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道床清篩作業(yè)指導書

道床清篩作業(yè)指導書

2024-07-18 閱讀 6731

1.目的與要求

目的:消除道床板結、臟污,恢復道床排水性能。

要求:作業(yè)人員掌握要領,熟練操作。

2.適用范圍

2.1?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線路養(yǎng)修作業(yè)。

2.2?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天窗點內作業(yè)。

3.引用標準

《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鐵路線路修理規(guī)則》、《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上海鐵路局既有線200-250KM/h線路維修管理辦法(暫行)》、《上海鐵路局電氣化鐵路安全實施細則》

4.工具材料

搗鎬、鐵鍬、耙子、篩子、土箕、竹筐、抬杠、大拉把、長柄扳手或拉搶、撬棍、起道器、撥道器、道尺、卷尺、石筆、軌溫計等。

5.作業(yè)程序

5.1?點名分工

工班長組織職工列隊點名,明確作業(yè)分工項目、內容及時間,所有職工均應按規(guī)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5.2?安全預想

5.2.1?在電氣化區(qū)段作業(yè)時,對電氣化及信號裝置的連接線,必須保持其正常連接;如需臨時拆除時,應由設備管理單位配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準開工。

5.2.2?線路開通前,必須符合《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第2.1.12條規(guī)定,嚴禁冒險放行列車。

5.2.3?道岔清篩,若需觸動絕緣接頭,應有信號人員配合。埋設電纜地段,防止挖斷電纜。

5.2.4?堆在線路中間的石碴,不得超過軌面25mm,堆在枕木頭邊的石碴,距離鋼軌頭部內側810mm,并以1:1的坡度向外延伸。開通前檢查工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

5.2.5?作業(yè)完畢后應及時回填石碴并夯實。

5.2.6?無縫線路地段作業(yè):不破底清篩時,+20℃以上禁止作業(yè)(按實際鎖定軌溫計算),其余軌溫時應逐孔倒篩回填、夯實、缺碴及時上足;破底清篩時,軌溫在鎖定軌溫±10℃以外時禁止作業(yè)。

5.3?工(機)具檢查

檢查工(機)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機)具等帶病上道作業(yè)。

使用的工(機)具必須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進行編號,以防止侵限或遺留在線路上。

5.4?設置防護

5.4.1?駐站聯(lián)絡員提前40分鐘到達車站辦理登記手續(xù),了解列車運行情況,及時通知現場防護員;

5.4.2?現場防護員根據要求準備好防護標牌,按要求設置防護。

5.5?人機轉移

5.5.1?現場防護員(聯(lián)系困難地段增加中間聯(lián)絡員)接到駐站防護員通知后,會同作業(yè)負責人,組織所有作業(yè)人員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業(yè)地點附近的安全地帶。

5.5.2需汽車運輸時,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注意人身安全。

5.6?作業(yè)準備

5.6.1?核對量具。作業(yè)負責人對道尺等量具進行核對,以保持準確性。

5.6.2?施工負責人根據作業(yè)范圍及技術標準的要求,認真調查工作量;將需要清篩的地點應現場劃撬。

5.6.3?作業(yè)負責人確認防護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號、施工起訖時間)后,通知作業(yè)人員,上道作業(yè)。

5.7?上道作業(yè)

5.7.1?采取逐孔清篩、隔孔回填法。扒出第1孔軌枕頭道碴、黃砂、自軌枕頭向下切至路基面清除泥碴,形成喇叭形工作面,清碴倒于后1孔路肩上。

5.7.2?限速時的作業(yè)

5.7.2.1?挖第1孔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進行鐵篩子篩選,清碴倒于后1孔路肩上,清除廢土。

5.7.2.2?挖第2孔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進行鐵篩子篩選,清碴倒于第1孔路肩。

5.7.2.3?松1號軌枕螺母,將1號枕移至第2孔位置。挖1號枕底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清碴倒于第1孔路肩上,將1號軌枕方回至原軌枕位置。

5.7.2.4?回填第1孔和1號軌枕底黃砂、扒平、拍實并作成標準斷面。

5.7.2.5?篩第3孔道床邊坡,清碴回填于第1孔。同時回填先前堆在第1孔路肩上的道碴,并進行串實搗固。

5.7.3?封鎖時作業(yè)

5.7.3.1?預起道50mm,并擰松施工地段軌枕螺母。

5.7.3.2?方離2號軌枕,挖2號軌枕底及第3孔道碴,清碴回填于第1孔,然后方回2號軌枕至原位。軌底有調高墊板時,應同時抽去。

5.7.3.3?以此類推,直至完成當日作業(yè)計劃。當篩完最后1孔道床,將前1組清篩人員堆于該孔旁的清碴回填于該孔內。

5.7.4?在回填黃砂或石碴前,負責人對清篩深度、橫向排水坡度、砂墊層尺寸和壓實度要進行檢查,在確認質量符合標準后,作業(yè)人員方可回填石碴。

5.7.5?清篩結束后,找平軌面,串實枕底,逐根進行八面搗固。用撥道機進行撥道,達到目視軌道直線順直,曲線圓順。

5.7.6?恢復道口鋪面、防爬設備,擰緊扣件螺絲,同時改正軌距。

5.7.7?回填、均勻道碴,粗整道床。棄運泥碴,清理路肩。

5.7.8.檢查開通線路。對水平、軌距、高低、方向、道床等項目進行檢查,發(fā)現不安全處所,立即組織整修。在確認線路符合放行列車條件,工料具已撤出限界后方可通知開通線路,放行列車。

5.7.9?下道避車

5.7.9.1?作業(yè)人員禁止在兩線間停留、站立(指線間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規(guī)定內),如因站場地形復雜,人員必須在兩線間避車時,應由現場防護員與駐站聯(lián)絡員取得聯(lián)系,并確認鄰線無列車通過。

5.7.9.2?根據鄰線列車速度要求,執(zhí)行其下道避車制度。

5.7.9.3?下道避車時,面迎來車方向,防止車上繩索等物傷人。

5.7.9.4?施工負責人督促各小組負責人檢查兩線間及鄰線上是否有工(機)具侵入限界。

5.8?驗收

5.8.1?由作業(yè)負責人組織,對作業(yè)后的線路回檢,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確保作業(yè)后的線路達標。

質量要求:

(1)快速線路容許標準:高低2mm、水平2mm,非快速線路按《鐵路線路修理規(guī)則》6.2.1執(zhí)行。

(2)枕下清篩深度和道床厚度、寬度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3)橫向排水坡度:單面排水坡為1:50;雙面排水坡為1:25。

(4)墊砂地段砂層要拍實,尺寸符合設計標準。

(5)清篩后回填石碴充足,道床均勻、整齊,路肩平整、潔凈,排水良好。

(6)恢復原有防爬設備。

(7)廢棄泥碴堆棄于規(guī)定地點。

5.8.2?指定專人檢查作業(yè)區(qū)域的機(工)具,防止遺漏。

5.8.3?嚴格執(zhí)行“工完料清”制度。對不能回收的料具,應堆放整齊,并安排人員看守。

5.9?撤除防護

5.9.1?現場防護員根據作業(yè)負責人的要求,撤除現場防護。

5.9.2?待人員、機(工)具全部到達安全區(qū)域后,作業(yè)負責人通知駐站聯(lián)絡員,駐站聯(lián)絡員辦理銷記手續(xù)后,方可撤離。

6.檢查與考核

作業(yè)負責人組織進行對標,分析當日作業(yè)安全、質量情況;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安全、質量問題,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實責任。

篇2:道床清篩作業(yè)指導書

1.目的與要求

目的:消除道床板結、臟污,恢復道床排水性能。

要求:作業(yè)人員掌握要領,熟練操作。

2.適用范圍

2.1?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線路養(yǎng)修作業(yè)。

2.2?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天窗點內作業(yè)。

3.引用標準

《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鐵路線路修理規(guī)則》、《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上海鐵路局既有線200-250KM/h線路維修管理辦法(暫行)》、《上海鐵路局電氣化鐵路安全實施細則》

4.工具材料

搗鎬、鐵鍬、耙子、篩子、土箕、竹筐、抬杠、大拉把、長柄扳手或拉搶、撬棍、起道器、撥道器、道尺、卷尺、石筆、軌溫計等。

5.作業(yè)程序

5.1?點名分工

工班長組織職工列隊點名,明確作業(yè)分工項目、內容及時間,所有職工均應按規(guī)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5.2?安全預想

5.2.1?在電氣化區(qū)段作業(yè)時,對電氣化及信號裝置的連接線,必須保持其正常連接;如需臨時拆除時,應由設備管理單位配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準開工。

5.2.2?線路開通前,必須符合《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第2.1.12條規(guī)定,嚴禁冒險放行列車。

5.2.3?道岔清篩,若需觸動絕緣接頭,應有信號人員配合。埋設電纜地段,防止挖斷電纜。

5.2.4?堆在線路中間的石碴,不得超過軌面25mm,堆在枕木頭邊的石碴,距離鋼軌頭部內側810mm,并以1:1的坡度向外延伸。開通前檢查工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

5.2.5?作業(yè)完畢后應及時回填石碴并夯實。

5.2.6?無縫線路地段作業(yè):不破底清篩時,+20℃以上禁止作業(yè)(按實際鎖定軌溫計算),其余軌溫時應逐孔倒篩回填、夯實、缺碴及時上足;破底清篩時,軌溫在鎖定軌溫±10℃以外時禁止作業(yè)。

5.3?工(機)具檢查

檢查工(機)具的安全性能,禁止工(機)具等帶病上道作業(yè)。

使用的工(機)具必須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進行編號,以防止侵限或遺留在線路上。

5.4?設置防護

5.4.1?駐站聯(lián)絡員提前40分鐘到達車站辦理登記手續(xù),了解列車運行情況,及時通知現場防護員;

5.4.2?現場防護員根據要求準備好防護標牌,按要求設置防護。

5.5?人機轉移

5.5.1?現場防護員(聯(lián)系困難地段增加中間聯(lián)絡員)接到駐站防護員通知后,會同作業(yè)負責人,組織所有作業(yè)人員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業(yè)地點附近的安全地帶。

5.5.2需汽車運輸時,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注意人身安全。

5.6?作業(yè)準備

5.6.1?核對量具。作業(yè)負責人對道尺等量具進行核對,以保持準確性。

5.6.2?施工負責人根據作業(yè)范圍及技術標準的要求,認真調查工作量;將需要清篩的地點應現場劃撬。

5.6.3?作業(yè)負責人確認防護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號、施工起訖時間)后,通知作業(yè)人員,上道作業(yè)。

5.7?上道作業(yè)

5.7.1?采取逐孔清篩、隔孔回填法。扒出第1孔軌枕頭道碴、黃砂、自軌枕頭向下切至路基面清除泥碴,形成喇叭形工作面,清碴倒于后1孔路肩上。

5.7.2?限速時的作業(yè)

5.7.2.1?挖第1孔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進行鐵篩子篩選,清碴倒于后1孔路肩上,清除廢土。

5.7.2.2?挖第2孔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進行鐵篩子篩選,清碴倒于第1孔路肩。

5.7.2.3?松1號軌枕螺母,將1號枕移至第2孔位置。挖1號枕底道床至計劃深度,做好橫向排水坡度,扒出泥碴,清碴倒于第1孔路肩上,將1號軌枕方回至原軌枕位置。

5.7.2.4?回填第1孔和1號軌枕底黃砂、扒平、拍實并作成標準斷面。

5.7.2.5?篩第3孔道床邊坡,清碴回填于第1孔。同時回填先前堆在第1孔路肩上的道碴,并進行串實搗固。

5.7.3?封鎖時作業(yè)

5.7.3.1?預起道50mm,并擰松施工地段軌枕螺母。

5.7.3.2?方離2號軌枕,挖2號軌枕底及第3孔道碴,清碴回填于第1孔,然后方回2號軌枕至原位。軌底有調高墊板時,應同時抽去。

5.7.3.3?以此類推,直至完成當日作業(yè)計劃。當篩完最后1孔道床,將前1組清篩人員堆于該孔旁的清碴回填于該孔內。

5.7.4?在回填黃砂或石碴前,負責人對清篩深度、橫向排水坡度、砂墊層尺寸和壓實度要進行檢查,在確認質量符合標準后,作業(yè)人員方可回填石碴。

5.7.5?清篩結束后,找平軌面,串實枕底,逐根進行八面搗固。用撥道機進行撥道,達到目視軌道直線順直,曲線圓順。

5.7.6?恢復道口鋪面、防爬設備,擰緊扣件螺絲,同時改正軌距。

5.7.7?回填、均勻道碴,粗整道床。棄運泥碴,清理路肩。

5.7.8.檢查開通線路。對水平、軌距、高低、方向、道床等項目進行檢查,發(fā)現不安全處所,立即組織整修。在確認線路符合放行列車條件,工料具已撤出限界后方可通知開通線路,放行列車。

5.7.9?下道避車

5.7.9.1?作業(yè)人員禁止在兩線間停留、站立(指線間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規(guī)定內),如因站場地形復雜,人員必須在兩線間避車時,應由現場防護員與駐站聯(lián)絡員取得聯(lián)系,并確認鄰線無列車通過。

5.7.9.2?根據鄰線列車速度要求,執(zhí)行其下道避車制度。

5.7.9.3?下道避車時,面迎來車方向,防止車上繩索等物傷人。

5.7.9.4?施工負責人督促各小組負責人檢查兩線間及鄰線上是否有工(機)具侵入限界。

5.8?驗收

5.8.1?由作業(yè)負責人組織,對作業(yè)后的線路回檢,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確保作業(yè)后的線路達標。

質量要求:

(1)快速線路容許標準:高低2mm、水平2mm,非快速線路按《鐵路線路修理規(guī)則》6.2.1執(zhí)行。

(2)枕下清篩深度和道床厚度、寬度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3)橫向排水坡度:單面排水坡為1:50;雙面排水坡為1:25。

(4)墊砂地段砂層要拍實,尺寸符合設計標準。

(5)清篩后回填石碴充足,道床均勻、整齊,路肩平整、潔凈,排水良好。

(6)恢復原有防爬設備。

(7)廢棄泥碴堆棄于規(guī)定地點。

5.8.2?指定專人檢查作業(yè)區(qū)域的機(工)具,防止遺漏。

5.8.3?嚴格執(zhí)行“工完料清”制度。對不能回收的料具,應堆放整齊,并安排人員看守。

5.9?撤除防護

5.9.1?現場防護員根據作業(yè)負責人的要求,撤除現場防護。

5.9.2?待人員、機(工)具全部到達安全區(qū)域后,作業(yè)負責人通知駐站聯(lián)絡員,駐站聯(lián)絡員辦理銷記手續(xù)后,方可撤離。

6.檢查與考核

作業(yè)負責人組織進行對標,分析當日作業(yè)安全、質量情況;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安全、質量問題,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實責任。

篇3:學生作業(yè)布置指導細則

小學作業(yè)布置指導細則

  1、作業(yè)布置數量、作業(yè)是否及時批改。

  2、作業(yè)書寫是否規(guī)范:書寫要統(tǒng)一用筆;書寫要規(guī)范;作業(yè)保持整潔。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學習習慣(如:頁碼、寫題號、要求;作文有目錄且按要求空格;不亂涂亂畫等)

  3、教師批改規(guī)范情況:教師批改作業(yè)時,要逐題批改,批語等要恰當,書寫工整,批改符號規(guī)范,能給學生示范作用。

  4、批改質量:學生錯誤能改出。

  5、二次批改情況:杜絕帶著學生邊講邊做作業(yè)。二次批改要規(guī)范。低年級學生錯題,教師圈出來后,由學生在原題上改,改后教師打對號。其他年級的學生錯題,由教師打錯,學生在其他地方改后,教師二次批改。

  5、習字冊的運用,重在練字的規(guī)范與速度。要先指導書寫,再分散布置練習,每次書寫內容要適量。要將書寫好的字圈出來,等第要與實際相符。要讓學生每次練習都有收獲。

  作文基本一周一篇,其中大作文篇數隨單元,小作文篇數不少于大作文。大作文精批,小作文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