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帶剪焊機安全注意事項
1、崗位操作人員須經崗前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并合格。
2、嚴格按照剪焊機設備操作規程操作。
3、由于帶材生產采用的是連續復合擠出的生產方式,而使用的鋼帶則是采用一定長度的鋼帶卷繞成鋼帶盤的供應方式,所以在生產過程中鋼帶需要連接才能保證帶材生產的連續和穩定。
4、鋼帶盤的帶頭與帶尾不平直或不合格的部分必須進行剪切,保證焊接鋼帶處平和直。
5、對正并固定鋼帶盤的帶頭與帶尾于焊接平臺上,采用人工氬弧焊接的方法使鋼帶連接成起來,保證向生產線連續供應鋼帶。
6、在鋼帶焊接操作過程中,手握持鋼帶的位置距剪口的距離應大于100mm,避免傷手事故的發生。
7、焊接時一定要使用防護帽,保護操作者的安全。
8、切勿用手觸摸鋼帶剛焊接的部位,以免被灼傷。
9、焊接時一定要將工作服袖口扎好,系好紐扣,并佩戴手套,帶好防護帽。
篇2:打幫部鋼帶固定棚腿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說明
?根據礦生產接續安排,我隊將從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安機掘進7302軌道順槽。為給下一步掘進做好準備,需對上機段部分巷道進行落底清理煤泥,考慮使用掘進機清底過程中會破壞巷道內架棚段棚腿的穩定性,因此需要對棚腿進行提前加固,為保證落底及加固棚腿期間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現場環境描述及施工內容
1、施工現場環境描述:施工地點巷道為梯形巷道,頂板及兩幫成形較好,無明顯變形,高度在2.0m-3.2m,棚腿底角已用水泥沙進行固化;以面向掘進機前進方向為參照,風、水、排水、注漿管路及電纜均布置在巷道右幫;施工現場底板浮煤淤泥較多,一處低洼點積水多,且頂板淋水較大,巷道內已挖砌蓄水池,安裝排沙泵進行排水;局部巷道坡度較大,底板用水泥沙進行了鋪底;全部施工段巷道內底板較濕滑。
2、施工地點:落底自7303工作面2#探煤巷向里至7303工作面3#探煤巷門口位置;棚腿打鋼帶自7303工作面2#探煤巷以里約70米處(第一架棚)開始,至7303工作面3#探煤巷門口位置。附施工位置示意圖。
3、施工人員:由綜掘二隊二小隊人員按四、六制班次進行作業,施工人數為每班3-7人,其中每班至少配備一名班長(安全負責人)、一名組長(施工負責人)。
4、施工時間: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
三、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1、施工方法: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落底采用掘進機施工,落底后巷道高度不低于3300mm,落底后巷道兩幫底部距離底板大于1000mm的,采用重新掛網打錨桿進行加固,確保巷道兩幫底部錨桿距離底板最大間距不超過1000mm。由于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巷道斷面較小,掘進機落底施工中兩幫底部超高錨桿不能緊跟迎頭施工。因此,兩幫底部超高錨桿允許拖后迎頭10m補打。棚腿打鋼帶沿巷道方向自上而下貼幫布置兩路鋼帶,第一路鋼帶布置在從棚口向下800mm位置,第二路鋼帶布置在從棚腿底角向上1000mm位置,前后兩條鋼帶相鄰兩孔疊加使用。鋼帶選用4800mm長鋼帶,錨桿選用礦機廠修舊利廢加工的桿體長1650mm、φ20mm的T型螺帽型單向左旋無縱筋螺紋鋼樹脂錨桿,采用ZQS-50/2.5S風動幫錨鉆機進行打注錨桿作業。
?2、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七采下部水倉回風巷落底后確保巷道高度不低于3300mm;棚腿打鋼帶要求鋼帶要布置平直,根據巷道起伏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但兩條鋼帶疊加處不要出現明顯大角度搭接情況。對應每個鋼帶孔打注一棵錨桿,錨索孔閑置不打注錨桿。錨桿施工角度與鋼帶平面垂直,眼向誤差不得超過±5°。錨桿眼深度應與錨桿長度相匹配,孔深允許誤差控制在±0.05米。每根錨桿使用CKA2360樹脂錨固劑1塊,螺母要擰緊,緊貼鋼帶外表面,錨桿外露絲長度在緊固過程中受鋼帶自身彈性因素影響,可控制在10~40mm,必須打開銷子,預緊力不小于100KN。
四、?施工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名稱?規格型號?數量?
1?錨桿鉆機?BK20風動錨桿鉆機?2臺?
2?施工板?長3m、寬0.2m、厚0.05米?2塊?
3?幫釬子?1.8m?2條?
4?長柄鎬?2.0m?1把?
5?高壓膠管?Φ10×10m?6條?
6?高壓膠管?Φ19×10m?6條?
?五、施工安全隱患排查
1、施工現場地面濕滑,人員扛料行走或打注錨桿過程中站立不穩,有滑倒摔傷隱患。
2、使用風動鉆具施工時,風管連接不牢靠,有脫銷或鼓管傷人隱患。
3、打錨桿、點眼及安裝錨桿時操作不當,有擠傷人員或斷釬傷人隱患。
4、腳手架搭不牢固或人員站立不穩有歪倒傷人隱患。
5、施工過程中頂板或幫部有掉落碳塊、小桿、木楔或片幫砸傷人員隱患。
六、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根據當班現場情況,由班組長安排人員對施工段巷道底板煤泥進行清理或平整,對于較濕滑底板,可適當灑干碳進行稀釋后,再將底板清理干凈。
2、使用風動鉆具注意事項
(1)、打眼前檢查鉆具所有的控制開關,都應處在關閉位置。
(2)、檢查風管、水管是否足夠長,風管、水管是否連接到各自的接頭上,銷子連接是否牢固,管子本身是否有破損,操作時要注意管路連接部分是否松動,防止鼓管傷人。
3、打錨桿、點眼安全技術措施(1)、檢查指定位置的底板上有無障礙,以便鉆機安全工作。
(2)、鉆機旋轉時,不能用手觸摸旋轉的鉆桿,操作者嚴禁帶手套,衣服、袖口要扎緊。
(3)、鉆孔時不能使用太大的推進力,否則會造成卡鉆或損壞鉆桿和鉆頭。
(4)、當鉆機滿載突然停時,將產生較大反扭矩使操作臂向右擺動,操作者應有正確的站位,使鉆機置于操作者的右側。
(5)、打眼時,使用的釬子與鉆機必須保持直線,發現彎曲要及時更換,不透氣的釬子不準使用,打眼時嚴禁打干眼。
4、登高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登高作業人員要身體健康,有恐高癥、心臟病等不宜登高的人員嚴禁登高作業。
(2)、登高人員盡量年輕,身體靈活,登高作業人員必須衣著靈便,工作鞋可靠防滑。
(3)、高空作業所有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品禁止拋擲。
(4)、超過2m高度時施工人員必須佩戴保安帶,安全帶須符合行業標準,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作安全帶,安全帶每次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受力檢查。
(5)、安全帶嚴格執行“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子掛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較低處進行作業。安全帶必須拴在主材或垂直上方牢固的結構上,不得拴在附件或未固定、移動物體上。
(6)、登高作業所用腳手架必須搭接牢固,必要時要安排專人扶好。
5、防片幫、掉煤(矸)傷人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存在片幫、掉煤(矸)隱患的工作地點工作時,現場必須由班長指派有經驗的安全監護人和施工負責人嚴格按照“五五”安全風險評估要求對現場作業環境進行風險評估,辨識危險,制定控制措施;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落實好《防片幫、掉煤(矸)傷人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整個施工過程中安全監護人和施工負責人不得離開施工現場。
(2)、進入存在片幫、掉煤(矸)隱患的工作地點工作時,施工人員應堅持經常性的敲幫問頂工作。
(3)、找頂工作應有2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負責觀察頂板和退路。找頂人員應站在永久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人員應站在找頂人的側后面,緊盯頂板,及時提醒,找頂人員退路要暢通,便于躲閃。
(4)、敲幫問頂人員及觀察人員要注意力集中,發現有大面積片幫、頂板掉矸以及掉落的活矸、危巖可能砸傷人員時,必須及時發出警示并撤人。
(5)、找頂應從有完好支護的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嚴禁人員進入空頂下作業。
(6)、處理活矸危巖時人員要避開巖石墜落及滾動方向。
(7)、找頂工作人員用長柄工具找頂時,應防止矸石順桿而下傷人。
七、應急處置方案
1、施工過程中,因受采場地質構造、圍巖巖性特征、采動影響、應力集中、頂板來壓、施工工藝、支護質量等因素影響,易產生壓力集中,造成工作面頂板冒落和片幫事故。
2、冒頂、片幫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冒頂或片幫事故發生后,災害現場負責人(區隊帶班人員、班組長、安監員或施工負責人)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并通過無線通訊系統、調度通訊系統等向調度室、區隊匯報。匯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現象、人員撤離與被困情況及人員所在具體位置,現場是否進行搶險,有無災害擴大的可能。
(2)、事故發生后,災害現場負責人要分析判斷事故,立即匯報申請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積極組織現場應急處置和自救。若有人員被困,沒有被困的人員判斷確認不會發生二次冒頂或片幫,且巷道通風、后路暢通,并有專人觀察監護頂板的情況下施救。若可能會發生二次冒頂、片幫或通風不良、可能誘發瓦斯爆炸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到安全地點,并隨時匯報撤離情況。
(3)、當冒落的煤矸埋住、壓住人時,不可驚慌,要在有經驗的班長、組長或老工人的指揮下,嚴密監視冒落的頂板及兩幫情況,先由外向里進行臨時支護,打通安全退路,防止頂板繼續冒落傷人,再組織人力迅速搶救被埋在煤、矸下的遇險者。
(4)、搶救時要仔細分析遇險者的位置和被壓情況,盡量不要破壞冒落煤、矸的堆積狀態,小心謹慎地把遇險者身上的煤、矸搬開,救出傷員。若矸石太大,應多人用撬杠、千斤頂等工具從四周將大矸石塊抬起,用木柱支牢,再將傷員救出,千萬不可盲目用鎬刨、錘砸、掀滾、拉扯等方法,以免加重遇險者的傷勢。
(5)、當冒頂堵人無法撤離時,被困人員必須靜臥,不得煩躁,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等待救援。
(6)、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7)、冒頂附近若退路被堵,千方百計疏通巷道,盡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去,若難以疏通,就近進入避險硐室內等待救援。
3、在施工過程中由工具設備操作不當造成擠傷,以及及登高作業過程中摔傷骨折等事故發生,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區隊跟班干部或班組長立即匯報調度室及區隊值班人員,簡要匯報事故性質、傷員受傷情況。
?(2)、對出血傷員,先止血后搬運。止血方法:輕微出血時候,用毛巾包扎傷口止血;當出血量較大時,用毛巾扎緊出血點靠近心臟側部位止血,間隔30分鐘松開毛巾,避免組織缺血壞死。
?(3)、對骨折的傷員,先固定后搬運。固定方法為:用現場干凈木板制作簡易夾板,用毛巾固定在受傷處,避免傷口活動造成二次損傷,當受傷人員無法行走時,用小桿、大板、風筒等制作簡易擔架或在就近避險硐室拿擔架使用。
?(4)、在傷情無法準確判斷且傷者無生命危險的情況下,靜止不動,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前來救護。
八、附施工位置示意圖一份
九、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和礦、公司及上級文件的有關規定。
?
篇3:塑料薄鋼帶切割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開車前檢查各傳動部位是否靈敏好用,齒輪固定是否牢固,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
2.開車前對運轉部位,如齒輪、鏈輪、軸杠、銅瓦等進行充分潤滑。
3.電動葫蘆超吊塑料和錒帶時不得超重,不得斜拉歪吊,所吊物要掛牢掛好,防止滑脫。
4.切下的塑料飛邊與鋼帶飛邊要及時清除掉。鋼帶飛邊嚴禁用手去挑,塑料與鋼帶飛邊只能用木棒去挑開。
5.切下的鋼帶盤直徑不得超過300毫米,塑帶盤直徑不得超過350毫米。
6.切割刀調整好后,應把各螺釘擰緊,才能開車。
7.設備運轉中應注意各部位運轉聲響是否正常,如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
8.設備在運轉時,不準用手去試檢鋼帶和在設備上面傳遞東西。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