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縮機安全技術措施

壓縮機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8847

1.壓縮機開車前必須符合設備、工藝生產的安全規定。

2.新安裝或大修后的壓縮機的管路和容器必須分段吹掃合格。

3.各種安全附件如安全閥、爆破片、信號、各種聯鎖、報警裝置應齊全可靠。

4.電機外殼接地良好,設備內和設備上無遺留工具及雜物。

5.壓縮機開車前應盤車一周以上,無異常現象,并及時撤出盤車器。

6.壓縮機用空氣試壓時,嚴格控制各段出口溫度,并與生產系統隔絕。

7.前后崗位聯系暢通,執行現場生產調度及班長指令,確認應開應關閥門方可開車。

8.必須嚴格執行壓縮機定期檢查、檢測的規定。

9.嚴禁壓縮機超溫、超壓運行,在巡回檢查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或危及人身、設備安全時,有權先停車處理,后向班長報告:

(1)發生火災、爆炸、大量漏氣、漏油、帶水、帶液、電流突然升高;

(2)超溫、超壓、斷水、缺油不能恢復正常;

(3)機械、電機運轉有明顯異聲,有發生事故的可能;

(4)當易燃、易爆氣體大量泄漏需緊急停車時,應立即通知電工在配電室切斷電源。

10.嚴格執行設。備潤滑管理制度,正確執行“五定”“三級過濾”,代用油的閃點必須高于原來用油,并經設備主管部門批準,方可使用代用油。

11.必須及時消除設備、管道、閥門的跑、冒、滴、漏。保持靜密封點泄漏率在0.5‰以下,動密封點泄漏率在2‰以下。

12.設備檢修,必須辦理安全檢修許可證,落實具體的安全措施,執行有關專業的安全檢修規程。

13.生產氧氣的壓縮機、設備、管道、閥門及附件,不得被油類污染,檢修后應經脫脂處理。

14.空氣壓縮機要防止吸入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

15.移動式空氣壓縮機,應遠離可燃氣體排放點。其電器線路絕緣良好。

篇2: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范

1、開機前應檢查曲軸箱機油是否達到油位標位,檢查各部件,緊固螺絲是否松動,檢查風扇皮帶緊度并。

2、壓力表、安全閥應保持良好技術狀態。安全閥應調整在規定的壓力值,防止空壓機超壓運行。

3、開機時注意電機,壓縮機的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響。如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待運轉正常開機后才離開。

4、定期排放貯氣桶的油、水。停機后要切斷總電源,并清潔整機。

5、貯氣桶應按規定進行水壓試驗。

篇3:加氣站壓縮機安全操作技術規程(CNG)

一、壓縮機操作人員必須對生產系統的所有設備、工藝管線(儀表、控制閥、操作柜、配電屏)做到“四懂”、“三會”即懂技能、懂結構、懂用途、懂原理、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故障,決不允許盲目操作。

二、認真做好啟機前的各項檢查,準備工作,確認無誤后方可啟機。

三、待機運轉正常后,檢查各應開閥門,各應開閥門是否開關,儀表控制原件是否靈活,準確無誤。

四、按規定進行巡回檢查,按要求倒換再生干燥器,按規定時間排污。

五、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報告、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