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采皮帶巷防水閘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生產安排,四采皮帶巷防水閘門工作由我隊承擔,為保證此項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該巷道現在為錨網索噴永久支護狀態,現在設計在2#橫川以東60米附近開始施工15米的防水閘門工程,按先挑頂后擴幫,先澆注后注獎的順序完成防水閘門工程施工任務。
二、施工方式
先挑頂擴幫,后澆注,然后注獎。
三、施工順序
1、挑頂擴幫----澆注,注獎
2、挑頂擴幫:由西向東,逐段進行,每段1米。
3、澆注注獎:(1)先兩端后中間,先幫后頂。(2)由東向西,逐段進行,先幫后頂
四、施工工藝
1、挑頂擴幫工藝
拆網——打眼——放炮——臨支——錨網——出渣——噴獎封閉巖面
2、澆注混凝土工藝
支摸——澆注——振動——養護(待凝)——拆摸
3、注槳工藝
連接——檢查壓力——注獎——封口
五、支護形式
1、臨時支護:帶帽點柱,數量據現場情況定,每排不少于4根,
2、永久支護:錨網索噴,最后澆注。
六、施工技術要求
1、施工前,生產科測量組必須在施工段兩端給出中、腰線,(且距施工段兩端各1米),以便指導施工。
3、混凝土標號200﹟,配比為:1:2:3(水泥:沙子:石子)。
4、按設計位置擱置穿墻管和注漿管。
5、門與框組合好同時安裝并與水平面成90°,左右寬度符合設計要求。
6、注漿管兩端伸出混凝土表面150MM,靠巷道端必須有絲扣或法蘭以便注漿管連接。
7、穿墻管兩端均有法蘭連接裝置,以備急用。承壓值25㎏/㎝2,管中部垂直焊扁鐵一根(400MM)。
8、穿墻管兩端均伸出混凝土表面150MM。
9、注漿工作需在澆注后7—10天內完成,注漿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5倍。
10、注漿前先清水試驗泵出口壓力,達到設計壓力值時,方可進行注漿工作。
11、起吊環用22圓鋼,環直徑100MM,預埋深度400MM。
12、廢舊錨桿截留長度小于澆注面100MM,作為澆注加強筋。
13、重新掛網打錨桿進行支護。網用菱形金屬網,幫部錨桿采用DN∮18×2000、頂部錨桿采用DN∮20×2200?錨索采用∮12.5MM鋼絞索,索長5500MM,保證索有效長度達5000MM;(舊索重新鎖緊,托梁緊貼巖面)按原索排間距補齊每排4根錨索,(不含舊索),藥卷采用Z2350?錨桿:2節/根;錨索:3節/根。
14、錨桿和索必須進行拉拔力試驗,設計植為:錨桿4T/根;錨索8T/根。
15、初噴滯后5M,復噴滯后10M,噴厚50MM
七、運輸方式
出渣:皮帶、溜子運輸。
運料:礦車、溜子倒運袋子裝料到施工點。
八、安全技術措施
1、挑頂、擴幫安全技術措施:
⑴、施工前,生產科測量組必須送好中、腰線,并標明施工位置。
⑵、施工前,掘四隊在開口外500MM處向外架設棚距1M梯形金屬棚(2.4M)3架,作為開口加固支架,在距開口處1.5M處向里架設棚距1M梯形金屬棚(2.4M)3架,每次交替前移一架,每架棚子6根撐木,分別為距梁爪500MM和距棚口1M、1.5M,撐木直徑不小于∮50MM打平、打直,保證有力。
⑶、挑頂、擴幫、起底深度不大于該段設計值,每班根據所施工的斷面,講清參數和技術要求,作出放大樣圖,驗收員現場作好記錄,嚴格驗收,監督到位。
⑷、根據現場挑、擴、起要求,確定合適的眼位和眼深。煤巷眼間距不大于600MM,巖巷眼間距不大于300MM。
⑸、眼深600—1000MM時,裝藥量:煤巷不大于100g,巖巷不大于200g,眼深大于1000MM時,煤巷不大于400g,巖巷不大于600g。
⑹、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⑺、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15—342條的規定。放炮警戒距離:巖直巷120M,巖拐彎巷100M。
⑻、纜線、管路落地用半圓4寸鋼管擋在受炮側挖槽埋設上蓋舊皮帶和鋸末袋子進行保護;保護長度20M。
⑼、擴、起保護位置幫底時,必須停電移開纜線、管路,且距放炮處有2M以上的安全距離,并按上述辦法進行保護。
⑽、炮后要及時進行敲幫問頂工作,由當班工長指揮,一人監護安全,一人進行處理。
⑾、處理活矸危巖必須使用長柄工具。處理人員要站在支護完整的安全進行處理。
⑿、臨時支護的點柱不小于∮16CM圓木或方木,垂直頂幫、均勻布置。柱帽規格:1000×250×50,并用柱鞋背緊,保證支護穩固有效,經當班工長檢查后,合格時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⒀、頂幫達到設計值時,要及時進行錨網索支護,錨桿間距為800×800㎜,錨索排距同原巷道尺寸,間距按新寬度均勻布設。
⒁、采用人工裝渣,溜子皮帶運輸出渣,塊度不能大于300㎜,大塊必須用大錘砸開,方可上溜。
⒂、嚴格執行,打眼工、放炮工、皮溜司機、人力裝載工等各工種技術操作的規定。
⒃、噴漿封閉巖面時,嚴格執行錨噴支護工操作規程的規定,以及錨噴要求。
⒄、噴料配比為:水泥、沙子、米石1:2:2水灰比0.45,速凝劑4%。
⒅、噴漿分段進行,每段5米,先頂后幫,噴厚50㎜。
2、澆注混凝土安全技術措施
⑴、按中腰線放線立模,清理雜物,沖洗巖幫。
⑵、按先幫后頂最后打底板的順序進行立模澆注,碹胎固定模板,碹胎必須使用帶腿碹胎且用拉桿有效連接。
⑶、模板接茬平整,碹板或模板下必須用小木楔進行調整,且略有間隙。
⑷、澆注幫部兩側同時進行,每次澆注高度不大于300㎜,并用振動棒搗實。
⑸、澆注后必須待凝48小時,方可拆模,嚴禁隨打隨拆。
⑹、混凝土必須進行不少于28天的養護,第一周每班2次,第二周每班1次,第三周每天2次,第四周每天1次。
⑺、養護采用靜壓水管接單頭噴霧咀,進行噴霧養護,嚴禁用高壓水沖洗養護。
⑻、澆注時,必須對注漿管出口進行簡易封口遮擋,并留出注漿通路,防止堵塞,無法注漿。
3、注漿安全技術措施
⑴、注漿前,先用尖釬或高壓水通開注漿管,按管路連接方式有效連接注漿管,進行壓力實驗,只有注漿壓力達到設計要求的1.5倍時,方可進行注漿工作。
⑵注漿配比為:水泥:沙子1:2
⑶、注漿必須使壁后充填達到飽和時方可換孔注漿,并用專用堵頭封口,
九、其它方面安全技術措施
1、各工種嚴格執行其技術操作規程規定
2、必須及時執行礦生產科現場指導意見。
3、必須及時清理模具衛生。
4、生產、安檢部門現場指導監督,共同搞好此項工作。
5、及時作出放大樣圖,以便指導施工。
6、嚴格執行《安規》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公司、礦有關安全文件規定。
補:1、人工裝渣必須站在安全地點,面對溜子,且掀頭距溜子高度不小于400MM,防止大塊或刮板頂住掀頭造成事故。
2、嚴格執行攉煤工技術操作規程的規定。
3、澆注、打眼工作中,巷道高度達2.5M以上時,必須建立工作平臺,辦法是采用2寸鋼管(皮帶管)靠幫斜放,在適當位置(滿足現場工作需要的高度)橫置鋼管并用雙股8﹟鐵絲捆緊,架板采用建筑用架板或木架板(規格:2000×250×50)密排,并用單股8﹟鐵絲捆緊。
4、在平臺上工作時,不得站在距邊0.5M以外,防止人員失足掉下平臺。
5、碹胎組裝好后,用繩拉住頂部正中,每邊三人以上進行立碹胎工作,立起后及時連接拉桿,保持穩定。
6、拆碹胎工作順序,先抽模板,取開拱腿連接,每邊2人護住腿、拱,拱體下三人以上用長柄工具頂住碹拱緩慢下放,工長現場指揮并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專人監護安全。
7、上長工字鋼時,兩人站在摸板上,兩人站在下面,4人配合人工上梁,按設計位置擺放好。
8、所有工作人員進入現場,必須進行敲幫問頂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錨索外漏長度≦100MM,眼深≦5M。
10、使用組合鉆桿時,鉆機與鉆桿必須處于同一中心線上,防止傷人,嚴禁干打眼。
11、鉆機使用時,先輕鉆50MMM,然后正常鉆進到設計位置。
12、風鉆、液壓鉆、液壓泵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篇2:防水閘門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對中央水泵房安裝(2*1.85)m防水閘門2個,柵欄2個,為了使原斷面符合安門的要求,用風鎬對兩幫和頂板進行擴幫、擴頂,由原來的(3*5.1)m擴至(3.3*6)m、(3.6*5.7)m擴至(3.6*6)m,對兩幫和頂底板進行掏槽,深度20公分,槽內各打8根錨桿,外露1米。二、施工工藝1、把門框和門心分解從而減少重量。2、用裝載機配合手拉葫蘆將閘門吊起。3、用鋼管及管卡固定,錨桿焊接配合固定。二、安全技術措施1、吊裝之前,應檢查作業場所的環境、安全設施等,確認符合有關安全規定,方可進行作業。2、作業時,按規定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3、現場所使用的的各種機械設備要有專人看護管理和專人管理。4、吊裝時,應設專人進行施工安全指揮,吊裝工作區域,應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起吊時,閘門下面不得站人或者有人通行。起重機停止工作時,吊鉤不得懸掛物件,吊鉤必須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人。5、起吊閘門時應慢速均勻平穩起落,避免沖擊現象發生。6、吊裝閘門時,應設專人指揮,操作人員必須接受指揮人員的指揮。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施工。7、每天上班前及起吊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檢查吊裝設備、索具等是否有損壞和松動現象,對斷絲、銹蝕嚴重的鋼絲繩不得使用。8、吊裝閘門的區域應設立安全警示標語牌,嚴禁閑雜人等進入。9、吊裝之前做好信號的溝通,防止吊裝過程中信號混亂。10、現場安全監督人員必須隨時觀察生產安全情況,對有安全隱患等情況出現應予及時提出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必要時可停止施工,確保施工安全進行。
篇3:煤礦防水閘門關閉實驗安全措施
一、措施名稱: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二、本次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對象:190運輸大巷防水閘門、-178北總回風巷防水閘門。
三、防水閘門關閉試驗說明: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防水閘門必須靈活可靠,并保證每年進行2次關閉試驗,其中一次應在雨季前進行,關閉閘門所用的工具和零配件必須專人保管、專門地點存放,不得挪用丟失。”的要求,準備在4月27日對-190水平防水閘門進行關閉試驗,為確保防水閘門關閉試驗的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措施。
四、防水閘門關閉試驗(以下簡稱:關閉試驗)地點:-190運輸大巷(簡稱:北大巷)、-178北總回風巷。
五、本次關閉試驗時間:2015年04月27日
六、關閉試驗組織人員:
本次關閉試驗總負責人:于?利
安全負責人:王占川
技術負責人:李?華
施工人員:由地質測量科、機電科、調度室、安全科、通防科、運輸工區以及皮帶工區的有關人員參加。
七、關閉試驗準備工作:
1、關閉試驗前應組織對防水閘門進行完好處理,各轉動部位進行凃油,確保試驗時能夠正常關閉。
2、關閉試驗前應組織人員對防水閘門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關閉試驗前應將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等準備齊全充足。
八、關閉試驗要求:
1、防水閘門的轉動部位轉動必須靈活,關閉必須嚴密,不得出現關閉不嚴的現象。
2、防水閘門關閉前,對各放水閘閥進行檢查,必須保證完好,并轉動靈活,測試壓力表必須齊全完好。
3、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后,應再次檢查防水閘門,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對各轉動部位進行再次凃油,以防銹蝕。
九、關閉試驗簡要程序
1、8:00各部門開始準備工作,調度室通知里部相關單位人員全部撤到指定位置。
2、9:00參加防水閘門關閉試驗人員進行點名,并清點里部下井人員是否全部回撤到位。
3、9:30?開啟北大巷四聯風門。
4、9:34-190運輸大巷(北大巷)防水閘門關閉試驗。
5、9:46開啟-190運輸大巷(北大巷)防水閘門。
6、10:09?-178北總回風巷防水閘門進行試驗。
7、10:21?開啟-178北總回風巷防水閘門。
8、10:22?關閉北大巷四聯風門,恢復正常通風系統。
9、10:30?各工作地點通風系統恢復正常,里部工作地點人員進入工作地點恢復正常作業,關閉試驗結束。
十、關閉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1、關閉試驗前認真傳達本措施,由工程負責人對各相關單位技術員進行傳達貫徹學習,各相關單位主管技術員對本單位當班人員進行傳達貫徹學習。
2、關閉試驗前應組織人員防水閘門進行一次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3、關閉試驗前,機電科維修人員要對防水閘門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各轉動部位靈活情況、零部件齊全情況,防水閘門密封條完好情況、過墻電纜套管密封情況、放水閘閥轉動靈活情況等,并對門軸及各轉動部位和閘閥進行全面清理并凃油潤滑。
4、關閉試驗前由運輸工區、皮帶工區負責對各自負責范圍內的防水閘門周圍雜物以及放水閘門通道水溝內的雜物進行全面清理,確保防水閘門安全正常使用。
5、關閉試驗前,機電科要全面檢查一遍關閉防水閘門所用的工具和零部件的齊全完好情況,并存放在專門指定地點,由專人看管,不得挪為他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關閉試驗前由地質測量科負責組織有關單位進行明確分工,相關負責人缺席時必須臨時指定好負責人。
7、防水閘門關閉時,來水一側嚴禁站人。
8、防水閘門關閉以前,對無風區域進行撤人并清點人員、匯報調度室,取得調度室同意后方可進行關閉,工程結束后及時匯報調度室,以便合理安排生產。
9、撤人路線:
(1)8305底分層工作面→8305底分層上順槽→830軌道巷→東大巷→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2)6復301上順槽→630皮帶巷→630一聯→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3)6復301下順槽→630皮帶巷→630一聯→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4)630軌道巷、皮帶巷修復→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5)六南01二分層工作面→六南01二分層上順槽→六南軌道巷→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6)六南02三分層下順槽→六南皮帶巷→聯絡巷→六南軌道巷→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6)六南03二分層聯絡巷→六南皮帶巷→聯絡巷→六南軌道巷→北大巷→北大巷四聯(防水閘門外側)。
10、所有參加人員必須提前15分鐘到達施工現場,并統一聽從工程負責人的安排,不得遲到和獨自行動。
11、各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完畢后,應根據施工負責人的要求將各防水閘門保持在指定狀態,并由運輸工區、皮帶工區對各自分管負責的防水閘門轉動部位再次凃油并進行包扎,確保防水閘門長時間處于潤滑狀態。
12、進風巷與回風巷的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必須逐一進行,不得兩道防水閘門同時進行關閉試驗。
13、關閉試驗結束后,應首先由瓦斯檢查員檢查防水閘門進風側風流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小于1%、氧氣濃度不低于18%時,其他人員才可進入。
14、關閉試驗總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各負其責,總負責人主要負責施工中的工序、施工質量、人員組織,安全負責人主要負責施工中的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
15、防水閘門關閉試驗過程中,必須提前15分鐘停止北大巷的車輛運行和北總回的皮帶運行。
16、工程結束后,由關閉試驗總負責人下命令結束防水閘門關閉試驗工程,通防科負責檢測通風影響區域風量,風量穩定后方可各生產工區人員進入工作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