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龍歸住宅小區排水系統管理制度

龍歸住宅小區排水系統管理制度

2024-07-18 閱讀 5609

住宅小區排水系統管理制度

1、雨水管道、雨箅子、集水坑池等設施,應定期安排人員進行檢查及清掏。

2、在每年的雨季前后,應著重對物業管理公司所管轄范圍內的管網進行檢查。

3、在遇雨季或暴雨時,須著重巡視園區的排水情況,并視情況及時處理,如遇無法處理的問題須及時上報相關領導;

4、生活污水管道、污水井等排污設備須定期巡視,發現有堵塞情況時,應立即著手進行清掏。

5、園區化糞池、集水坑等設施應定期進行清掏,外單位承包的項目在清掏作業時應做好監督工作,確保清掏的質量。

6、園區空調冷凝水管道、管口等和下水口在夏季使用期間,應經常對其進行巡查,發現積水、堵塞等問題時應及時通知住戶后組織人員處理。

7、對排水系統重點部位如屋面、集水坑、設備房等,應安排專人負責并監督落實,確保重點部位的排水正常。

篇2:防排水系統管理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法》、《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為確保防排水系統的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礦井防排水管理制度

1、存在水害的礦山企業,建設前應進行專門的勘察和防治水設計。勘察和設計應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完成。

2、水害嚴重的礦井,應成立防治水專門機構。在基建、生產過程中持續開展有關防治水方面的調查、監測和預測、預工作。

二、地面防水

1、應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水流系統和匯水面積河流溝渠匯水情況、疏水能力、積水區和水利工程的現廈門市和規劃情況,以及當地日最大降雨量、歷年最高洪水們,并結合礦區特點建立和健全防水、排水系統。

2、礦井(豎井、斜井、平硐)井口標高,應高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們1m以上。

3、受水威脅的礦井,應隔離礦柱。

三、井下防排水

1、調查核實礦區范圍內的老井、空區,現有生產礦井積水區、含水構造,并填繪礦區水文地質圖。

2、根據水文地質條件,設計預留防水礦(巖)柱,制定預防突水的安全措施。

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應在關鍵巷道內設置防水閘門,一級礦井,應在主要泵房井口裝設防水門。

3、井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由同類型的三臺泵組成,工作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檢修泵外,其他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內應裝設兩條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條工作一條備用。

四、礦井主排水系統應每年檢測一次,檢測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

五、組織經常性的防排水系統安全檢查和維護。每年汛前應進行全面防排水系統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六、水泵工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

七、做為防排水系統檢查、維護、達到記錄。

篇3:S礦排水系統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1、礦區成立防排水工作小組,每年對礦區的重點部位,如:總出入溝口、平硐口、排水井口等處,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

2、防排水工作小組,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排水措施,并定期檢查措施的執行情況。

3、雨季來臨期間,安排專人監管防排水泵站,把責任落實到個人頭上。個人根據預測的天氣情況,積極主動地進行雨中和雨后檢查,一旦發現水害,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因檢查不細出問題,必須追究責任人的相關責任。

4、雨季來臨期間,礦區必須搞好宣傳工作,提高全體員工的防洪意識。

5、雨季期間,防洪工作小組必須詳細調查并隨時掌握情況,便于發現水害時立即進行安排部署。

6、根據地形設置的防排水系統,必須保證水流暢通,不積水,并做好相應的措施,并嚴防四周水倒流進入排水系統。

7、嚴防地表、地下水滲漏進入采場。

8、雨季來臨之前,必須組織人員對防排水溝及涵洞等進行清理疏通,做到溝涵相通、溝不積水、涵不堵塞。

9、礦床疏干過程中出現的陷坑、裂縫等,應及時圈定,設立警示標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0、定期檢查各防排水設備,確保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11、防排水設備要能夠接納各種污水,并順利通過防排水溝渠排出。嚴禁往防排水溝渠內傾倒垃圾、雜物等,以防堵塞。

12、雨季的大量排水可能會給采場邊坡帶來坍塌等影響,故應在采場的每個臺階都設置相應的符合要求的防排水系統,并安排專人對各臺階的防排水溝渠進行管理,隨時注意觀察是否暢通,如發現堵,應及時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