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小區設備設施管理制度(9)

住宅小區設備設施管理制度(9)

2024-07-18 閱讀 4183

住宅小區設備設施管理制度(九)

一.公共設施管理制度

為使小區環境整潔,實現物業管理使物業保值、增值,延長房屋使用期限的目的,不降低原房屋設計時對房屋防風、防震、防雷暴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房屋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

1、房屋外觀應完好、整潔,不妨礙市容和觀瞻,不允許封閉的陽臺不得自行封閉。

2、若改變房屋用途的,要報有關部門批準。

3、室內裝修時,樓房的承重結構(承重墻、柱、梁、板等)不得隨意鑿打,更不能開洞或開門。

4、樓房原設計的燃氣、消防等設施、管道,不得私自改動。

5、不得占用或損壞樓梯通道、屋面等公共場所,不得進行亂搭建、亂張貼。

6、房屋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物品,不得飼養家禽。

7、房屋自交付使用時起(以竣工驗收日為準),根據有關規定,凡因施工原因引起的質量問題(不包括人為損壞),由發展商負責對土木建筑保修一年,水電設施保修半年,管理處可代為業主進行聯系。

8、由于屬自然災害,自然損耗,或業主使用不當所致的質量問題需維修,不在保修范圍內,管理處將盡力為業主提供有償服務。

9、保修期之后的日常房屋維修,根據北京市的有關規定。業主室內部分費用由業主負責,毗鄰部分費用由相關業主分攤,公用部分費用由管理處負責。

10、房屋的公有部位凡屬人為損壞的,由損壞者負責修復,并承擔有關費用。

11、嚴禁高空拋垃圾、雜物,傾倒污水,若導致樓下人員受到傷害的,追究肇事者的責任。

12、禁止將垃圾、布屑、膠袋等雜物投入廁所或下水管,如導致堵塞、損壞,住戶應負擔修理費。

13、定期對屋面的防水情況進行檢查。

14、定期對屋面、落水口、雨水管、天溝進行清理。

15、加強屋面設施管理,禁止上屋面,非上人屋面上人檢查口及爬梯應設有標志,標明非工作人員禁止上屋面,禁止堆放雜物等。

16、及時做好屋面維修,由專業維修施工隊,按經濟有效的原則,對損壞部位進行維修。

二.公共設備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設備的管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設備管理堅持"安全第一、規范操作、科學運行、保障及時、定期維護、注重節約"的原則。根據有關規定,結合實際,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設備專人專管,設備操作人員由公司或工程部指定。非公司指定設備操作人不得操作設備。

2、如非公司指定人員擅動設備導致損壞,由責任人照價賠償,并承擔相應責任。

3、設備操作人員每天做好設備運行記錄。

4、設備操作人應按規定完成日常巡視、檢查、保養、工作,并做好相關工作記錄。

5、設備如發生故障,操作人應及時進行維修并作好維修記錄。

6、如發生操作人不能維修的故障,操作人應及時請示上報,協助做好恢復工作,以免延誤生產。

7設備操作人應持證上崗,并經公司培訓考核合格。

三.設備分類規定

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和對物業正常運行的影響,對物業設備進行分級管理,為配合管理需要,將設備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設備:是指為保證物業正常運行、提供基本工作、生活保障的核心設備,在物業設備管理中,處于最重要部位,如電梯、空調主機、生活給水泵(冷熱)、消防泵、噴淋泵、火災自動控制系統、高壓柜、變壓器、鍋爐、采暖循環泵、熱水循環泵、天然氣調壓站、純凈水系統等。

二級設備:是指為保證物業正常運行、與核心設備相配套的周邊設備,在物業設備管理中,處于重要部位,如低壓配電柜、各種控制柜、冷卻塔、空調室內機、水箱、可視監控對講系統、門禁系統、遠傳三表抄送系統、噴淋系統、排送風機等。

三級設備:除I、II級以外所有設備、防火卷閘門、潛排污水泵、消火栓、警鈴、風閥、電表箱、消防燈等。

四.設備報廢管理制度

為確保物業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保證人員及財產安全,對無法保證正常運行,又無修復價值的設備應予報廢,并制定以下制度:

報廢的標準:a、不能安全正常運行,存在事故隱患;b、修復成本較高,使用價值不高;c、無修復價值的設備。

1、設備報廢應由工程部主管如實匯報設備運行使用情況,詳細說明報廢的原因等,并向部門經理提出報廢申請。

2、部門經理在接到申請后,及時了解、檢查設備運行管理等相關情況,對運行管理人員進行核實,并做出是否報廢及報廢原因的鑒定。

3、得到報廢許可后,應填寫報廢單,由部門經理簽字后,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實施。

4、需報廢設備在未獲報廢批準、實施前,應懸掛"待報廢"標識。

5、報廢設備應及時撤離原安裝或使用場所,未撤離前應懸掛"報廢"標識。

6、工程部應將批準的報廢審批表報公司財務或其他主管部門

篇2:某小區市政設施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小區市政設施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一、做好市政設施的管理工作,做到每件設施都要登記到冊,做好記錄,保存備查。

二、做好愛護市政設施的宣傳工作,保證市政設施的完好率,使小區居民人人知道小區的市政設施是全體居民的共同財產,努力提高居民的公德意識。

三、對市政設施實行日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復,保證其使用功能,避免影響居民生活,對不能及時修復的,要做好解釋工作,并向主管部門領導報告。

四、做好市政設施的養護工作,做好定期檢查,定期維修,定期養護。

五、盡職盡責,對破壞和違章施工的堅決制止,并及時匯報上級處理。

篇3:仁園小區公共部位公用設施管理規定

荔園小區公共部位、公用設施管理規定

(一)小區內的公共場地均為業主共有,由物業服務中心負責管理。不得將公共部位占為己有或影響他人合法使用,如有特殊原因需使用公共部位,應經物業服務中心批準,并根據情況繳納相應費用。

(二)為保持樓宇整齊美觀,不得違章搭建,不得私自封閉陽臺,防盜網需按物業服務中心規定的統一款式、顏色安裝,不得將百葉窗、遮陽蓬、晾衣架、花架伸出樓宇外墻或陽臺外。

(三)不得開鑿外墻將空調冷凝水引出外墻排放于公共部位、污染建筑物外墻。

(四)不可把塑料袋、垃圾等雜物排入衛生間、廚房的排污管。一旦發生堵塞,應及時報告物業服務中心,由物業服務中心雇請專業人員疏通,費用由事故責任人支付。

(五)自覺愛護公共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向服務中心反映,以便及時維修,確保公共設施的正常使用。

(六)凡需在小區內接引和改變各類管線、挖掘道路的,應事先到服務中心登記、審批。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

(七)嚴禁在道路路面及人行道攪拌砂漿、堆放建筑裝修材料。

(八)嚴格遵守政府有關"雨、污水分流"的規定,不得擅自把生活污水直接接入雨水井;不得把雜物丟入管道,以免造成管道堵塞。

(九)不得踐踏綠化地,并盡量避免挪動或踩踏污、雨水井蓋。

(十)嚴禁擅自開啟公共設施的井蓋、電箱門、水表井總閘,如因裝修或維修所需,應事先征得物業服務中心同意或由物業服務中心指派專人開關閘門或井蓋。

(十一)任何人不準隨意使用、拆動小區內消防系統的所有設施、設備。

(十二)違反本規定者,物業服務中心將責令修復,要求賠償損失,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