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車間安全應急預案
為了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增加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防止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特制定本企業化學事故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二、危險化學物質的危害性
主要危險有害物質有硫酸、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釩。
1、硫酸
物化性質: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無臭。相對丟密度(水=1)1.83,熔點10.5,沸點330,飽和蒸氣壓0.13(145.8)
危險特性: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映,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燃燒或爆炸。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石。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至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痊愈后斑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以至失明。
慢信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泄露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與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露;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防入廢水系統.大量泄露: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運注意事項:應儲存與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倉間。應與易燃或可燃物、堿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分類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2、二氧化硫
物化性質:無色氣體,具有窒息性,特臭。相對2.3、熔點-75.5、沸點-10、飽和蒸汽壓(Kpa)338.42(21.10)、lc50、6600mg/m?。根據,確定二氧化硫為(3級)中度危害毒性物質。溶于水、乙醇。
危害特性:不燃。禁忌物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诜笠鹣雷苽灾聺冃纬?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壞、休克等。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愈后斑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眼炎至失明。
慢性影響: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防護措施:車間衛生標準15/m?。
工程控制: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
身體、手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和耐酸堿手套。
其他?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3、三氧化硫
物化性質:無色氣體,具有窒息性,特臭。蒸氣相對密度2.8、熔點16.8、沸點44.8、飽和蒸汽壓(Kpa)57.7(25),極易溶于水。
危險特性:于水發生爆炸樣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鋁、次亞氯酸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物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遇潮時對大多金屬有強腐蝕性。
危害健康:人吸入三氧化硫煙霧后,經粘膜迅速吸收使組織吸水,凝固蛋白質,使之成為不溶性蛋白,以致形成局限性灼傷和壞死。急性吸入中毒:吸入高濃度三氧化硫煙霧能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嚴重者發生喉頭水腫、支氣管炎、細支氣管肺炎,甚至肺水腫。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三氧化硫煙霧的工人,可有鼻粘膜萎縮伴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有的患者可出現胸痛、胸悶,喘息等癥狀。
急救措施:對皮膚接觸患者因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眼睛接觸患者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對吸入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對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衛生標準:2mg/m?
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
身體手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手套。
4、五氧化二釩
物化性質:黃至鐵銹色斜方晶系結晶。相對密度(水=1)3.35、熔點690、700--1125分解失去氧。商品釩催化劑是以五氧化二釩為活性組分,有硅藻土為載體,并含有堿金屬為促進劑制成的淺黃至身褐色的產品。微溶于水,溶于濃酸成紅至黃溶液。溶于堿生成釩酸鹽。不溶于醇。車間空氣中五氧化二釩粉塵最高容許濃度為0.5mg/,LD5023/kg。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確定五氧化二釩為(2級)高度危險毒性物質。
危險特性:與三氧化氯、鋰接觸起劇烈反應。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護服。滅火劑:水、砂土。
健康危害:五氧化二釩粉塵能刺激呼吸系統,引起胸悶、咳嗽,舌部呈現墨綠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結膜炎。根據動物實驗,五氧化二釩比氧化二釩和三氧化釩的毒性強,還比釩酸、金屬釩、鐵釩、碳化釩等毒性強。
緊急措施:發現釩中毒后立即就醫采用對癥療法。咳嗽時用鎮咳藥,肺部感染用抗生素。預防:在進行更換觸媒作業時,一定要有防塵防毒措施,操作、檢修工人進入轉化器工作要按規定佩戴防塵防毒面具。
生產、儲存作業存在多種危險有害因素,其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化學毒害、腐蝕、化學灼傷。
1、?化學毒害
因通風不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一些物質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泄露時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皮膚灼傷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眼炎以至失明。五氧化二釩屬高度危害毒性物質,吸入人體或廢棄物處理不當,會對人體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2、?腐蝕
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為腐蝕性氣體,硫酸溶液為強腐蝕性物質,其對設備具有一定的腐蝕能力,酸性溶液一旦透過管道、容器進入設備夾層,所形成的稀酸性空間就會使設備大面積腐蝕、穿透,造成設備損壞;酸性氣體的滲漏,擴散會使生產設備、管道、電器、防護設施腐蝕,縮短裝置壽命。
3、?化學灼傷
生產的硫酸為強腐蝕性物質,生產、使用、裝卸、檢修過程中,因設備、容器、管道泄露或操作失誤等原因使酸品濺落到眼睛和皮膚上,強酸會使皮膚嚴重脫水,造成灼傷、重度燒傷甚至死亡。濺入眼睛,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失明。
4、?火災爆炸
稀硫酸易于金屬容器發生析氫反應,放出氫氣,積聚在容器頂部空間,若達到爆炸濃度,遇明火或動火作業時,則發生爆炸傷人事故
硫酸屬于酸性腐蝕品,與易燃和可燃物接觸會發生劇烈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燃燒或爆炸。
四、化學危險目標的確定于分布
根據本企業裝卸、存儲危險化學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確定以下2個危險場所為應急救援目標。
1、目標硫酸循環槽
2、目標硫酸儲罐區
3、轉化爐(換觸媒時人員接觸五氧化二釩)
五、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1、?指揮組
負責人負責企業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發生事故時,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2、?通訊聯絡組
擔負各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訊,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公安、安全環保、衛生等機關報告事故情況。報告或報警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企業名稱、交通路線、聯絡電話、聯系人姓名、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大量泄露等)、周圍環境影響情況等。
六、應急救援預案程序
本企業生產、裝卸、儲存危險化學品過程中可能發生化學中毒、化學灼傷、火災等情況,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化學污染,應采取以下措施和程序進行處理。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企業負責人和應急指揮部報告,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
2、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車間查明事故原因及當前造成的影響,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義務消防人員和各救援組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發生事故的車間在發生事故時,應迅速查明事故源點、泄露部位,凡能經切斷物料等處理措施消除事故的,應以現場處理、自救為主。如不能自己控制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提出具體搶救措施;當發生火災時,應判明火災的部位和引起火災的物質特性,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在消防人員到達前,現場人員應根據期貨物質的特點,采用有效和合適的方法控制事態擴大和蔓延,如應現切斷電源,撤離事故現場易燃設備,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如火勢無法控制,應迅速組織人員撤離,應采取防中毒、灼傷等措施,在帶電滅火時,禁止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劑。
4、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組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應請求外部支援。
5、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根據需要佩戴好防毒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和受傷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受傷和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嚴重者根據傷情的不同,或者在現場進行沖洗和包扎,然后再送往醫院搶救,根據事故不同情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控制火情或泄露。
6、指揮部還應根據當時的風向、風速判斷危險物質擴散方向和速度,并對泄露和失火下風向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及影響程度,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必要時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情或泄露。
7、事故得到控制后,應清理現場,中和處理余料或消除余火,避免死火復燃。
8、事故處理結束后,及時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夜間發生事故時,由總值班按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和程序,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搶先任務。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具體措施有: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考察預案的適應性,并對預案內容進行調整和完善。
2、建立完善各項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
(2)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器具保管情況。
3、配置必要的滅火和防護器材,并定期檢查其完好適用性。
4、配置必要的燒傷、燙傷藥膏。
5、污水處理工序平時備石灰,中和排放的酸性廢水,發生硫酸泄露時,用來圍堵硫酸進行中和。
6、各崗位均應配置事故洗水源,并以明顯標志標明;同時現場還應標明安全疏散口和撤離通道指示標志。
7、更換觸媒時,轉化爐內加強通風,作業人員須佩戴防護口罩或面具,手套、防護工作服;減少一次接觸時間。
8、五氧化二釩存放倉庫應加強保管,防止泄露或遺失。
篇2:電業局鹽酸硫酸泄漏應急預案
1目的
在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和倉庫,控制鹽酸、硫酸泄漏,控制酸類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和倉庫。
3職責
3.1生技部負責組織、協調與應急預案相關的工作,各有鹽酸、硫酸等物質的生產單位或部門,要制訂緊急情況相關的安全制度、措施,監督相關規程、制度、措施的實施;
3.2凡含有鹽酸、硫酸的生產埸所、各變電站內、倉庫要按時間要求巡查設備,發現設備缺陷,緊急情況時通知有關人員,作好應急的相關安全措施;
3.3臨時檢修、事故性搶修的生產單位,要特別注意鹽酸、硫酸發生泄漏,酸性物質運到施工現場要妥善保管。
4應急預案
4.1鹽酸、硫酸發生泄漏時,值班人員、工作人員要檢查酸鹽、硫酸是否會向圍墻外泄漏,泄漏物不能污染外部環境,要做好控制措施,并要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4.2電力檢修部門組織人員對泄漏設備進行搶修工作,應作好相關的各項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現場指揮;
4.3電力檢修部門的現場指揮要指定人員準備好搶修的工具、器具等;
4.4運行人員應加強對設備的監督及巡視;
4.5做好安全措施后,電力檢修部門要及時組織檢修人員搶修;在搶修過程中,應做好下列防護措施:
4.5.1搶修人員應作好各項防護措施,必須戴專用防酸手套;
4.5.2搶修中應控制鹽酸、硫酸不能污染外部環境;
4.6搶修過程中應充分作好檢修的準備工作,提高修效率及質量,縮短檢修時間;
4.7搶修結束后,通知值班人員、運行人員搶修工作結束,并交待今后維護的注意事項;
4.8由于鹽酸、硫酸泄漏已造成環境污染,應由各生產單位作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5相關文件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6相關記錄
檢修記錄
缺陷通知單
篇3:某無機硫酸廠化學事故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無機硫酸車間位于化工大院西北部,東面與特化廠隔路相臨,南面為許安港,西面是運輸河道,北面是乍王公路。在冊員工30余人。硫酸車間主要生產12萬噸/年硫酸產品(98%硫酸、發煙硫酸),5萬噸/年的氯磺酸。
嘉興市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7℃
年平均降水量1156.1mm,最高氣溫40.5℃,最低氣溫-11.9℃,全年主導風向春夏季為東南風,秋冬季為西北風。每年平均風速2.6~3.4m/s.災害性天氣主要為雷電、暴雨、澇災、低溫凍害及臺風等。
無機硫酸車間使用和生產的主要化工產品有硫磺、氯化氫、98%硫酸、發煙硫酸、氯磺酸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學特性,上述物質存在火災爆炸、人員中毒、窒息等嚴重事故的潛在危險。
為了防止由于機械設備故障、操作失誤導致化學爆炸,或自然災害等原因引起的發煙硫酸外泄對本公司及周圍環境造成危害,迅速、正確、有效地處置發煙硫酸泄漏事故,確保公司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預案。
二、化學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
根據本公司使用、生產、貯存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測定,為有重點有實效地對化學事故做好應急救援準備,明確以下四個重點目標:
1、一號目標:
以干吸崗位硫酸吸收生產系統及98%硫酸貯槽,其中包括氯磺酸系統的酸洗循環槽、及空氣干燥循環槽。車間有二個硫酸貯槽,每個貯槽的最大貯備能力為1500噸,該目標日常貯量為900噸,潛在危險也較大。
2、二號目標:
以干吸崗位中的煙酸吸收系統及煙酸貯槽為重點,車間有二個煙酸貯槽,每個貯槽最大貯備能力煙酸320噸,該目標日常貯量約為20~50噸,發煙硫酸的生產主要是有客戶訂單時才生產,平常生產98%硫酸,故發煙硫酸的庫存很少。
3、三號目標
以硫酸車間氯磺酸生產系統及硫酸發貨氯磺酸貯槽為重點,車間有六個氯磺酸貯槽,硫酸發貨區三個貯槽,特化廠磺化工段也有三個貯槽。每個貯槽最大貯備能力氯磺酸250噸,,該目標日常貯量約為300-600噸,潛在危害最大。
4、四號目標:
以硫磺倉庫及液硫貯槽為重點。該目標的日常液硫貯量為500噸,倉庫中固體硫磺日常貯量為400噸。
化學事故可能發生的部位、級別、波及范圍及途徑:
目標
毒物名稱
波及范圍
途徑
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1號目標
酸霧
庫區
周圍地區
誤操作、設備失修、自然災害
2號目標
酸霧SO3
庫區
周圍地區
誤操作、設備失修、自然災害
3號目標
HClSO3
庫區
周圍地區
誤操作、設備失修、自然災害
4號目標
硫磺燃燒廢氣
庫區、廠區
周圍地區
誤操作、外界影響
三、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3.1在應急狀態組成以下指揮系統
3.2職責和分工:
3.2.1由廠長任總指揮在應急狀態下指導值班長總體指揮和協調工作。
3.2.2由生產廠長組織技術人員和工段員工對事故進行分析和預防,領導工段員工組成生產及物料應急處理小組,處理生產中事故,使事態不再蔓延和擴大,并及時將事故狀況向總指揮匯報。
3.2.3由設備廠長領導保全、電工、儀表及各生產工段人員組成生產裝置及設備搶修搶救小組,并及時聯絡外部搶修隊伍,及時將搶修情況向總指揮匯報。
3.2.4由辦公室主任領導組成應急狀態后勤組,做好后勤工作及泥木匠的聯絡。
3.2.5中夜班在總指揮未到達現場前,由值班長全權負責總指揮的指揮和協調工作。
3.3應急指揮系統的啟動
3.3.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事故發生工段和值班長匯報,工段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部位和原因,并盡可能及早切斷事故源。
3.3.2值班長應立即向總指揮匯報,(中夜班在總指揮未到達現場前,由值班長全權負責總指揮的指揮和協調工作),值班長應根據事故情況,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
3.3.3如工段不能自行處理或控制事故狀態,則由總指揮組織提出處量和搶修搶救的具體措施,并組織實施。
3.3.4如事故需要公司總部和外單位協助處理時,值班長應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匯報要及時,并說明事故準確部位、事故狀態等。
四、事故預想及處置
假設情況(一)
由于機械設備障、操作失誤導致化學爆炸,或自然災害等原因引起一號目標:硫酸生產系統及硫酸貯槽、二號目標:煙酸生產系統及煙酸貯槽中的硫酸或發煙硫酸外泄。其泄漏量由于其泄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貯存量等條件差異而不同。如是一般事故,可由崗位操作人員操作控制系統等方式來解決。如發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當吹西北風時,酸霧或三氧化硫向東南方擴散,危害區在公司總部大部分區域及東北面建新村和東南面許安村部分農戶。
2、當吹東南風時,酸霧或三氧化硫向西北方向擴散,危害區域在特化廠、電化廠及公司西北方向的附近農戶。
應采取以下應急求援措施: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無機廠總調度、消防隊報警,并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配戴氧氣呼吸器、化學防護服及防護手套,盡可能及早采取一切措施切斷事故源。
(2)公司調度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車間,要求查明硫酸或發煙硫酸外泄部位(裝置)、實際情況及原因,下達接應急求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各專業求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指揮部成員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所在處室按職責對口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機關報告事故情況。
(4)發生事故的崗位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部位和事故狀態,凡能切斷、脫離的系統盡可能與事故源脫離,以防事故擴大。如泄漏部位無法自行處理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說明崗位物料存量及分布情況,并提出堵漏和檢修的具體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噴水霧減慢,揮發(或擴散),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用沙土、干燥石炭或蘇打灰混合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的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送三廢站處理。
(5)消防隊接到事故報警后應迅速做好出動準備,攜帶防化器具,出動消防車,在三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將消防車停在上風處,并盡量靠邊,以防堵住后面車輛,人員立即投入搶險,就地取水源,確保消防供水不間斷,噴水霧減慢揮發(或擴散),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廢棄。并做好搶修人員的掩護工作。
(6)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伍立即開展求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7)公司總調度到達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單位,在查明貯槽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做出局部或全廠停車的決定。若需緊急停車則按緊急停車程序迅速執行。
(8)經濟民警分隊到達現場后,擔負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酸霧擴散危及到公司內、外人員的安全時,應組織現場無關人員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向上風方向的安全地帶疏散。
(9)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就與消防隊密切配合,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應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10)生產綜合處到達事故現場后,負責查明三氧化硫、酸霧及氯化氫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的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及速度,并對泄漏下風擴散區進行監測,確定結果。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或指導擴散區域內的群眾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
(11)搶險、搶修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搶修設備,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擴大。
(12)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二個專門工作小組:
○1在副總裁指揮下,組成由安全、保衛、生產、技術、環保、設備、和發生事故單位主要人員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在生產綜合處處長的指揮下,組成由設備、動力、機修、電修、和發生事故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夜間發生事故,由公司總調度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置和落實搶修任務。
假設情況(二)
由于機械設備故障、操作失誤導致化學爆炸,或自然災害等原因引起氯磺酸外泄,事故主要部位如前述的3號目標氯磺酸生產系統及氯磺酸貯槽。其泄漏量由于其泄漏點設備的腐蝕程度、貯存量等條件差異而不同。如是一般事故,可由崗位操作人員操作控制系統等方式來解決。如發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當吹西北風時,三氧化硫、酸霧及氯化氫向東南方擴散,危害區在公司總部大部分區域及東北面建新村和東南面許安村部分農戶。
2、當吹東南風時,三氧化硫、酸霧及氯化氫向西北方向擴散,危害區域在特化廠、電化廠及公司西北方向的附近農戶。
當上述事故發生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無機廠總調度、消防隊報警,并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配戴氧氣呼吸器、化學防護服及防護手套,盡可能及早采取一切措施切斷事故源。
(2)公司調度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車間,要求查明氯磺酸外泄部位(裝置)、實際情況及原因,下達接應急求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和各專業求援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3)指揮部成員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所在處室按職責對口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機關報告事故情況。
(4)發生事故的崗位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部位和事故狀態,凡能切斷、脫離的系統盡可能與事故源脫離,以防事故擴大。如泄漏部位無法自行處理的,應向指揮部報告并說明崗位物料存量及分布情況,并提出堵漏和檢修的具體措施。
其余按假設情況(一)應急求援措施(5)~(12)實施。
假設情況(三)
以4號目標:倉庫硫磺及液硫貯槽由于機械設備障、操作失誤或外界影響等原因而導致硫磺燃燒,如是一般事故,可由崗位操作人員用滅水器或自來水冷卻來解決。如發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應采取以下應急求援措施:
(1)最早發現硫磺起火燃燒者,應立即向班長、無機廠總調度報警。
(2)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當班班長組織有關人員配戴氧氣呼吸器,用滅水器或自來水管對硫磺著火點進行撲救。
(3)調度及車間值班長應迅速判明情況,如火勢比較大,應立即向消防隊報警,危險到安全生產時,應迅速做出硫酸車間緊急停車。
(4)調度及車間值班長通知電工拉掉熔硫崗位及硫磺倉庫附近電源。組織現場無關人員馬上撤離現場,向上風方向的安全地帶疏散。
(5)消防隊接到事故報警后應迅速做好出動準備,出動消防車,在三分鐘內趕到事故現場,將消防車停在事故現場上風處,并盡量靠邊,接通消防栓或從許安小河浜取水,確保消防供水不間斷,進行重點冷卻降溫,同時備足力量,用干粉槍、炮對燃燒區進行撲撲救。
(6)調度除立即組織公司內人員進控制和撲救外,根據火災嚴重是否及時向市消防部門報告及請求市消防隊的支援。
(7)在整個撲救過程中要聽從統一指揮,不要擅自行動以免擴大災害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及傷害。
五、物性及毒性防護
5.1硫酸物性及毒性防護:
5.1.1硫酸物性:是一種無色透、無味的明油狀液體,熔點是10.5℃,沸點為330℃,飽和蒸汽壓為0.13kPa/145.8℃,與水混溶??梢灾?與易燃物(如苯)和有機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具有強腐蝕性
5.1.2硫酸毒性防護:如果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或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就醫。如是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后,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給予1-4%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就醫。如有食入,誤服者給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醫。
5.2煙酸物性及毒性防護:
5.2.1煙酸物性:無色或棕色油狀稠厚的發煙液體。有強刺激性臭味。吸水性很強,與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稀釋熱,操作時應注酸入水。結晶溫度:20%發煙硫酸為2.5℃,65%發煙硫酸為-0.35℃。腐蝕性和氧化性比普通硫酸強。其蒸汽對人體有害。
5.2.2煙酸毒性防護:如果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蛴?%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就醫。如是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吸入后,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給予1-4%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就醫。如有食入,誤服者給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醫。
5.3氯磺酸物性及毒性防護:
5.3.1氯磺酸物性:是一種無色或淡黃色的發煙液體,有刺激性臭味。熔點-80℃。沸點158℃。相對密度1.766(18℃)。溶于二氯乙烷、四氯乙烷、氯仿;不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遇醇和酸則分解。在空氣中發煙。在潮濕空氣中分解生成硫酸和氯化氫。是含有相當弱的S-Cl鍵的強酸。與烴、醇、酚和胺等有機化合物反應生成有機衍生物。與強脫水劑如三氧化硫等接觸時生成焦硫酰氯。具有強烈吸濕性和腐蝕性。
5.3.2氯磺酸毒性防護:其蒸汽對眼晴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如吸入,應立即給氧,并送醫院治療;如不慎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水沖洗15min,并送醫院治療;如與皮膚接觸,能引起嚴重的灼傷,必須迅速用冷水沖洗,然后涂以3%碳酸氫鈉溶液或藥用獾油。操作人員工作時應穿防酸織物工作服,戴防護眼鏡、乳脫手套、膠皮圍裙,空長筒膠靴等。
六、信號規定和裝備
6.1信號規定
救援主要報警聯絡電話:
公司總調度室:5114?7210?無機廠總調度室:6529
公司消防隊:?1119?7450?無機廠辦公室:?5947
市消防隊:?119公司醫務室:?7120
市急救電話:?120市化救辦:2014315
6.2?裝備
(1)銀河141型消防車一輛,銀河B*-5140T*FPF-50型聯用消防車一輛。
(2)側三輪長江750摩托車二輛。
(3)車載式對講機一臺,手持式對講機十臺。
(4)空氣呼吸器二只。
(5)氧氣呼吸器及防毒面具若干只。
(6)防化服15套。
(7)300門自動程控電話交換機一臺。
(8)車輛合計29輛,其中小車5輛,面包車2輛,客貨兩用車2輛,各類貨車20輛(10t×4輛、8t×4輛、5t×7輛、6t×1輛、3t×1輛、2t×1輛,1.5t×2輛),總噸位12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