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銀行營業場所安全防范工程設計

銀行營業場所安全防范工程設計

2024-07-22 閱讀 8496

一般規定1本節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銀行營業場所(含自助銀行)的安全防范工程。2設計銀行營業場所的安全防范系統時,建設單位應提供銀行機構建筑平面圖和銀行業務分布圖,提出相關的安全需求。設計單位應根據本規范和建設單位的安全需求,提出實用、可靠、適度和先進的設計方案。3根據銀行營業場所的風險等級確定相應的防護級別。按照銀行業務的風險程度應將

營業場所不同區域劃分為高度、中度、低度三級風險區。高度風險區主要是指涉及現金(本、外幣)支付交易的區域,如存款業務區、運鈔交接區、現金業務庫區及槍彈庫房區、保管箱庫房區、監控中心(監控室)等;中度風險區主要是指涉及銀行票據交易的區域,如結算業務區、貼現業務區、債券交易區、中間業務區等;低度風險區是指經營其他較小風險業務的區域,如客戶活動區等。根據實際情況和業務發展,建設單位可提高業務區的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4工程設計應以滿足銀行安全需求為目標,運用系統工程的設計思想,統籌考慮系統各部分、各環節的功能和性能指標,采用實用技術和成熟產品,在保障工程整體質量的前提下,注意節省工程投資。一級防護工程設計⊥65⊥高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業務區(運鈔交接區除外)應采取實體防護措施。

2各業務區(運鈔交接區除外)應安裝緊急報警裝置。

⊥65⊥)存款業務區應有2路以上的獨立防區,每路串接的緊急報警裝置不應超過4個。

⊥65⊥)營業場所門外(或門內)的墻上應安裝聲光報警裝置。

⊥6)監控中心(監控室)應具備有線、無線兩種報警方式。

3各業務區(運鈔交接區除外)應安裝入侵報警系統。

⊥65⊥)應能準確探測、報告區域內門、窗、通道及要害部位的入侵事件。

⊥65⊥)現金業務庫區應安裝2種以上探測原理的探測器。

4各業務區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65⊥)應能實時監視銀行交易或操作的全過程,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區域內人員的活動情況。

⊥65⊥)存款業務區的回放圖像應是實時圖像,應能清晰地顯示柜員操作及客戶臉部特征。

⊥6)運鈔交接區的回放圖像應是實時圖像,應能清晰顯示整個區域內人員的活動情況。

⊥6();?>5⊥)出入口的回放圖像應能清晰辨別進出人員的體貌特征。

⊥65⊥)現金業務庫清點室的回放圖像應是實時圖像,應能清晰顯示復點、打捆等操作的過程。

5各業務區應安裝出入口控制系統和聲音/圖像復核裝置。

⊥65⊥)存款業務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聯動互鎖門。

⊥65⊥)現金業務庫守庫室、監控中心出入口應安裝可視/對講裝置。

⊥6)在發生入侵報警時,應能進行聲音/圖像復核。

⊥6();?>5⊥)聲音復核裝置應能清晰地探測現場的話音和撬、挖、鑿、鋸等動作發出的聲音。

⊥65⊥)對現金柜臺的聲音復核應能清晰辨別柜員與客戶對話的內容。

6現金業務庫房出入口宜安裝生物特征識別裝置。

存款業務區采用“安全柜員系統”時,安全柜員系統的音、視頻部分應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有機組合,并符合本條第4款第2項和第5款第5項的要求。

7監控中心應設置安全管理系統。

⊥65⊥)安全管理系統應安裝在有防護措施和人員值班的監控中心(監控室)內。

⊥65⊥)應能利用計算機實現對各子系統的統一控制與管理。

⊥6)當安全管理系統發生故障時,不應影響各子系統的獨立運行。

⊥6();?>5⊥)有分控功能的,分控中心應設在有安全管理措施的區域內。對具備遠程監控功能的分控中心應實施可靠的安全防護。6中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適當安裝緊急報警裝置。

2應適當安裝入侵報警裝置。

3應適當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客戶的面部特征。

4宜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

5應適當安裝聲音/圖像復核裝置,其功能應滿足5條5款第3~5項的規定。7低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安裝必要的入侵報警裝置。

2應安裝必要的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需要記錄的業務活動實施監視和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人員的活動情況。8周界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營業場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入侵探測裝置。

2營業場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進出人員的體貌特征。

3營業場所宜安裝室外周界防護子系統。周界出入口宜配置電動門、應急照明、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和出入口控制裝置。二級防護工程設計9高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條第1~6款的規定。

2宜設置安全管理系統;未設置安全管理系統的,其他各子系統的管理軟件應能實現與相關子系統的聯動。當設置安全管理系統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安裝在有人員值班的監控室。

2)應能利用計算機實現對各子系統的統一控制與管理。

3)當安全管理系統發生故障時,不應影響各子系統的獨立運行。10中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第6條第1、2、3、5款的規定。11低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7條1款的規定。

2宜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看清重點部位人員的活動情況。12周界防護設計應符合第8條1、2款的規定。三級防護工程設計13高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條第1款的規定。

2應符合第5條第2款及其第1、2項的規定。

3應符合第5條第3款及其第1項的規定。

4應符合第5條第4款的規定。

5宜安裝出入口控制裝置。存款業務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宜安裝聯動互鎖門。

6宜安裝聲音/圖像復核裝置,其功能應滿足5條第6款的規定。

7可設置安全管理系統,宜安裝在監控室,沒有監控室的,宜安裝在安全區域。14中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6條第1、2、3、5款的規定。15低度風險區防護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安裝入侵報警裝置。

2應符合11條第2款的規定。16周界防護設計應符合12條的規定。重點目標防護設計17重點目標是指銀行客戶用于自助服務、存有現金的自動柜員機(ATM)、現金存款機(CDS)、現金存取款機(CRS)等機具設備,不包括銀行人員使用的計算機等實體目標。18應安裝報警裝置,對撬竊事件進行探測報警。19應安裝攝像機,在客戶交易時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辨別客戶面部特征,但不應看到客戶操作的密碼。20對使用以上設備組成的自助銀行應增加以下防護措施:

1應安裝入侵報警裝置,對裝填現金操作區發生的入侵事件進行探測。離行式自助銀行應具備入侵報警聯動功能。

2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裝填現金操作區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人員的活動情況。

3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對進入自助銀行的人員進行監視錄像,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人員的體藐特征,但不應看到客戶操作的密碼。應安裝聲音復核、記錄及語音對講裝置。

4應安裝出入口控制設備,對裝填現金操作區出入口實施控制。各子系統設計要求21緊急報警子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1高度風險區觸發報警時,應采用“一級報警模式”,同時啟動現場聲光報警裝置,報警聲級,室內不小于80dB(A);室外不小于100dB(A)。

2其他風險區觸發報警時,宜采用“二級報警模式”。

3應采用有線和無線報警方式。當有線報警采用公共電信線路時,在線路上不宜掛接電話機、傳真機或其它通訊設備。如確需在線路上掛接此類設備,系統應具有搶線發送報警信號的功能。通過公共電信網傳輸報警信號的時間不應大于20s。

4緊急報警防區應設置為不可撤防模式。

5應具有防誤觸發、觸發報警自鎖、人工復位等功能。

6安裝應隱蔽、安全、便于操作。22入侵報警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2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能探測、報警、傳輸和記錄發生的入侵事件、時間和地點。

2入侵探測器盲區邊緣與防護目標的距離不小于5m。

3復合入侵探測器,只能視為是一種探測技術的探測裝置。

4對主要出入口、重點防范部位實施報警聯動。即在有非法入侵報警時,聯動裝置能啟動攝像、錄音、錄像和照明裝置。

5報警控制器有可編程和聯網功能。應設置用戶密碼,密碼不少于4位。

6不適宜采用有線傳輸方式的區域和部位,可采用無線傳輸方式。23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3.4.3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攝像機宜采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裝方式;在光照度變化大的場所應選用自動光圈鏡頭并配置防護罩;大范圍監控區域宜選用帶有轉動云臺和變焦鏡頭的攝像機。

2畫面顯示能進行編程設定,具有自動、手動切換及定格功能。對多畫面顯示系統具有多畫面、單畫面相互轉換功能。

3畫面上疊加中文顯示的攝像機編號、部位和時間、日期。

4重要部位在正常的工作照明條件下,監視圖像質量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1994中表1-1規定的四級,回放圖像質量不應低于表1-1規定的三級,或至少能辨別人的面部特征。

采用數字記錄設備錄像時,高度風險區每路記錄速度應為25幀/秒。音頻、視頻應能同步記錄和回放;其他風險區錄像的數字記錄設備,每路記錄速度不應小于6幀/秒。

5宜配備具有多重檢索、慢動作畫面、超靜止畫面、步進畫面等功能的錄像設備。

6錄像設備具有自動錄像功能、報警聯動錄像功能。

7系統同步可采用外同步、內同步、電源同步或其他形式的同步方式,以保證在圖像切換時不產生明顯的畫面跳動。

8室外攝像機宜有防雷措施。

9數字記錄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選用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可靠的產品。

2)圖像記錄、回放宜采用全雙工方式,并可逐幀回放。

3)應具備硬盤狀態提示、死機自動恢復、錄像目錄檢索及回放、記錄報警前5s圖像等功能。

4)應具有應急備份措施。

5)宜具有防篡改功能。24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4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同的出入口,應能設置不同的出入權限,包括出入時間權限、出入口權限、出入次數權限、出入方向權限、出入目標標識信息及載體權限。

2設置的控制點及控制措施須確保在發生火警緊急情況下不能妨礙逃生行為并應開放緊急通道。

3不設置公用碼。授權人員應設置個人識別碼,并設置定期更換個人識別碼措施。

4宜在電子地圖上直觀地顯示每個出入口的實時狀態,如安全、報警、破壞或故障等。

5設計系統校時、自檢和指示故障等功能,保證整個系統計時的一致性。

6系統軟件發生異常后,3s內向控制安全管理系統發出故障報警。

7能自動存貯出入人員的相關信息和出入時間、地點,并能按天進行有效統計和記錄、存檔。

8識讀裝置應保證操作的有效性。對非法進入和試圖非法進入的行為,應發出報警信號。合法操作應保證自動門的有效動作。一次有效操作自動門只能產生一次有效動作。25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第3.4.1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能夠接收其他子系統的報警信息,在電子地圖上實時顯示,并發出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2能與其他子系統透明傳輸、正確交流信息。

3具有系統管理員、操作員和維護員分別授權管理功能。

4具有自動巡回呼叫預定的電話/網絡用戶功能。

5具有按照預定方案布防/撤防功能。

6具有應急預案顯示功能。

7具有防止修改運行日志的功能。

8具有計算機安全防護功能,如防病毒等。

9具有準確記錄、方便檢索入侵事件及相關聲音、圖像的功能。

10數據、圖像、聲音等記錄資料保留時間應滿足安全管理要求。所有資料至少應保留30d以上。

11具有適應銀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的軟件擴充性。

12具有通過標準接口與其他系統交換信息的功能。26室外周界防護子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發生入侵行為時,報警信號能通過電子地圖或模擬地形圖顯示報警的具體位置,并發出聲、光報警。

2報警探測器所形成的警戒線連續無間斷。27系統供電應設置不間斷電源,其容量應適應運行環境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并應至少能支持系統運行0.5h以上。

篇2: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一、一般規定

1、本制度是參照GB50348-2004的規范,制定了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依據。

2、本制度適用于各類建(構)筑物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

3、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除執行本向度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的規定。

二、施工準備

1、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進場、施工:

1)施工對象已基本具備進場條件,如作業場地、安全用電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區域內建筑物的現場情況和預留管道、預留孔洞、地槽及預埋件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橫跨道路)情況符合施工要求。

4)允許同桿架設的桿路及自立桿桿路的情況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設管道電纜和直埋電纜的路由狀況清楚,并已對各管道標出路由標志。

6)當施工現場有影響施工的各種障礙物時,已提前清除。

2、對施工準備進行檢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

1)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齊全。

2)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資料,包括工程特點、施工方案、工藝要求、施工質量標準及驗收標準。

3)設備、器材、輔材、工具、機械以及通訊聯絡工具等應滿足連續施工和階段施工的要求。

4)有源設備應通電檢查,各項功能正常。

三、工程施工

1、工程施工應按正式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進行,不得隨意更改。若確需局部調整和變更的,須填寫“更改審核單”,或監理單位提供的更改單,經批準后方可施工。

2、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隨工驗收。管線敷設時,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管線敷設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填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或監理單位提供的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

3、線纜、光纜敷設應符合工程設計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

4、工程設備的安裝:

1)探測器安裝。各類探測器的安裝,應根據所選產品的特性、警戒范圍要求和環境影響等,確定設備的安裝點(位置和高度)。

2)緊急按鈕安裝。緊急按鈕的安裝位置應隱蔽,便于操作。

3)攝像機安裝。在滿足監視目標視場范圍要求的條件下,其安裝高度:室內離地不宜低于2.5m;室外離地不宜低于3.5m。

4)云臺、解碼器安裝。云臺的安裝應牢固,轉動時無晃動。

5)出入口控制設備安裝。各類識讀裝置的安裝高度離地不宜高于1.5m,安裝應牢固。

6)訪客(可視)對講設備安裝。(可視)對講主機(門口機)可安裝在單元防護門上或墻體主機預埋盒內,(可視)對講主機操作面板的安裝高度離地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應面向訪客,便于操作。

7)電子巡查設備安裝。在線巡查或離線巡查的信息采集點(巡查點)的數目應符合設計與使用要求,其安裝高度離地1.3~1.5m。

8)停車庫(場)管理設備安裝。

9)控制設備安裝。控制臺、機柜(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平穩牢固、便于操作維護。所有控制、顯示、記錄等終端設備的安裝應平穩,便于操作。其中監視器(屏幕)應避免外來光直射,當不可避免時,應采取避光措施。在控制臺、機柜(架)內安裝的設備應有通風散熱措施,內部接插件與設備連接應牢靠。控制室內所有線纜應根據設備安裝位置設置電纜槽和進線孔,排列、捆扎整齊,編號,并有永久性標志。

5、供電、防雷與接地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攝像機等設備宜采用集中供電,當供電線(低壓供電)與控制線合用多芯線時,多芯線與視頻線可一起敷設。

2)系統防雷與接地設施當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應在接地極回填土中加入無腐蝕性長效降阻劑;當仍達不到要求時,應經過設計單位的同意,采取更換接地裝置的措施。

四、系統調試

1、系統調試前應編制完成系統設備平面布置圖、走線圖以及其它必要的技術文件。調試工作應由項目責任人或具有相當于工程師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主持,并編制調試大綱。

2、調試前的準備。

1)檢查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如錯線、虛焊、開路或短路等應予以解決,并有文字記錄。

2)按正式設計文件的規定查驗已安裝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等。

3)系統在通電前應檢查供電設備的電壓、極性、相位等。

3、系統調試。

先對各種有源設備逐個進行通電檢查,工作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并做好調試記錄。

篇3:安全防范技術工程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組織管理體系及職責:

成立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由技防工程部負責人任組長,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

組員:工程技術人員、質檢監督人員、施工員。

項目負責人負責工程整體安全管理和協調工作。

施工負責人負責施工人員、設備、施工過程的安全。

技術負責人負責施工技術安全。

二、安全防范重點:

A、重要、敏感用戶施工,施工人員的政審安全性;

B、資料紀錄存放安全性;

C、事故控制點:

①、2米以上的高處塦落事故。

②、觸電事故。

③、設備機具傷害事故。

D、控制點的管理;

①、制度健全無漏洞。

②、檢查無差錯。

③、設備無故障。

④、人員無違章。

三、安全措施

保證系統運行安全

1、施工負責人應提交施工工作人員的相關資料并嚴格審查,接受施工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

2、在系統調試交接時,幫助用戶建立系統的文檔管理,將完整的完工圖紙、設計文檔、操作、維護手冊、設備清單等保存完整,以便備查。

3、保證在系統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記錄保存的安全性,以便發生異常情況時備查。

四、保證施工安全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要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在每次例會上強調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1、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要求,積極推行施工現場的標準化管理,按設計組織施工,科學組織施工。

2、按照施工點平面圖設置臨時設施,嚴禁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設施。

3、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施工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栓安全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規章制度,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施工用電,現場臨時電線路、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按照住建部頒發的《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防范》(JGJ46-88)規定操作,嚴禁私自拉電和帶電作業。

6、使用電氣設備、電動工具應有可靠接地保護,隨身攜帶和使用工具應擱置于順手穩妥的地方,防止發生事故傷人。

7、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8、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車等,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其牢固性,梯子外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墊高使用,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圍欄。

9、人字梯距梯腳40-60cm處要設拉繩,施工中,不準站在人字梯最上一層操作,且嚴禁在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

10、在豎井內作業,嚴禁隨意蹬踩電纜線或電纜支架,在井道內作業必須要有充分照明和通風。

11、遇不可抗力因素〔暴雨、雷電等〕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作業,以保障人身、設備安全。

12、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由安全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時整改;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公司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13、安全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的技術安全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并做好記錄。

2012·6·25·