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排水系統故障排除措施規定
給排水系統故障排除措施
●給水系統故障處理:
一、因給水泵故障影響供水時,把出現故障的給水泵打到"停止"位置,將備用水泵投入"自動"狀態運行。
二、因給水泵自動控制系統故障影響供水時,由兩名技工分別在上、下水池泵房采用手動狀態時供水,并保持聯系和在現場監護,防止出現水浸事故,待自動控制系統修復正常使用后恢復自動控制狀態。
三、因供水管網或供水故障影響供水時,應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供水。
●排水系統故障處理:
一、排水管故障,先將該區域的供水管網關閉,用沙包攔截溢水區域,防止溢水流入電房和電梯等,組織疏通排水管并用吸水機吸水。
二、雨水管堵塞,先用沙包攔截,防止溢水流入電房和電梯等,組織疏通排水管并用吸水機吸水。如雨水較大,無法攔截時可將溢水從走火梯引走,排到街外。
篇2: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書
交底內容:
一、土方開挖基槽的安全技術要點: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2、挖土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他埋設物應及時報告,不得擅自處理。
3、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痕及傾塌可能時,人員要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
4、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員距離不應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過2m。
5、每日或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下行走或站立。混凝土支撐梁底板上沾粘物必須及時清除。
6、機械挖土,啟動前應檢查離合器、鋼絲色繩等,經空車試運轉正常后再開始作業。
7、機械操作重進鏟不可太深,提升不應過猛。
8、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的任何部位與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9、機械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如基礎過差,應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將挖土機履帶與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駛。運土汽車不開進基坑平行行駛,防止塌方翻車。
10、在距直埋纜線兩側2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挖掘。
11、配合挖土機的清坡、清底工人,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下工作。
12、挖土機向汽車上卸土應在車子穩定后進行,禁止顫抖從汽車駕駛室上越過。
13、基坑四周必須設置1.2m高的護欄并進行圍檔,要設置一定數量臨時上下施工樓梯。
14、廠內道路應及時整修,確保車輛安全通暢,各種車輛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引導。
15、車輛進出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線(道)必須鋪設鋼板,后澆筑混凝土加固。
16、在開挖基坑時,必須設有確實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積水,影響基坑土結構。
17、基坑開挖前,必須摸清基坑下的管線排列和地質開采資料,以利考慮開挖過程中的以外應急措施(流沙等特殊情況)。
18、清坡、平地人員必須根據設計標高組織設計對方,不得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負荷體位移、板樁位移或支撐破壞。
19、開挖基槽的土方,要嚴格按照組織設計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負荷體位移、半樁位移或支撐破壞。
20、挖土機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撐,以免移起支撐破壞后拉損。
二、涵管吊裝的安全技術要點:
1、起重機應由專職司機操作,并由指定的吊裝工負責掛鉤和指揮。司機指揮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勞動部門考核取得合格證,方準上崗指揮。
2、指揮人員必按規定信號指揮起重機的吊運工作。除緊急情況外,其他人不準指揮。
3、嚴禁超負荷吊運。對超負荷的物件,不得起吊,不準指揮人員強令司機起吊。對非起吊不可的超負荷物件,應由安全和設備部門采取措施,領導批準并參與指導。
4、吊運涵管時,必須捆綁牢固。起吊前,先稍吊離地面,確認涵管掛牢,制動器可靠后,再進行吊運。
5、吊運應走規定路線。不準從人或設備上面通過,吊運物件上不準站人,不準放置工具及其它物件,不準在吊掛的重物上作業和對重物加工、檢修等;不準吊掛重物在空間長期停留,如必須停留時,應禁止一切人員在重物下通過,司機和指揮人員不準離開崗位。
6、吊裝中要求做吊點正確,安裝穩當,就位平穩,和臨時固定調節方便等。
7、起重機下管時起重機架設的位置不得影響溝槽邊坡的穩定;起重機有架空高壓輸電線路附近作業時,與線路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8、除嚴格遵守本規程的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外,還應遵守下列各項:
①、堆置涵管的場地應平整夯實,并具有一定的排水措施,堆垛之間應留出必要的通道,堆放時必須墊穩,防止滾動,堆放層高按施工規范堆放。使用管節時必須自上而下依次搬運。
②、涵管的施工,應在溝槽地基、管基質量檢驗合格后安裝;安裝區域內,應圈定安全生產警戒區;安裝時宜自外至內、自遠至近施工。
③、起吊涵管時,應在地面上再次對涵管作外觀檢查,并清除表面污垢,發現涵管有部分破裂并有脫落危險的嚴禁起吊。
④、安裝涵管應用特制的刀剪式磨擦夾具,夾塊起吊時應避免偏心,當起重臂桿水平回轉時,要防止涵管搖擺傷人或碰撞物體;在涵管起吊和回轉操作區域內,嚴禁站人或進行任何工作;涵管就位時,安裝工人盡可能站在吊裝半徑外進行操作,并戴好安全帽。
⑤、安裝涵管時,不得站在墻身上操作,當涵管下降至安全地點30cm時,應用手扶著涵管慢慢對準,垂直落下,盡量避免沖擊,待安放穩定后,才可松去夾具;用小撬棒輕輕撬動涵管,以完成校正工作。
篇3:室內給排水消防工程預留預埋施工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B座教學樓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交底日期2011-12-11分項工程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的預留預埋交底記錄:一、主要材料及其要求1.鋼套管所用管材為無縫鋼管,管材材質應合格,并有合格證,管材不得有彎曲,銹蝕、凹凸不平等現象。2.防水套管止水環采用10㎜厚鋼板,鋼板表面應光潔,無嚴重銹蝕現象。二、主要機具1.無齒鋸、電焊機、氣焊工具。2.水平尺、盒尺、手錘、細線等。三、作業條件1.穿墻套管(或防水套管)應在墻體鋼筋綁扎完后,墻體模板支設之前進行。2.樓板預埋套管應在樓板模板支設完后,用紅丹漆在模板上畫出鋼套管的位置和大小,待樓板鋼筋鋪設完成后再把鋼套管固定于鋼筋上。3.樓板預留管洞應在樓板模板支設后在模板上畫出預留的大小位置,鋼筋綁扎完后再放入預留洞模具。四、工藝流程1.防水套管安裝加工鋼套管→加焊止水環→套管填塞→標定防水套管安裝的平面位置、標高→焊接固定鋼套管→防水套管周圍鋼筋加強→看護套管→清理套管。2.普通鋼套管安裝預留洞模具采用鋼管,并在鋼管頂端內焊接提手。3.樓板預留管洞測定樓板預留管洞的位置→用紅丹漆畫出預埋洞的大小、位置→放入預留洞模具→拔出模具、清理洞口。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工程名稱B座教學樓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交底日期2011-12-11分項工程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的預留預埋交底記錄:五、具體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1.預留洞1.1預留洞模具采用鋼管。1.2頂板模板支設完后,在頂板模板上用紅丹漆畫出預留洞的大小位置,以便于板筋綁扎時能采取避讓和加強措施。1.3鋼筋綁扎完成后,把預留洞模具(鋼管外表涂刷機油并焊接提手)放在畫圈位置,用16#鉛絲與鋼筋固定。1.4混凝土澆注時應派專人看護模具,使其不得移位。1.5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后(一般7小時后)拔出預留洞模具,清理洞口。1.6預留孔洞比管道套管大一號。2.套管安裝2.1剛性防水套管安裝見下圖2.2普通套管采用鋼套管,大小應按設計圖紙要求。2.3用無齒鋸或氣割工具割斷要加工鋼套管。2.4在鋼套管上焊接止水環,止水環采用10㎜厚鋼板加工而成。內環直徑大于套管外徑2-4㎜,外徑比內徑大100-200㎜焊接應嚴密,沒有漏洞、砂眼、氣孔等現象。2.5在套管內填塞黃泥拌鋸末,填塞應結實。2.6把套管運到安裝地點,測定套管安裝的準確位置。并把鋼套管點焊固定于已綁扎好的鋼筋上。注意套管的水平、平整、垂直于墻體或頂板,套管兩頭與墻體表面平齊。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工程名稱B座教學樓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交底日期2011-12-11分項工程室內給排水工程及消防工程的預留預埋交底記錄:六、質量保證1.套管的長度應與墻體厚度相同,墻體厚度短,易將套管埋沒。2.焊接套管應牢固,以免被搗棒振動脫落。3.套管表面應光潔、不得涂刷防銹漆。4.套管、管洞的大小、位置施工班組核準后,由技術員復核,再報監理工程師驗收。七、應注意的安全問題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不得穿拖鞋、短褲或者赤膊、光背進入現場。2、嚴禁班前、班中喝酒。3、焊工必須持焊工操作證上崗作業,不得無證上崗。4、高空臨邊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且派專人監護。5、更換場地移動焊把線時,應先切斷電源,不得手持焊把線爬梯登高。6、班組內部人員發生爭執,或與其它專業施工人員發生爭執時,不得打架鬧事,必須先報知項目管理人員。7、使用機電設備、機具前應檢查確認性能良好,電機機具的漏電保護裝置靈敏有效,不得"帶病"運轉。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交底單位與接受交底單位各保存一份。2,當做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時,應填寫“分項工程名稱”欄,其他技術交底可不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