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屋地基基礎維修養護制度

房屋地基基礎維修養護制度

2024-07-18 閱讀 6031

建筑物上部結構的自重及所承受的荷載,是通過基礎傳遞給地基的。地基應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以降低或減少建筑物上部結構過量沉降或局部沉降而導致建筑物上部產生裂縫、傾斜。地基及基礎的完損程度,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強度和穩定性。由于基礎埋置在地下,屬隱蔽工程,其產生的隱患不易發現。因此對設計、施工及日常養護維修尤顯重要。

一、地基基礎的觀察工作

房屋建筑的地基都要產生一定的變形,但是由于地基沉降程度和特征的不同,有些是正常現象,有些是異常現象,甚至帶來破壞性的后果。在沉降的發展趨勢上,正常的沉降速度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最后趨于穩定不再發展(如半年內的沉降值不超過1毫米,一般認為已穩定)。而不正常情況下,沉降速度并沒有逐漸降低,而是延續很長時間,以至幾十年仍未穩定。

造成建筑物地基基礎變形的原因主要在于:軟弱地基;用材不當,施工質量差;基礎埋置深度不當;相鄰建筑物的基礎影響;建筑物內上、下水管道漏水,引起地基濕陷;不合理使用;維修養護不及時,地表水滲入地基等。因此對某些房屋建筑進行必要的沉降觀測,是房屋管、修單位的保養工作之一。如上部結構已產生裂縫的建筑物,沉降觀測資料是分析裂縫產生原因、預計發展趨勢、研究修繕方案或預防措施的重要依據。地基沉降觀測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確定觀測對象

(1)工程竣工驗收后,應接替施工單位繼續進行觀測直至沉降穩定為止的建筑物;

(2)形式特殊、對沉降特別敏感或構造上、使用上對不均勻沉降有嚴格要求的建筑物;

(3)上部已出現較嚴重破裂、變形,而地基的沉降尚未穩定,仍在繼續發展的建筑物;

(4)地基范圍內及其附近有深挖、樁基施工、降水影響或出現其他對地基產生不利的房屋建筑。

(二)設置觀測點

對地基沉降的觀測,一般是將觀測點設置在基礎的頂面,如條件不許可時,則設在主體結構勒腳上或柱子底部。觀察點的數量,可根據建筑面積大小和房屋的重要性,損壞位置等而定,但應盡量遍及房屋建筑具有代表性的各個部位。一般應設于外墻轉角或縱橫墻連接處以及沉降縫兩側。

(三)選定或設置水準點

水準點的位置應盡量靠近觀測對象,但必須在房屋建筑的壓力影響范圍以外。

(四)定期觀測

一般的正常情況下,竣工后第一年每季度觀測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觀測一次;以后每年觀測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如沉降發展較快,或破損較為嚴重且尚未穩定,則根據情況,增加觀測次數。對結構已近危險狀態,而沉降繼續存在時,觀測時間更應縮短,必要時隔日或每日進行觀測。

(五)資料整理

每次觀測詳細記錄,按觀測對象分別整理;計算有關部位的相對沉降差,分析沉降情況。

二、地基、基礎的鑒定加固及方法

(一)地基基礎加固

凡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做好地基加固處理。

(1)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載力嚴重不足,或特殊地質等原因的不均勻沉降,引起結構明顯的傾斜,位移、裂縫、扭曲等,并有繼續發展的趨勢。

(2)地基、基礎因毗鄰建筑而增大荷載,自身局部加層增加荷載或其他人為因素等的不均勻沉降,引起結構明顯傾斜、位移、裂縫、扭曲等。

(3)地基老化、腐蝕、酥脆、折斷導致結構明顯傾斜、裂縫、扭曲等。

(二)地基加固法

地基加固是處理基礎損壞的措施之一,它可以達到恢復或提高地基承載力,制止地基和上部結構變形發展的目的。在房屋修繕工程上,地基加固是在建筑物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的。施工比較困難,且必須保證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其加固方法宜從經濟上、技術上、施工條件上作出可行性比較分析后,再加以選定。以下為常用房屋地基的幾種加固方法。

1.石灰漿加固。適用于膨脹土地基的處理,以石灰漿用鉆機將注漿壓入粘土層中的裂縫,石灰漿同周圍土層起離子交換作用后形成硬殼層,從而改變了土層的性質和結構。

2.旋噴樁加固。適用于淤泥、粘土層等軟土層,利用鉆機把安裝在鉆桿底端的特定噴嘴,鉆至土層的預定深度后,用高壓泵把隨時能逐漸硬化的水泥漿或氯化鈣液等沖擊土體,同時經過與土的顆粒攪拌混合,凝固后有一定的強度和防水性的新土層結構。

3.硅化加固。硅化加固地基是用壓力將水玻璃(硅酸鈉溶液)和水泥漿液等逐次壓入土中。使土壤顆粒表面膠凝,改善土壤的物理力學性能,提高地基強度,具有操作安全、速度快,強度高的優點。

4.灰土擠密樁加固。適用于較厚的回填土、爐灰等填土地基、軟弱土層、濕陷性黃土地基加

固,其方法是在基礎周圍打2~3排灰土擠密樁,擠密填土,加固后承載力可提高一倍左右。

5.其他。也可采用壓力裝置將水泥漿液壓入地基,填充到石渣、爐渣等地基顆粒較大的空隙中。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穩定性。

(三)基礎加固法

1.水泥粘結法。磚面砌體由于時間較長或受有害介質侵蝕和影響,使砌筑砂漿強度減弱、松散,砌體失去或降低原有強度。加固時可將1:1~1:10的水泥漿壓入基礎的孔隙中,以恢復砌體強度。

2.擴大基礎底面積加固法。對于局部軟弱地基或荷載集中、沉降較大的基礎段落處適當加大基礎底面積,減輕該段處的單位面積的壓力,使沉降部位得到控制。施工時應注意分段進行,并加設臨時支撐,確保基礎安全。

3.條形基礎兩側擴大加固法。沿條形基礎兩側開挖,擴大基底面積,并配入鋼筋、混凝土澆筑擴大地基及基礎底面積。

4.架托換基法。局部地基出現塌陷時,因場地受限制又不能拆換基礎或擴大基礎時可用托架法加固。其方法主要是將上部荷載轉移至兩側承臺上,荷載的轉移過程為墻體荷載→托架梁→次梁→主梁→承臺→新地基。

篇2:附著升降腳手架維修養護報廢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每澆搗一次工程結構混凝土或完成一層外裝飾,即應及時清理架體上、設備上、構配件上的混凝土殘渣、塵土等建筑垃圾。

2.升降動力設備、控制設備應每月一次進行維護保養,其中升降動力設備的鏈條、鋼絲繩等應每升降一次就進行一次維護保養。

3.螺紋連接件應每月一次進行維護保養。

4.每完成一個單體工程,應對腳手桿件及配件、升降動力設備、控制設備、防墜裝置進行一次檢查、維修和保養,必要時應送生產廠家檢修。

5.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各部件及專用裝置、設備均應制定相應的報廢制度,標準不得低于以下規定:

1)焊接件嚴重變形或嚴重銹蝕時即應予以報廢;

2)穿墻螺栓與螺母在使用1個單體工程后、或嚴重變形、或嚴重磨損、或嚴重銹蝕時即應予以報廢;其余螺紋連接件在使用2個單體工程后、或嚴重變形、或嚴重磨損、或嚴重銹蝕時即應予以報廢;

3)動力設備一般部件損壞后允許進行更換維修,但主要部件損壞后應予以報廢;

4)防墜裝置的部件有明顯變形時應予以報廢,其彈簧件使用1個單體工程后應予以更換。

篇3:創優達標房屋管理維修養護項自檢說明

創優達標房屋管理及維修養護項自檢說明

博盈**廣場總建筑面積為21200平方米,占地面積達18480平方米,設計整體綠化率達55%,寫字間入租率達80%,租戶達29家。

廣場大廳處設有統一美觀的總平面圖,每層樓于安全樓梯出口處設有兩塊緊急安全疏散圖,在大廈大廳設有租戶索引牌,每位租戶均設有明顯標志,顯示單位名稱及具體位置,統一管理。停車場規劃整齊,示意明確,不僅便于尋找,也方便車輛停放。

自接管以來,由于管理嚴格規范,廣場內沒有亂占、亂建、亂搭、亂貼等現象,房屋外墻結構和涂料無一脫落和污損,定期進行維保養護,加之禁止設立戶外招牌、廣告牌和霓紅燈,使廣場保持了房屋外觀的建設原貌和完好的外觀整潔。在業主、租戶裝修過程中嚴格監督管理,采取物業、業主、租戶、裝修方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大廈擁有遠大中央空調系統,避免了分體式空調系統凌亂無序,執行嚴格工程維保及裝修監督驗收管理程序,未發生損壞房屋結構安全,拆改強弱電護管及損壞他人利益的情況。

管理處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謹的維修登記、派工、回訪、修繕及24小時服務制度,實行定人分區一對一負責制,對業主及租戶投訴高度重視,急修隨叫隨到,零修不過夜,大修三天之內解決到位,房屋的零修及時和合格率達100%,沒有遺留安全和使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