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乘人絞車機尾下延及更換牽引鋼繩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任務:-310架空乘人絞車機尾下延及更換牽引鋼繩
二、施工地點:-310架空乘人絞車道。
三、施工時間:07年月日
四、勞動組織:
1、施工負責人:唐廣彬
2、安全負責人:張海峰
3、參加人員:機修班、皮帶班、運轉班等人員。
五、施工工具及材料:
1、工具:尖子、鉤子、火焊工具、起重機等。
2、材料6Χ36-21.5鋼繩、棉紗線或白布帶道木、10號線、鋼繩套等。
六、施工方案及步驟:
1、將新繩裝車運到-310架空乘人絞車頭部附近。
2、開動絞車在-310架空乘人絞車頭部附近逐一將牽引繩上的吊椅拆除。
3、在-450架空乘人絞車尾部將鋼繩拉緊裝置松掉。并在此處將舊牽引鋼繩剁斷。
4、把剁斷的鋼繩落地。并在架空乘人絞車尾部將牽引鋼繩回收裝車。
5、拆機尾下延安裝。
6、將要換的架空乘人絞車牽引鋼繩頭穿過頭部驅動輪。并用人力把兩鋼繩頭拽到-450,在絞車尾部一繩頭穿過尾輪。
7、在-450絞車尾部,用大接法,將兩繩頭接好。并將牽引鋼繩逐一放到托繩輪上。并用拉緊裝置把其拉緊。
8、檢查各處無問題后,開車逐一掛吊椅。
9、掛吊椅后運轉數周無問題,清理施工現場。交付生產使用。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負責人到施工現場后,要組織所有施工人員學習安全措施,明確分工。并履行簽字手續,方可參加施工。
2.安全負責人必須對本次施工負全部安全工作責任。并對施工中所用工具,設施,(包括信號通訊設施保證施工中通訊暢通好使.)用具全面檢查一遍,無問題方可施工使用。
3.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指揮,遵守本工種操作規程及本措施。
3、施工前、后施工負責人必須與礦調度聯系,允許后方可開工收工.施工人員嚴禁酒后、帶病施工.
4、用人力從地面往-450拽繩時,人員要排均勻,繩速要嚴格控制,人與之間不能存繩,尾繩防止鋼繩自然下滑打結.
在上部車場內從花欄車往下卸繩時,卸繩人員要注意.A.繩不能放多,防止鋼繩打結.B.放繩時要抓住鋼繩不能彈著人.C.不能讓鋼繩絞著人.特別注意卸繩時不能站鋼繩套里面?防止鋼繩下滑將人絞在里面。
6、施工過程中司機,持證上崗,堅守崗位、監護絞車。沒有施工負責人的命令和信號司機不準開車.
7、在拆、安機尾時,先將可移動部件首先拆除,在拆架子卸鶯栓前先用起重?把尾架鎖好。在寧機尼時先安好尾架后,再安滑車、尾輪等。
8、在拆、安機尾吊件時,鋼繩套要掛好,起重機要綁牢。吊件時物件下改不準站人。
9、接繩頭時注意不能把鋼繩剁短了。
10、鋼繩插頭按下列方式進行:
(1)破繩、分別排出三股繩股,三股間隔破開,其余三股割掉,挑出的三股分別取,15米、10米、5米截取.
(2)對頭繩股間隔錯開對接拉緊,接頭處嚴禁留有空隙.
(3)爬繩,爬繩注意安全,防止繩股傷人.留2-3米做為繩芯,其余割掉.
(4)纏白布帶,鐵繩芯纏白布帶要與鋼繩捻向一致,纏布要均勻.
(5)掖頭,用尖錐和勾子把鐵芯全部掖入,同時替出原繩芯.
11、換完繩后,將新鋼繩全部放到托繩輪上,拆除臨時設施,清理工作現場,用機尾拉緊裝置將鋼繩拉緊,檢查各部無問題時、開機試運轉一周,注意觀察運行情況,嚴格檢繩.
12、試運轉無問題后,逐一掛吊椅。并邊運轉邊調整。直至無問題后。交付生產使用。
十、技術要求:
1、鋼繩插接部位不圓度不大于原繩徑的4%,鋼繩插接部位直徑不大于原繩徑的6%,鐵繩芯長度不小于鋼繩直徑的50倍,纏紗線均勻,全部掖入,充滿除去麻芯后的空間.
2、鋼絲繩插接長度不小于鋼繩直徑的1000倍(22米).
3、兩繩插接時,相交接頭處拉緊插牢,嚴禁留有空隙.
4、各繩股受力均勻,無松股及豆角彎現象.
5、試運轉必須經空繩、掛椅、兩種狀態運行,吊椅必須掛牢,吊椅必須下垂,不準斜扭,運行到機頭、機尾時不準耍龍。正常運轉后,施工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看護重錘等設施1個原班,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處理,并及時匯報礦調度及有關領導,處理正常方可繼續運轉。
篇2:皮帶暗斜井給煤機尾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一水平強力皮帶尾整修給煤機方案安排,由25隊前去皮帶暗斜井給煤機尾配合礦檢修工作,為確保安全順利施工,特編寫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要求:
1.將倉壁及倉底清理干凈,并將因壓力活動的倉壁瀉料石塊用混凝土砌筑牢靠(已經措施安排);
2.按照檢修安排,將煤倉口與給煤機連接的水泥溜煤嘴破到檢修安排位置(從原接口位置向上至少850mm,機修廠卸螺絲、氣割),破掉的物料清理干凈;
3.提前將煤倉下口上邊適當位置用不低于5cm厚木板棚實在,防止落渣落煤傷人;
4.根據需要用直徑18cm以上坑木對30#工字鋼兩邊打好臨時點桿;
5.負責在給煤機安裝好后,將接口框周邊用C20標號混凝土充填嚴實,并在給煤機底座下串大工字鋼做平臺,在合適位置增打點桿,增加支護強度;根據需要對30#大工字鋼兩邊打永久性12#以上工字鋼點桿;
6.施工嚴格按照礦檢修程序進行,并與相關單位做好相互配合,確保整個檢修工作安全順利進行。
二、安全技術措施:
1.25隊每班安排一名跟班隊干,對當班安全及工程質量全面負責;
2.施工前先檢查頂幫、支護及防滑情況,將不安隱患處理后再施工,并安排專職監頂;
3.剔砼等施工前先檢查頂幫,提前將煤倉下口上邊適當位置用不低于5cm厚木板棚實在,檢查腳手架、施工平臺安全情況,腳手架、平臺所擔木板厚度在7cm以上,擔置牢靠、耐壓、防滑;
4.剔砼嚴格按照檢修安裝需要進行,機修廠應派人現場安排指導,確保符合要求;
5.坑木點桿直徑不低于18cm,工字鋼點桿不低于12#礦工字鋼,必須迎山,栽到實底,確保穩固耐壓,不下沉;
6.剔砼作業嚴禁正對面有人,防止灰,渣等濺入眼睛和風鎬頭誤傷及人員;
7.給煤機接口框周邊用C20標號混凝土充填并搗實,混凝土砼標號不低于C20,灰:沙子:石子=1:2:2,砂漿飽滿勻實,糊砼部分不留間隙;
8.施工人員在抬運物料、傳遞時必須相互配合,拿穩接穩,瞻前顧后;抬大件必須安排足量精干人員由跟班隊干或班長在現場統一指揮,有序進行,避免傷及人員;
9.施工人員著裝整齊,扎緊袖口褲管,佩戴齊全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好自主保安與相互保安;
10.注意用彩條布等將皮帶等可能濺上砂漿的設備設施掩蓋,每班施工結束將施工段清理干凈,雜物裝車運出;
11.本措施貫徹簽名后實施。
篇3:混合斜井主皮帶機尾處使用電焊安全技術措施
混合斜井主皮帶機尾處的主供水管有裂縫,需要使用電焊焊接處理,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時間:2011年4月4日-4月9日
二、施工地點:混合斜井主皮帶機尾處
三、施工負責人:宋丙峰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一天在碰頭會上聯系,施工時與礦總調聯系好,匯報當日值班長,經值班長同意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在井口設警戒。聯系機電調度,必須停止混合斜井的一切運輸作業(軌道運輸、皮帶運輸)。
3、施工前與安全監察部聯系好,安全監察部安排安監員監督施工安全工作。
4、施工前與通風部門聯系,通風部門安排1名專職瓦檢工。施工前必須由專職瓦檢工在施工地點20米范圍內,檢查風流情況及巷道頂部的瓦斯積存情況,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施工期間,要經常檢查瓦斯濃度,瓦斯超限嚴禁作業。
5、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
6、電焊工具在進入工作地點前必須檢查其安全性能,保證焊機和焊接軟線絕緣良好。否則不得進行操作。運輸電焊機過程中,必須捆綁妥當,防止滑落。
7、電焊體上嚴禁沾染油脂,若工作人員身上、手上、工具上沾有油脂時,嚴禁接觸電焊。
8、施工現場加設一趟水管由專人負責消防灑水工作,配備2個完好的干式滅火器和不少于0.3立方米的滅火砂。
9、施工前必須對施工地點灑水,并清理施工現場20米范圍內易燃物、易爆物品。在施工地點的下風側用阻燃性材料阻擋火星。必須對管路進行卸壓,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焊接作業。電焊工必須穿戴好各種勞保用品,嚴格執行電焊操作規程。在施工地點前后20米范圍設警戒,工作現場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10、使用的電焊機及其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懸掛妥當。電焊機的接解電源必須由專職機電維護工來操作,嚴格執行《停送電操作規程》,嚴禁違章。其它電氣設備必須做到“三無”、“失爆”。
11、電焊機的外殼和焊件必須接地,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路、軌道上,必須設專用電纜
12、登高作業時必須支設工作平臺,要求工作平臺平穩、牢固。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監護人員站在上風側,防止焊錫濺落傷人。
13、施工過程中,要有專職人員不間斷的在下風側灑水,及時處理火星殘渣,如遇井下停風停電嚴禁施工
14、施工完畢后,要清理好現場。將剩余的焊條短節回收。并對施工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施工負責人要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并留人觀察一小時,在確定無安全隱患,并確認無問題后,匯報調度,方可離開現場。
15、其它未提之處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集團公司、石港公司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