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總則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總則

2024-07-22 閱讀 4938

一、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靠科技進步,實施綜合治理,創建文明工地,確保安全生產。

二、施工企業應當執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等"一標五規范"的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規程。

三、建筑施工現場應當設置醒目的標牌,包括:施工工程概況牌、安全責任牌、安全紀律牌、安全警示牌、安全技術措施牌、防火責任牌、文明施工措施牌、現場總平面圖。

四、該招標工程施工禁止搭設竹、木腳手架,采用鋼管腳手架,搭設鋼腳手架應當有技術方案和防墜落、防傾斜安全裝置。

五、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由建筑施工企業負責,實行施工企業法定代表人全面負責制,項目經理為主要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人。

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建設方應予以協助。

七、建筑施工現場應符合下列條件:

1、安全、整潔、美觀,在城市中的工地應有不低于1.8m圍檔設施。

2、道路平整、暢通、不積水。材料堆放整齊有序,泥漿不外流。

3、垃圾及時處理,不得就近亂堆亂倒。

4、擾民的施工不得在底面進行,若特殊情況確需夜間施工的,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并盡量減小噪聲。

5、施工現場應符合衛生標準。

6、現場作業人員應佩戴證明身份的胸卡。

7、作業人員臨時宿舍應牢固、整潔通風,不得設通鋪和不得亂拉亂接電線。

8、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工地。

9、不得從高處向下拋撒建筑垃圾。

10、不得在施工現場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氣體物質。

11、不得將有毒有害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篇2:建筑工程電工施工安全交底

  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是位于自治區黨委院內,由**新疆建工集團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裝分公司進行該工程的建設施工,工程建筑層數為三層,建筑結構為鋼結構,建筑面積2972.6m2 。

  二、一般要求:

  1、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應定期檢查、校驗。

  2、現場施工用高低壓設備及線路,應按照施工設計及有關電氣安全技術規程安裝和架設。

  3、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禁止帶電操作。

  4、熔化焊錫、錫塊,工具要干燥,防止爆濺。

  5、噴燈不得漏氣、漏油及堵塞,不得在易燃、易爆場所點火及使用,工作完畢,滅火放氣。

  6、配制環氧樹脂及瀝青電纜膠時,操作地點應通風良好,必須戴好防護用品。

  7、不得使用錫焊容器熱電纜膠。高空澆筑時,下方不得有人。

  8、有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急救;電氣著火,應立即將有關電源切斷,有泡沫滅火器或干砂滅火。

  三、施工現場變配電及維修

  1、現場變配電高壓設備,不論帶電與否,單人值班不準超越遮攔和從事修理工作。

  2、在高壓帶電區域內部分停電工作時,人體與帶電部分,應保持安全距離,并需有人監護。

  3、變配電室內,外高壓部分及線路,停電工作時:

  ⑴切斷有關電源,操作手柄應鎖或掛標示牌。

  ⑵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按電壓等級使用驗電器。在設備兩側各相或線路各相分別驗電。

  ⑶驗明設備或線路確認無電后,即將檢修設備或做短路接地。

  ⑷裝設接地線,應由二人進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拆除時順序相反。拆接時均應戴絕緣防護用品。

  ⑸接地線應使用截面不少于25mm2的多股軟銅線和專用線夾,嚴禁用纏繞的方法。

  ⑹設備或線路檢修完畢,應全面檢查無誤后方可拆除臨時短路接地線。

  4、用絕緣棒或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開關,應戴絕緣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時,除穿戴絕緣防護用品以外,絕緣棒應有防雨罩,并有人監護。嚴禁帶負荷、合開關。

  5、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或接零。同一設備可做接地或接零。同一供電網不允許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6、電氣設備所用保險絲(片)的額定電流應與其負荷容量相適應。禁止用其他金屬絲代替保險絲(片)。

  7、施工現場夜間照明應設專用照明線路,線路應設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漏電保護器,照明燈具安裝高度應低于4m,應設接地、接零保護。

  8、照明開關,燈口及插座等,應正確接入火線零線。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生產技術科建筑工程師(技術員)

1、在科長、主任領導下對地面各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負

責。

2、嚴格按設計監督各項工程質量,對建筑物結構、隱蔽工程、用料產品質量、混凝土配比、標號嚴格把關。確保不因工程質量造成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3、嚴格按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嚴格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安全防護設施、操作工序,對存在的安全問題要及時提出,待整改后再進行施工。

4、對工業埸區的各類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負責,出現破損、漏雨要及時編制計劃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