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品控部部長安全職責制度
1質控部經理是質控部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質控部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2參與監督、檢查公司各項安全生產制度的執行情況。
3負責對采購物品的安全質量進行抽查驗收。
4監督、檢查各部門安全隱患的預防和整改情況。
5每年定期對本部門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本部門安全生產意識。
6監督本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細則的實施。
費用,并列入年度財務計劃。
7每年定期對本部門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本部門安全生產意識。
8監督本部門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細則的實施。
篇2:物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目的
規定了對不合格品/項進行標識、記錄、評價、隔離和處置的職責和方法,確保對采購物資和服務與維護和服務過程中形成的不合格品/項得到識別和控制,以防止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麗江花園物業管理公司采購過程和維護和服務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項的控制。
3.0職責
3.1行政部負責對采購過程質量不合格品/項控制的資料歸口管理,負責組織對不合格品實施效果的驗證。
3.2各部門和管理處負責各自不合格品/項評審和處理及檢查,并負責維護和服務過程不合格品/項處置的實施。
4.0定義(無)
5.0工作程序
5.1不合格品/項的標識、記錄和隔離。
5.1.1技術部和行政部對采購過程發現的不合格品/項立即按《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RGPM-7.5.3-B-01進行標識、清退,并予以隔離(可行時),防止誤用。
5.1.2各部門和管理處對維護和服務過程發現的不合格品/項進行處理。
5.2不合格品/項的評審
5.2.1進貨檢驗及材料貯存期間,經行政部質檢人員確認的不合格品/項,填寫《不合格品/項評審和處理記錄》。
5.2.2服務分供方維護和服務,經技術部檢驗人員確認的不合格品/項,填寫《不合格品/項評審和處理記錄》。
5.2.3各部門和各管理處的服務質量活動,經配套服務部人員被確認的不合格品/項,填寫《不合格品/項評審和處理記錄》。
5.2.4當不合格原因簡單,處置方式明確時,由相應部門、管理處負責人在評審記錄上簽具處置意見及時處理。
5.2.5當由于技術、經濟、時間、顧客的需要或其它原因,對處置方式無法肯定或存在爭議時,應在不合格品/項評審記錄上陳述各自的意見,由公司管理者代表將評審記錄報總經理做出最后決定。
5.2.6各部門、管理處各自保存不合格品/項評審記錄作為對不合品/項進行處置的依據。
5.3不合格品/項的處置
5.3.1不合格品/項的處置方式:
a)進行返工,以達到規定的要求;
b)經返工或不經返工作為讓步接收,但采取這種處置方式時應向顧客或其代表提出申請,應有獲準的文字記錄(包括接收標準方面的內容);
c)降級或改作他用;
d)拒收或報廢,(拒收是針對供方提供的產品,報廢是針對組織內部的產品而言)。
5.3.2不合格品/項的處置辦法
a)各相關部門負責按照《不合格品/項評審和處理記錄》中的要求對不合格品/項進行處置,并負責對實施效果進行驗證;
b)對以返修、返工方式處置的不合格品/項,應達到已被顧客同意的接收標準,并保存檢驗和試驗記錄;
c)各部門、管理處各自對各不合格品/項控制工作經常進行監督、檢查和驗證;對重大不合格、反復多次出現的不合格,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具體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RGPM-8.5.2-B-01、《預防措施控制程序》RGPM-8.5.3-B-01處理,并由本部門、管理處負責對實施效果進行驗證。
6.0相關文件
6.1《糾正措施控制程序》RGPM
篇3:安全設施所需材料設備和安全防護用品控制要求和規定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一、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三原則
正確選用優質的防護用品是保證勞動者安全與健康的前提。
勞動防護用品選項用的三大基本原則:
(1)從標準角度——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選用;
(2)從實際角度——根據生產作業環境、勞動強度以及生產崗位接觸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質、濃度(或強度)和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進行選用;
(3)從個人角度——穿戴要舒適方便,不影響工作。
二、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要求
(1)相關規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規定了國家工種分類目錄中的116個典型工種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標準,按照不同工種、不同勞動條件發給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2)用人單位的具體責任
概括起來即:
免費提供,不得替代;
三證齊全,定點購買;
正確使用,職工三會;
過期更換,失效報廢;
健全制度,監督檢查。
1)免費提供,不得替代——用人單位應根據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規、標準的規定,為從業人員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護品。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護品。
2)定點購買,三證齊全——用人單位應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護品必須具有“三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安全鑒定證;購買的護品須經本單位安全管理部門驗收,并應按照護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須必要的檢查。
3)正確使用、職工三會——用人單位應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護品的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護品;職工應做到“三會”:會檢查護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護品,會正確維護保養護品,并進行監督檢查。
4)過期更換,失效報廢——用人單位應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及時更換、報廢過期和失效的護品。
5)健全制度,監督檢查——用人單位應建立健全護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檔案,并切實貫徹執行和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
三、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1)檢查外觀——勞動防護用品使用前首先做一次外觀檢查:有無缺陷或損壞,各部件組裝是否嚴密,啟動是否靈活等。
(2)遵循性能——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必須在其性能范圍內,使用中注意“三不”:不得超極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經國家指定、經監測部門認可和檢測還達不到標準的產品,不能隨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3)正確使用——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哈爾濱家順電氣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