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液氨泄露處置工作應急預案

某液氨泄露處置工作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7909

一、目的(1)編制目的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處理。二、概況我廠現有6個液氨罐。制液一車間有兩個,容積分別為30m3、25m3:制液二車間有一個,容積為50m3:制液三車間有3個,容積均為100m3。三、機構設置及職責A、人員組成事故應急處理由事故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及成員)、事故應急指揮中心以及現場搶險急救隊組成。1、事故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張圣云副總指揮:梁家海、農富鈞、趙永權成員:傅?佳、嚴超、韋業軍、韋赤海、許英鵬、唐靖葵、方紹南、陸展升、鄧煒國、農魏、農天海、葉其樊、許錄新、方英達2、事故應急指揮中心:廠辦3、現場搶險急救隊:張圣云、農富鈞、梁家海、趙永權、傅佳、李華國、嚴超、韋業軍、袁紹湖、周利孟、蔡安、安環科所有成員、事發分廠化合車間當班人員、維修工段當班人員以及配氨工。B、主要職責撤離路線(一)一分廠:1、農富鈞、梁家海、趙永權、韋業軍: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協調廠部各職能科室與車間的聯系。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必要時,向礦山救援中隊及礦山救護中心請求應急救援。2、許錄新、方英達確定在場員工每人職責,擔負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3、方紹南、許英鵬組織安全環保科人員負責疏散現場作業員工至安全地帶,并進行現場警戒。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4、唐靖葵?農魏組織維修工拉閘斷電,移走易燃易爆物品,消除液氨周邊的火災隱患防止引起火災爆炸。5、現場搶險急救隊(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2)迅速向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6、撤離及集結地點液氨泄漏警報拉響后,在液氨區下風向的現場作業人員務必逆風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集結地點:維修一休息房前面公路。(二)二分廠:1、傅佳、梁家海、趙永權: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協調廠部各職能科室與車間的聯系。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必要時,向礦山救援中隊及礦山救護中心請求應急救援。2、許錄新、方英達確定在場員工每人職責,擔負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3、陸展升、許英鵬組織安全環保科人員負責疏散現場作業員工至安全地帶,并進行現場警戒。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4、唐靖葵?農天海組織維修工拉閘斷電,移走易燃易爆物品,消除液氨周邊的火災隱患防止引起火災爆炸。5、現場搶險急救隊(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2)迅速向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6、撤離及集結地點液氨泄漏警報拉響后,在液氨區下風向的現場作業人員務必逆風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集結地點:四五配電房前。(三)三分廠:1、張圣云、嚴超、梁家海、趙永權: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協調廠部各職能科室與車間的聯系。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必要時,向礦山救援中隊及礦山救護中心請求應急救援。2、許錄新、方英達:確定在場員工每人職責,擔負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3、鄧煒國、許英鵬組織安全環保科人員負責疏散現場作業員工至安全地帶,并進行現場警戒。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4、唐靖葵韋赤海葉其樊:??組織維修工拉閘斷電,移走易燃易爆物品,消除液氨周邊的火災隱患防止引起火災爆炸。5、現場搶險急救隊(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等處理可處理的事項。(2)迅速向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6、撤離及集結地點液氨泄漏警報拉響后,在液氨區下風向的現場作業人員務必逆風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帶。集結地點:化驗樓前。四、保障措施現場防護器材配置:消防水帶(接開花槍頭),消防栓專用扳手防護服、空氣呼吸器、防護手套、液氨專用防毒面具、急救藥品等五、安全防范措施1、制定嚴格的健全的液氨安全操作規程;明確責任人和各崗位責任人。2、各崗位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液氨安全操作規程及各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3、車間管理員、廠部考核組要定期對使用、儲存液氨的崗位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4、儲罐區必須配備足夠滅火器材,并保證能正常使用。要加強儲罐區安全防護工作,嚴防人為破壞。5、發現管路、閘閥、儲罐有泄漏現象,應及時報告應急指揮中心,并及時進行搶險搶修。6、各層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液氨的安全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液氨的安全使用與管理。7、化一、化二、化三裝上風向標,化一、化二補裝警報器8、廠部配置緊急救護箱,準備一些急救藥品物品。六、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應急響應1.1.液氨泄漏的現象:液氨泄漏時,從泄漏處冒出大量的煙霧,周圍環境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泄漏處的設備、管線發冷,嚴重時結冰。1.2.液氨泄漏的原因1.2.1.液氨儲罐破損;1.2.2.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密封不嚴泄漏;1.2.3.各接頭及壓力表的安裝處密封不嚴泄漏。1.3.液氨泄漏的處置措施按程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報警電話:救援中隊:3785100?礦山救護中心:3783349許英鵬。并立即采取:1.3.1.疏散人員至上風口處,并隔離至氣體散盡或將泄漏控制住;1.3.2.切斷火源,必要時切斷污染區內的電源。1.3.3.開啟消防水及噴林裝置對泄漏部位進行噴淋。1.3.4.應急人員佩帶好液氨專用防毒面具及手套進入現場檢查原因。1.3.5.采取對策以切斷氣源,或將管路中的殘余部分經稀釋后由泄放管路排盡。1.3.6.在泄漏區嚴禁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和機動車輛,嚴重時還應禁止使用通訊工具。1.3.7.參與搶救的人員應戴防護氣勢手套和液氨專用防毒面具。1.3.8.逃生人員應逆風逃生,并用濕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處。1.3.9.中毒人員應立即送往通風處,進行緊急搶救并通知礦山救護中心。3、救助處置難以控制和消除事故,由礦山救援中隊趕到并組織開展處理時,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人及成員應積極配合;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自行處置情況、目前情況等。4.4.液氨儲罐泄漏處理A、少量泄漏4.4.1.液氨儲罐的處理: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泄漏可能的原因為閥門處的填料閥門泄漏。處理方法是戴好防護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進行掩護將出口處的閥門關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噴水,盡快將罐內液氨配制和泄漏完畢,再行修理。4.4.2.連接管路泄漏處理:對從液氨儲罐之后的泄漏,必須先關死液氨儲罐的出口閥門,再進行連接處泄漏的處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進行長期噴水。4.5.環境及人員要求:4.5.1液氨區域嚴禁使用明火作業。4.5.2.人員要求:作業人員懂得液氨的理化特性,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熟悉應急處理措施,能及時有效的處理液氨的泄漏事故;消防人員須戴防毒面具,穿防護服。在上風處滅火。B、大量泄漏4.6.大量氨泄漏危害特點4.6.1.中毒:由于儲罐內壓力較高,泄漏到空氣中,液氨迅速蒸發,而且蒸發速度非常快,會迅速占據空間,大量氣氨在空氣中蔓延,會使人中毒。4.6.2.著火:大量泄漏的氨氣,如遇上明火,會發生燃燒。4.6.3.爆炸:大量泄漏的氨氣,沒有接觸到明火,或者沒有在空氣中達到爆炸極限,暫時不會爆炸。但當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4.6.4.灼傷:液氨或高濃度氨可致眼和皮膚灼傷。4.6.5.凍傷:液氨從容器內泄漏出來后,由于壓力變化,液氨開始氣化,同時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下降,如接觸人員,易造成人體皮膚凍傷。4.7.泄漏的健康危害4.7.1.侵入途徑:吸入、凍傷。4.7.2.健康危害:低濃度吸入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可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引起化學性肺炎及灼傷。4.7.3.急性中毒:輕度者表現為皮膚、粘膜的刺激反應,現出鼻炎、喉炎、氣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膚灼傷。重者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呼吸道粘膜細胞脫落、氣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腫和肝損傷。氨可引起呼吸停止。如濺入眼內,可致晶體渾濁,角膜穿孔,甚至失明。4.8.急救措施4.8.1.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4.8.2.呼叫礦山救護中心:3783349。4.8.3.皮膚或眼睛不慎于接觸到該物質要立即用清水進行沖洗至少20分鐘。4.8.4對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氨在體內擴散。4.8.5對于皮膚,應脫掉沾有氨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并涂上藥物。經過以上處治的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4.8.6對中毒昏迷心臟停止呼吸最好采用口對口呼吸式,進行人工復蘇胸外擠壓:將患者放平仰臥在硬地或木板上,搶救者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頭部,用雙手的沖擊式擠壓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鐘60-70次,擠壓時應注意不可用力過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5、如大量泄漏,車間立即組織人員疏散。隨后派人查看現場如確實無法處理,上報分公司及救援中隊處理。

篇2:液氨泄露應急預案演練方案范本

為有效預防、控制和及時消除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危害,提高環境污染事故救援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環境預警和應急機制,保障公司生產安全穩定運行,根據《青島市高新區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要求,制定《液氨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一、指導思想為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及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要求,保障公司生產安全穩定運行以及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司廣大干部職工及社會群眾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秩序,促進社會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二、演練目的檢驗我公司現有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裝備的充分性及合理性,進一步明確公司各應急救援有關部門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的職責任務,提高各部門在應急救援中的相互配合能力,提高參與救援人員的相關技能,提高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認知程度,增強事故預防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及環境安全。三、組織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綜合辦?財務部制冷車間四、職責分工一)指揮領導小組:1、負責本公司《液氨泄露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2、組建應急救援專門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3.檢查督促做好液氨泄露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指揮部:1、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長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3、向上級匯報和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4、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二)指揮部人員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各司其職。綜合辦: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應急隊員召集、處置及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工作,協助主管副總指揮根據事故情況做好各生產車間的緊急生產協調工作,確保安全生產。義務消防隊:負責滅火、搶險、搶救和現場災情處置及洗消工作。冷藏廠廠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進行監測,并隨時向指揮部報告監測結果。冷藏廠車間主任: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職工疏散任務。消防搶險隊:由車間維修班組成,擔負消防、滅火、搶救、搶險任務。冷藏加工車間:負責對事故的報告及事故初期的救援處置工作。五、冷藏廠液氨儲罐的情況冷藏廠主要危險化學品:液氨。根據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火災和化學泄漏事故的特點,依據重大危險源辯識,液氨槽為重大危險源點,確定液氨應急救援危險目標。液氨儲槽為臥式地上儲罐,如發生泄露事故,防火堤內可全部容納;罐體上和裝氨處,設有噴淋水裝置,同時可啟動此裝置進行用水吸收揮發的氨氣,噴淋吸收廢水通過回收管溝可收到應急池內,但揮發氣體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影響。

六、情景設置(一)假設事故2013年6月5日,冷藏廠液氨儲罐導淋法蘭發生泄漏,造成環境污染,有人員一人輕微中毒,造成一定經濟損失。(二)現場布置由車間一名員工負責釋放蒸汽,模擬液氨罐導淋法蘭泄漏事故現場;由兩名員工負責開啟噴淋裝置,噴水吸收液氨;由兩名員工穿防化服,帶防毒面具,尋找液氨泄漏源;由一名員工假扮中毒人員,兩名員工負責救護;兩名員工負責安裝消防帶,開啟消防栓,一名員工負責消防栓向泄露處噴水;一名員工負責下風向毒氣濃度的檢測;副總指揮、綜合辦負責研究事故危害并拿出搶險可行性方案報總指揮長,由指揮長下令按方案執行。(三)集結時間、地點參加演練單位及人員務必于2013年6月5日9點38分前到制冷車間液氨儲罐區北側廣場集結,并利用通訊工具向指揮部報告。(四)設立現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綜合辦,由***擔任指揮長,由***擔任副指揮長,成員為各參加單位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事故的救援處理工作。七、啟動預案(一)事故發生單位按照事故報告程序依次向公司、區政府、環保局報告液氨泄漏情況,說明時間、地點、人員傷亡等其他有關情況。(二)公司應急預案領導機構接到報告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查明事故危害情況,進行初步評估,確定預警級別,向公司應急指揮部領導進行報告,經同意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三)公司特應急指揮部通知組織機構各成員單位帶領人員、裝備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應急搶救工作。八、事故救援(一)單位自救1、制冷氨車間液氨儲罐管理人員在液氨泄漏第一時間要采取果斷措施,派出經過培訓的兩名搶險人員戴防毒面具進入現場搶救出受傷人員;兩名搶險隊員穿戴防化服,配備空氣呼吸器趕赴泄露點查明泄露點泄露情況,并向指揮部報告。同時迅速開啟噴淋設施,吸收氨氣,防止空氣污染,同時,向公司領導和區領導進行報告。2、海玉制鹽有限公司啟動應急預案,派救援小組進入事故現場,迅速組織搶救人員,疏散人群;對于已經擴散出來的氨氣采取自備消防水栓進行噴水吸收氨氣減輕氨氣污染,并及時消除一切火源,防止空間爆炸。(二)成立現場指揮部,在指揮部的指揮下,各成員單位迅速進入事故現場進行救援。1、指揮部根據情況召集綜合辦、財務部、冷藏廠車間等有關技術人員對事故進行分析,拿出切實可行處理方案措施,防止氨氣繼續外泄。2、對事故現場進行有毒氣體監測,并隨時向指揮部報告監測結果。3、迅速疏散職工及其他人員。并將職工或人群控制在安全地帶,并維持好秩序,同時對各個廠區交通路口進行交通管制。4、義務消防隊迅速到事故現場噴水防止氨氣擴散,并參與現場救援。5、在指揮部的指揮下開啟消防水對泄露的液氨進行稀釋。6、泄露得到控制后,搶險隊安排人員對泄漏點進行搶修。7、綜合辦參與救援并結合有關部門調查事故原因。九、演練結束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監測結果,氨氣含量達到正常狀態時,宣布救援結束。各參加演練單位根據指揮部明令撤出演練。十、演練講評公司應急指揮長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二○一三年六月

篇3:液氨泄露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時、有序、科學、有效地組織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證企業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本著“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公司實際,制訂本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內生產過程中突發液氨泄漏的安全事故處理。

2.基本情況

2.1企業概況

地理氣候情況:

品先(湛江)水產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湛江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水產品加工示范園區內永平南路8號。公司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地勢平坦,海拔50米。湛江是典型的平原縣,地勢平坦,屬亞熱帶氣候。受海洋氣候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暑季長,寒季短,溫差不大。氣溫年平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為28.9℃,最高曾達38.1℃;1月最低,月平均為15.5℃,最低曾達2.8℃。氣溫宜人,草木常青,終年無霜雪,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適中,氣候溫暖,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公司人員分布以及工藝流程:

我廠現有職工700余人,設有一個綜合辦公室,現有文員近50人,二個生產車間,現有生產工員約650余人。

本公司是以加工南美對蝦類為主的小型食品加工生產企業。廠內化學事故災害性最大的危險源是液氨貯備槽。液氨是制冷系統用于生產過程中控制溫度的主要制冷劑,具有劇毒、易爆等特性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腐蝕性、污染及生產過程連續性強的特點。

2.2危險目標分布

根據本廠生產、使用、貯存化學危險品的品種、數量、危險程度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惡劣后果,確定以下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

1#目標:氨機房制冷液氨貯備槽2×5M3、1×3.5M3

存在液氨泄流事故危險

2#目標:氨機房制冷液氨貯備槽2×5M3、1×3.5M3

存在液氨泄流事故危險

3組織機構

3.1人員組成

事故應急處理由公司企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工務課當班負責人和工務課當班員工及值班保安人員組成。

3.2主要職責

3.2.1企業負責人

(1)?指揮事故應急處理,確定在場員工每人擔負的營救、搶修、維持秩序、后勤服務等工作職責。

(2)?組織營救受害人員,轉移、撤離、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

(3)?劃定事故現場的警戒范圍,防止事故危害擴大。

(4)?必要時,向110報警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應急救援,并協助有關部門應急救援工作。

(5)?決定其它重大應急救援事項。

3.2.2值班負責人

(1)?協助企業負責人工作。

(2)?企業負責人不在時,代行企業負責人職責。

3.2.3工務課當班負責人

(1)?事故發生后,迅速查明原因,營救受害人員、采取控制事故擴大的可處理的措施進行快速妥善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迅速向值班負責人或企業負責人報告。

(2)?接受企業負責人指令。

3.2.4工務課當班員工

(1)?事故發生后,營救受害人員、控制事故,處理可處理的事項。

(2)?迅速向當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或企業負責人報告。

(3)?服從分配、積極負責、不得逃避。

4事故報警

企業內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應迅速向上一級或最高負責人報告;必要時,企業負責人需向110報警,并應通過電話等形式向當地政府、安監、公安、質監、環保等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事件的基本情況。

報告內容:

1、?發生事故的企業名稱、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2、?發生事故的地點和時間(年、月、日、時、分);

3、?發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以及涉及范圍;

4、?發生事故的設備名稱、類別、性質、原因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5應急處置

5.1自行處置

5.1.1根據發生事故的具體情況,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按照制定的不同事故處理方案組織開展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消除事故,并及時報告和報警。

5.1.2因搶救人員、控制事故、消除事故、恢復生產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5.2救助處置

難以控制和消除的事故,由外部單位、政府部門趕到并組織開展處理時,企業負責人及員工應積極配合;報告事故發生情況、自行處置情況、目前情況等。

6保障措施

6.1通訊保障

當班員工、當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和單位應配備必要的通訊設備,并確保通訊設備完好和聯絡通暢。當聯系電話號碼發生變更時,應互相通報。公示報警電話和應報告部門名稱。

6.2器材保障

配備必要救治人員及防毒、堵漏、滅火等消滅事故或控制事故擴大的用品和器材。

6.3知識保障

接受和自行經常性地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演練,提高人員救治和事故處置能力。

附件:

1、本單位員工聯系電話

2、報警電話

3、人員救治辦法

4、事故處理方案

5、配備醫療、事故處理用品和器材

6、氨基本知識

7、液氨泄露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流程圖

附件1:本單位員工聯系電話

序號?姓名?職務?手機?備注?

1?蔡佳霖?總經理?

2?陳亮?安全辦公室主任?

3?陳臘?行政部主任?

4?林康平?工務課課長?

5?葉逢慧?總務課課長?

6?何海倫?保安組組長?

附件2:報警電話

名稱?電?話?備注?名稱?電?話?備注?

保安室?3616999-305報警?110

火警?119醫院?120

安監局?3399569質監局?3153162

環保局?3153162?

附件3:人員救治辦法

二、?現場營救

1、救護者進入事故區營救人員時,首先要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

2、將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溫暖通風處,注意傷員的身體安全,不能強拖硬拉,防止給中毒人員造成其他外傷。

二、中毒急救

將中毒者頸、胸部鈕扣和腰帶松開,保持中毒者呼吸暢通,注意中毒者神態,呼吸狀況,循環系統的功能及心跳變化,同時用2%硼酸水給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檸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對中毒嚴重不能自理的傷員,應讓其吸入1-2%檸檬酸溶液的蒸汽,對中毒休克者應迅速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嚴禁飲水。經過以上處治的中毒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三、沾氨處理

1、眼部沾氨,切勿揉搓,可翻開眼皮用流動水或2%硼酸水沖洗眼睛并迅速開閉眼睛,使水充滿全眼。

2、鼻腔、咽喉部位沾氨,應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氨在體內擴散。

3、對于皮膚,應脫掉沾有氨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并涂上藥物。

經過以上處治的人員應迅速送往醫院診治。

四、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采用口對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搶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鐘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氣,同時可以用針灸扎穴進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沖。

人工復蘇胸外擠壓法:將患者放平仰臥在硬地或木板上,搶救者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頭部,用雙手的沖擊式擠壓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鐘60-70次,擠壓時應注意不可用力過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附件4:事故處理方案

一、?氨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

1、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斷壓縮機電源,馬上關閉排氣閥,吸氣閥(雙級氨壓縮機應同時關閉二級排氣閥及二級吸氣閥)如正在加油,應及時關閉加油閥。

2、應將機房運行的機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員發現壓縮機漏氨時立即停機并根據自己所處位置,在關閉事故機時順便將就近運行的機器斷電。

3、如漏氨事故較大,無法靠近事故機,應到室外停機,停機后立即關閉所有油氨分離器進氣閥及與事故機吸氣相連的低壓桶出氣閥。

4、迅速開啟氨壓縮機機房所有的事故排風扇。

5、在處理事故時,用水管噴澆漏氨部位,使氨與水溶解,注意壓縮機電機的防水保護。

二、?壓力容器漏氨事故

處理此類事故,原則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擴大,然后采取措施將事故容器與系統斷開,關閉設備所有閥門,漏氨嚴重不能貼近設備時要采取關閉與該設備相聯接串通的其它設備閥門,用水淋澆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時排空處理。屬于此類設備有:油氨分離器、冷凝器、高壓貯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氣器、低壓貯液桶等。

(一)氨分離器漏氨

油氨分離器漏氨后,如壓縮機正在運行工作中,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迅速關閉該油分離器的出氣閥、進氣閥、供液閥、放油閥及關閉冷凝器進氣閥,壓縮機至油氨分離器的排氣閥。

(二)冷凝器漏氨(立式、臥式、蒸發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如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迅速關閉所有高壓桶均壓閥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壓、放空氣器閥,然后關閉冷凝器的進氣閥、出液閥。工藝允許時可以對事故冷凝器進行減壓。

(三)高壓貯液桶漏氨

高壓貯液桶漏氨后,立即關閉高壓貯液桶的進液閥、均液閥、出液閥、放油閥及其它關聯閥門。如氨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迅速切斷壓縮機電源,在條件及環境允許時,立即開啟與低壓容器相聯的閥門進行減壓、排液、盡量減少氨液外泄損失,當高壓貯液桶壓力與低壓壓力一致時,應及時關閉減壓排液閥門。

(四)中間冷卻器漏氨

中間冷卻器漏氨后,當壓縮機處于運行狀態,應立即切斷該機電源,關閉壓縮機的一級排氣閥、二級吸氣閥及與其它設備相通的閥門,同時開啟放油閥進行排液放油減壓。

(五)低壓貯液桶漏氨

低壓貯液桶漏氨后,當系統壓縮機處于運行中,應立即切斷壓縮機電源,關閉壓縮機吸氣閥,同時關閉低壓貯液桶的進氣、出氣、均液、放油及其它關聯閥門,開啟氨泵進液、出液閥及氨泵,將低壓貯液桶內氨液送至庫房蒸發器內,待低壓貯液桶內無液后關閉氨泵進液閥。

(六)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在沖霜、加壓、排液、放油工作中)時,應立即關閉排液桶的所有與其它設備相連閥門,根據排液桶的液位多少進行處理。如液量較少,開啟減壓閥進行減壓;如液量較多時,應盡快將桶內液體排空,減少氨的外泄量。

(七)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時,或在放油過程中,都應立即關閉集油器的進油和減壓閥。

(八)放空氣器漏氨

放空氣器漏氨,應立即關閉混合氣體進氣閥、供液閥、回流閥、蒸發回氣閥。

(九)設備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

設備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液時,當上、下側彈子失靈,應立即關閉指示器上、下側的彈子角閥,盡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十)氨瓶漏氨

氨瓶屬于移動式壓力容器,氨瓶必須每二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使用12年應報廢。如發現瓶壁有裂紋、嚴重腐蝕、凹陷、鼓包、變形等缺陷以及未經定期檢驗,應禁止使用。在加氨的過程中漏氨,應立即關閉氨瓶出液閥,加氨站的加氨閥,用水淋澆漏氨部位,迅速將氨瓶推離加氨現場。

三、蒸發器漏氨

庫內蒸發器漏氨包括冷風機、墻排管、頂排管等,處理原則:應立即關閉蒸發器供液閥、回氣閥、熱氨閥、排液閥、并及時將蒸發器內氨液排空。

如在沖霜過程中,應立即關閉沖霜熱氨閥、關閉排液閥、開啟回氣閥進行減壓。如在庫房降溫過程中,應立即關閉蒸發器供液閥、氨泵系統停止運行。

確定漏氨部位,可做臨時性處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緊固,減少氨的外泄量。并開啟排風扇強制通風,盡量減少庫房的氨濃度。

清除蒸發器內氨,在條件、環境允許情況下,可采取適當的壓力,用熱氨沖霜的方法,將蒸發器內氨液排回排液桶,減少氨液損失和庫房空氣污染。

四、閥門漏氨

發現氨閥門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閥門兩邊最近的控制閥,并用堵閥門泄漏專用器具進行堵漏。

如容器上的閥門漏氨,應關閉泄漏閥前最近的閥門,關閉容器的進液、進氣等閥門。在條件、環境允許時,應迅速開啟有關閥門,向低壓系統進行減壓排液。在處理泄漏事故時,應開啟排風扇進行通風換氣。

五、管道漏氨

如發現管道漏氨后,應迅速關閉事故管道兩邊最近的控制閥門,切斷氨液的來源。并采取臨時打管卡的辦法,封堵漏口和裂紋,然后對事故部位抽空。

六、加氨裝置漏氨(加氨站)

在加氨過程中,加氨裝置漏氨,應迅速關閉加氨裝置最近的閥門和氨瓶的出液閥。

七、處理漏氨事故時氨的排放

如容器設備漏氨,在容器內氨液較多的情況下,必須將容器內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內或排放掉。氨液的排放分為向系統內排放和向系統外排放。

向系統內的排放:一般應采取設備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將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壓力較低的容器內。

向系統外的排放,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減少事故設備的氨液外泄,避免傷亡事故發生,將氨液通過串聯設備放油管與耐壓膠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證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氣時,要注意閥門不要開的過大、過猛、防止膠管連接處脫落,造成意外事故發生。

附件5:配備醫療用品和事故處理的器材

一、配備醫療用品

2%硼酸水、1-2%檸檬酸溶液、0.5%檸檬酸水或食醋等

二、配備事故處理器材

防毒面具(自給正壓式呼吸器、過濾式)、橡皮手套、防護靴、防靜電服裝;

竹簽、木塞、鉛塞、鐵絲、專用管卡、專用堵閥漏器具、橡膠墊、密封用具等;手錘、鉗子、扳手等。

滅火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滅火器材。

附件6:氨基本知識

一、氨的特性

氨又稱氨氣(液氨),分子式為NH3,無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在標準狀態下,其密度為0.771kg/m3,常壓下的沸點為-33.41℃,臨界溫度為132.5℃,臨界壓力為11.48MPa。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900體積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稱為氨水,呈弱酸性。氨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能形成爆鳴性氣體,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下限為15.7%,爆炸上限為27.4%,引燃溫度為651℃。

二、氨的危害

氨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輕度中毒者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中度中毒上述癥狀加劇,出現呼吸因難、紫紺;胸部*線征象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劇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譫妄、昏迷、休克等。皮膚接觸液氨會引起化學性灼傷,使皮膚生瘡糜爛。液氨濺入眼內可引起凍傷、凍僵,并變為蒼白色。

?

件7:液氨泄露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