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污水泵運行安全性措施
在水處理行業中,水泵是極其重要的機械設備。水泵的運行安全直接影響水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一旦出現較大故障,整個水處理工藝將處于癱瘓,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產帶來極大的不便。
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水泵的常見問題有以下幾種。
1.轉子表面腐蝕
污水中游離的氫離子、氯離子及強氧化劑等化學元素會對轉子表面形成腐蝕。同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真菌、霉菌和水藻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新陳代謝的產物中常有硫化物或有機酸,會造成惡劣的腐蝕環境。這些微生物的排漬物也會附著在轉子表面,加劇腐蝕過程。
2.過流部分磨損
污水中常常包含有固體懸浮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在進入泵體內部時具有一定的動能,撞擊在泵殼及葉輪表面時,會形成塑性沖擊坑進而形成金屬微磨削,給生產造成安全隱患。
3.泵軸彎曲
當泵軸旋轉時,由于軸和軸上零件的材料組織不均勻,制造有誤差,或者對中不良等因素,使轉子不平衡質點偏離回轉中心,產生以離心力為表征的周期性的干擾力,從而引起泵軸的彎曲和振動。
如何提高泵運行安全性?
1.科學設計
艾迪機器研發的彈性體凸輪泵在結構上具有以下優勢:
1)采用獨特螺旋轉子型線優化設計,改善了內流特性,提高抗汽蝕性能,實現低脈動、高效率輸送,延遲了轉子壽命,減低維護成本。
2)不過流泵軸,泵軸的設計杜絕泵軸與輸送介質接觸,使泵軸不受腐蝕。
3)同步齒輪裝在獨立密封的齒輪腔內。同步驅動的齒輪能確保凸輪轉子同步運轉,摩擦小,準確傳動,壽命長。
2.合理選材
1)采用彈性體轉子,不僅使其具備持久耐160℃高溫特性,同時具備非常優良的耐磨損特性。
2)泵軸采用高強度材料制造,確保了泵運轉的長期穩定性。
3)泵的軸承采用SKF、NSK或國內最好的哈瓦洛品牌,高質量低摩擦的軸承保證了高負荷和長壽命。
3.加強智能檢測與預防性維修
除了對水泵本身的設計優化,加強智能檢測與預防性維修也十分重要。通過現代技術檢測手段,對水泵的振動、噪聲、電流、溫度及油質等進行檢測和技術分析,實施掌握水泵的運行狀態,診斷故障發生的部位及故障原因,并采取調整、維修、治理的對策消除故障,最終使水泵恢復正常狀態。
篇2:立式污水泵操作規程
該泵安裝于污泥控制室,負責消化池的污泥投配。
一、起動:
1、起動泵及泵運行時,預熱池泥位必須達2.00M以上。
2、手動轉動泵主軸,手感應輕松、連續、轉動均勻,無明顯卡滯振動感覺。
3、打開進泥閥,并打開進泥管放氣閥和泵體放氣閥,將內部氣體排出,到放氣口液體連續均勻后關上兩放氣閥。
4、起動電機,觀察電流變化及泵起動情況,到達規定轉速后慢慢打開出泥閥門,并調整到工藝要求的工況。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泵體不正常振動或電流達不到要求狀況,則要及時停泵,查明原因,給予排除后再次起動。
兩次起動時間必須相隔15分鐘以上。
二|、運行:
1、泵在運行時操作工應隨時注意檢查運行情況,如有不正常的振動、雜音、空轉應及時停泵檢查。不平穩的運行將嚴重損壞機械密封。
2、絕對避免泵空轉,以免損壞橡膠軸承,并應避免長時間在關閉出口閥門情況下運轉。
二、停車:
1、關閉泵出口管道閥門和泵進口管道閥門。
關閉電源,停止泵的運轉。
篇3:某污水泵站安重大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1.泵站概況
我所目前管轄的共有3座污水泵站。雖然還沒有全面運行,但每座泵站都有專人看管,安全工作同樣放在首位。
1.1地理位置
1.2風況
夏季主導風向:南、東南
冬季主導風向:西北
1.3危險危害因素:
根據泵站的排水性質、設備特點,主要存在的潛在危險危害因素有:溺水、火災、爆炸、有毒物質中毒、觸電、起重、高空跌落的危險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等。
沉井、集水池、平臺:這三者屬于和污水直接接觸的地方,而且由于構造上的關系,污水內揮發出來的氣體主要就是通過此處散發到大氣內。集水池的深度都在10米左右,亦存在溺水的可能性。因此,這里最有可能發生氣體、液體中毒事故氣體爆炸事故和溺水事故。
泵站內的設備數量多,功率大,負荷重。水泵、配電柜、變壓器房、行車是易出觸電、機械傷害等。
泵房是安置水泵和行車的地方,一般泵房的深度都在10米左右,水泵的轉速快、自重大,易出機械傷害和起重傷害。
放空集水池、進水井等井池作業存在墜落、摔傷、溺水的危險。
2.污水泵站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系統
2.1污水泵站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2.1.1為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減少事故的隱患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2.1.2本預案所指事故,是指出泵站內部發生溺水、火災、爆炸、有毒物質中毒、觸電、起重、高空跌落的危險及機械傷害、起重傷害等的事故。
2.1.3本預案為泵站內部防止重大事故擴大和蔓延的綜合性事故應急預案。
2.1.4組織機構
泵站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1.5職責
2.1.5.1組長職責:
1、泵站站點發生事故后,及時向事故發生站點了解事故位置、性質、事態趨勢等信息。
2、及時掌握搶險救災和生產、工作情況,并安排應急工作,啟動本預案。
3、及時與各單位取得聯系,并提出搶救傷員、應急救災和恢復生產的安排意見。
4、按規定及時向區市政管理所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匯報事故簡況。
2.1.5.2副組長職責:
1、負責接收事故報告,通知排險、搶救、醫療、消防等專業和非專業的應急隊伍,組織相關部門到達事故現場。
2、向組長匯報事故簡況。
3、負責組織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實施恢復生產的組織工作,并檢查督促搶修、復產工作中安全措施的落實。
4、負責事故救援中檢查確認能源動力介質的停、送及設備運行狀況。
5、負責組織收集有關物證,掌握當事人及受傷者情況。
6、編制污水泵站應急預案演練程序,組織實際演練工作。協助、督促相關的培訓和演練。
2.1.5.3組員職責:
1、負責組織救援工作中現場治安監護,維護現場秩序。
2、負責外協醫院的聯系,安排傷員醫療救護。
3、負責應急救援所需一切物資,保證并滿足應急救援工作需求。
4、按照綜合性應急救援預案要求,配置器材和設備。
2.1.6應急救援準備
1、應急救援通訊準備。匯編事故應急體系人員及外協機構急救電話號碼手冊,發到人手一冊;編制電話號碼一覽表。建立通訊的值班崗、監控和聯絡制度,排定重要通話序列,做好搶修等的各方面準備,確保內外聯絡的暢通;同時必須保證交通工具。
2、應急救援隊伍準備。按照實際需要,組建了搶險救援小組、后勤保障小組。
3、應急救援裝備準備。做好應急隊伍應配備可滿足搶險救援要求的器材、裝備配備工作,并建立管理、維修和補充的制度。
4、應急救援人員技能準備。所有確定為應急救援、后勤保障等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2.1.7應急救援行動
1、快速報告。凡發生火災、溺水、爆炸、有毒有害氣體或液體泄漏及人生傷害等事故時,現場人員或最先發現者,必須立即上報泵站負責人和泵站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2、按事故分類通知醫療、消防等相應的單位(包括外協)和人員,到現場進行救護傷員或排險滅災。
2.1.8事后恢復
1、組長為事故后生產恢復或設備恢復運行的負責人。
2、當防范措施全部到位,確認檢查、檢測全符合后,宣布取消應急狀態,進入恢復正常狀態工作。
3、恢復前對員工進行專題安全教育,提高意識穩定情緒,消除事故影響因素。
2.1.9匯報事故
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情況,統一由組長負責。
2.1.10培訓與演練
1、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并確保合格者上崗。
2、組織定期培訓、演練工作。培訓每半年一次,演練每年一次。
2.1.11應急救援預案完善
1、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由安全員負責,報泵站應急救援小組,并在所里備案。
2、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1)、救援預案中人員的變動;
(2)、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
(3)、演練、檢測后需完善的;
(4)、實踐中證實有缺陷的。
附:應急救援預案啟動程序
2.2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指南
2.2.1事故報警
事故報警?
相關保障: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
?↓
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
↓?
啟動泵站應急救援預案?
?
?
↓
開始應急救援預案?
2.2.2組織機構
2.2.2.1泵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2.2應急救援人員通訊錄:
2.2.2.3應急救援隊伍
(1)?搶險救援隊
(2)?后勤保障隊
2.2.3物資保障
(1)?搶險常備物資:1211滅火器5只、應急照明裝置5只。
(2)?個人防護設備:防毒面具2個、救生衣4件、安全繩5根、安全頭盔5只、絕緣手套5付、絕緣靴5雙、保險帶5根等。
(3)?通訊聯絡設備:電話、移動手機等。
(4)?現場醫療設備:急救藥箱(各種急救藥品)2只。
2.2.4.1有害氣體中毒
進入危險區域進行工作,必須嚴格執行《進集游泳池、進管道和平臺作業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在現場有監護人員,并配有防毒面具等救護設施。
(1)若操作人員發生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現場救護人員如確認能夠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戴好空氣呼吸器、系好安全帶并在有人監護的情況下,到事故發生地點進行救援,監護人員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如救援存在未知危險,不得盲目進行救援,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立即向泵站應急指揮小組匯報。
2.2.4.2火災事故
一旦發生火災,在場人員應迅速判斷火災性質。線路、電器設備起火首先設法切斷電源。油脂類、設施、財物起火應采用相應的滅火措施。
在滅火過程中,注意防護因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對人身的傷害。在危急時,按逃生要領迅速撤離,馬上撥打119電話,并立即向泵站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
2.2.4.3機電類事故
(1)機械傷害:人員應進行自救,如受傷情況嚴重,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立即向泵站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
(2)觸電事故:當線路或電器設備發生故障需要檢修維護時,按安全規定做好個人防護(安全防護用品的佩戴、使用絕緣操作用具)的同時,嚴格按《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和《生產運行操作規程》辦事,嚴禁違規操作。操行人員萬一發生意外,在場人員應保持頭腦清醒、冷靜,快速反應,爭取時間,立即切斷該系統總電源,較遠或不便,應使用絕緣器具撥開接觸源,使人體脫離觸電部位。根據觸電人的受傷情況,在實施救援的同時,馬上撥打120電話,并立即向泵站應急指揮救援小組匯報。
2.2.4.3登高作業、行車操行事故
登高作業在保證使用設備安全可靠,防護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進行,并有監護人員在旁協助作業。線路維修,更換照明器材等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不得蠻干。
行車的使用需持上崗證的專業人員操作,嚴格按照有關安全規定執行,小心謹慎。工作時行車下嚴禁站人。
萬一發生人員墜落或出現其他嚴重情況時,應馬上采取急救措施,并立即向泵站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