巖,結構較簡單。該煤層頂板為泥巖、炭質泥巖,局部為砂質泥巖,底板為泥巖、砂質泥巖,局部為細砂巖。
三、工作面水文地質概況
(1)采空積水
5存在6處積水區,總積水面積2786m2,總積水量為0.18萬m3。但該6處積水區根據我礦的地質構造及實地考察,均不會對***綜采的正常生產構成威脅。
從我礦地質構造4#與5#的立體位置分析,4#煤層606順槽及6405采空區會對***綜采工作面構成威脅。在施工過程中需對其進行探放水,以確保生產安全。
(2)最大導水裂隙帶
***綜采工作面煤層跨落帶高度為5.22m,煤層跨落帶高度小于5號煤層與4號煤層平均間距。5號煤層頂板屬軟弱頂板,開采形成的最大導水裂隙帶依據公式:,5號煤層最大厚度為2.47m,得出開采5號煤層時形成的最大導水裂隙帶為22.61m,開采該煤層勾通上部含水層及4號煤層采空區積水,產生水力聯系,因此開采5號煤層時,需對4號煤層采(古)空區積水,進行探放,以防水害事故發生。
(3)奧灰水對煤層開采的影響
井田奧灰水位標高為800~803m,5號煤層與奧陶系灰巖之間厚度為126.66m,5號煤層最低底板標高550m,據突水系數公式t=p/m,5號煤層突水系數:ts=(803-550+126.66)×9.8×10-3/126.66=0.029
(mpa/m),小于正常塊段內臨界突水系數0.10mpa/m,也小于構造破壞臨界突水系數0.06mpa/m,在沒有構造溝通奧灰巖溶水時,奧灰巖溶水對該工作面開采無影響。
綜上所述,該工作面直接充水含水層為山西組砂巖裂隙含水層、太原組石灰巖裂隙含水層,均富水性弱。井田內現開采4、5號煤層,經調查井田內4、5號煤層存在采(古)空區積水區。綜上所述,井田4、5、6、8、9、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條件中等。
四、相鄰礦井采空區
井田西南相鄰礦井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沙曲礦開有4號煤層,與本井田接壤處有采空區,無越界開采。其煤層底板等高線低于本井田,與本井田接壤處采空區無積水。
井田東側相鄰礦井山西柳林聯盛龍門塔煤業有限公司整合礦井原柳林縣柳林鎮薛鋤聯營煤礦與本井田接壤。開采4號煤層,與本井田無越界開采。本與井田接壤的采空區有1處積水,積水量為6100m3。
井田南部相鄰礦井山西柳林莊上煤礦有限公司開采4號煤層,全層基本采空,并在井田東部有古空區,采空區、古空區均有積水。因其煤層底板等高線低于本井田,故與本井田接壤處采空區無積水。
五、防治水措施
(一)地測防治水科加強資料的收集和實地考察,以便做好工作面水情水害預報工作。
(二)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規定和“探掘分離”制度。
(三)必須對4#煤層***順槽及***采空區進行鉆探驗證,確保生產安全。
(四)嚴格執行“物探先行、化探跟進、鉆探驗證”的探放水綜合探測程序。
(五)做好探放水程序工作,綜采隊在未接到安監站下達的允許回采通知單時,絕對不允許私自進行回采工作。
(六)在鉆探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中的鉆孔參數進行鉆探,確保鉆探達到實效。
(七)施工單位根據探放水設計配備相應的排水設備及排水管路。
六、結論
通過以上水情水害的分析,在施工中,探放水隊嚴格按照《***綜采工作面探放水設計》進行探放水工作,地測防治水科做好探放水技術工作,安監站做好監督監管工作,綜采隊嚴格按照《***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進行回采,可以防止水害事故的發生。
篇3:某風電場安全性評價工作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改善勞動作業環境,夯實安全基礎,為規范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管理,全面深入地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使安全性評價能科學、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安全生產水平,促進安全性評價在安全管理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參照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安全性評價工作管理辦法〔2005〕32號文要求,結合風電場風力發電設備及生產環境特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安全性評價工作由風電場場長負責,安全主管牽頭組織,檢修點檢、運行主管提供安全性評價的技術支持,各級人員要按照總體要求和分工,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做到責任明確,措施落實到位。
第三條安全性評價工作包括風電場的安全性評價、風電場并網的安全性評價。
第四條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應客觀真實,重點是查評問題的整改。
第五條把安全性評價列入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要與安全大檢查、危險點分析、可靠性管理、標準化管理等工作相結合。
第六條本辦法適用于風電場(以下簡稱風電場)。
第二章評價方式
第七條并網安全性評價工作按照電網經營企業的有關要求進行,由電網經營企業組織實施的,各發電企業應予積極配合。
第八條運行機組的安全性評價,由風電場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和安全性評價內容,按照“評價、分析、評估、整改”的過程循環推進,實行閉環動態管理。
第九條安全性評價工作分為自查、專家查評、評估、整改、復查等幾個階段進行。
第十條安全性評價采用自評價和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基層組織自評價,上級單位組織專家評價。專家查評是在風電場自查的基礎上,由上級公司組織專家組進行的查評,各種評價要建立安全性評價庫。
第十一條自查是由風電場按照評價標準組織內部管理和技術人員開展的評價,自我查評每年進行一次。
第十二條復查是在自查和專家查評一段時間后組織的查評,企業自查的復查在當年內完成;專家查評的復查由上級公司組織,原則上由原查評專家組在評價一年后進行。
第十三條年底匯報次年安全性評價計劃,每季度匯報一次安全性評價工作進展情況。安全性評價工作實施動態管理,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第四年開展新一輪的評價。
第三章管理機構設置及職責
第十四條為了加強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成立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由風電場場長任組長,負責運行、維護檢修的專業負責人參加。
第十五條領導小組的職責:
(一)根據上級公司的安排,成立安全性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及查評專業組,部署安全性評價工作任務;
(二)具體實施風電場的安全性評價工作,組織風電場自查,審定自評價報告;積極配合專家組進行專家查評,組織風電場的有關人員對專家查評結果進行分析,制訂整改計劃;
(三)按照整改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安全性評價查評問題的整改工作;
(四)對安全性評價標準的改進和完善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負責安全性評價的規劃、實施、檢查、考核;
第十六條成立安全性評價辦公室(工作小組)、安全性評價專業小組,全面策劃、組織、安排安全性評價工作。按照專業技術人員的安全性評價工作責任制,設立安全性評價負責人和專責人,明確各級人員職責和專業分工,保證安全性評價工作責任到人。
第四章查評
第十七條組織評價前要進行安全評價管理制度的學習和培訓,學習有關標準、依據、查評方法,真正理解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意義、作用、內容和方法,能夠熟練掌握評價過程中的操作要點、程序、評分辦法、評價報告資料格式等,對照查評方法的要求,按專業分解細化為檢查卡(檢查表格等)。
第十八條自查:
自評價工作應堅持“自我約束、自我發現、自我糾正、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指導思想。制訂自評價工作計劃書,編制適合企業生產實際的詳細評價條目,明確分階段評價項目、工作內容、責任人員、時間進度,逐步掌握評價項目、評分標準逐條落實,在領導小組的審核和監督下執行,保證整個自評價工作有組織按計劃地開展。
(一)嚴格對照標準進行自我查評:通過靜態查評、動態查評、逐級查評全面發現問題,及時將查評出的問題記錄在案,并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二)保留規范完整的資料: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