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門及啟閉機安裝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專職安全員
由于閘門和啟閉機安裝屬高空、交叉立體作業,聯合體安全環保部將派一名專職安全員(姜紀富)監督施工作業過程的安全。安全員證件復印件附后。
安全防護措施
工程施工中,嚴格按照以下操作規程和防護措施要求進行施工,確保上述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
1、一般安全防護措施
⑴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都必須佩戴安全帽,按規定穿戴、佩戴防護用品,必要時還必須使用安全防護用具,嚴禁穿拖鞋、高跟鞋、易滑硬底鞋或赤腳工作(特殊規定者除外)。
⑵施工現場存放的設備、材料,應做到場地安全可靠,存放整齊,過道通暢,必要時設專人進行守護。
⑶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
⑷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任何物質材料和機具等物品。
⑸全體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和交接班制度,并熟知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在施工作業的全過程堅守崗位,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
⑹未經上級許可,不得隨意將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得隨意操作非本職的機械設備。
⑺電工、焊工、鉚工、起重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上崗證,嚴禁無證作業。
⑻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動,需要拆動的要經工地施工負責人及安全人員同意。
⑼施工作業區域禁止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
2、高空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⑴從事高處作業的施工人員,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和穿軟底鞋,不得穿塑料底鞋或帶釘鞋、硬底鞋。
⑵在壩頂、桿塔、吊橋、腳手架以及其它危險邊沿進行懸空、高處作業,臨空面必須搭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設置警示標志。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拴好安全帶。
⑶高處作業前,應檢查腳手架、腳手板、棧道、爬梯、平臺和防護設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否則應及時修理、加固,不得冒險作業。
⑷高處作業人員須精神集中,不得打鬧嘻戲,不得麻痹大意,防止墜落。
⑸腳手架應定期檢查,發現材料腐朽、綁扎(固定)松動時,應及時加固處理。
⑹禁止將腳手架與不牢固的建筑物或其它不穩定的物體連結固定。
⑺在豎井或高度達4m以上的高處,使用的梯子(爬梯)須為金屬材料制作,若使用鋼筋,其直徑不得小于12mm,梯架橫檔與立柱的連接,必須焊接牢固,梯身設護身欄。
⑻安全用具嚴禁作為其它工作使用,并注意保管。安全帶、安全網應放在空氣流通、干燥處保管,以免受潮影響其使用功能。
3、焊接、切割安全操作規程
⑴焊接及切割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經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能上崗作業。
⑵熟知焊、割機具的性能和有關電氣、防火安全知識以及觸電急救常識。
⑶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進入崗位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作業時不擅離崗位。
⑷作業前必須了解焊接與切割工藝技術以及周圍環境情況,對焊、割機具作認真檢查,嚴禁盲目施工。
⑸嚴禁在帶壓容器或管道上焊接及切割。嚴禁在易燃場所和盛裝有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的容器、車輛上進行焊、割。作業時應有專人監護,定時輪換休息。
⑹固定式、移動式電焊機和電焊變壓器的外殼以及開關金屬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地保護。
⑺電焊機所用的電焊鉗(把)及導線絕緣必須良好,不得有損壞現象。嚴禁用竹片等綁夾作電焊鉗(把)使用。
⑻焊接與切割作業點應設置防弧光和電火花的擋板或圍屏,以免傷害他人。
⑼在密閉或半密閉的工件內焊割時,必須有三個以上通風口,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并有專人監護。
⑽火源(火點)、乙炔發生器(乙炔瓶)、氧氣瓶每兩者間距應大于或等于l0m。
⑾焊割后的灼熱工件不準堆放在電焊鉗(把)線、焊槍軟管旁,也不準電焊鉗(把)線與焊槍軟管絞在一起,以免發生事故。
⑿工作后應切斷電源和氣源,盤收電焊鉗(把)線和焊槍軟管。清掃工作場地,做到工完場清。
⒀焊接設備應設置在固定或移動式的工作臺上,焊機各接線點應接觸良好,并有可靠的獨立接地。
⒁焊把線長度應不超過50m,連接到焊鉗上的一端至少有5m絕緣良好橡皮軟導線。嚴禁將焊把線切成兩截,只帶一頭下班,以免重新接上后漏電傷人。
⒂清除焊渣、飛濺物時,必須戴平光鏡,并避免對著有人的方向敲打。
⒃工作時禁止將焊把線纏在、搭在身上或踏在腳下,當焊機處于工作狀態時,不得觸摸導電部分。
⒄電焊機的熔斷器應單獨設置,禁止兩臺或兩臺以上的電焊機共用一組熔斷器。
4、金屬結構安裝作業安全
⑴閘門連接板和軸銷,應在閘門未豎立前預先裝配在上下門葉上,在進行連接時工作人員應站在安全的位置,手不得扶在節肩或連接板吻合面上。
⑵閘門上的臨時吊耳、爬梯必須焊接牢固,經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在卷揚筒上穿鋼絲繩和在鋼絲繩上涂抹油時,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⑷啟閉機在機械設備尚未安裝完畢時,電氣設備不得接通電源。
⑸構件在運輸過程中要墊穩綁扎牢,禁止疊放,防止變形。
⑹構件存放中要墊穩,防止傾倒和滾動傷人。
⑺構件拼裝擺放,必須墊平放穩,禁止用腳踩撬扛施工。在可能滾動或滑動的物體前不得站人。
⑻在構件或設備吊裝到基礎就位時,工作人員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探入其接合面,以防扎、擠傷。取放墊鐵時,手指應放在墊鐵的兩側。
⑼組裝大型構件,連結螺栓必須緊固,點焊部分必須焊按牢固,園形工件應固定卡穩。
⑽構件或設備吊裝就位摘除吊鉤前,應利用基礎螺栓固定或焊接臨時支撐,否則不得摘除吊鉤。
⑾臨時起吊設備,必須通過計算,否則不得起吊。
附件
1、?安全員證件復印件;
2、?特種作業證復印件;
篇2:閘門用鋼絲繩安全性能日常檢測要求
鋼絲繩的安全性能直接影響卷揚式閘門的啟閉運行,影響水閘的安全調度。如何通過日常檢查發現鋼絲繩缺陷,分析并初步判斷缺陷是否影響安全運行是水閘管理人員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
筆者結合實踐,參考《水閘技術管理規程》(SL75-94)、《水工鋼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技術規范》(SL101-94)的要求,及《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使用規范》(GB5972-86)的有關規定,考慮日常檢查工作的可操作性,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日常檢測初步判斷鋼絲繩的安全性能。
1.直徑檢測
檢測方法:用寬鉗口游標卡尺在相距至少為1米的兩個截面上,并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上各測量一個直徑,取其直徑平均值作為其測量直徑,檢測結果計入表一
表一鋼絲繩直徑檢測記錄表
孔號
位置
測量值(mm)
測量值(mm)
平均值(mm)
繩徑減少(%)
1
1
1#孔
左機架繩股
右機架繩股
結果分析:根據GB5972—86規范規定,鋼絲繩直徑實測值較公稱直徑減少7%或更多時必須報廢。
2.可見斷絲數檢測
檢測方法:根據鋼絲繩的型號及鋼絲繩的實際運用情況確定鋼絲繩易發生斷絲的重點位置,緩慢啟閉閘門,按1米一段專人檢測有無斷絲現象,特別注意重點位置。檢測結果記錄可參考表二
表二鋼絲繩斷絲檢測記錄表
孔號
位置
6d長度范圍內的斷絲數
30d長度范圍內的斷絲數
1#孔
左繩
右繩
判斷標準:根據GB5972—86規范規定,鋼絲繩在6d長度范圍內的斷絲數小于5根,30d長度范圍內的斷絲數小于10根,且斷絲不呈局部聚集現象為可使用鋼絲繩。其中d為鋼絲繩的公稱直徑。
3.鋼絲繩的外層磨損檢測
鋼絲繩外層繩股的磨損,是由于它在壓力作用下與滑輪和卷筒的繩槽接觸摩擦造成的。根據GB5972—86規范規定,鋼絲繩外層鋼絲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時應報廢。檢測結果可計入表三
表三鋼絲繩磨損檢測記錄表
孔號
位置
磨損情況
備注
1#孔
左繩
右繩
4.鋼絲繩的腐蝕檢測
鋼絲繩的腐蝕不僅減少了鋼絲繩的金屬面積從而降低了破斷強度,而且還將引起表面粗糙并從中開始發展裂紋以至加速疲勞。嚴重的腐蝕還會引起鋼絲繩彈性的降低。根據GB5972—86規范規定,當鋼絲繩表面出現深坑,鋼絲相當松弛時應報廢。檢測結果記錄可參考表四
表四鋼絲繩腐蝕狀況檢測記錄表
孔號
位置
腐蝕情況
備注
1#孔
左繩
右繩
5.鋼絲繩的損壞變形檢測
鋼絲繩失去正常形狀產生可見的畸形成為“變形”,變形種類有:嚴重波浪變形;籠狀畸變;繩股擠出;鋼絲嚴重擠出;繩徑局部嚴重增大;繩徑局部嚴重減少;嚴重壓扁;彎折;嚴重扭結等。這種變形部位(或畸形部位)可能引起變化,導致鋼絲繩內部應力分布不均勻。根據GB5972—86規范規定,鋼絲繩出現以上變形現象理應報廢。鋼絲繩變形檢測結果可計入表五
表五鋼絲繩變形檢測記錄表
孔號
位置
嚴重波浪變形
籠狀畸變
繩股擠出
鋼絲嚴重擠出
繩徑局部嚴重增大
繩徑局部嚴重減少
嚴重壓扁
彎折
嚴重扭結
1#孔
左繩
右繩
通過以上檢查及結果分析,我們就可以初步判斷鋼絲繩的安全性能,但在使用過程中我們還應做好定期觀察、檢查工作,以便及時發現損壞與變形情況。對于使用年數已久、檢查中發現問題多的鋼絲繩,我們要及時聘請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檢測并向上級匯報,確保鋼絲繩安全運用。
篇3: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及危險因素辨識
1.檢修人員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容易摔傷或碰傷。
2.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容易造成燒傷、電焊作業強光和火焰傷害、強光灼傷眼睛、臉部和身體其它暴露部位傷害。
3.作業現場沒有設置專人警戒和警戒區域,無關人員誤入作業區域容易發生事故。
4.清理積煤和貼壁煤沒有循環灑水,電焊作業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導致作業人員受傷。
5參與作業人員,沒有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造成人員避災盲目性。
6.作業現場通風不良,參與作業人員受到焊接煙霧,煙氣傷害。
7.檢修過程中,出現交叉檢修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8檢修過程中,人員站位不規范,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9.檢修過程中,隨手拋擲工器具,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10.檢修過程中,隨身工器具脫落,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二、工程簡介
選煤廠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由手動機械式開啟,年久失修,人工操作危險系數大,且又費勁。如果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將直接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及產品煤質量的合格。按“公司設備大修要求”設備必須每三年大修一次,現在設備已運行7年,嚴重超出大修要求,為確保生產安全的順利進行和產品煤質量合格,必須盡快大修設備,將其改造修理成液壓式控制閘門,徹底消除設備安全隱患。三、勞動組織及分工
1.作業日期:余吾煤業公司2014年元旦停產檢修期間。
2.作業班次:每天安排八點班和四點班兩個班次。
3.作業人員及其職責:
(1)、安監處、機電科跟班。(每班各一人)
職責:負責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和業務指導工作。
(2)作業指揮:胡穩、王凱(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產品倉檢修作業人員的安全監護、運輸作業的的指揮。負責作業安全監護工作。
(3)施工人員:(每班5人)
職責:負責整個檢修作業施工工作。
(4)崗位司機:當班人員。(每班各一人)
職責:設備控制箱的監護工作。
(5)跟班主任:當班人員。(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檢修時間作業現場的看護工作。?
(6)瓦檢員:通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焊接作業過程的瓦斯監測工作。
(7)安全員:安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整個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工作,作業現場的秩序。
4.作業時間人員安排表:
作業時間?項目負責人?作業人員名單?
第一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二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三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四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5.產品倉消防設施和安全通道設置情況:
(1)每個儲煤倉下安裝有型號為FBDNO.5.6/2*11兩臺風機,擔負儲煤倉下的抽排通風任務。實行一用一備。儲煤倉安裝的設備操作開關、急停開關、照明開關等控制開關均為礦用隔爆控制箱。
(2),崗位消防器材配置情況:一具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兩個消防栓,一個沙箱(附圖)。
四、準備工作
1.將審批完成的《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措施的學習、培訓和考試,并有相應的學習、培訓記錄和考試合格成績單,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2.檢修前由工作負責人辦理好選煤廠停電票(停電范圍:倉下給煤機及關聯設備膠帶機)、單項工程開工安全責任書、選煤廠單項工程開工票。
3.作業前由選煤廠調度室協調,確保作業期間儲煤倉清空并且清洗干凈,確保沒有存煤和煤塵,且通風、滅火、消防措施到位。
4.安排專人檢查倉下風機運行情況,確認風機運行正常良好,窗戶打開保證作業現場通風良好。
5.作業現場有專職瓦檢員檢測瓦斯濃度,現場確認倉內瓦斯濃度在0.4%以下。
6.工器具準備
(1)提前準備到位兩臺電焊機、兩套手把線和電焊鉗、422Ф4.0焊條和422Ф3.2焊條各5公斤等電焊用品和用具。
一般工具:扳手、手錘、大錘、撬棍、扁鏟、400W防爆射燈、電工工具、安全帶,
工具:電焊機(包括電纜)、材料:鋼板{厚度20MM},螺栓、螺帽,承接焊接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等。
(2)提前準備齊全兩個電焊防護帽、兩副電焊手套、兩副墨鏡電焊作業特殊勞動保護用品。
(3)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4)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配置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
7.各類工器具的檢查
(1)跟班隊干、班組長,工具使用人負責做好各種工器具的檢查工作,保證各使用工器具齊全,完好可靠,確認完畢后在控制表中簽字確認。
(2)檢查電焊機、電源線、手把線完好情況檢查,做到使用完好的新的電焊機、電源線和手把線。
(3)檢查準備到位的兩根灑水管長度是否滿足,擺放到整個緩沖倉范圍,有無破口,檢查水壓和水量。
(4)檢查滅火器是否失效,膠管是否老化,及時更換完好的滅火器,檢查電焊作業點的滅火器配置數量,每個單獨作業點兩具滅火器。
(5)檢查電焊(電焊帽、電焊手套、作業工具完好情況。
(6)檢查現場配置的兩個水桶是否有破口,必須盛滿水。
(7)檢查電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情況,不得出現虛接,接頭必須有銅接頭。
?五、作業方法及步驟
1、選煤廠調度室通知儲煤倉全部排空后,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對現場仔細巡查,確認倉內無積煤,現場通風良好,匯報選煤廠調度室準備作業,指定專人拉設警戒線,并進行現場警戒。
2、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首先確認給煤機和關聯設備皮帶停電。
3、瓦檢員現場測量倉下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4%時,方可允許檢修作業。
4、現場確認無誤后開始打磨所有有焊接點的地方,檢修閘板邊的槽鋼,并根據磨損情況進行焊接處理或更換。
5固定油缸的槽鋼時,先測量槽鋼安裝位置并做標記,并將倉壁與槽鋼間焊接點的銹跡清理干凈。
6、把槽鋼焊接在倉壁的鋼板上,一名工作人員進行焊接作業,另外兩名工作人員把槽鋼支撐柱,臨時固定在原先測量標記處,以確保焊接過程中不偏離原測量位置,槽鋼支架焊接好后,把油缸安裝在槽鋼里,以確保強度。固定油缸時,先把尾端底座連接件焊接在槽鋼底部,然后把前端的Z型連接件和閘板連結起來,Z型連接件過程:先將連接件與活塞桿一端打眼連接,再將連接件與閘板一端電焊連接最后把活塞桿前端與連接件用鋼銷插好,檢查所有連接件是否接好,油缸是否牢靠。
7、把控制臺的高壓油管接到油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接好高壓油管后,和洗煤廠現場人員配合,開啟液壓站和控制臺,試驗閘板是否開閉自如,開啟正常后,再往液壓站里添上20升46#抗磨液壓油。
8、把防爆電控箱安裝在指定位置,并連接好防爆電控箱和液壓站之間的電源。
9、將防爆電控箱與電源接通,調試好。
10、將所有拆檢部件安裝完畢,并檢查其安裝質量?,F場試車,確保設備質量合格后整機除銹做防腐處理。
11、設備連續運轉24小時,檢驗設備運行。
12.?液壓站主要參數:
工作壓力:9-12MPA,主油泵流量:45L/MIM,?電機功率:2*5.5KW
電壓:660/380V?電機型號:YB2132M2-6?箱體體積:1200*500*500
閘門速度:100M/S?閘門開距:滿足現場使用要求。
六、一通三防專項技術措施
1.作業現場必須開窗通風,保證通風情況良好。
2.焊接作業前,作業中和作業后,由專職瓦斯檢查人員測量瓦斯。
3.作業時須經瓦斯檢查人員到作業地點檢測允許后,方可作業,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且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作好記錄,直到作業完畢。如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4%,立即停止作業。待濃度下降至0.4%以下,方可進行檢修。
4.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5.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專人提前徹底清理作業地點的積煤,對作業地點定時灑水除塵。
6.作業現場配置4臺8公斤的,壓力正常,完好的干粉滅火器。現場消防箱、沙箱完好、齊全。
7.現場專人看護風機運行情況。
七、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單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做好動態互聯保。
2.檢修項目作業過程,專人指揮。
3.作業前派專人清理作業場所的雜物和殘留物;作業過程中和作業后用水噴灑、清除現場殘留物。
4.作業期間跟班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不得擅自離開現場和從事其他工作。
5.檢修作業期間,工作負責人要作好現場看護、人員協調、工作部署、任務分配工作。
6.檢修過程中與選煤廠調度做好聯系,廠調度要做好協調工作,確保檢修工作按時順利、保質保量的完成。
7.進行焊接,必須嚴格執行本措施第七項中焊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內容。
8.現場安全監護人檢查電焊線、手把的絕緣性檢查,確認完好方可使用。
9.檢修作業前,由工作負責人聯系選煤廠調度設備停電作業,值班電工憑停電票對檢修設備及關聯設備皮帶停電。工作負責人現場確認設備停電,安排專人看護設備控制箱。
10.檢修項目完畢后,清理作業現場遺留雜物和環境衛生,徹底對作業地點灑水降塵,清除可燃物,巡查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
11.檢修項目作業嚴格按照標準化作業控制票規范程序作業。
12.作業前必須將倉下給煤機存煤全部放空,并保證倉內壁沒有貼倉壁煤。
13參與檢修作業人員必須精神良好,注意力集中,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不集中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14.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防止作業過程中出現灼傷眼睛、臉部或身體其它暴露部位。
15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方可上崗作業。
16.檢修過程中,規范所有人員站位。
17.徒手傳遞工器具過程,必須做到傳遞人員手對手交接,嚴禁空中拋擲。傳遞工器具或檢修配件過程,人員必須暫時停止工作,待安全負責人確認現場不傳遞工具后,再恢復作業。
18.檢修過程中,作業人員隨身工器具全部裝入工具包內,防止突然脫落,發生人員受傷事故。臨時使用的大型工具,必須使用10#鉛絲綁扎牢固,專人傳遞。
19.檢修過程中,檢修工器具必須存放到指定安全地點,檢修前、后,專人按照工器具明細逐一清點工器具。
20.焊接作業過程中,隨焊接作業位置的調整,及時調整沙盤位置。
21焊接作業前,安全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將承接焊割熔融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放置到焊割作業的正下方位置,沙盤內干沙用水澆濕,手握沙抱團,松手散開為宜。
八、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動火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本次焊接作業涉及到選煤廠產品倉下口,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前準備工作:
(1)作業人員將安全防護用品穿戴齊全,嚴禁穿化纖衣服、嚴禁酒后上崗。
(2)作業前施工地點必須清理干凈,嚴禁留有易燃、易爆物品,作業前必須安排專人對作業地點20m范圍內進行灑水作業。
(3)瓦斯檢查人員所攜帶的瓦斯檢測儀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校正,確定儀器完好無誤后方可攜帶到緩沖上口。
(4)作業現場配備專用干粉式滅火器2臺(型號為MFZ/ABC8),消防水管兩趟。
(5)電焊設備必須保證其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
(6)作業前須到相關部門簽訂工作票,火源(火柴)由當班跟班隊干到選煤廠調度備案后方可攜帶到作業地點。
(7)跟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進行作業。
2.作業時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1)安全員與專職瓦斯檢查人員必須跟班監督作業,安全員、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
(2)作業地點保證通風良好,焊割作業時,專職瓦檢員檢測作業地點前后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確保瓦斯濃度不高于0.4%。
(3)作業地點無瓦斯積聚;瓦檢員必須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記錄清楚,直到作業完畢。
(4)負責電焊的人員必須持電焊證上崗。
(5)電焊機接線時,必須由電工作業,且必須嚴格執行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防爆標準。
(6)作業地點內瓦斯不得超過0.4%,當瓦斯濃度超過0.4%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調度室匯報。
3.作業后收尾工作
(1)作業完畢后,瓦檢員再次對現場瓦斯情況進行測量,測量合格后方可撤離作業地點。
(2)作業完畢后用水噴灑,清除殘留物,并安排專人在現場觀察1小時以上,確定無火星、無燃燒等隱患后方可離開,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九、應急處置
1.此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有電氣著火和油脂著火,發生這兩種火災后均可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使用就近的滅火器進行補救,并按照事故匯報程序進行匯報,同時組織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2.撤離路線:
給煤機平臺→543皮帶走廊→產品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