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事故停電應急救援預案

安全生產事故停電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7039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類型

提升事故

1.2危害程度分析

在煤礦生產死亡事故中,礦井提升運輸死亡事故僅次于頂板事故而位居第二位,這主要是人員違章及作業環節安全防護措施不完善和環境安全保護措施有缺陷造成的。礦井發生的提升傷亡事故基本上可以分為作業人員自傷和人員收到意外傷害兩種。立井提升主要用于升降人員、運送設備物料、礦井排矸、提升煤炭,立井發生的事故有斷繩、蹲罐、過卷及人員物體墜落、物體打擊、火災、其他傷害等。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應急救援工作要把搶救遇險人員生命放在首位,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總指揮負責指揮、協調礦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副總指揮及有關部門科室領導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3)現場自救互救和等待救援相結合,充分發揮現場人員自救互救作用。現場無法安全自救互救時,遇險人員要樹立信心,等待救援。

(4)預防為主,科學救援。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救援與預防相結合。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改善應急救援的裝備、設施和條件,提高救援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增強井下職工應急救援意識和能力并發揮其作用。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災害預防安全生產責任制

3.1.1總經理、書記安全生產責任制

負責組織實施“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每季度親自組織檢查災害預防的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以保證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及隱患。

3.1.2總工程師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總工程師對預防災害事故負技術責任,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并貫徹“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負責每季度對本計劃進行修改、完善。

3.1.3安全副總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

對預防災害事故負監督責任,負責監督檢查本計劃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各部門有關人員的責任落實情況。

3.1.4其他副總經理安全生產責任制

根據本計劃及業務保安責任制,對分管業務范圍內預防災害事故負責,督促所分管業務部門按本計劃的規定履行其職責。

3.1.5生產技術部的職責及任務

貫徹有關礦井安全生產方面的技術政策、三大規程、《礦山安全法》和《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和設計規范要求正確設計,從設計上要保證工程設計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負責“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相關的管理工作,掌握安全生產動態,掌握規程的執行情況,正確地協調安全生產。

具體負責井下頂板、水、運輸等事故“預防措施”的監督落實,及時安排施工單位落實好預防措施。

負責運輸管理。

負責地測防治水管理,負責制定并落實防治水設計、措施及計劃。

3.1.6調度室的職責和任務

對生產中出現的災害事故要迅速掌握情況,并按有關程序及時匯報,并在有關領導指揮下,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及時傳達指揮部的命令,迅速調動人員、材料、設備、車輛,組織救災工作。

負責牽頭落實安全技術措施中有關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保證技術措施齊全、有效。負責協調并監督各有關單位把水、火、瓦斯、煤(礦)塵、頂板等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進一步落到實處;

負責督促落實各單位搶險救災儲備材料的儲備情況。

負責落實雨季三防冬季三防計劃相關內容的實施工作。

牽頭組織礦井救災演習。

3.1.7通風管理部的職責及任務

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及《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有關規定。

負責對“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瓦斯、火災、煤(礦)塵、煤與瓦斯突出的“預防措施”組織實施及督促落實,保證通風、瓦斯、火災、防塵設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牽頭制定礦井反風演習措施,編制“演習實施報告”。

礦井發生災害時,要協助礦總工程師提出在通風方面要采取的措施,并組織實施。

負責井下火工品的管理,負責礦井井下爆破工的統一管理;負責爆破使用的發爆器、爆破母線的統一管理、發放;瓦斯檢查員參與“三人連鎖放炮制”的實施;負責對施工單位協助參與爆破人員進行培訓及證件的發放。

負責爆破作業過程中災害預防措施的監督落實。

負責對監測監控系統的監督工作。

負責按照防火要求編制井下防火措施,落實井下各配電點、材料庫等場所要按要求配齊滅火器材。

3.1.8機電管理部的職責及任務

對“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分管的“預防措施”組織實施;牽頭全礦的機電管理工作(機電技術管理、機電安全、機電質量標準化等)。負責協調各單位之間機電工作存在的問題。

負責供電管理,使之安全可靠、正常供電,并根據實際情況按時繪制供電系統圖及電氣設備布置圖上報有關領導和部門。

保證礦有的大型設備、供電設備日常維修和保養,達到設備完好,不失爆,正常運行。監督施工單位的大型設備管理,達到完好要求。

負責督促監測監控隊對監測監控系統的儀表儀器按規定校驗,負責牽頭礦井安全監測監控業務指導,監督按照《安全監測規范》設置監測探頭,并按標準進行管理。

負責督促監測監控隊建立安全監測數據庫,將安全監測獲得的信息反饋到有關領導和部門。負責督促監測監控隊井上、下通訊暢通無阻。

負責各種高壓供電設施的電氣保護檢驗工作及冬季三防、雨季三防計劃相關內容的實施工作。

參加重大機電事故的追查、分析工作。

3.1.9安全監察部的職責及任務

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要求、指示、指令、通知等。對各單位各部門煤礦三大規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負責對“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所涉及到的“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監督各部門、各單位“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實施和落實,并按有關要求進行考核。

負責對生產中出現的各類事故,要及時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分析追查,充分吸取教訓,避免同類事故發生。

牽頭負責礦建工程質量標準化工作。

負責監督各類隱患的落實及處理。

負責編制事故案例及預防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下發礦屬各有關單位,做到超前防范。

3.1.10保衛科

負責監督地面消防倉庫配備的防火、防洪等設備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督促物資供應部門落實消防器材的購置。

建立健全地面消防網絡,負責制定地面防火措施,落實各項消防措施。

負責安全保衛工作。

3.1.11計劃財務部的職責及任務

負責搶險救災資金的落實。

3.1.12土建工程部的職責及任務

根據地面防排水要求,具體落實疏水、防洪和排水系統工程,修筑堤壩、溝渠或采取其它防排水措施,確保地面防洪安全和地面水不流入、滲入井下。

負責落實建設安全“三同時”。

3.1.13后勤管理部的職責及任務

負責全礦水源日常管理。

負責所轄管理范圍防火措施的落實。

3.1.13醫療急救站籌備辦公室

負責災害發生后的人員搶救工作,按規定配備急救器材和急救藥品,并處于完好備用狀態,一旦有人員負傷能及時搶救,要保證上井人員能夠及時得到治療。

3.1.15物資供應部

負責按有關規定儲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的保養,保證完好并及時供應。負責爆破材料庫礦用爆炸物品的保管、領用、退庫的管理。

3.1.16行政辦公室

負責事故應急的車輛協調工作。

3.1.17工會

負責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3.1.18各部門、各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學習“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并要求做到人人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使每個職工真正熟知在自身工作范圍內發生水、火、瓦斯、頂板等各種事故時,都能夠采取相應對策,并能夠迅速、準確地撤離事故現場。

3.1.19施工單位具體負責落實災害預防處理計劃的預防措施,發生事故后根據公司的命令,參與事故搶險工作。

負責將所屬各施工隊把水、火、瓦斯、煤(礦)塵、頂板、運輸等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職責和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并實施監督。

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并要在規程措施中明確預防水、火、瓦斯、煤塵、頂板、運輸、瓦斯監測監控等重大事故的措施,要在規程措施中明確各作業地點工作人員的避災路線,做到安全可靠、萬無一失。

施工單位負責人每季度親自組織檢查災害預防的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

3.1.20各單位還應對本單位的安全設施等進行經常性自查,保證完好有效;各部門、各單位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各自分管的“預防措施”的實施。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建立健全提升管理制度,并在生產過程中嚴格落實。

(2)嚴格落實提升質量檢查制度,發揮各級的檢查作用,及時處理運輸隱患。

(3)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由專職機構對提升設備進行定期檢測,并實地進行各項保護試驗。

(4)操作人員嚴格落實操作規程,進行開機前檢查試驗。

4.2突發事故前的預兆

4.2.1.1使用不合格的鋼絲繩或鋼絲繩安全系數不能滿足《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鋼絲繩斷絲磨損、銹蝕超過規定;松繩、過卷、過速、限速等保護裝置失靈;在特殊情況下鋼絲繩打彎、擠壓、撞擊變形、重物砸擊或受猛烈拉力伸長而不能及時更換;摩擦輪多繩提升鋼絲繩各繩張力不均或不按規定更換等。

4.2.1.2制動裝置不符合規定;液壓站油質過濾不良,雜物多,回油管堵塞造成回油不暢、閥組拒動致使不能可靠制動;安全保護裝置失效;電氣制動失效;超載運行引起制動失靈;摩擦式提升機鋼絲繩打滑;人的不安全行為等。

4.2.1.3操作或防護不當、保護失靈、管理不善、違反規定等造成人員、設備、礦車從罐籠墜入井筒的事故。可能導致設備損壞,人員傷亡。該事故可能發生在上下井口人員乘罐時,也可能發生在人員、設備、物料提升過程中。

4.2.1.4機電設備不防爆、無“MA”標志或存在失爆現象,電氣設備不完好、電纜不阻燃、老化、短路或電火花等引起的電氣火災,可能導致電氣設備損壞、人員傷亡。該事故發生地點為車庫、上下井口或井筒。

4.2.1.5由于防護不當、設施不健全(如冬季無暖風設施,井架、井筒結冰墜落傷人)、違章作業等在井口或井筒墜物導致物體撞擊事故。

4.2.1.6在立井提升過程中還可能存在觸電、雷擊、突然失電、過速提升容器卡阻,帶繩下滑等危險、有害因素,造成設備損害,人員傷亡。

4.3礦井提升事故預防措施

4.3.1絞車司機、信號工必須按照規定配備齊全,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4.3.2為防止過卷事故出現,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2.1井口到位開關、磁鋼固定牢固,無脫落,性能可靠,確保到位停車。

4.3.2.2每日對過卷、閘間隙、過速等保護進行試驗,確保保護設置或裝置動作靈敏、可靠。

4.3.2.3每周檢查井筒減速點開關,保證提升過程減速可靠。

4.3.2.4定期更換提升機制動系統液壓油,清洗制動閘、系統閥組,保證制動系統安全可靠。

4.3.2.5加強對提升系統各崗點的崗位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提高崗位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技能素質,杜絕人為誤操作。

4.3.3為預防提升鋼絲繩斷繩及墜罐事故,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3.1確保提升鋼絲繩日檢時間和日檢質量,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定期更換提升鋼絲繩。

4.3.3.2加強提升機的維護和檢修,避免提升機出現緊急停車。

4.3.3.3杜絕井筒墜物的發生。

4.3.3.4加強滾筒摩擦襯墊的檢查,保證鋼絲繩間的張力差不超過10%。

4.3.3.5定期檢查鋼絲繩張力平衡裝置,確保工作狀況良好。

4.3.3.6定期檢查托罐裝置和防過卷、防過放裝置,確保其完好。

4.3.3.7每天要對提升容器的連接裝置進行檢查,并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進行探傷試驗,有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4.3.3.8制動系統的制動力距、空動時間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檢查、校驗。

4.3.4為預防平衡尾繩斷繩事故,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4.1確保平衡尾繩周檢時間和周檢質量,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定期更換平衡尾繩。

4.3.4.2杜絕井筒墜物的發生,定期檢查分繩木。

4.3.4.3加強對提升系統檢修,避免過卷、過放事故的發生。

4.3.4.4及時排干井底積水,清理雜物,避免井窩雜物繚繞平衡尾繩。

4.3.4.5加強提升系統各崗點人員的巡檢力度和巡檢質量。

4.3.5為預防主提升鋼絲繩滑繩事故,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5.1加強檢查滾筒襯墊,摩擦襯墊摩損及摩擦系數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4.3.5.2提高對提升機安全保護裝置的檢修質量,保證二級制動性能可靠、動作靈敏,保證提升機運行過程中緊急停車時二級制動可靠。

4.3.5.3下大件時,要嚴格按照提升機最大允許提升重量對下大件重量進行限制,并對空罐進行配重,同時嚴格按規程要求控制提升速度。

4.3.5.4加強對鋼絲繩的日檢、井筒裝備的定期檢修,保證提升系統工作可靠。

4.3.6為預防卡罐事故,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6.1每天對立井上下井口安全門、搖臺、阻車器、罐籠及推車機與提升信號間的閉鎖進行檢查、試驗,閉鎖應滿足《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要求。

4.3.6.2每周對立井井筒裝備檢查一次,保證運行罐道及穩罐罐道無松動,罐道接頭間隙、錯茬符合要求。

4.3.6.3每年對立井井筒罐道間距、罐道變形、銹蝕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測量、檢查,確保罐道安裝質量。

4.3.6.4每天要對罐籠的罐耳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可靠。

4.3.6.5冬季,井口加熱設施必須保證正常運行,確保井筒溫度符合規定

4.3.7為預防罐籠內人員、車輛安全事故,應嚴格執行以下要求:

4.3.7.1上下人員時,罐籠必須設置完好、可靠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罐簾,并保證規范使用。

4.3.7.2、罐籠運行時,罐內人員身體的任何部位和隨身攜帶的工具,不得伸出罐籠或靠近和接觸運行部位。

4.3.7.3、上下車輛時,必須使用完好可靠的阻車裝置將車輛進行可靠穩阻。

4.3.7.4、一般不得單獨上下零散材料、物件等,確實需要時,應經把鉤工進行認真檢查,確保放置穩固、可靠,方可進行。

5信息報告程序

5.1事故信息來源

作業人員發生礦井提升事故時,要在第一時間向綜合調度室報告事故情況,調度室要立即向礦領導匯報,并通知機電部、運行工區、調度室,對提升事故情況進行偵查。

5.2信息報告

發生礦井提升事故后,要核實礦井運輸事故造成人員傷害情況和被困人員數量,礦井提升事故發生時間、范圍等信息,事故情況迅速報告晉煤集團值班室,晉城市安監局值班室和有關單位。

綜合調度室接到發生礦井提升事故信息后,通知公司應急指揮部成員、應急救援相關人員到調度中心集結待命。

5.3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礦領導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公司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胡底煤業應急預案響應程序,公司綜合調度室自動轉換為礦井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公司應急指揮部成員和應急工作組人員立即到指揮中心集合,根據人員在位情況,明確指揮部、各應急救援工作組的具體組成人員,部署事故救援任務,實施應急救援。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可能傷害人員的數量,依據胡底煤業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中確定分級響應原則,確定應急響應級別。

政府級:在確認礦井運輸事故傷害人員在10人以上時,公司指揮部要按照規定程序向晉煤集團公司、晉城市安監局報告,并實施先期應急救援。

公司級:在確認礦井提升事故受傷害人員在10人以下時,公司指揮部要按照規定程序向晉煤集團公司報告,并實施先期應急救援,同時報告晉城市安監局。

礦級:在確認礦井提升事故無人員受傷害時,公司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應急救援,組織井下人員撤離。

6.2響應程序

提升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中心應立即向總指揮匯報,根據響應級別,啟動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2.1應急指揮

6.2.2事故應急救援處理程序

6.3處置措施

(1)當發生提升運輸事故時,迅速切斷電源,設置警戒標志。

(2)事故單位班區長得到事故情況及時趕到事故地點進行指揮應急處置,對受害人進行有效的救助。

(3)現場的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積極有效的自救和互救。對于輕傷者應現場對其進行包扎止血,將其抬放到安全地帶。而對于骨折人員不要輕易挪動人員,等待專業救助人員的到來。

(4)調度人員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及時做好車輛的調度和人員的接送工作。將傷員及時運到井口,副井底信號工要按傷員提升規定做好聯絡工作,及時將人員運送到地面救治。

6.3.1自救互就

(1)救援人員應按規定攜帶必要的救援工具。

(2)在救助處置時要設置事故警示牌,禁止行人通過、禁止其它作業。

(3)在進行搶險救援時,需切斷電源、設置警戒人員、固定提升運輸設備,以保證救援人員和遇險人員的安全。

6.3.2處理事故時的注意事項

7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和程序

7.1恢復正常狀態的原則

(1)事故得到控制;

(2)受傷人員得到救治;

(3)死亡人員得到處置;

(4)現場清理,無次生事故隱患;

(5)搶修組人員進入現場,開始恢復生產維修作業。

7.2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

(1)應急救援指揮人員組織進行事故現場檢查,確認符合應急結束條件;

(2)搶修隊伍進入現場、搶險人員離開現場,雙方進行信息交接;

(3)公司應急指揮部下達應急結束指令。

應急結束后,公司應急指揮部對事故應急救援情況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晉城市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8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篇2:普什集團公司聚酯裝置停電應急救援預案

普什集團有限公司聚酯裝置停電應急救援預案一、概述聚酯裝置屬化工連續生產裝置,供電系統一旦停止供應將會造成設備停運,甚至會導致停車。二、適用范圍本應急救援預案適用于聚酯事業部。三、中控室的作用中控室的作用主要是發現停電異常并通知相關人員組織處理。1.瞬間停電:CP裝置(1)確認并啟動所有停運設備;(2)檢查酯化釜的防爆膜、分離塔呼吸閥是否破裂或泄漏;若防爆膜破裂,減小漿料注射流量,或者停止漿料注射,待酯化釜壓力穩定后,切換到備用防爆膜,然后進行正常漿料注射;若分離塔呼吸閥泄漏,則按照“事故停車預案”進行停車處理;(3)調節、穩定所有因此而波動的工藝參數;2.短時間停電:CP裝置(1)立即停止酯化釜的漿料注射;現場沖洗不能打循環的漿料管線;組織人員排廢;(2)逐步減少齊聚物流量,做好停車準備;(3)監控各系統工藝溫度,一旦溫度低于260~270℃,按“事故停車預案”停車;(4)電力恢復后,啟動所有停運設備,恢復生產;SSP裝置(1)電力恢復后,手動啟動805、806A、806B氣送系統,對管線進行吹掃;(2)依次啟動1413-B01/B02、1417-B01、1414-B01和1411-B01,建立氮氣循環系統;(3)依次啟動第1#、2#結晶器、反應器、靜態冷卻器的上下游所有運轉設備;(4)恢復第1#、2#結晶器、反應器的工藝溫度;(5)控制好預結晶器的工藝溫度(進口溫度在160~200℃),開始少量、間歇進料;3.長時間停電(1)按“事故停車預案”組織停車;(2)適當增加產量以盡快排出系統內物料;(3)SSP系統自然冷卻;同時,從反應器底部排放口定時排放切片。

篇3:垂直運輸工程突發停電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一、目的

為確保物料提升級垂直運輸工程突發長時間停電后,能迅速有效的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項目部物料提升機垂直運輸過程突發長時間應急處理和救援預案。

二、組織

本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

成員:、、、、、

三、職責

1、負責現場指揮,了解掌握物料提升機垂直運輸停置位置情況、組織現場搶救工作。

2、負責現場保護,設立警戒線,維護秩序,疏散人員。

3、負責通知設備單位組織搶救,召集搶救人員,及時安排清除險情。

四、應急救援程序

當物料提升機遇長時間停電,且吊籠在上部不能升降,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1、操縱開關至“0”位,切斷總電源;

2、由操縱人員或專業維修人員將卷揚機按如下步驟控制:

⑴間斷地用手按住,松開電磁吸鐵,使吊籠通過重力下降,下降速度不得超過額定速度;

⑵如吊籠中裝有貨物時,則將吊籠降至下一層樓層通道時,先把吊籠內貨物卸至樓層內;

⑶按⑴條方法,繼續下降吊籠,直至吊籠降至最低位置。

3、在搶險過程中,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立即執行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理與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