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車間安全通則崗位責任制
1、負責維持液硫溫度135—145℃之間。
2、負責液硫泵的正常運轉,并使焚硫爐出口二氧化硫液濃度維持在10.5—11之間。
3、負責巡回檢查本崗位所屬閥門,蒸汽管道及輸磺管有無跑冒滴漏;磺泵、油泵儀表運轉情況,同時監督鼓風機的運轉,保證安全生產。
4、負責開、停車時點火、噴油、升溫和噴磺的工作。
5、負責保持焚硫爐內最高溫度小于1150℃
6、負責每小時記錄一次本崗位要求的各項工藝數據,并且做到填寫及時、數據準確、記錄齊全、字體工整、清潔完好。
7、對設備的開、停、檢查故障、操作情況等問題應及時記錄清楚。
8、當班時時刻注意爐內溫度、煙氣SO2濃度波動情況,發現不正常情況時,及時與余熱鍋爐崗位、轉化崗位聯系。
9、發現梵硫爐操作不正常等問題,及時向班長或工段長(車間)匯報,以便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0、每班應對本崗位所管設備、儀器、平臺、操作室進行衛生掃除一次,保護清潔整齊。
篇2:硫酸車間安全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增加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防止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特制定本企業化學事故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二、危險化學物質的危害性
主要危險有害物質有硫酸、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釩。
1、硫酸
物化性質: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無臭。相對丟密度(水=1)1.83,熔點10.5,沸點330,飽和蒸氣壓0.13(145.8)
危險特性: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映,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燃燒或爆炸。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石。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至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痊愈后斑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以至失明。
慢信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泄露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與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露;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防入廢水系統.大量泄露: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運注意事項:應儲存與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倉間。應與易燃或可燃物、堿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分類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2、二氧化硫
物化性質:無色氣體,具有窒息性,特臭。相對2.3、熔點-75.5、沸點-10、飽和蒸汽壓(Kpa)338.42(21.10)、lc50、6600mg/m?。根據,確定二氧化硫為(3級)中度危害毒性物質。溶于水、乙醇。
危害特性:不燃。禁忌物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灼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壞、休克等。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愈后斑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眼炎至失明。
慢性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防護措施:車間衛生標準15/m?。
工程控制: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
身體、手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和耐酸堿手套。
其他?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3、三氧化硫
物化性質:無色氣體,具有窒息性,特臭。蒸氣相對密度2.8、熔點16.8、沸點44.8、飽和蒸汽壓(Kpa)57.7(25),極易溶于水。
危險特性:于水發生爆炸樣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鋁、次亞氯酸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物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遇潮時對大多金屬有強腐蝕性。
危害健康:人吸入三氧化硫煙霧后,經粘膜迅速吸收使組織吸水,凝固蛋白質,使之成為不溶性蛋白,以致形成局限性灼傷和壞死。急性吸入中毒:吸入高濃度三氧化硫煙霧能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嚴重者發生喉頭水腫、支氣管炎、細支氣管肺炎,甚至肺水腫。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三氧化硫煙霧的工人,可有鼻粘膜萎縮伴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有的患者可出現胸痛、胸悶,喘息等癥狀。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衛生標準:2mg/m?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
身體手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手套。
4、五氧化二釩
物化性質:黃至鐵銹色斜方晶系結晶。相對密度(水=1)3.35、熔點690、700--1125分解失去氧。商品釩催化劑是以五氧化二釩為活性組分,有硅藻土為載體,并含有堿金屬為促進劑制成的淺黃至身褐色的產品。微溶于水,溶于濃酸成紅至黃溶液。溶于堿生成釩酸鹽。不溶于醇。車間空氣中五氧化二釩粉塵最高容許濃度為0.5mg/,LD5023/kg。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確定五氧化二釩為(2級)高度危險毒性物質。
危險特性:與三氧化氯、鋰接觸起劇烈反應。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護服。滅火劑:水、砂土。
健康危害:五氧化二釩粉塵能刺激呼吸系統,引起胸悶、咳嗽,舌部呈現墨綠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結膜炎。根據動物實驗,五氧化二釩比氧化二釩和三氧化釩的毒性強,還比釩酸、金屬釩、鐵釩、碳化釩等毒性強。
緊急措施:發現釩中毒后立即就醫采用對癥療法。咳嗽時用鎮咳藥,肺部感染用抗生素。預防:在進行更換觸媒作業時,一定要有防塵防毒措施,操作、檢修工人進入轉化器工作要按規定佩戴防塵防毒面具。
生產、儲存作業存在多種危險有害因素,其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化學毒害、腐蝕、化學灼傷。
1、?化學毒害
因通風不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一些物質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泄露時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眼炎以至失明。五氧化二釩屬高度危害毒性物質,吸入人體或廢棄物處理不當,會對人體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2、?腐蝕
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為腐蝕性氣體,硫酸溶液為強腐蝕性物質,其對設備具有一定的腐蝕能力,酸性溶液一旦透過管道、容器進入設備夾層,所形成的稀酸性空間就會使設備大面積腐蝕、穿透,造成設備損壞;酸性氣體的滲漏,擴散會使生產設備、管道、電器、防護設施腐蝕,縮短裝置壽命。
3、?化學灼傷
生產的硫酸為強腐蝕性物質,生產、使用、裝卸、檢修過程中,因設備、容器、管道泄露或操作失誤等原因使酸品濺落到眼睛和皮膚上,強酸會使皮膚嚴重脫水,造成灼傷、重度燒傷甚至死亡。濺入眼睛,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失明。
4、?火災爆炸
稀硫酸易于金屬容器發生析氫反應,放出氫氣,積聚在容器頂部空間,若達到爆炸濃度,遇明火或動火作業時,則發生爆炸傷人事故
硫酸屬于酸性腐蝕品,與易燃和可燃物接觸會發生劇烈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燃燒或爆炸。
四、化學危險目標的確定于分布
根據本企業裝卸、存儲危險化學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確定以下2個危險場所為應急救援目標。
1、目標硫酸循環槽
2、目標硫酸儲罐區
3、轉化爐(換觸媒時人員接觸五氧化二釩)
五、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1、?指揮組
負責人負責企業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發生事故時,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2、?通訊聯絡組
擔負各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訊,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公安、安全環保、衛生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報告或報警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企業名稱、交通路線、聯絡電話、聯系人姓名、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大量泄露等)、周圍環境影響情況等。
六、應急救援預案程序
本企業生產、裝卸、儲存危險化學品過程中可能發生化學中毒、化學灼傷、火災等情況,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化學污染,應采取以下措施和程序進行處理。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企業負責人和應急指揮部報告,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
2、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車間查明事故原因及當前造成的影響,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義務消防人員和各救援組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發生事故的車間在發生事故時,應迅速查明事故源點、泄露部位,凡能經切斷物料等處理措施消除事故的,應以現場處理、自救為主。如不能自己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具體搶救措施;當發生火災時,應判明火災的部位和引起火災的物質特性,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在消防人員到達前,現場人員應根據期貨物質的特點,采用有效和合適的方法控制事態擴大和蔓延,如應現切斷電源,撤離事故現場易燃設備,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如火勢無法控制,應迅速組織人員撤離,應采取防中毒、灼傷等措施,在帶電滅火時,禁止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劑。
4、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組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外部支援。
5、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根據需要佩戴好防毒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和受傷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受傷和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嚴重者根據傷情的不同,或者在現場進行沖洗和包扎,然后再送往醫院搶救,根據事故不同情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控制火情或泄露。
6、指揮部還應根據當時的風向、風速判斷危險物質擴散方向和速度,并對泄露和失火下風向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及影響程度,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必要時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或泄露。
7、事故得到控制后,應清理現場,中和處理余料或消除余火,避免死火復燃。
8、事故處理結束后,及時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夜間發生事故時,由總值班按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和程序,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搶先任務。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具體措施有: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考察預案的適應性,并對預案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
2、建立完善各項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
(2)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
3、配置必要的滅火和防護器材,并定期檢查其完好適用性。
4、配置必要的燒傷、燙傷藥膏。
5、污水處理工序平時備石灰,中和排放的酸性廢水,發生硫酸泄露時,用來圍堵硫酸進行中和。
6、各崗位均應配置事故洗水源,并以明顯標志標明;同時現場還應標明安全疏散口和撤離通道指示標志。
7、更換觸媒時,轉化爐內加強通風,作業人員須佩戴防護口罩或面具,手套、防護工作服;減少一次接觸時間。
8、五氧化二釩存放倉庫應加強保管,防止泄露或遺失。
篇3:某硫酸車間安全通則
一、工作前禁止喝酒,喝酒不準上崗。
二、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把發辮放在帽內。
三、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
(1)設備、地板、欄桿安全保護裝置處于完好狀態。
(2)交接清生產設備(轉動、靜止、備用)開動情況。
(3)區域內文明生產做到四無(無雜物、無垃圾、無廢鐵、無灰塵)不妨礙操作,保持走道暢通、地面整潔。
四、堅持安全巡回檢查作制:
(1)不準接觸,抹拭維修轉動中設備的轉動部位。
(2)扶試檢查電動機必須用手背,不能用濕手開停電鈕,不準用濕布擦拭電器設備。
(3)上下樓梯必須手扶攔桿,不準隔蹬跑跳,遇有突然停電不能亂跑,躲到上風向,聽從指揮。
(4)禁止從高處往下扔物件,非扔不可時須有人監護,高空作業超過二米以上應戴好安全帶。
(5)嚴禁橫跨皮帶。
五、認真執行開停車的操作順序及特殊操作法。
(1)堅持二人以上執行確認制操作。
(2)備用設備應打電工檢查,蓋好安全罩。
(3)用左手合、拉鐵殼、空氣電停開關,不準帶負荷拉閘。
(4)檢查設備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制和崗位驗收制。
六、在危險區作業(易燃、易爆、易觸電)動火應申請危險作業證,電氣設備失火后不準用水噴救,要用絕緣工具,首先要切斷電源。
七、進入崗位人員必須經安全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
八、進入現場人員嚴禁抬頭觀望,以免漏酸、漏塵、漏液傷人,遇有漏酸、漏液要立即采取措施處理,一時難于解決的,必須掛上明顯的安全標記牌。
九、使用推車時雙手握把,不準把手放在外邊,以免損傷。
十、不準將水加入酸槽內(有混酸裝置除外),開換閥門、酸泵、法蘭附近禁止站人,避免酸液傷人。
十一、停電檢修時,凡進入塔槽內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好耐酸衣,扎好袖口褲腳,戴好防毒面具,同時與外邊監護人員取得密切聯系,要做好救護準備工作。
十二、酸場浴場要經常有清溫水,并進行認真交換。
十三、停爐檢修時,必須將爐內及煙氣出口處、管道內的安全隱患消除后,操作檢修人員方可進入爐內、管道內工作,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十四、要使用的各種工具必須認真檢查,確保工具安全可靠才可使用。
十五、電器設備的處理和檢修必須找電工,嚴禁擅自動修,嚴防觸電。
十六、凡是本車間管轄的各種壓力表、安全閥等部件必須按廠有關規定時間,上交有關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